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教育格外重要。在幼儿园教学中主要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游戏策略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游戏策略;幼儿园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0-242
在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通过玩游戏,可以有效训练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协调发展。游戏策略的使用指的就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教学游戏,让幼儿在参与这些游戏的过程中,既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学习到知识,增加学习的乐趣,为他们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如何更好地促进游戏策略在幼儿园中的使用呢?
一、结合教学游戏,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很多时候如果他们能够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这些习惯就可以对他之后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一些好的影响。因此幼儿老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比如说在玩游戏的时候,可能有的幼儿没有排队的意识,这个时候老师就需要引导他们要记住先来后到,需要自觉主动地排队。在同一个游乐项目面前,后来的小朋友需要排在前面的小朋友后面,等他们完了结束之后自己才能去玩。老师还可以开展“我来排一排”的游戏,就是让幼儿来判断哪些才是正确的排队行为,哪些是错误的行为,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只要每个人都自觉排队,才能够维持良好的公共秩序。此外,幼儿在吃饭、睡觉的时候,老师也需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进行排队,如果有小朋友插队,老师则需要教育他们,让他们意识到排队的重要性。在公共场合,什么都需要自觉排队,讲究先来后到。同时,为了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引导幼儿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老师还可以开展“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需要选一个领头人,其他人跟在领头人后面,游戏时要喊口令“一二三,木头人”。喊“一二三”时,众人随意行走,当到“木头人”的时候,众人停止不动;谁动了就要接受惩罚,退出游戏;游戏反复进行,直到剩下一个人为止。在进行游戏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做到不推不挤,听口令行走或站定,犯规者不能继续参加游戏。通过这种一些具体的规定,可以让幼儿意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如果违反了规则,就不能再参与游戏,只能看着别人玩。通过这些具体的教学游戏,可以有效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的终身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二、将游戏融入教学,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很多时候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往往不愿意主动去学习。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开展一些好玩有趣的游戏,幼儿在参与这个新游戏的过程中,既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可以有效学习到知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说,在学习有关于《图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由于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颜色的认识,因此老师就可以将这两部分内容进行综合,在教学中开展教学游戏,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进而提高他们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比如说,蓝色的正方形,粉色的长方形,黄色的三角形,绿色的圆形等等,每位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需要准确描述出这个图形的颜色和形状。老师还可以将他们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进行抢答,每个幼儿强答正确,都可以给自己的小组加上一分积分。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老师可以给他们一些肯定和鼓励,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对于表现相对较差的小组,老师也可以多鼓励他们,让他们更加努力,追赶上其他的小组。
三、区角活动的游戏化
区角活动是近年来幼儿教学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指的是是幼儿在活动区中所进行的某种特定活动,区角活动的游戏化,有利于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兴趣,同时养成和他人合作等能力。区角活动的区域包括角色游戏区、积木区、玩沙玩水区、语言图书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等,老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具体情況,根据他们的偏好,适当调整区角游戏的内容。在进行区角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区角开展游戏。角色游戏区的教育作用在于: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在进行这项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记住游戏规则,遵守这项游戏的要求,否则就不能够再参与这个区角的游戏,通过不同角色身份学习扮演适当的行为方式,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就是幼儿到了这个游戏区角,他们就需要调整自己的一些习惯和玩乐方式。以适应这个区角游戏的语言。帮助幼儿学习友好交往的技能。如轮流、分享、协商、互助、合作等;培养幼儿大胆表达个人意愿、情感、见解,能相互沟通等方面的能力。比如说,在“搭积木”的区角游戏中,一个小组内首先需要确定今天要搭建的形状,如一个动物园,一所幼儿园等,在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之后,再商量这个目标区域需要哪些形状的积木,幼儿还需要知道哪些形状搭在一起不容易倒下,要先搭建外部的大致形状,还是先搭建内部的一些细小部件。在搭建的过程中,每个幼儿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需要大家协同一致,然后进行分工合作,每个幼儿负责自己比较擅长的部分,这样才有利于搭建成功。
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是当今一种比较受欢迎的形式,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游戏,培养幼儿的日常生活习惯,也可以将游戏融入教学,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同时也可以将区角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边玩边学,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赖瑛.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英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以宝鸡幼儿园为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7.
[2]杨东亮.浅谈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2016 (03).
