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武汉网球公开赛是继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大师赛之后,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现如今,在武汉网球公开赛中启用着大量的外籍裁判,若能实现裁判员本土化,对于我国网球裁判的发展来说将会是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也会推动我国网球的发展。
关键词: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可行性
1前言
现如今,我国的网球裁判培养体系已较为完善,但是在武汉网球公开赛中启用着大量的外籍裁判,若能实现裁判员本土化,对于我国网球裁判的发展来说将会是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也会推动武汉网球的发展。本文旨在探析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可行性。
本文通过对每届武汉网球公开赛国内外裁判比例及我国现有高水平裁判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提议,旨在探析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可行性。
2研究對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可行性。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3结果与分析
随着我国网球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承办的国际高级网球赛事日益增多,武汉网球公开赛作为国内继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上海网球大师赛之后最高级别的比赛,是打造中国“网球之城”的第一步,也是中国网球事业的新的里程碑。武汉网球公开赛的裁判是由WTA和中国网球协会直接进行派遣,武汉网球公开赛第一年举办的时候有来自十个不同的国家的13名裁判和中国网球协会委派的70名司线员。在我国,暂时还没有职业网球裁判,大多数都是由体育老师和体育专业的学生组成的业余网球裁判队伍,裁判等级主要集中在国家一级,国家级裁判和国际级裁判非常稀少。且我国网球裁判执裁国际级网球赛事的机会较少,对国际网球赛事的执裁经验十分匮乏。英语和计算机水平也普遍偏低,赛事组织能力更是十分薄弱。
3.1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现状
目前,武汉网球公开赛的司线基本为我国网球裁判,但是比赛的主裁、裁判长和裁判组长还是以国外网球裁判为主,我国只有张娟等极少数网球裁判参与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工作。
3.2我国国际级网球裁判现状
3.2.1中国现有金牌主裁1人,金牌裁判长1人,金牌裁判组长1人,银牌裁判长2人,银牌裁判组长4人,铜牌主裁6人,白牌裁判36人,在世界裁判总数上所占比例甚微。
3.2.2我国大多网球裁判的英语水平偏低,几乎依靠上学时期所学英语为基础,有一定的读写能力,然而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不足,在日常交流中有着一定的障碍,这类障碍一方面影响了比赛中同其他国家运动员和裁判的沟通,另一方面在国际网联裁判考试中造成了短板并且在与其他国家裁判员交流学习时构成困难。
3.2.3在我国如今的体育制度下,网球的全职裁判员很少,绝大多数裁判员都是半职或者兼职,只可用业余时间执裁,且裁判员主要来自于高校,包括高校网球教师和网球专项的学生,另有一部分来源于各级体育局和体育管理部门。
3.2.4国际级裁判拥有相对稳定的社会地位,几乎大部分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社会保障,但是国家一级和国家二级网球裁判中有部分是在校的师生或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同时,国际级裁判和白牌裁判对做全职裁判的意愿不强烈,在各种影响因素中经济因素占第一位,家庭和社会因素其次,最后还有职业裁判的压力等影响因素。
3.3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可行性分析
3.3.1目前,我国对于高水平网球裁判培养的体系较为健全。
3.3.2我国高水平网球裁判的英语水平日益提升。
3.3.3国际体育总局和中国网球协会重视网球裁判队伍的培养。
3.3.4网球高水平裁判的收入的增加及社会地位的提高为成为职业网球裁判提供了有利条件。
3.3.5在网球裁判质量上,我国虽然国际级网球裁判数量不多,但是国家级和准国家级网球裁判数量可观,而国家级和准国家级网球裁判的能力足以担任武汉网球公开赛的裁判。
综上所述,实现武汉网就公开赛裁判本土化是有可行性的。
3.4实现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途径
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即在武汉网球公开赛中主要启用我国自己的裁判员和司线员,尽量少引进或是不引进其他国家的裁判员和司线员。若想实现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的本土化,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多的培养符合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任用标准的网球裁判;其次是与WTA和中国网球协会协调商议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由我国自己培养的网球裁判进行担任;最后则是培养任用的我国的网球裁判需要得到参赛运动员和观众的认可。
3.4.1建立我国特有的完整的高水平网球裁判培养体系。
