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化科研意识,完善科研机制
1 营造科研氛围,树立科研意识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领导的科研意识更强了。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采取多种方式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科研培训,进行科研百题测试。多次聘请省市专家来校做科研专题报告,与专家面对面的时论、交流。既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又让教师从名师的成长经历中感受到科研是成就名师的必由之路,激发起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的教育科研局面。
搭建读书平台,为师生营造充满文化魅力的学习乐园。我们为全体教师推荐读书目录,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汇报活动,每个月组织全体教师汇报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所学、所思、所做、所得,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把读书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把读书与科研结合起来,并以此影响和感召学生,形成师生同读、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2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科研体系
在科研兴校、科研强师思想的指导下,我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研工作体系和科研工作制度, 学校成立了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为主要成员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全校科研工作的规划和落实。并研究制定了《实验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实验小学科研奖励制度》《实验小学校级科研骨干教师评比细则》,建立健全了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实施。为学校科研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了保证。
深化课题管理,在实践中求提高
在谋求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改革教育教学方式的载体。只有“向教育科研要效益,靠教育科研上水平”才能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可持续发展。
1 围绕办学目标选好课题
要想借助科研求发展,在科研课题的选择上就要慎重。我们在选择课题时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坚持教育科研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结合学校实际,选择适合自身发展与新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同时能推进学校整体实力提升、快速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课题。比如,在“十一五”科研课题的选题上学校领导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两个龙头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关于素材开发的研究”和“休息位写字法的研究与实践”。这两项课题被列为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全校围绕这两个总课题鼓励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子课题进行研究。选择子课题时实验老师可以从不同角度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这样所有的教师都在课题研究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研究的领域,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得到了提高。
在学校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许多教师还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及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或经验,自创了一些研究项目,使教研主题上升为课题,主动进行研究。对此学校给予各种支持与鼓励。具体做法是:学期初,教师向学校科研处提出课题申请,提交研究计划,经科研领导小组研究论证后,全校统一协调,经批准后即可纳入学校科研与教研计划,统一管理,实施研究。纵观近年来的研究情况,我校比较典型的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培养研究”“乐器进课堂研究”“小学生识记英语单词方法的研究”“书法研究”等课题。其中书法实验推动了我校写字教学的全面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每到学期末,学校都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所有研究课题进行测试评估,对取得成果的除给予精神及物质奖励外,还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
2 勇于实践,强化过程管理
学校每年都要确定一个或几个重点课题,以此带动全校的科研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六个落实”和“四个结合”,抓实“四个步骤”以增强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精心筹划积累材料,健全课题档案,加强课题的结题管理,保证在试验周期内如期结题。
“六个落实”即:计划落实、制度落实、培训落实、研究与实践落实、奖励机制落实、培训经费落实。这样,既规范了学校科研管理工作,又为课题的顺利实施做好了保障。
“四个结合”即:教育科研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教育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德育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四个过程”即:开题、研究、总结、结题推广。
选好课题后,为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我们从校情出发,聘请有关专家并组织全校教师召开课题开题会。会上聆听专家对课题的理论论述和课题操作指导,宣读课题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科研处的指导协调作用,定期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困惑及时与上级的领导专家沟通,寻求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利用月例会时间反馈给实验教师,并及时总结。我们特别注重研讨活动,通常每个教研组为一个科研小组,研究同一课题,由教研组长具体负责。结合课题切实从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人手进行研时,真正做到管理与研讨并重,根据学校科研管理中的月例会制度,每月初第一周的周二为教研组课题研讨专用时间,由教研组长组织协调,学校领导参与指导。定出每次研讨的中心发言教师和研究的具体问题。例会中,课题负责人要通报课题进展情况及阶段实验中的成绩、问题,探讨下一阶段的困惑及解决方法、策略。形成了实践——反思——提升的循环机制,使科研与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使校本科研更有实效。其次抓好科研活动。每学期我们都要适时开设教育科研的汇报实验课,结合课题召开专门实验汇报课。例如:在全校分别召开了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指导课、汇报课的研讨会。我们坚持每学期落实一个龙头科研课题,解决一个科研问题,以达到提高一个教学个体——实验教师,激活整个参与群体——科研组的目的。每次科研活动后,都要组织教师说课研讨,这样不仅使科研活动成为执教者个体的专题汇报过程,更成为全体参与教师之间教育思想交流、教学风格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手段融合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素材的积累,学校为教师制定了《科研管理手册》,里面细化为基本情况、课题预期研究成果、课题开题报告、中期结题报告、研究报告、实验过程跟踪记录、课题研究过程记录卡(课题组研讨记录)、课题组织积分考核表。要求实验教师每月记录两次实验过程跟踪记录,一次课题研究记录,科研处每月检查一次,并与教师过程管理挂钩,学期末要根据科研手册的填写情况给予一定的等级评价,作为科研骨干评选的一部分。真正将过程管理落到了实处,为课题的顺利结题奠定了基础。
