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私信背后的性灵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now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爱读名人的私信。在我看来,一个人真实的心灵未必跳动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却很容易呈露于写给亲朋的私信里。陈寅恪先生在1936年4月8日写给好友、表妹夫、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的一封旧信,信中一些内容就使我特别感动。
  陈寅恪在信中说:“……今决计不南行,特陈其理由如下:清华今年无春假,若南行必请假两礼拜,在他人,一回来即可上课,弟则必休息或预备功课数日不能上课,统合计之,非将至三礼拜不可也。初意学生或有罢课之举,则免得多请数日之假,岂知并不然,但此一点犹不甚关重要。别有一点,则弟存于心中尚未告人者,即前年弟发现清华理工学院之教员,全年无请假一点钟者,而文法学院则大不然。彼时弟即觉得此虽小事,无怪乎学生及社会对文法学院印象之劣,故弟去年全年未请假一点钟,今年至今未请一点钟假。其实多上一点钟与少上一点钟毫无关系,不过为当时心中默自誓约(不敢公然言之以示矫激,且开罪他人,此次初以告公也),非有特殊缘故必不请假,故常有带病而上课之时也。弟觉此次南行亦尚有请假之理由,然若请至逾二星期之久,则太多矣,此所以踌躇久之然后决定也。院中所寄来之川资贰百圆,容后交银行或邮局汇还。又弟史语所第一组主任名义,断不可再遥领,致内疚神明,请于此次本所开会时代辞照准,改为通信研究员,不兼受[任]何报酬,一俟遇有机会,再入所担任职务。因史语所既正式南迁,必无以北平侨人遥领主任之理,此点关系全部纲纪精神,否则弟亦不拘拘(泥)于此也。……”
  要完全明白这封信的意思,得了解一下相关背景。1928年,陈寅恪先生在做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时,应傅斯年邀情,出任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第一组(历史组)研究员兼主任。然而,因为陈寅恪舍不得离开美丽的清华园,并未赴时在广州的史语所上任。1929年春末,史语所由广州迁往北平办公,陈寅恪得以与同仁汇合,在购买和整理清宫内阁档案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然而,好景不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战事蔓延,北平岌岌可危,1933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被迫南迁上海,后又由上海迁往南京。陈寅恪没有随所迁移,继续留在清华。1936年春,傅斯年致信陈寅恪,请其赴南京参加史语所会议,就未来的大政方向和发展方向进行商讨,陈寅恪此信就是对傅斯年来信的回复。
  从陈寅恪回傅斯年的信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为人处世的风格。第一,他将在大学教书看得非常重要,上课极其认真,讲一次课事先要预备数日,他不愿请假,更不愿请长达两三个礼拜的长假。第二,他特别在乎“纲纪精神”,也就是规则,觉得自己身在北平,却遥领地处南方的史语所历史组主任,没有道理,希望史语所准其辞职。


  人的某种行为背后总有心理动因。陈寅恪将在大学教书看得很重,除了当时大学教授待遇较为丰厚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陈寅恪觉得国难当头,自己留在大学教书,可以延续一个民族的文化种子,唤醒某些沉睡的国人,这比搞专职的学术研究更具意义。陈寅恪那么在乎“纲纪精神”,则是由于中国一向是人治社会,人们普遍漠视规则,处理公共事务概以人情衡之。作为一个游学西方十多年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觉得自己应该为人表率,以保持自己在士林中的良好形象。
  陈寅恪致傅斯年的私信,放在今天,尤显出其灵魂的重量。
其他文献
11月15、16日《醒狮国学》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平教授为“山东大学国学大学堂”讲授“《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徐平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由浅入深地剖析《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国学经典中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但传统上多认为此书成书于战国到西汉。《黄帝内经》共十八卷,《灵枢》《素问》各有九卷、八十一
期刊
城市之景:灯火阑珊处  处于当今高度城市化的时代,我们对城市景物的描写最为感受直接。城市,最显著特征就是经济与人口的高度集中,所以,城市之景,是繁华的,是热闹的,是每一个时代发展的巅峰呈现。  节日的城市,最能集中体现令人流连忘返的繁华盛况,而诗人就此将这盛景凝固为迤逦于笔端、闪耀于纸张的一份人间雍容。比如苏味道这样记录唐代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他说: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期刊
