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酒精生产需要大量的用水,且很多水是不被循环使用的,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水是宝贵的资源,如今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应该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节约用水。本文分析了在酒精生产的过程中使用的新设备、新技术,达到节水的目的。
[关键词]酒精生产;节水;冷却
中图分类号:T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2-0343-01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传统的酒精生产每生产一吨酒精要消耗一百吨左右的水,这一百吨水在各个工序的分配使用大致如下:
粉碎拌浆是加水10吨(蒸馏二次水);糖化罐需冷却水15吨;喷淋排管需冷却水40吨;发酵罐需冷却水15吨;蒸馏分凝器需冷却水30吨;锅炉用水(软水)5吨;
由此可见传统的酒精生产大部门用水都是冷却用水,冷却用水即使排除后仍然干净,但是因为水温的原因,很少被二次利用,一般冷却水都被直接排到下水道,这就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但是,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发现了冷却水的大量浪费的原因,才可以针对此现象研究节水技术。技术人员针对酒精生产的每一环节的水利用情况,从每一个环节出发,做针对性的节水措施,这样就可以做到在酒精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的节水。下面就从酒精生产的主要环节来研究分析。
一、糖化罐冷却水的处理
原料粉浆经过蒸煮以后变成糊状,这时温度过高,不适宜唐化工艺。需要将糊液的温度降至60 ℃,传统工序中直接把高温的糊浆倒入糖化罐,再用冷却水来冷却。因为这时糖化罐的温度很高,这就需要大量的冷水来完成。一些工厂采用真空冷却技术可是温度降至70℃,但是真空降温一方面会导致水污染,一方面还会消耗电能。所以,空气冷却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式。
空气冷却的原理如下:在一个高的圆筒容器中间加多层的折流板,当糊液从圆筒上面被倒下来时与从下面上升的冷空气接触,而受热后的空气直接圆筒上面排出,冷却后的糊液直接落到糖化罐的底部(图1)。
采用空气冷却法时应注意折流板应简洁通畅,这样方便糊液顺利流动,没有死角。如果糊液在冷却过程中温度过低则容易感染细菌,所以,糊液在糖化罐的无难度应保持在75℃左走。虽然这一温度使用真空冷却也可以达到,但是显然使用空气冷却是比较实惠的方法。
此外,经过空气冷却后的糖化罐中的用水量可较少50%左右,从罐中排除的50℃的热水可以直接送到粉碎水箱用于粉料拌浆,达到水循环利用。
二、糖化液后冷却和发酵用水
糖化作业后,需要把60℃的糖业的温度降到近30℃送入发酵罐,这个过程一般使用排管式的喷淋冷却法。由于发酵需要一定的温度限制,因此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热量必须要转移,这就要靠发酵罐里面的盘管冷却。发酵时的温度一般要求在30℃,所以它的冷却水的温度一般要求在27℃- 28℃,因为很多外部原因的限制,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所以,为了达到这一无难度要求,同时节约用水,使用螺旋板换热器比排管式喷淋冷却法更有效。
螺旋板换热器的冷热气流是全逆流的,冷热气流在各自的同道中的流速都很高,所以换热的效果较好,在酒精生产中螺旋板换热器被用于糖液后冷却,传热系数是排管式喷淋冷却的五到八倍。因为螺旋板换热是全逆流换热,所以把利用发酵排除的温度在27℃-28℃冷却水用于二次冷却水的时候,排水温度在54℃-55℃,此时进排水的温差在27℃左右,传统的排管式喷淋冷却的温差在10℃-12℃,使用螺旋板换热器的耗水量大大减少。
三、蒸餾冷却用水
蒸馏是酒精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段,蒸馏用水主要是各个冷凝器的冷却使用。因为工艺要求,冷凝器的温度都较高,例如四级冷凝:一二级的温度为78℃左右,三级温度约为65℃,四级温度约为40℃,排水混合后的平均温度大概为50℃左右。很多酒精厂的冷却水源是深井水,水的硬度较高,使用后的水不适合循环使用,大部分被倒入地沟,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改用软化水作为水源,其原理和流程大致如(图2):
软水箱供水分为两个路线,一个路线单独向第一个冷凝器供水,换热的热水直接被送入锅炉,作为锅炉用水。既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还提高了锅炉用水的温度。第二个路线是供入上水箱,通过上水箱进入第二、三、四冷凝器,换热后直接进入下水箱。因为整个换热都是在这个系统中进行的,不仅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还大大减少了水的流失,节水效果很好。此外,水质的改变还避免了冷凝器上水垢的形成,提高了传热系数,有利于降低循环冷却水的温度。
结束语
酒精生产需水资源多,酒精生产应具备节水环保意识,通过研究开发新技术、新设备,在酒精生产的各个环节做好节水工作,保证酒精生产的环保性,为酒精生产的长远发展做好技术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促进白酒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酒精生产过程的节水措施. 酿酒科技[J].2011年第05期.
[2] 钮劲涛;陶梅;金宝丹; 酒精生产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酿酒科技.2010年第06期.
[3] 蒋建君(江苏省金坛市新闻中心);建议加强强制性节水措施[N].中国水利报.2009年.