每个实验周期结束,我们都将组织实验教师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申请专家 和上级有关科研部门进行结题验收,然后将其研究成果,无论是过程性的,阶段性的,还是终结性的,无论是显性成果还是隐性成果,都认真总结、应用、推广,由此逐渐辐射开去,影响到其他教师、学科以至于其他学校,充分发挥科研的先导性、示范性。
完善评价机制,强化实施效果
评价对课题的实施起着导向作用,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校注重激励评价机制的建立,使课题的实施健康、科学、有序地进行。共分三个方面:
1 学生评价
一个课题是否具有推广价值,要看他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要看教育主题的对象——学生有何发展。因此我们把学生评价放在首位,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我们采取多元评价、档案袋评价法和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的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使得这种多元评价更客观更全面。重过程性评价,实行档案袋评价,为学生预设各种空白“文件包”,包括资料卡片,访谈表、活动记录,学习日记,也可以是你最欣赏的作品,你最得意的一次作业,或者是你参与课程中的一个感人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自我管理,意志、品质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重发展性评价,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第一次作品到中期作品再到最后作品,看学生的发展,看学生的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评价,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成就感。
2 教师评价
科研课题的实施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和创造的空间,要让每一位教师都人尽其才,各展其能,对教师的评价就要全面、科学。为此,我们采取观察、调查、问卷、听课、案例评价和看学生作品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学生成果等方面,把这些与教师的月工作、年度考核挂钩,并以此纳入教师考评与聘任中。对于在科研课题的实施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及时给予表彰、鼓励。每学年评选一次科研骨干教师,把科研和培养名师工程结合在一起,培养一批既能教学又能搞学术研究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对科研课题实施方案及经验论文的评价
主要通过科研课题的多种反馈信息,(由实施教师、学生、家长及时反馈)来评估实施方案和经验论文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并提㈩修改方案改进实施的建议。由学校审议委员会组织阶段性评价,一般一学期进行一次。分出等次,好的直接推荐发表,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作者单位:吉林柳河县实验小学)
1 营造科研氛围,树立科研意识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领导的科研意识更强了。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采取多种方式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科研培训,进行科研百题测试。多次聘请省市专家来校做科研专题报告,与专家面对面的时论、交流。既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又让教师从名师的成长经历中感受到科研是成就名师的必由之路,激发起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的教育科研局面。
搭建读书平台,为师生营造充满文化魅力的学习乐园。我们为全体教师推荐读书目录,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汇报活动,每个月组织全体教师汇报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所学、所思、所做、所得,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把读书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把读书与科研结合起来,并以此影响和感召学生,形成师生同读、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2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科研体系
在科研兴校、科研强师思想的指导下,我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研工作体系和科研工作制度, 学校成立了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为主要成员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全校科研工作的规划和落实。并研究制定了《实验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实验小学科研奖励制度》《实验小学校级科研骨干教师评比细则》,建立健全了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实施。为学校科研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了保证。
深化课题管理,在实践中求提高
在谋求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改革教育教学方式的载体。只有“向教育科研要效益,靠教育科研上水平”才能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可持续发展。
1 围绕办学目标选好课题
要想借助科研求发展,在科研课题的选择上就要慎重。我们在选择课题时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坚持教育科研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结合学校实际,选择适合自身发展与新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同时能推进学校整体实力提升、快速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课题。比如,在“十一五”科研课题的选题上学校领导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两个龙头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关于素材开发的研究”和“休息位写字法的研究与实践”。这两项课题被列为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全校围绕这两个总课题鼓励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子课题进行研究。选择子课题时实验老师可以从不同角度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这样所有的教师都在课题研究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研究的领域,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得到了提高。