2014年7月6日,汉韵淮安国学社发起了公益性教学班——汉韵国学启蒙班。我们都知道一句古语:童蒙养正,少年养志。童蒙养正是一个始于儒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大概意思就是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就要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童蒙养正主要就是指以传统文化为前提的儿童教育。因此,启蒙班结合传统的儒家启蒙经典以及地方文化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程,主要以传统蒙学经典为主,有《千字文》《笠翁对韵》《论语》节选等,辅以
期刊
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为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之伙伴,深受人们喜爱。古代中国甲骨文中“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说文解字·羊部》:“羊,祥也。”就是说“羊”有吉祥之意。在中国民俗中,“吉祥”多被写作“吉羊”。在上古许多器物上,常常可以见到“吉羊”一词。  《春秋繁露》中说:“羔饮之其母必跪,类知礼者。”意思是说:小羊在母羊身边吃奶时是跪着的,表示对母亲的养育之恩的无比感谢,因此人们都称羊是
期刊
上期说到《尚书》中“天命”既是不可抗拒的规则,又是仁厚的道德。但天命不是人人皆能把握的。《咸有一德》说:“天难谌。”《君奭》也说:“天命不易,天难谌。”《说命》说:“惟天聪明,惟圣时宪。”只有圣智之人方能认识天命,领导生民遵天命。此等人即应为万民之统领。因此,在先民朴素的政治观中,统治仅是为了带领人民顺从天命,所谓“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洛诰》)。不能不说,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民本主义思想。
期刊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2014年终于盼来国家教育部对青少年读经典的鼎力支持。似乎所有关于少年读经典的论辩,尘埃落地。似乎泱泱大国百年来祖先文化衰落式微的境遇,终结在即。却,突然烽烟再起,风声鹤唳。网络论辩酣畅淋漓,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南方周末》2014年9月出版深度调查十字路口读经村的前世今生,给读经典阵营一颗重磅炸弹,刚刚拨开
期刊
甲午之深秋,植被由金黄渐次衰淡。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日子,两个父亲在北京顺义后沙峪一处白色建筑顶层露台上相谈。阳光在平台被秋风驱赶,有些凉意的一个小时,好在温暖犹存。两人相聊甚欢后,一片落叶悠然而风动。此际,一扇心窗慢慢开启,而一卷图书已然开笔在培德书院。此时正值罗马湖垂钓之季,两位父亲,曾国俊先生(书院院长)与我,在各自脑海中静静期待一个萌动已久的计划,为中华传统文明传薪之系列课程逐渐列入岁末日
期刊
初冬的一日,正与一位老师闲谈。那位老师研究庄子和《五灯会元》,还讲黑塞和尤奈斯库。他忽然问道:“我致力于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在未来转化的精神。昆曲里有吗?”我一时语塞。因虽然我谈昆曲的美、昆曲是中国文化在晚明所结的果实云云,但思来想去,或许昆曲能为未来的美学提供可追溯的原点,但在精神上呢?  仓猝间,我回答:“昆曲或许没有,但是古琴有。”  此时,闯入我的脑间的便是古琴曲《潇湘水云》。  红尘中
期刊
编者按:从他放弃自己安逸的生活,走上那条向往公益慈善、弘扬中华文化的漫漫长路开始,一路上风霜雨露,坎坎坷坷,几多欢笑,几多眼泪。在物欲横流的当代,他用尽自己所有积蓄,拒绝了一切名和利、功和禄的引诱,撇开俗人不解诧异的嘲笑、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义无反顾、风雨无阻的一路急行,在各地开展了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数十次,足迹踏遍整个中国,进行了几个“万里长征”……他就是《中华善报》总编,著名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无
期刊
记者:据记载,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请问李老师,晏婴与管仲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李任飞:的确,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他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就是说,假如晏子还活着的话,就算是让我为他挥鞭赶车,也是心甘情愿内心向往啊。司马迁把管仲和晏婴写在一篇传记《管晏列传》当中,两个人的共同点是同为齐国名相,都为齐国的富强做出过突出贡献。如果深入品读,就会发现司马迁对两个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