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直播背景下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z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围绕互联网直播背景下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展开研究,分析互联网直播背景下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以及文化自信培养活动的特点,结合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自信培育活动的教学实践,提出“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以期进一步增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活动的成效,促进高职学生形成强大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在广大高职院校得到更高质量的传承与发展,为国家的意识文化形态筑牢安全的屏障。
  【关键词】    互联网直播    高职学生    文化自信    四位一体    培养模式
  引言:
  文化自信是国家战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提出的第四个自信。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只有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兴盛,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中国特色革命文化的自信、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正确、全面的认知与积极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持怀疑或否定态度,要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则必需加强针对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
  一、互联网直播背景下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分析
  1.缺乏正确认知,片面认为文化就是“之乎者也”。通过相关调查发现,有一部分高职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停留于表面,或是对文化存在误解,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均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认知结构。甚至在许多高职学生的心目中,文化与文言文相对等,认为“文化”与实际生活距离过于遥远,不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渠道多,年轻一代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想的冲击和误导,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形成积极的文化认同感。
  2.主流文化意识淡薄,缺少应有的敬畏和尊崇。新一代年轻人在网络环境中成长,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接触者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精力被无限分散、打乱,导致主流文化意识淡薄,出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语言相比的情况,还有部分學生沉迷于充满挑战和刺激性的各种网络游戏以及其他非主流文化。同时,又受“功利主义”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认为提升人文素养的文化难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成长奇效,相比之下,更热衷于对学习、对就业有直接帮助的各类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视。
  二、互联网直播背景下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主要特点
  1.内容传播的主体大众化,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的准确度受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传播的主体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趋势,且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还呈现出较强的交互性。也就是说,同一主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会有更复杂的身份,既是传播的主体,也是信息的受众群体。同一则信息在传播路径中会被不同的传播主体进行多次加工,由于不同传播主体的理解程度不同,加工质量不同,这就容易导致信息失真。杂乱无序的各类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给学生,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降低了文化自信培养活动的有效性。
  2.内容传播的形式碎片化,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受影响。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是典型的特征,包括传播的内容以及受众群体阅读内容的时间等。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中,每个人都是信息发布者和受众群,在不同的互联网平台上,不同人基于自己的认知发布各类简短信息以博取眼球。但这些大量的信息大部分流于表面性描述而缺乏系统的、深度的思考,还有一部分信息是为市场需求而批量性产生,不具有深度利用的价值。因此碎片化的传播特点,也对主流文化的学习积累带来诸多干扰,不利于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三、互联网直播背景下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育人机制
  当前,在5G、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各种信息将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传输,以视频直播为代表的各类自媒体迅速发展,这也为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提供了新途径。为此,本文结合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自信培育活动的教学实践,提出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自身特色文化为补充、大众潮流文化为载体”的“四位一体”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机制,以期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的生文化自信培养。
