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我们能够通过恰当得体地运用语言达到一些目的和所预期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语言的艺术”。作为教师,其语言艺术是自身水平与能力的体现,运用得好就能让学生更好地听课、提高教学效率。单就音乐这门学科而言,笔者认为执教老师应至少具备下述三种语言艺术,充分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爱上音乐学习。
【关键词】音乐教学 教学语言 语言艺术
一、语言艺术在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课堂可以通过专业、得体、有感染力的语言给学生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吸引他们来上自己的课,并在听课的时候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反之,教师在语言运用上的欠缺也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语言艺术对于音乐教学有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音乐教师的语言艺术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音乐之美、从而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照本宣科是最无趣的上课方式,教师的语言如果干枯乏味就无法带动学生情绪。生动活泼的语言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教材的内容,所以音乐教师所应用的语言一定要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并多与学生互动,这样才能调节好课堂氛围,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致盎然。
其次,音乐教师的语言艺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音乐课程的专业性比较强,很多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理解和掌握,比如拍号的含义、半音全音知识、复杂节奏型等,教师若能够用形象贴切的语言进行说明,对于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强化记忆有积极意义。所以,音乐教师在语言运用上的准确生动要比华丽丰富显得重要多了。
再次,音乐教师的语言艺术能够启迪学生进行联想和创作。音乐是能够表现人类复杂心理和细致的情感变化的艺术,这些抽象、朦胧而多变的音乐元素与情感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以把握的。因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帮助学生打开思维阀门的钥匙,通过渲染、铺陈、设问、反问等手法,引领学生走进艺术的世界。
此外,恰当又温馨的言语还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侧面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
音乐课堂的语言艺术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富有审美价值的方法创造性地组织学生积极学习的协调活动,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智慧的和谐统一。
二、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掌握的语言艺术
(一)专业而易于理解
音乐是一门专业的技术,具体其本身所独有的专业特点,因而音乐教师的语言也要受到音乐专业的限制,减少学生在理解上误差。尤其是在打基础阶段,教师的专业讲解非常重要,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具有直观性和表现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否则,学生只会感到抽象难懂,兴趣索然。例如在讲“音阶”的时候,由于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了一个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教师就可以用“声带爬楼梯”来形容“音阶”,并让学生静下心去感受自己的声带在发出“mi、fa、ti、to”以及其间的半音时的位置变化,把抽象的变为具象的。而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和评价也要注意语言客观公正,尽量少使用模糊的、主观标准浓烈的词语。此外,教师在授课时应尽量发音标准、字正腔圆、逻辑清晰,必要时进行演唱示范,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二)唯美且富有韵律
汉语由于“四声”的关系而具有韵律感,这与音乐正好是相同的。所以作为一名好的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汉语的这种优势,帮助学生形成乐感,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和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的是对着人的心灵谈话的艺术。”音乐教师要能够与学生的心灵对话,就要能够运用唯美的语言表现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爱好音乐。比如歌词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它是音乐的载体,教师能够通过朗诵歌词向学生传达演唱时所需要把控的节奏、力度和所投入的情感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词曲所共同营造的意境。而在欣赏轻音乐的时候,教师也要善于用语言描绘音乐家所想要传达给听者的情感,比如《月光曲》、《梁祝》等,通过向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曲子背后的故事,带领他们融入到作曲家的内心世界。从而在这抑扬顿挫的韵律感中吸收知识、升华情感。
(三)启发并引起共鸣
音乐同语言一样,是一种创造的艺术。即使是描述相同的场景或感受,不同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不同的人作出来的情境显然是不一样的,而且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心境下,所创作出来的东西也有可能大相径庭。而这也正是艺术的迷人之处,它变化多端、气象万千,它总是能以第一千零一种样子出现在你的面前。所以,音乐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而是启发、不是模仿而是创新。音乐教师要善于用语言去营造意境、善于用语言去点化学生。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唯美的、贴切的、生动的语言对乐曲中所涉及到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人物形象等进行介绍,同时对作家的生平、作曲意图等进行揣测,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如果只是照着课本上文字读给学生听,只会让课堂变得索然无味。而在理论课和试听课上,教师要遵照“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原则,对于学生的提问不直接给予解答,而是以启发为主,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参透,只点拨而不点破。这样的音乐教学课堂才更有活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更强。
三、结语
语言艺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增强音乐课的魅力、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师要注意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要求自己表意明确、语言生动幽默且富有感染力,启发他们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以老师兼朋友的身份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快乐地探索。
【参考文献】