3.4.1.1高水平网球裁判培养体系应适应网球全球职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规律,并且是依据我国网球运动快速发展的特点而建立的。
3.4.1.2在中国网球发展的总战略中制定网球裁判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的发展措施,例如注重地区发展平衡,男女比例平衡等。设立准国家级裁判等级称号,完善准国家级裁判的管理。适当提高准国家级裁判的待遇,提高网球裁判的吸引力,在大型比赛中为准国家级裁判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3.4.1.3中国网球协会首先可以利用地方的场地、资金和人才的优势,在具备举办国际网球赛事的地方建立裁判员培训基地,实现双赢的策略和选择;其次,根据网球职业化的需要,设计一套高水平裁判的培养方案,改变考核标准,从各个群体中选拔年轻裁判;最后,对选拔的年轻裁判进行特殊安排,让他们今早接触国际网球比赛,并在各种赛事中锻炼他们,对于特别优秀的学员可以推荐他们直接参加国际级的裁判考试。
3.4.2加强网球裁判后备人才储备。目前中国裁判队伍为:金牌裁判长、金牌裁判组长和金牌主裁各1人,银牌裁判长2人,银牌裁判组长4人,铜牌主裁6人,白牌国际裁判36人。其中银牌裁判发生断层现象,金牌裁判数量在裁判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很小,我国的高水平网球裁判队伍仍需壮大。我国网球裁判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网球协会重点进行培养。其中,国家级及以上的裁判员纳入国家专业裁判员培养体系,由各省市体育局注册后统一管理培训。国家一级以下的裁判员主要由各省市体育局和部分体育院校或含有体育专业的师范院校培养。国家一级裁判在中国网球协会网球裁判网上进行注册后,可以申请国家级比赛执裁资格,教练员委员会会对裁判员在执裁场上表现进行考核,并发现好苗子向上级推荐,还会定期召开中国裁判员培训班和实施培养晋升计划,以壮大国家级裁判、白牌裁判、铜牌裁判队伍,为金牌裁判提供足够的后备人才储备网球裁判技术等级是由各级体育运动委员会进行审批的,而实际的决定权是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现在我国承办的国际级网球赛事日益增加,对于网球裁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高水平网球裁判整体呈现不饱和状态,对我国高水平网球裁判队伍的培养体系还有待提高,整体呈现师资力量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考核标准不严格的状态。 3.4.3培养具有高英语水平的裁判。裁判员的英语水平非常重要。很多想考国际裁判的人都因为英语水平不过关被拒之门外。在现阶段的网球领域中,国外的水平皆要高于国内,所以要想取得阶段性的进步,还需从国外入手,向国外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学习、交流,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而此时,学好英语就变得至关重要了。但是英語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本身就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学好,更何况英语本就薄弱的体育生,所以可以从本身就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人中挑选对网球或是网球裁判有兴趣的一部分人进行网球裁判培训,网球裁判培训的周期相对于英语培训周期来说相对较短,如此,便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网球裁判。
3.4.4培养核心高水平裁判。从国家级裁判中挖掘具有潜力且已经拥有高英语水平的裁判进行破格推荐并且进行重点培养,使其最短时间内成为金牌主裁或金牌裁判长亦或是金牌裁判组长,以此增加我国核心高水平网球裁判,为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提供有利条件。
3.4.5与ITF和WTA实现对接。我国培养了足够的武汉网球公开赛所需高水平裁判员后,还需与ITF和WTA进行沟通对接,阐述是否拥有实现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实力以及实现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好处,从而真正的实现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我国高水平裁判员稀缺,且存在地域分布不均匀,男女比例不平衡等问题,中国网球协会应重视这些问题并提出想对应的解决方案。
4.1.2我国现有网球裁判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不仅在与其他国家裁判员的沟通中存在障碍也对参加国际级裁判考试造成阻碍。
4.1.3我国缺少职业网球裁判,绝大多数都是半职或兼职裁判。
4.1.4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的本土化可行。
4.2建议
4.2.1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高水平网球裁判员的培养。
4.2.2在培养到准国家级网球裁判后由中国网球协会出资送学员进行学习和考试。
4.2.3体育院校和有体育专业的师范类学校的网球专项学生必须学习基本的网球裁判知识,并从中挑选好苗子进行重点培养。
4.2.4从小学生中挑选好苗子进行从小培养,培养过程中同时注重网球裁判能力和英语能力。
4.2.5我国网球裁判的注册方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徐建荣.武汉网球公开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4,1(10):10-14.