  3.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学生感受文化的生活指导价值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它立足中国发展的实际,面向广袤的世界、面向发展的未来、面向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指导思想,积极弘扬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进一步丰富了文化自信的内涵,鼓舞所有炎黄子孙无论在什么年代,都要勇站时代潮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创作中国优秀文化的新辉煌。高职院校倡导的文化自信,不应该是“纸上谈兵”的文字游戏,而是应当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质性内容,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让学生积极践行文化自信。因此,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通过多样化课程与活动相结合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学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引导,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应用价值。为此,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性教育目标,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校园生活中更好地实现“交院表达”。为此,学校根据办学特色,着力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筑牢文化培育根基、搭建文化载体平台、拓展文化实践路径和传播文化名片等方面展开了持续的探索和创新。将文化自信培养与校园特色活动相结合,结合“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周末”和“公能讲坛”等教育专题的形式,探索出具有“交院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例如“经典品读”、“名师传授”、“实践养成”等直播小专题活动,进而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感悟文化的浓郁氛围与多样化平台,引导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自觉传承民族精神基因、铸牢中国文化自信。   3.2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研习传统文化的积极主动性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更是经历五千年风雨沉淀,举世闻名的四大名著、四大发明、中医中药、24节气等,更是形成了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爱孝悌、以天下为己任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与生存智慧,这是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更是国家文化实力的重要组成,是所有炎黄子孙永远充满文化自信、坚信文化强国的文化基石与文化底气。为此,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将特色鲜明的“校训校史文化”、“人文学科优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充分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资源,立足“名师引领”和“朋辈辅导”两个路径,激发学生研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各种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推进学生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将这一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和审美风范转化成高职学生们崇高的精神追求。
  3.3以交通行业特色文化为支撑,让学生感受文化自信的心灵冲击
  革命文化的诞生与发展,进一步强大了中国优秀文化的思想阵地,从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新时期的“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这些震撼一代人的所有精神都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傲”、“奋发向上”的精神源动力,鼓励国人在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中乘风破浪。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所有师生,都是国家交通事业发展中的一份子,在全新的时代应当继承先辈们的优秀传统,在新时代发扬革命精神。为此,学校以交通行业的特色文化为支撑,积极挖掘交通文化教学素材展开文化自信培育活动。例如现代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就是身边的真实案例,就是文化自信教育的活教材。因此,在文化自信培育中,可通过视频直播平台推送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相关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心灵冲击,在这座让中国桥梁、中国技术和中国创造“走出去”的“自信桥”面前,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4以大众优质潮流文化为依托
  在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全新时代,文化自信教育应当积极发现这一契机,将各类对文化自信培养有益的文化和元素进行互联网包装,通过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与潮流的形式进行包装和传播,能够起到更到的宣导效果。因此,应当将大众潮流文化发展成为培养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之一。通过直播平台为校园内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传承新途径,不断为新兴平台注入大量的精品内容,有效改变“信息失真”、“碎片阅读”等互联网传播的弊端,提高文化自信培养的成效。例如,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积极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媒体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研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将《大学》《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宋词选》《古文观止》《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国学经典书目渗透进直播平台,以符合互联网传播的方式进行包装,吸引学生的关注。同时,以此为契机,鼓励所有学生通过视频作品等形式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自媒体上分享,通过点击排名、转载激励等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自信的培养成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综合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强大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于个体而言,文化自信就是指个人对于其国家及民族文化的充分肯定和發自内心的高度认同,坚信“文化强国”的发展前景。因此,学校应当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优势,持续创新文化自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尤其要充分发挥好互联网直播技术的作用,有效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为高职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工作提供更多新思路。
  参  考  文  献
  [1]苏伟英,冯利.互联网时代培养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及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1,{4}(30):198-199.
  [2]付海洋.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途径探析[J].文化产业,2021,{4}(17):118-120.
  [3]杜绽蕾.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对策探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05):176-178.
  [4]李敏.融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2):36-39.
  [5]杨萍.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对策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2):37-40.