[4] 王景胜;陈铁;赵进辉;宋峰;朱华玺;李瑞; 探寻酒精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J].酿酒科技.2011年第08期.
[关键词]酒精生产;节水;冷却
中图分类号:T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2-0343-01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传统的酒精生产每生产一吨酒精要消耗一百吨左右的水,这一百吨水在各个工序的分配使用大致如下:
粉碎拌浆是加水10吨(蒸馏二次水);糖化罐需冷却水15吨;喷淋排管需冷却水40吨;发酵罐需冷却水15吨;蒸馏分凝器需冷却水30吨;锅炉用水(软水)5吨;
由此可见传统的酒精生产大部门用水都是冷却用水,冷却用水即使排除后仍然干净,但是因为水温的原因,很少被二次利用,一般冷却水都被直接排到下水道,这就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但是,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发现了冷却水的大量浪费的原因,才可以针对此现象研究节水技术。技术人员针对酒精生产的每一环节的水利用情况,从每一个环节出发,做针对性的节水措施,这样就可以做到在酒精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的节水。下面就从酒精生产的主要环节来研究分析。
一、糖化罐冷却水的处理
原料粉浆经过蒸煮以后变成糊状,这时温度过高,不适宜唐化工艺。需要将糊液的温度降至60 ℃,传统工序中直接把高温的糊浆倒入糖化罐,再用冷却水来冷却。因为这时糖化罐的温度很高,这就需要大量的冷水来完成。一些工厂采用真空冷却技术可是温度降至70℃,但是真空降温一方面会导致水污染,一方面还会消耗电能。所以,空气冷却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式。
空气冷却的原理如下:在一个高的圆筒容器中间加多层的折流板,当糊液从圆筒上面被倒下来时与从下面上升的冷空气接触,而受热后的空气直接圆筒上面排出,冷却后的糊液直接落到糖化罐的底部(图1)。
采用空气冷却法时应注意折流板应简洁通畅,这样方便糊液顺利流动,没有死角。如果糊液在冷却过程中温度过低则容易感染细菌,所以,糊液在糖化罐的无难度应保持在75℃左走。虽然这一温度使用真空冷却也可以达到,但是显然使用空气冷却是比较实惠的方法。
此外,经过空气冷却后的糖化罐中的用水量可较少50%左右,从罐中排除的50℃的热水可以直接送到粉碎水箱用于粉料拌浆,达到水循环利用。
二、糖化液后冷却和发酵用水
糖化作业后,需要把60℃的糖业的温度降到近30℃送入发酵罐,这个过程一般使用排管式的喷淋冷却法。由于发酵需要一定的温度限制,因此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热量必须要转移,这就要靠发酵罐里面的盘管冷却。发酵时的温度一般要求在30℃,所以它的冷却水的温度一般要求在27℃- 28℃,因为很多外部原因的限制,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所以,为了达到这一无难度要求,同时节约用水,使用螺旋板换热器比排管式喷淋冷却法更有效。
螺旋板换热器的冷热气流是全逆流的,冷热气流在各自的同道中的流速都很高,所以换热的效果较好,在酒精生产中螺旋板换热器被用于糖液后冷却,传热系数是排管式喷淋冷却的五到八倍。因为螺旋板换热是全逆流换热,所以把利用发酵排除的温度在27℃-28℃冷却水用于二次冷却水的时候,排水温度在54℃-55℃,此时进排水的温差在27℃左右,传统的排管式喷淋冷却的温差在10℃-12℃,使用螺旋板换热器的耗水量大大减少。
三、蒸餾冷却用水
蒸馏是酒精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段,蒸馏用水主要是各个冷凝器的冷却使用。因为工艺要求,冷凝器的温度都较高,例如四级冷凝:一二级的温度为78℃左右,三级温度约为65℃,四级温度约为40℃,排水混合后的平均温度大概为50℃左右。很多酒精厂的冷却水源是深井水,水的硬度较高,使用后的水不适合循环使用,大部分被倒入地沟,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改用软化水作为水源,其原理和流程大致如(图2):
软水箱供水分为两个路线,一个路线单独向第一个冷凝器供水,换热的热水直接被送入锅炉,作为锅炉用水。既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还提高了锅炉用水的温度。第二个路线是供入上水箱,通过上水箱进入第二、三、四冷凝器,换热后直接进入下水箱。因为整个换热都是在这个系统中进行的,不仅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还大大减少了水的流失,节水效果很好。此外,水质的改变还避免了冷凝器上水垢的形成,提高了传热系数,有利于降低循环冷却水的温度。
结束语
酒精生产需水资源多,酒精生产应具备节水环保意识,通过研究开发新技术、新设备,在酒精生产的各个环节做好节水工作,保证酒精生产的环保性,为酒精生产的长远发展做好技术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促进白酒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酒精生产过程的节水措施. 酿酒科技[J].2011年第05期.
[2] 钮劲涛;陶梅;金宝丹; 酒精生产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酿酒科技.2010年第06期.
[3] 蒋建君(江苏省金坛市新闻中心);建议加强强制性节水措施[N].中国水利报.2009年.
[4] 王景胜;陈铁;赵进辉;宋峰;朱华玺;李瑞; 探寻酒精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J].酿酒科技.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