[2]关海涛.武汉网球公开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8(8):92-95.
[3]姜杰.湖北省网球裁判员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可行性
1前言
现如今,我国的网球裁判培养体系已较为完善,但是在武汉网球公开赛中启用着大量的外籍裁判,若能实现裁判员本土化,对于我国网球裁判的发展来说将会是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也会推动武汉网球的发展。本文旨在探析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可行性。
本文通过对每届武汉网球公开赛国内外裁判比例及我国现有高水平裁判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提议,旨在探析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可行性。
2研究對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可行性。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3结果与分析
随着我国网球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承办的国际高级网球赛事日益增多,武汉网球公开赛作为国内继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上海网球大师赛之后最高级别的比赛,是打造中国“网球之城”的第一步,也是中国网球事业的新的里程碑。武汉网球公开赛的裁判是由WTA和中国网球协会直接进行派遣,武汉网球公开赛第一年举办的时候有来自十个不同的国家的13名裁判和中国网球协会委派的70名司线员。在我国,暂时还没有职业网球裁判,大多数都是由体育老师和体育专业的学生组成的业余网球裁判队伍,裁判等级主要集中在国家一级,国家级裁判和国际级裁判非常稀少。且我国网球裁判执裁国际级网球赛事的机会较少,对国际网球赛事的执裁经验十分匮乏。英语和计算机水平也普遍偏低,赛事组织能力更是十分薄弱。
3.1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现状
目前,武汉网球公开赛的司线基本为我国网球裁判,但是比赛的主裁、裁判长和裁判组长还是以国外网球裁判为主,我国只有张娟等极少数网球裁判参与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工作。
3.2我国国际级网球裁判现状
3.2.1中国现有金牌主裁1人,金牌裁判长1人,金牌裁判组长1人,银牌裁判长2人,银牌裁判组长4人,铜牌主裁6人,白牌裁判36人,在世界裁判总数上所占比例甚微。
3.2.2我国大多网球裁判的英语水平偏低,几乎依靠上学时期所学英语为基础,有一定的读写能力,然而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不足,在日常交流中有着一定的障碍,这类障碍一方面影响了比赛中同其他国家运动员和裁判的沟通,另一方面在国际网联裁判考试中造成了短板并且在与其他国家裁判员交流学习时构成困难。
3.2.3在我国如今的体育制度下,网球的全职裁判员很少,绝大多数裁判员都是半职或者兼职,只可用业余时间执裁,且裁判员主要来自于高校,包括高校网球教师和网球专项的学生,另有一部分来源于各级体育局和体育管理部门。
3.2.4国际级裁判拥有相对稳定的社会地位,几乎大部分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社会保障,但是国家一级和国家二级网球裁判中有部分是在校的师生或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同时,国际级裁判和白牌裁判对做全职裁判的意愿不强烈,在各种影响因素中经济因素占第一位,家庭和社会因素其次,最后还有职业裁判的压力等影响因素。
3.3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可行性分析
3.3.1目前,我国对于高水平网球裁判培养的体系较为健全。
3.3.2我国高水平网球裁判的英语水平日益提升。
3.3.3国际体育总局和中国网球协会重视网球裁判队伍的培养。
3.3.4网球高水平裁判的收入的增加及社会地位的提高为成为职业网球裁判提供了有利条件。
3.3.5在网球裁判质量上,我国虽然国际级网球裁判数量不多,但是国家级和准国家级网球裁判数量可观,而国家级和准国家级网球裁判的能力足以担任武汉网球公开赛的裁判。
综上所述,实现武汉网就公开赛裁判本土化是有可行性的。
3.4实现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途径
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即在武汉网球公开赛中主要启用我国自己的裁判员和司线员,尽量少引进或是不引进其他国家的裁判员和司线员。若想实现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的本土化,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多的培养符合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任用标准的网球裁判;其次是与WTA和中国网球协会协调商议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由我国自己培养的网球裁判进行担任;最后则是培养任用的我国的网球裁判需要得到参赛运动员和观众的认可。
3.4.1建立我国特有的完整的高水平网球裁判培养体系。
3.4.1.1高水平网球裁判培养体系应适应网球全球职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规律,并且是依据我国网球运动快速发展的特点而建立的。
