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演绎情趣课堂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sh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石,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数学课堂情趣的激发和飞扬是在有效的策略实施活动中,从数学知识的内部呼唤出真实存在的丰富多彩的生命情趣。下面,笔者结合教学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的实践,谈谈如何实现用“猜想—验证”的策略来实现课堂中的情感体验。
  【片段一】课始兴趣生
  师:同学们,看过变魔术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魔术表演!(出示课件欣赏)
  生:哇!(发出感叹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变魔术!
  师:(出示长方形纸带)说一说它有几条边几个面?
  生:2个面4条边。
  师:能不能把它变成2个面、2条边呢?
  生:圆形的纸圈。
  师:请摸一摸圆形纸圈的两个面两条边,想想看,能不能再把它变成一个面一条边?
  (学生动手操作。在做不出时,自然而然凑在一块讨论起来,突然有个学生说不可能完成)
  师:再试一试。如果把不可能的事做出来了,那就厉害了。
  (教师让学生继续探究)
  生1:惊呼:老师,我做出来了!
  生2:我也会了……(部分优生学着做出来了)
  师:纸圈做好了,你们对这个纸带有什么疑问吗?
  生1:它是一条边吗?
  生2: 凭什么说只有一个面?
  师:是啊?
  生1:用手指摸一摸,看能不能又回到起点?
  生2:用笔画线,看能不能与起点相连?
  生3:用彩笔涂颜色……
  师:大家动手试试。
  【剖析】上课伊始,教师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数学的线、面的研究上了。教师在先让学生变成两个面、两条边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之后,接着要求变成一个面、一条边,逐步提高了难度。面对没有玩过这类游戏的学生,教师耐心等待并积极鼓励探索。“如果把不可能的事做出来了,那就厉害了。”教师的激励把学生置身于探究问题的情境之中。教师追问:“你们对这个纸带有什么疑问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提出了疑问。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在这一积极探究的过程中油然而生。
  【片段二】课中情感浓
  师:莫比乌斯带中还藏着许多的秘密,我们继续来变魔术!
  如果沿着1号莫比乌斯带的中线剪开,猜一猜会变成什么?(板书:猜想)
  (出示1号莫比乌斯带)
  生1:2个圈。
  生2:2个莫比乌斯带。
  生3:3个圈。
  ………
  师:究竟怎样?剪剪看吧!
  (学生动手操作)
  生1:1个大圈了。
  生2: 1个大莫比乌斯带。
  师追问:这个大纸圈是莫比乌斯带吗?
  生1:不是!
  生2:它是2个面、2条边!
  师:看来,玩中也有学问,只要善于思考,奇迹会在你们手中出现!
  (出示2号莫比乌斯带)
  师:还有更神奇的呢!让我们继续去感受它的神奇吧!如果沿着2号莫比乌斯带边缘三分之一宽度的地方一直剪下去,猜一猜会变成什么?
  生1:一个更大的纸圈。
  生2:一个更大的莫比乌斯带。
  生3:2个更大的纸圈。
  生4:3个纸圈。
  师:到底谁猜对了呢?验证一下吧!
  生1:2个纸圈。
  生2:一个大纸圈扣住一个小纸圈。
  师:这2个纸圈都是莫比乌斯带吗?
  生1:我发现小纸圈是莫比乌斯带。
  生2:大纸圈不是。
  【剖析】在开始剪时,教师让学生先猜一猜结果,再通过自主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将“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思想渗透在两次活动中,并让学生体验到了神奇。教师追问:“这个大纸圈是莫比乌斯带吗?”“这两个纸圈都是莫比乌斯带吗?”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验证。学生在验证中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
  【片段三】课末情趣升
  师: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运用很广呢!(出示图片)
  
  师:说一说生活中莫比乌斯带还可以利用在哪里?
  生1:机器上的传送带设计成莫比乌斯带,就不会只磨损一面了,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生2:我们的英语磁带要设计成莫比乌斯带,就能一次性两面听完,那多好呀!
