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ingqing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发现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偏离了自身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不应放在应付考试上,而应加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上;然后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以及培养方法进行了介绍,以期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78-02
  大学公共英语是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的我国在校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大学生毕业要达到四级水平,有的学校就把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学生是否毕业或能否获得学位的一个“硬杠杠”。结果造成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重心转移到过级考试上了,而对大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读写能力、翻译能力,交际能力却忽略了。因此,如何更好地讲授这一重要课程,处理好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扎扎实实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求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笔者拟对此加以探讨。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笔者通过对河南、山东、河北等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0份,下面是问卷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一)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以应试教学为主
  大部分高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轴线展开,教学以“填鸭”式为主,课堂气氛沉闷,没有吸引力,课文讲解局限于词和句的表层意义,对篇章结构,组句成篇等手段的分析,对文化的讲解不够重视,影响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63%的学生在问卷中承认,这种课没有吸引力,只是增长了词汇量,而没有提高交际能力。
  (二)应试倾向严重,过分强调统考指挥棒的作用
  教师,学生在统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把“教”、“学”的中心都放在了英语四、六级考试上,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倒置考试和测试的关系,使教学围着考试转。受“指挥棒”理念的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越来越偏离自身的目标,而成为一种“应试教学”。多数学生只顾忙于通过考试,谈不上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发展创新能力。此外,考试题型的固定模式,也助长了大搞题海战术的不良风气的蔓延,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对考试都非常看重,考试通过率无形中成为教与学的中心。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学生英语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发展的不平衡。65%的学生认为目前考试方法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学习成果,现有的考核方法只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不利于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不利于新世纪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上述问题反映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走进了一个误区:过分注重四、六级考试,忽视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下去,为国家培养的只是些“应试虫”,而不是真英雄。所以,我们要走出这个误区,加强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那么,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将作以下重点阐述。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他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能力(linguistic performance)。交际能力通常定义为运用目的语进行有效语言交互活动(linguistic interaction)的能力,即在真实交际环境中能够自然交流的能力。根据Hymes的观点,交际能力不仅包括掌握语言形式规则,还要掌握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即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该对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什么方法说什么”(Hymes,1972:P277)。Hymes认为交际能力有四个重要参数,即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是语言使用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们处于核心地位。[1]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比对法
  长期以来,英语将许许多多代表欧洲乃至全球文化精华的词汇兼收并蓄,熔于一炉并赋于其附加的特定的文化内涵:有的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等值的对应词;有的虽表面上与汉语词汇相对应,但深层的文化内涵却不同,还有的虽然形近、意近,但并不完全对等。这些词汇,特别是文化内涵独特的词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底蕴(刘燕波,2002)。对比分析的方法既是跨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又是外语教学的重要方法(毕继万,1998),它帮助人们认识母语语言和文化的干扰,把握那些“貌合神离”,大同小异部分。[2]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是普遍运用于认识事物的方法。
  (二)阅读法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也是中国学生的强项,通过阅读题材广泛、内容各异的文章与书籍,可以扩大知识面,了解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人情等。教学中教师既要向学生介绍语言材料中的文化知识,也要向学生解释那些妨碍理解的、语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要真正掌握语言,就必须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鼓励学生多看或听一些与英语国家有关的文、史、哲、时事方面的材料(书报、录音、电台、影片等),中英文不限。[3]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听说等构建背景知识图式(schema),从而再为阅读理解和交际服务。
  (三)观察法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道具、图片、模型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营造一个文化氛围,特别是使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课文播放有关背景知识,进行文化介绍讲解,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英语文化内涵、风土人情等,进而也能避免在理解和交际中的语用错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使大学生对英语有个根本上的认识,对英语更加感兴趣,也才能会更加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国家倡导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除搞好语音、词汇、语法教学外,还必须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打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语言隔阂和障碍,使学生真正熟练、准确地掌握英语口头或书面交际的能力。要达到和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要求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识,并在认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的的基础上,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使大学英语教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Stern,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O.U.P.,1983:98-112.
  [2]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71-73.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120-136.
其他文献
深基础施工有多种形式。主要对地下墙连续施工、墩基础施工、沉井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There are many forms of deep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ainly on the undergro
财社[2012]3号rn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rn根据《财政部关于清理整顿地方财政专户的整改意见》(财库[2011]171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会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语言教学则成为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给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个方向,然而,在实际的语言教育教学活动中,语言教学却存
民族交往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城市少数民族社会交往的概念、特点、测量指标、交往困境及对策及相应的研究述评进行总的综述,以调整民族关系及影响社会结构变迁.
素以“东南邹鲁”、“程朱阙里”闻名于世的徽州流传着许多反映徽州风土民情的具有鲜明的江南色彩与浓郁的古山越气息的徽州口头传承材料--乡土歌谣、俗话、谚语.本文拟采撷
高中化学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
语言是交流的一部分,文化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方面,没有语言,文化将是不可能的。在另一方面,语言的影响和塑造了文化;它反映了文化。在广义上,是语言符号所代表的人
徽州及徽商活动地区是当年太平军与清兵争夺的地区,长期战乱造成了徽商的一蹶不振及徽州文化的衰落,论实质徽商文化与徽骆驼精神是徽州文化的根本精神.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我市经各级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有11000多个,已基本形成门类齐全、层次有别、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在社会建设
张元伟1996年任卫生队队长以来,其所在卫生队的全面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1997年被军区评为“甲级卫生队”,1998年被评为“全军甲级卫生单位”,2000年被军区评为“卫生机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