3.4.1.2在中国网球发展的总战略中制定网球裁判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的发展措施,例如注重地区发展平衡,男女比例平衡等。设立准国家级裁判等级称号,完善准国家级裁判的管理。适当提高准国家级裁判的待遇,提高网球裁判的吸引力,在大型比赛中为准国家级裁判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3.4.1.3中国网球协会首先可以利用地方的场地、资金和人才的优势,在具备举办国际网球赛事的地方建立裁判员培训基地,实现双赢的策略和选择;其次,根据网球职业化的需要,设计一套高水平裁判的培养方案,改变考核标准,从各个群体中选拔年轻裁判;最后,对选拔的年轻裁判进行特殊安排,让他们今早接触国际网球比赛,并在各种赛事中锻炼他们,对于特别优秀的学员可以推荐他们直接参加国际级的裁判考试。
3.4.2加强网球裁判后备人才储备。目前中国裁判队伍为:金牌裁判长、金牌裁判组长和金牌主裁各1人,银牌裁判长2人,银牌裁判组长4人,铜牌主裁6人,白牌国际裁判36人。其中银牌裁判发生断层现象,金牌裁判数量在裁判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很小,我国的高水平网球裁判队伍仍需壮大。我国网球裁判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网球协会重点进行培养。其中,国家级及以上的裁判员纳入国家专业裁判员培养体系,由各省市体育局注册后统一管理培训。国家一级以下的裁判员主要由各省市体育局和部分体育院校或含有体育专业的师范院校培养。国家一级裁判在中国网球协会网球裁判网上进行注册后,可以申请国家级比赛执裁资格,教练员委员会会对裁判员在执裁场上表现进行考核,并发现好苗子向上级推荐,还会定期召开中国裁判员培训班和实施培养晋升计划,以壮大国家级裁判、白牌裁判、铜牌裁判队伍,为金牌裁判提供足够的后备人才储备网球裁判技术等级是由各级体育运动委员会进行审批的,而实际的决定权是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现在我国承办的国际级网球赛事日益增加,对于网球裁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高水平网球裁判整体呈现不饱和状态,对我国高水平网球裁判队伍的培养体系还有待提高,整体呈现师资力量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考核标准不严格的状态。 3.4.3培养具有高英语水平的裁判。裁判员的英语水平非常重要。很多想考国际裁判的人都因为英语水平不过关被拒之门外。在现阶段的网球领域中,国外的水平皆要高于国内,所以要想取得阶段性的进步,还需从国外入手,向国外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学习、交流,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而此时,学好英语就变得至关重要了。但是英語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本身就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学好,更何况英语本就薄弱的体育生,所以可以从本身就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人中挑选对网球或是网球裁判有兴趣的一部分人进行网球裁判培训,网球裁判培训的周期相对于英语培训周期来说相对较短,如此,便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网球裁判。
3.4.4培养核心高水平裁判。从国家级裁判中挖掘具有潜力且已经拥有高英语水平的裁判进行破格推荐并且进行重点培养,使其最短时间内成为金牌主裁或金牌裁判长亦或是金牌裁判组长,以此增加我国核心高水平网球裁判,为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提供有利条件。
3.4.5与ITF和WTA实现对接。我国培养了足够的武汉网球公开赛所需高水平裁判员后,还需与ITF和WTA进行沟通对接,阐述是否拥有实现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实力以及实现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的好处,从而真正的实现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本土化。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我国高水平裁判员稀缺,且存在地域分布不均匀,男女比例不平衡等问题,中国网球协会应重视这些问题并提出想对应的解决方案。
4.1.2我国现有网球裁判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不仅在与其他国家裁判员的沟通中存在障碍也对参加国际级裁判考试造成阻碍。
4.1.3我国缺少职业网球裁判,绝大多数都是半职或兼职裁判。
4.1.4武汉网球公开赛裁判的本土化可行。
4.2建议
4.2.1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高水平网球裁判员的培养。
4.2.2在培养到准国家级网球裁判后由中国网球协会出资送学员进行学习和考试。
4.2.3体育院校和有体育专业的师范类学校的网球专项学生必须学习基本的网球裁判知识,并从中挑选好苗子进行重点培养。
4.2.4从小学生中挑选好苗子进行从小培养,培养过程中同时注重网球裁判能力和英语能力。
4.2.5我国网球裁判的注册方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徐建荣.武汉网球公开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4,1(10):10-14.
[2]关海涛.武汉网球公开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8(8):92-95.
[3]姜杰.湖北省网球裁判员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