其他文献
V85Ni15(at%)alloy was proposed a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hydrogen separation membranes.To date,investigations of V85Ni15 alloy have concentrated on hydrogen
采用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带螺旋内筋薄壁筒形件旋压变形特征。首先建立带螺旋内筋薄壁筒形件旋压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然后基于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旋轮作用下不同区域的应力特征及成形工件不同区域的应变特征。结果表明:筒壁区材料在旋轮作用下受三向压应力,内筋处外层材料受三向压应力,内层材料径向受压应力,切向和轴向受拉应力;成形后工件具有明显的不均匀变形特征,外层材料应变大于内层材料应变,筒壁区材料应变大于内筋处材料应变;筒壁区材料的应变特征为径向压缩应变,切向和轴向为拉伸应变,而内筋
The Ba,Y and Al co-doped Li7La3Zr2O12(LLZO) was prepared by the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Effect of sintering on the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mor-phology,to
为了解决2195铝锂合金在焊接时裂纹敏感性高、焊接头软化等问题,通过调整焊丝的化学成分,添加微米级原位自生TiB2颗粒,制备出BJ-4210焊丝,并对焊接头的抗裂性、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TiB2颗粒在熔池中作为形核质点,能够降低焊缝晶粒尺寸并且改变晶粒形态,从而有效的降低接头的裂纹敏感性,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达到370 MPa,延伸率为3.1%。BJ-4210焊丝的研制可为2195铝锂合金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烫印工艺在烟包中应用非常广泛,且越来越复杂。对于运用了复杂烫印工艺的烟包,仅控制好烫印工序质量还不够,还要将烫印质量控制的触角延伸到整个与之相关的工序,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掌控烟包烫印质量。本文将从印刷过程控制、烫印过程控制、烫金设备选型这三方面探讨烟包烫印质量控制。
爆炸箔起爆器作为新型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火工品,可广泛应用于武器系统的点火起爆、飞行器以及航天器的作动分离等诸多技术领域。从火工品的集成化、小型化以及低成本的发展趋势出发,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微纳含能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基于薄膜集成工艺、低温共烧陶瓷工艺以及印制电路板工艺开展的关于MEMS爆炸箔芯片和高压开关的研究现状。从设计、制备、发火性能、成本等方面分析和对比了各自的特点。最后介绍了爆炸箔芯片在超压起爆以及爆电耦合等新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
针对核潜艇动力装置蒸汽管路对新型绝热材料的需求,设计并制造了一种以聚酰亚胺泡沫为主要功能层的用于潜艇蒸汽管路表面的新型绝热结构。参照潜艇二回路管路应用要求,对绝热结构的绝热功能和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阐明了绝热机理。结果表明:新型绝热结构经280℃、480 h连续加温考核试验和720 h静置试验,该绝热结构件外表面温度控制在45.2~46.5℃,整个考核期间结构和尺寸变形量几乎为0且趋于稳定。在蒸汽管路构件表面施工多层聚酰亚胺泡沫作为绝热结构,解决了现有无机岩棉类体系存在的工艺性差、环保性差等
以21 mm厚度2195铝锂合金板材为对象,研究了T8态时效时预变形量对其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因素对屈服强度的贡献。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增大,时效时析出的T1相尺寸减小,数密度增大;而θ相尺寸和数密度都减小。148℃/38 h时效时,预变形量从3%增加到15%,屈服强度由596 MPa增大到638 MPa,但伸长率由13.8%降低到10.7%。随着预拉伸量逐渐增大,时效析出相对屈服强度贡献逐渐降低,而加工硬化对屈服强度的贡献逐渐提高。合金的屈服强度取决于加工硬化和时效析出强化的共同作用。
采用石英灯烧蚀试验对研制的一种轻质烧蚀防热材料在不同防热结构下的烧蚀形貌和隔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防热结构形式,轻质烧蚀防热材料的烧蚀形貌不同,防热结构的纵向温度梯度和面内温度梯度均影响轻质防热材料的烧蚀形貌,温度梯度越小,热量在材料表面积聚越严重,因此表面碳化特征越明显。在不同材料的面内组合状态下,轻质烧蚀防热材料可实现与较高密度材料的匹配烧蚀,说明其烧蚀防热效率较高。在防热结构设计时,可综合考虑其面密度和烧蚀形貌,合理利用防热结构组成,实现高效防隔热和轻量化设计。
针对铝锂合金室温成形性差和热成形性能弱化的难题,利用发现的超低温下伸长率与硬化指数同时提高的双增效应,提出铝锂合金曲面件超低温成形新工艺。通过2195铝锂合金板材在不同温度和热处理状态下的超低温变形行为研究,确定发生双增效应的临界温度为低于-140℃,伸长率可提高至40%以上、硬化指数达到0.44;利用建立的超低温成形工艺实验装置,首次试制出直径200 mm的2195铝锂合金球底曲面件,深径比达到0.55、成形极限提高104%;阐明超低温成形试件壁厚分布规律与回弹规律,最大减薄率为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