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手段 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EN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课教学中更是普遍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美术教学课的含量增大,教学也更直观性,那么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否因为用了多媒体而提高了呢?多媒体的应用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最重要的是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受益。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课例;传统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入了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开阔了老师和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习内容,给老师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给课堂带来了全新的面貌。美术课教学中更是普遍运用多媒体教学,比较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美术教学,前者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课的含量增大和教学的直观性,那么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否因为用了多媒体而提高了呢?针对这样的疑惑我做了一个对比研究,就是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美术教学的手段上同一节课。
  课程背景:美术课提倡个性,为了改变过去美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依赖课本,同学们缺少探索的热情和创作激情,思维过于单一,以致作业和课堂发言是大同小异的状况。我尝试把《图形创意》课引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入手,让学生在想象和创新的空间中自由飞翔,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图形的《创意方法——有限空间的无限延伸》,空间的无限延伸就是使相对有限的空间超现实的延伸,构成新的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物体的形态直接规范着比例的大小,物体比例的不同意味着物体意义的不同。在设计领域里,改变原物体的比例会带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奇感,比如在酒杯中游泳、划船、钓鱼等等,通过比例的再造,使学生观察事物时,改变常规的观察方法,体验颠倒比例所表现出来空间延伸的惊奇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初步了解创意图形的有限空间的无限延伸基本方法和创作思路,逐渐形成和积累形象思维的语汇;2、(情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心理品质为目的,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使学生获得新的创造和发展,体验创新的乐趣;3、(技能)能运用创意图形的相关知识,尝试运用画笔传递信息。
  教学课例一(传统美术教学的手段)(片段):课前准备精心绘制的1-2幅创意作品(彩色铅笔稿)
  上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创造新图形的方法——(板书)有限空间的无限延伸,(学生有点疑惑不理解)老师示范教学: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一个纸箱子,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个纸箱子有多大?最大能装什么?
  生:最大能放进冰箱或洗衣机。
  师:冰箱或洗衣机的空间是我们可以想象出来的,也是有限的,那么我们怎样才可以使这个纸箱子的空间延伸而变得更大呢?
  老师示范教学:在纸箱子里画上楼梯纸箱的盖变成楼梯上的平台了,平台上再画上一个人。
  师:请同学们说这个纸箱子的空间有什么变化呢?
  生:变大了。
  教师再举例示范:切开的西瓜平面上有海浪和帆船,适当画了部分阴影,使所表达的西瓜更有立体感,更具视觉冲击力。
  师:同学们现在知道什么是有限空间的无限延伸了吧!其实在现在的广告、插图里经常看到,它主要是改变了人们的常规思维,使图形变的新奇而充满想象。请同学们举例这种创意方法在广告中的应用。(学生讨论举例)
  师:同学们讨论这种方法的创新技巧!
  生:把无限空间的想象放在一个小空间中,如饭碗里放楼房、抽屉里放森林等。
  师:对!改变常态的比例。比如有限的空间的酒杯、花朵、手掌、电脑、书本、鞋子、铅笔盒、书包、等等,怎样来延伸空间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现象力,在自己作业本上来表达,再画上漂亮的色彩或立体空间,表达自己的独特创意(出示课前准备的手绘作品讲解无限空间的表现方法:透视、楼梯等)。
  学生作业迅速,作业非常有创意,下课铃响前几乎全部把作业作好了。
  教学课例二(多媒体课)(片段):课前制作精美的课件,多媒体教学。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图形世界(播放课件)
  音乐声中一幅幅奇特的图形作品在不断的切换,学生感到新鲜,注意力集中。
  师: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图片有什么感受?
  生:太好看了!太奇妙了!