  生3:可以设计一条莫比乌斯带赛车跑道,就能更好地利用空间。
  ……
  【剖析】莫比乌斯带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师通过有效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莫比乌斯带的神奇之处。在学生欣赏完莫比乌斯带图片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莫比乌斯带还可以利用在哪里。这样,把问题大胆地抛给了学生,让学生的思维能更开阔,一个个思维的火花就在这个平台上迸发了,学生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就由此诞生,教室里响起一片笑声、掌声。此时,学生的创造热情得到了激发,对数学的良好情趣也就水到渠成地形成了。(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韶山路小学)
其他文献
自实施新课改以来,坐落在千里赣江第一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的省级重点中学——赣州市第三中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果。  回顾一年来学校的发展和变化,我们不止一次感叹新课改带给学校的新活力,不止一次被课堂上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景所感染。高一(12)班的学生分为五人一组,有的在掷飞镖,有的在转动沾有红墨水的瓶盖,有的让不锈钢球从水管里滚出来。奇怪的是这不是课间活动
期刊
概况:万年县地处赣东北部的鄱阳湖畔,全县辖6镇6乡,总人口40万。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09所,在校中小学生70 239人,在职教职工4 193人,幼儿园170所(含学前班),入园幼儿15 296人。该县历史悠久,是世界稻作文化的发源地。  理念:育人为本 质量为先  感言:传承稻作文化,力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万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大源仙人洞和吊桶环古文化遗址名闻遐迩,出土了目前世界最
期刊
中学教材中的“鲁迅大撤退”, 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一方面,关于鲁迅先生用词生僻且晦涩难懂的诟病一直以来不绝于耳,在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尝试减少鲁迅作品比重的做法无可厚非;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和教材编写主体的多元化,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数量有所减少并为新作品所更替,实属情理之中。语文课终归不是鲁迅作品欣赏课,语文教材容纳更多、更广的作者与多种元素,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因此,“鲁迅作品该撤
期刊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针对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特级教师周婷巧妙运用角色转换,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置身于美丽的槐乡,切身体会并与之融为一体。  【片段】  ……  师:小蜜蜂,小蜜蜂,你怎么来了?  生:我被香气扑鼻的槐花吸引来
期刊
【课堂回顾】  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一起来研究探讨。尽管是公开课,但咱们也不刻意追求高潮和热闹,我们追求的关键是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那就是: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也就是要与作品产生所谓的“共鸣”。“读出问题”就是在欣赏课文的基础上以研
期刊
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与文本产生对话,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也就是说,阅读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必须是学生自我的阅读实践。特级教师薛法根《这条小鱼在乎》的教学片段堪称让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感悟的典范。  【片段一】读而生疑,读而有感,读而促议  (复习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后)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读一遍课文,根据你的预习和上
期刊
【片段】  师:问大家几个问题:卖鱼的人叫什么名字?  生:文中没介绍。  师:多大年龄?  生:文中没介绍。  师:长什么样?  生:文中也没有介绍。  师:性格特点、爱好等,什么都不知道,就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卖鱼的人。(在课题周围画上许多小问号)大家看第2自然段,谁来读一读。(指学生读,评价)  师:这一段有几句话?你看一看哪些地方奇怪?平日我们是怎样的,而卖鱼的人又是怎样的呢?  生:如果我们
期刊
“六年的日子眨眼就过去了,如同轻烟一般,被微风吹散了。但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那份母校情。难忘母校,是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是您严谨的学纪、优良的学风和紧张不失活泼的学习方式,伴随我们走过每一天,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自我。六年来,我们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挫折,对于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们深有体会,但我们都挺过来了,我们成功了!”  这是网名“恋☆雨泪”的六年级毕业生在6月20日给母校——于
期刊
【片段一】引诗歌,开对话之闸门  师:“友情”是一个多么亲切的字眼,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它,接下去我们先来欣赏台湾诗人席慕容写的——《友谊》。(师配音朗诵:如果失去你,我的生命会黯然无光的呀!在烈日和暴雨中,你是一把伞,温柔地展开在我的头顶……在黑暗的夜间,你是一盏灯,无声地陪伴着我,照着我向前走……当我寂寞的时候,你是枝头的鸟,唱着欢乐的歌……当我欢乐的时候,你却悄悄地躲开了……如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概念的各种肯定例证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关键信息,概念的否定例证即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无疑,学生对概念的错误认识不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正确、恰当地运用反例,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汪明峰老师执教“奇妙的图形密铺”一课时,巧妙运用反例,轻松揭示“密铺”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对“密铺”有了准确、深刻的理解。  【片段一】适时出示反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