[3]陆未茜.游戏相伴 快乐学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6).
关键词:游戏策略;幼儿园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0-242
在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通过玩游戏,可以有效训练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协调发展。游戏策略的使用指的就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教学游戏,让幼儿在参与这些游戏的过程中,既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学习到知识,增加学习的乐趣,为他们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如何更好地促进游戏策略在幼儿园中的使用呢?
一、结合教学游戏,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很多时候如果他们能够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这些习惯就可以对他之后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一些好的影响。因此幼儿老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比如说在玩游戏的时候,可能有的幼儿没有排队的意识,这个时候老师就需要引导他们要记住先来后到,需要自觉主动地排队。在同一个游乐项目面前,后来的小朋友需要排在前面的小朋友后面,等他们完了结束之后自己才能去玩。老师还可以开展“我来排一排”的游戏,就是让幼儿来判断哪些才是正确的排队行为,哪些是错误的行为,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只要每个人都自觉排队,才能够维持良好的公共秩序。此外,幼儿在吃饭、睡觉的时候,老师也需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进行排队,如果有小朋友插队,老师则需要教育他们,让他们意识到排队的重要性。在公共场合,什么都需要自觉排队,讲究先来后到。同时,为了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引导幼儿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老师还可以开展“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需要选一个领头人,其他人跟在领头人后面,游戏时要喊口令“一二三,木头人”。喊“一二三”时,众人随意行走,当到“木头人”的时候,众人停止不动;谁动了就要接受惩罚,退出游戏;游戏反复进行,直到剩下一个人为止。在进行游戏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做到不推不挤,听口令行走或站定,犯规者不能继续参加游戏。通过这种一些具体的规定,可以让幼儿意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如果违反了规则,就不能再参与游戏,只能看着别人玩。通过这些具体的教学游戏,可以有效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的终身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二、将游戏融入教学,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很多时候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往往不愿意主动去学习。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开展一些好玩有趣的游戏,幼儿在参与这个新游戏的过程中,既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可以有效学习到知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说,在学习有关于《图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由于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颜色的认识,因此老师就可以将这两部分内容进行综合,在教学中开展教学游戏,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进而提高他们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比如说,蓝色的正方形,粉色的长方形,黄色的三角形,绿色的圆形等等,每位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需要准确描述出这个图形的颜色和形状。老师还可以将他们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进行抢答,每个幼儿强答正确,都可以给自己的小组加上一分积分。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老师可以给他们一些肯定和鼓励,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对于表现相对较差的小组,老师也可以多鼓励他们,让他们更加努力,追赶上其他的小组。
三、区角活动的游戏化
区角活动是近年来幼儿教学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指的是是幼儿在活动区中所进行的某种特定活动,区角活动的游戏化,有利于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兴趣,同时养成和他人合作等能力。区角活动的区域包括角色游戏区、积木区、玩沙玩水区、语言图书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等,老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具体情況,根据他们的偏好,适当调整区角游戏的内容。在进行区角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区角开展游戏。角色游戏区的教育作用在于: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在进行这项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记住游戏规则,遵守这项游戏的要求,否则就不能够再参与这个区角的游戏,通过不同角色身份学习扮演适当的行为方式,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就是幼儿到了这个游戏区角,他们就需要调整自己的一些习惯和玩乐方式。以适应这个区角游戏的语言。帮助幼儿学习友好交往的技能。如轮流、分享、协商、互助、合作等;培养幼儿大胆表达个人意愿、情感、见解,能相互沟通等方面的能力。比如说,在“搭积木”的区角游戏中,一个小组内首先需要确定今天要搭建的形状,如一个动物园,一所幼儿园等,在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之后,再商量这个目标区域需要哪些形状的积木,幼儿还需要知道哪些形状搭在一起不容易倒下,要先搭建外部的大致形状,还是先搭建内部的一些细小部件。在搭建的过程中,每个幼儿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需要大家协同一致,然后进行分工合作,每个幼儿负责自己比较擅长的部分,这样才有利于搭建成功。
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是当今一种比较受欢迎的形式,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游戏,培养幼儿的日常生活习惯,也可以将游戏融入教学,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同时也可以将区角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边玩边学,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赖瑛.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英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以宝鸡幼儿园为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7.
[2]杨东亮.浅谈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2016 (03).
[3]陆未茜.游戏相伴 快乐学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