  师:同学们总结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独特、新颖、好看……)。
  老师总结(略)。
  师:这种作品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
  学生讨论发言,老师举例示范(多媒体演示)总结创作方法(略)
  学生实践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气氛好,下课时,学生作业基本完成,有部分创意很好,但大多是所欣赏的范例相同或相似,学生作业有重复的现象。
  两节课的对比研究和反思:
  两节课我都是精心设计,上课的过程以及课堂教学流程都没什么问题,对比两个班考虑学生的素质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没什么大的区别,生源素质不分高低,两个班都是有良好的班风,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区别也不大。就因为教学的教学手段不同,作业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高付出的“豪华课” 投入的精力与收获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美术课堂教学方式和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就是我最该反思的地方了。
  课后学生也说了自己的感受,普遍反映教学内容很好,开阔了自己眼界,但是看了太多的例子后,象看电视或电影自己的思维老是跳不出所举的范例,所以看的多不一定是好事。现在的中学生都是在看电视、电脑中成长的,据一些理论说看电视的最大弊端是,长期看电视对智力也有很大影响,因为看电视基本不用动脑筋,使人脑产生惰性!在教学中过多的使用视觉媒体,学生的思维也同样产生了惰性,我想这也是课例二作业效果不太理想的原因之一。
  两个课例的比较并不是说多媒体课的可有可无,这也正是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容易走上两个极端:认为有了多媒体,运用了课件就一定能上好一堂精彩纷呈的课。运用多媒体就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教师的业务水平,因而将多媒体技术当作教学的“万能药”;还有的则认为多媒体技术是条件好的学校、是年青教师才能够开展的教学手段,是一种哗众取宠的教学手段。这两种看法显然是不全面的。多媒体因为其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吸引学生等优点,的确具有它独特的优势,但它并不能替代所有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应该扬长避短,有选择的进行运用,使它和我们传统教育手段中优秀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互补互进。
  
  参考文献
  [1]《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指南》朱志平江苏人民出版社
  [2]《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张剑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3]《美术新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眩惑,就是对事物感到迷惑。心理眩惑是事物的叙述形式奇异或内容呈现中出现假象,使非本质信号对大脑皮层刺激过强,因而使人迷惑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耳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经常出现现象。    一,耳聋学生解题中心理眩惑的两种常见形式:    1、假象性眩惑  人的思维是以感知为前提的。感知既可以给思维进行分析提供依据,但也可能形成框框,束缚思维的展开。  (1)在应用题情节的描述中,有些条件的陈述婉转含蓄,
随着阳光体育的开展,提高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显得更加重要,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关键时期,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和强化,也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摇篮。为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们在运动会上大胆改革,下面就运动会设置的策略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第一个特点是:“小”    说其“小”有两个含义。一是项目小
高中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其着重要的基础、导向以及定位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当代青少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应该非常重视加强对青年一代的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对此,对于广大农村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因为现在的“留守学生”
【摘要】为适应当前社会对综合性卫生人才的特殊需求,这要求卫生教育者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通过对德育教育方武的创新,不断培养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救死扶伤、团结合作、人文关怀”的新型卫生职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创新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新形势要求卫生教育者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养成紧密结合起来,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培养学生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以
【摘要】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角,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新课改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担当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创设者、倾听者、发现者。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 角色转变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法,使学生被动学习,压抑了学生的潜能,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已,从而使学生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示个人魅力,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动情景,抓住学生眼球    创设情境即情景体验式的学习,在教学中从学习主体的需要和愿望出发,注重学习主体的亲身实践和现场感受,建议主体或身临其境,或借助想象、虚拟的场景,或与亲历者就相关问题彼此对话,进行
随着教学改革的日渐深入,初中数学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教师教学手段层出,学生知识、技能、兴趣、思维、实践、创造等多种培养目标融会共进的动态过程。这些给初中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数学教学中到底该培养学生哪些东西,才能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经过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我校数学教研组的教研讨论,我渐渐积累了一些心得,现归纳整理出来供大家商榷:  一、培养学生三种意识和五种感觉  (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数学课来说,开篇的序幕相当重要,可以说它为整节课的设计拟定了基调。听过很多数学课,精彩到位的开篇引人入胜,反之,冗繁无趣的引入令人扼腕,所以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也每每为一节数学课序幕的设计绞尽脑汁。最近的几次成功的体验,让笔者萌生了些许的想法。  未有曲调先有声  开门见山的引入当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开场,它可以使师生很陕地进入课的主程序,但有时,结合着一些
教学设想:美与丑、善与恶、伟大与渺小,没有刻意地去对比,只是那么的一个故事,一切竟然昭然若揭。人性真的是如此的不可捉摸?通过诵读,仔细揣摩体会人物的心路历程。组织同学开展讨论与交流,通过对比分析来感受人物的心灵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两个病人形象,看清人性的美与丑;2,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及对比手法的运用3,品味小说精练而含蓄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看清人性的美与丑
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过多的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数学直觉概念的界定    简单的说,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及其关系)的某种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