[1]蔡弢,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科学时代·上半月,2011
[2]廖国美,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科教新时代,2012
【关键词】音乐教学 教学语言 语言艺术
一、语言艺术在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课堂可以通过专业、得体、有感染力的语言给学生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吸引他们来上自己的课,并在听课的时候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反之,教师在语言运用上的欠缺也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语言艺术对于音乐教学有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音乐教师的语言艺术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音乐之美、从而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照本宣科是最无趣的上课方式,教师的语言如果干枯乏味就无法带动学生情绪。生动活泼的语言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教材的内容,所以音乐教师所应用的语言一定要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并多与学生互动,这样才能调节好课堂氛围,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致盎然。
其次,音乐教师的语言艺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音乐课程的专业性比较强,很多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理解和掌握,比如拍号的含义、半音全音知识、复杂节奏型等,教师若能够用形象贴切的语言进行说明,对于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强化记忆有积极意义。所以,音乐教师在语言运用上的准确生动要比华丽丰富显得重要多了。
再次,音乐教师的语言艺术能够启迪学生进行联想和创作。音乐是能够表现人类复杂心理和细致的情感变化的艺术,这些抽象、朦胧而多变的音乐元素与情感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以把握的。因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帮助学生打开思维阀门的钥匙,通过渲染、铺陈、设问、反问等手法,引领学生走进艺术的世界。
此外,恰当又温馨的言语还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侧面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
音乐课堂的语言艺术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富有审美价值的方法创造性地组织学生积极学习的协调活动,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智慧的和谐统一。
二、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掌握的语言艺术
(一)专业而易于理解
音乐是一门专业的技术,具体其本身所独有的专业特点,因而音乐教师的语言也要受到音乐专业的限制,减少学生在理解上误差。尤其是在打基础阶段,教师的专业讲解非常重要,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具有直观性和表现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否则,学生只会感到抽象难懂,兴趣索然。例如在讲“音阶”的时候,由于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了一个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教师就可以用“声带爬楼梯”来形容“音阶”,并让学生静下心去感受自己的声带在发出“mi、fa、ti、to”以及其间的半音时的位置变化,把抽象的变为具象的。而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和评价也要注意语言客观公正,尽量少使用模糊的、主观标准浓烈的词语。此外,教师在授课时应尽量发音标准、字正腔圆、逻辑清晰,必要时进行演唱示范,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二)唯美且富有韵律
汉语由于“四声”的关系而具有韵律感,这与音乐正好是相同的。所以作为一名好的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汉语的这种优势,帮助学生形成乐感,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和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的是对着人的心灵谈话的艺术。”音乐教师要能够与学生的心灵对话,就要能够运用唯美的语言表现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爱好音乐。比如歌词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它是音乐的载体,教师能够通过朗诵歌词向学生传达演唱时所需要把控的节奏、力度和所投入的情感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词曲所共同营造的意境。而在欣赏轻音乐的时候,教师也要善于用语言描绘音乐家所想要传达给听者的情感,比如《月光曲》、《梁祝》等,通过向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曲子背后的故事,带领他们融入到作曲家的内心世界。从而在这抑扬顿挫的韵律感中吸收知识、升华情感。
(三)启发并引起共鸣
音乐同语言一样,是一种创造的艺术。即使是描述相同的场景或感受,不同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不同的人作出来的情境显然是不一样的,而且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心境下,所创作出来的东西也有可能大相径庭。而这也正是艺术的迷人之处,它变化多端、气象万千,它总是能以第一千零一种样子出现在你的面前。所以,音乐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而是启发、不是模仿而是创新。音乐教师要善于用语言去营造意境、善于用语言去点化学生。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唯美的、贴切的、生动的语言对乐曲中所涉及到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人物形象等进行介绍,同时对作家的生平、作曲意图等进行揣测,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如果只是照着课本上文字读给学生听,只会让课堂变得索然无味。而在理论课和试听课上,教师要遵照“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原则,对于学生的提问不直接给予解答,而是以启发为主,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参透,只点拨而不点破。这样的音乐教学课堂才更有活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更强。
三、结语
语言艺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增强音乐课的魅力、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师要注意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要求自己表意明确、语言生动幽默且富有感染力,启发他们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以老师兼朋友的身份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快乐地探索。
【参考文献】
[1]蔡弢,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科学时代·上半月,2011
[2]廖国美,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科教新时代,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