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茵陈的故事
茵陈为湿热黄疸要药,其退黄效果历来被医家推崇。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治疗伤寒热甚,通身都黄,用了茵陈后效果极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了宋代医家寇宗奭《本草衍义》中用茵陈退黄的一个病例:一位患者,因患伤寒治疗不彻底,留有余热,通身皮肤发黄,持续一年多,多方治疗无效。有医生将其当作“食黄”来治疗,仍然无效,寇宗奭后用茵陈为主的茵陈栀子散,患者服药5天,病就减三分之一,服药10天病就减三分之二,服药20天,病就痊愈了。由此可见,茵陈治疗湿热黄疸的疗效是十分显著的。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厘米时采收,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习称“绵茵陈”。茵陈功善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临床上常用于湿温暑湿,湿疮瘙痒,黄疸尿少。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载:“主风湿寒熱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名医别录》曰:“通身发黄,小便不利。”
茵陈药用是讲究采摘时间的,民间曾经流传过华佗为黄痨患者治病的故事:
相传华佗遇见一个非常严重的黄痨患者,由于病情严重以至于他认为无药可救了,一个多月后华佗偶然发现这个患者痊愈了,他急问患者服用何药。患者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茵陈,便立即到地里采集给其他黄痨患者服用,但是奇怪的是均无效。华佗又去问已痊愈的患者吃的是什么样的茵陈,他说是三月里采摘的,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茵陈才会有药力。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三月的茵陈给黄痨患者服用,结果服用的患者病都好了,但过了三月又没有功效了。所以华佗就将“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采来当柴烧”这句话传于后人了。
茵陈善利湿退黄,为治湿热黄疸之要药,张锡纯称其为“退黄之圣药,活肝之要药”。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茵陈在民间也流传很多单方、验方,临床应用均有效果。
民间偏方
1.治高脂血症 茵陈15克,水煎代茶饮,1个月为1个疗程。
2.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茵陈30~45克。取上药,水煎,日服3次,每天1剂。
3.治荨麻疹、皮肤肿痒
茵陈30克,荷叶15克,蜂蜜适量。将前2味烘干,研末,每次5克,蜜水送服。
4.治口腔炎、口腔溃疡
茵陈20克。取上药,加水150毫升,用文火煮沸10分钟,过滤取药液。代茶饮,3天为1个疗程。
使用注意
蓄血发黄及血虚萎黄者慎用。茵陈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昏、恶心、上腹饱胀、灼热感、腹泻等。
茵陈为湿热黄疸要药,其退黄效果历来被医家推崇。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治疗伤寒热甚,通身都黄,用了茵陈后效果极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了宋代医家寇宗奭《本草衍义》中用茵陈退黄的一个病例:一位患者,因患伤寒治疗不彻底,留有余热,通身皮肤发黄,持续一年多,多方治疗无效。有医生将其当作“食黄”来治疗,仍然无效,寇宗奭后用茵陈为主的茵陈栀子散,患者服药5天,病就减三分之一,服药10天病就减三分之二,服药20天,病就痊愈了。由此可见,茵陈治疗湿热黄疸的疗效是十分显著的。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厘米时采收,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习称“绵茵陈”。茵陈功善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临床上常用于湿温暑湿,湿疮瘙痒,黄疸尿少。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载:“主风湿寒熱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名医别录》曰:“通身发黄,小便不利。”
茵陈药用是讲究采摘时间的,民间曾经流传过华佗为黄痨患者治病的故事:
相传华佗遇见一个非常严重的黄痨患者,由于病情严重以至于他认为无药可救了,一个多月后华佗偶然发现这个患者痊愈了,他急问患者服用何药。患者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茵陈,便立即到地里采集给其他黄痨患者服用,但是奇怪的是均无效。华佗又去问已痊愈的患者吃的是什么样的茵陈,他说是三月里采摘的,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茵陈才会有药力。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三月的茵陈给黄痨患者服用,结果服用的患者病都好了,但过了三月又没有功效了。所以华佗就将“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采来当柴烧”这句话传于后人了。
茵陈善利湿退黄,为治湿热黄疸之要药,张锡纯称其为“退黄之圣药,活肝之要药”。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茵陈在民间也流传很多单方、验方,临床应用均有效果。
民间偏方
1.治高脂血症 茵陈15克,水煎代茶饮,1个月为1个疗程。
2.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茵陈30~45克。取上药,水煎,日服3次,每天1剂。
3.治荨麻疹、皮肤肿痒
茵陈30克,荷叶15克,蜂蜜适量。将前2味烘干,研末,每次5克,蜜水送服。
4.治口腔炎、口腔溃疡
茵陈20克。取上药,加水150毫升,用文火煮沸10分钟,过滤取药液。代茶饮,3天为1个疗程。
使用注意
蓄血发黄及血虚萎黄者慎用。茵陈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昏、恶心、上腹饱胀、灼热感、腹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