在学校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许多教师还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及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或经验,自创了一些研究项目,使教研主题上升为课题,主动进行研究。对此学校给予各种支持与鼓励。具体做法是:学期初,教师向学校科研处提出课题申请,提交研究计划,经科研领导小组研究论证后,全校统一协调,经批准后即可纳入学校科研与教研计划,统一管理,实施研究。纵观近年来的研究情况,我校比较典型的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培养研究”“乐器进课堂研究”“小学生识记英语单词方法的研究”“书法研究”等课题。其中书法实验推动了我校写字教学的全面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每到学期末,学校都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所有研究课题进行测试评估,对取得成果的除给予精神及物质奖励外,还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
2 勇于实践,强化过程管理
学校每年都要确定一个或几个重点课题,以此带动全校的科研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六个落实”和“四个结合”,抓实“四个步骤”以增强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精心筹划积累材料,健全课题档案,加强课题的结题管理,保证在试验周期内如期结题。
“六个落实”即:计划落实、制度落实、培训落实、研究与实践落实、奖励机制落实、培训经费落实。这样,既规范了学校科研管理工作,又为课题的顺利实施做好了保障。
“四个结合”即:教育科研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教育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德育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四个过程”即:开题、研究、总结、结题推广。
选好课题后,为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我们从校情出发,聘请有关专家并组织全校教师召开课题开题会。会上聆听专家对课题的理论论述和课题操作指导,宣读课题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科研处的指导协调作用,定期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困惑及时与上级的领导专家沟通,寻求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利用月例会时间反馈给实验教师,并及时总结。我们特别注重研讨活动,通常每个教研组为一个科研小组,研究同一课题,由教研组长具体负责。结合课题切实从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人手进行研时,真正做到管理与研讨并重,根据学校科研管理中的月例会制度,每月初第一周的周二为教研组课题研讨专用时间,由教研组长组织协调,学校领导参与指导。定出每次研讨的中心发言教师和研究的具体问题。例会中,课题负责人要通报课题进展情况及阶段实验中的成绩、问题,探讨下一阶段的困惑及解决方法、策略。形成了实践——反思——提升的循环机制,使科研与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使校本科研更有实效。其次抓好科研活动。每学期我们都要适时开设教育科研的汇报实验课,结合课题召开专门实验汇报课。例如:在全校分别召开了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指导课、汇报课的研讨会。我们坚持每学期落实一个龙头科研课题,解决一个科研问题,以达到提高一个教学个体——实验教师,激活整个参与群体——科研组的目的。每次科研活动后,都要组织教师说课研讨,这样不仅使科研活动成为执教者个体的专题汇报过程,更成为全体参与教师之间教育思想交流、教学风格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手段融合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素材的积累,学校为教师制定了《科研管理手册》,里面细化为基本情况、课题预期研究成果、课题开题报告、中期结题报告、研究报告、实验过程跟踪记录、课题研究过程记录卡(课题组研讨记录)、课题组织积分考核表。要求实验教师每月记录两次实验过程跟踪记录,一次课题研究记录,科研处每月检查一次,并与教师过程管理挂钩,学期末要根据科研手册的填写情况给予一定的等级评价,作为科研骨干评选的一部分。真正将过程管理落到了实处,为课题的顺利结题奠定了基础。
每个实验周期结束,我们都将组织实验教师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申请专家 和上级有关科研部门进行结题验收,然后将其研究成果,无论是过程性的,阶段性的,还是终结性的,无论是显性成果还是隐性成果,都认真总结、应用、推广,由此逐渐辐射开去,影响到其他教师、学科以至于其他学校,充分发挥科研的先导性、示范性。
完善评价机制,强化实施效果
评价对课题的实施起着导向作用,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校注重激励评价机制的建立,使课题的实施健康、科学、有序地进行。共分三个方面:
1 学生评价
一个课题是否具有推广价值,要看他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要看教育主题的对象——学生有何发展。因此我们把学生评价放在首位,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我们采取多元评价、档案袋评价法和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的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使得这种多元评价更客观更全面。重过程性评价,实行档案袋评价,为学生预设各种空白“文件包”,包括资料卡片,访谈表、活动记录,学习日记,也可以是你最欣赏的作品,你最得意的一次作业,或者是你参与课程中的一个感人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自我管理,意志、品质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重发展性评价,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第一次作品到中期作品再到最后作品,看学生的发展,看学生的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评价,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成就感。
2 教师评价
科研课题的实施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和创造的空间,要让每一位教师都人尽其才,各展其能,对教师的评价就要全面、科学。为此,我们采取观察、调查、问卷、听课、案例评价和看学生作品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学生成果等方面,把这些与教师的月工作、年度考核挂钩,并以此纳入教师考评与聘任中。对于在科研课题的实施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及时给予表彰、鼓励。每学年评选一次科研骨干教师,把科研和培养名师工程结合在一起,培养一批既能教学又能搞学术研究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对科研课题实施方案及经验论文的评价
主要通过科研课题的多种反馈信息,(由实施教师、学生、家长及时反馈)来评估实施方案和经验论文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并提㈩修改方案改进实施的建议。由学校审议委员会组织阶段性评价,一般一学期进行一次。分出等次,好的直接推荐发表,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作者单位:吉林柳河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