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英雄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ong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很喜欢看描述消防队题材的作品,或者倒不如说,我喜欢消防队。
  从当年的朗·霍华德的《烈火雄心》,到杜琪峰的《十万火急》,再到那部《云梯49》,甚至还有《世贸中心》,乃至这部《勇往直前》。这些描写消防队事迹的作品,我比较偏爱,大概与个人经历有关。因为我一个哥哥,曾经就是消防兵。
  这位哥哥,是远房表亲,比我大不少。我上小学时,他就已经是消防兵了。每逢节假日或者部队休息,他就来我家,来了以后就帮帮家里的忙,坐在一起吃顿饭。每次还给我买点东西,但爸妈都让他拿了回去。当然空闲时候他也给我讲了不少关于消防队的故事。
  我了解到消防队官兵的事迹,并对这个职业感兴趣,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表哥当年也给我讲了很多消防常识,我至今记忆犹新,也培养了我如今的消防和防火意识。
  正因如此,我小时候就觉得——消防队员都是英雄。他们在和平年代始终战斗在第一线,无情的火焰就是他们的敌人,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由此诞生。我看过很多消防队题材的电影,《勇往直前》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
  原因在于,真实。

因为真实所以震撼


  《勇往直前Only the Brave》的中文译名很俗,俗到你根本不想再看第二眼片名,但内容非常震撼。
  电影来源于真人真事改编,2013年亚利桑那州那场大火,由雷电和干燥的气候引起,是天灾而不是人祸。一支叫做格拉尼特山高手队的消防队,是美国第一支获得国家级先锋队资格的镇消防队,就是因为真实,在满满情绪铺陈之后,结局令人落泪。
  有人觉得这部电影跟普通灾难片不一样,确实,《勇往直前》完全不像一部灾难片应有的架势。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曾执导科幻大片《创战纪》《遗落战境》,他为《勇往直前》提供了非常炫目的视觉效果,包括那只CG制作的火熊,还有结尾处排山倒海的火势蔓延。之所以不像传统灾难片,是因为该片缺乏干钧一发的惊险时刻,没有险象环生的情节张力。
  恰恰是这样,才是最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在灾难面前的紧急关头,哪儿有那么多的千钧一发,有时候活生生的生命就是那样转瞬即逝。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更像是我们常说的行业剧,描写的就是消防队员的日常、他们工作中要面对的险情,以及工作之余的情感。电影两个小时,情节被塞得满满的,以亚利桑那州大大小小的森林火灾为主线,穿插着队员们的生活和情感,出场人物颇多。
  正因为前期非常详实的铺垫,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队长“灭霸”的严谨作风,“爆裂鼓手”的菜鸟风格,还有“牌王”的痞子气,以及队友之间的兄弟情、家人之間的亲情。
  而这一切,也让结尾那一刻更加震撼。电影没有任何煽情之处,结尾现场中,就拿几个平实的镜头和遗落消防器材的特写,让人猝不及防。几分钟之前,他们钻进防火帐时,还在互相对话,就那么短暂的过场,一切来得太突然。就算观众之前了解这起真实事件的结局,眼前这一幕也让人屏息。
  没有传统灾难电影那些生离死别的套路,《勇往直前》就是专注职业日常在极端环境下的真实。这种震撼,几分钟之前来自于视觉,几分钟之后来自于心灵。

如何成为消防员


  2018年以前,中国消防队全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消防部队”,从名字上来看,是属于武警编制,但我国的消防队其实是属于公安部直接管辖。简单而言,消防部队是公安部队,消防官兵是武警官兵。2018年,我国公安消防部队不再列武警部队序列,全部退出现役,转为行政编制,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承担灭火救援和其他应急救援工作。
  与我国不同,美国消防队是独立的部门,不是军队,职能更像警察。消防队隶属各地消防局,消防局与当地警察局是平级的,并依照职能,由州、市、县政府分级负责,而且所有消防经费直接由当地政府负责。
  比如在美国打个911,可以来三种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这三个部门是各自独立的,而且平级。另外,如今美国很多大城市,急救车也属于消防队,以前救护车属于私人医疗机构,后来为了增强快速反应机制,美国政府实行改革,将急救车也划入消防局管辖范围。如今美国消防队分为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其中大部分是依靠志愿人员,比如《勇往直前》中的“爆裂鼓手”,就是典型的志愿人员。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志愿消防员,只有满18岁的公民经个人申请并经2 年急救和护理教育培训、280小时灭火训练,才可以成为消防员。担任志愿消防员满2年以上者,才可优先录用为职业消防员。电影中关于“爆裂鼓手”之前经历过护理培训有过情节展示。一般美国中小城镇,都是专职和志愿队伍相结合的方式,而格拉尼特山高手队,隶属于普莱斯考特市消防局。最后那19人,从年龄和经验上来看,有很大一部分是职业消防员。

山火该怎么扑灭


  电影中,格拉尼特山高手队对山火、野火的处理措施是很专业的。
  表哥经历过山火,只有一次,还是临时抽调过去的。用他的话来形容,“山火是扑不灭的”。就像电影中所展示的,风一吹,漫山遍野都是火的燃料,搞定山火只有两种方法,其一就是挖隔离带,其二就是以火攻火。
  那天某地山火,表哥和战友们大半夜被直接拉过去。好几个支队从各地赶来,消防员要干吗?不是救火,而是挖沟,挖隔离带。没办法,山火救不了。在电影里,我们还看到有C-130运输机和CH-54运输直升机从各地运载的水源空投,但也需要地面力量的配合。
  在表哥当消防兵的年代,哪有直升机,救火全靠挖隔离带,把隔离带周边的火扑灭,剩下的只能烧光,把火灾危险降低至最小。他们从凌晨一直干到大天亮,周边几个武警支队全部出动挖隔离带,最终还是烧光了两个山头,才把火势控制下来。
  结束之后,没有任何假期或者嘉奖,一晚上的救火,最后换来的是一瓶矿泉水、一个面包、一根火腿肠,都没有“饱餐战饭”这一说,然后回部队接着出任务。
  《勇往直前》中还展示了另一种救山火方法,以火攻火。把小范围内的树木,也就是燃料先全部烧完了,至少烧一个圈,火势到了这里就会停止了。这种方式没听表哥讲过,但用意很明显,是建立隔离区,而且在火势很大的时候很有效。电影中有个镜头印象很深刻,隔离区的火与汹涌而来的山火遇到一起,火势交汇,最后慢慢减小甚至熄灭了。
  电影中还展示了因为信息传递有误,结果飞机空投水把自己隔离区的火给扑灭了,搞得底下的队员哭笑不得。
  电影中段那一幕,在扑灭一次山火之后,队长坐在飞机上,指着下面一大片树林说道:“这些都是我们救下的。”我觉得对于一名消防队员来说,这才是最大的荣誉感。

因为职责


  多年之后,表哥转业回了老家,开了一家小门脸做生意,再也没有与消防员这个职业产生交集。后来我回老家见过他几次,也给他推荐了一些消防队题材的电影,但他都不屑一看。
  他觉得电影中那些都是扯淡,根本不符合真实现场。表哥还给我举例,有些电影中面对火灾,人物往身上披个棉被,用水打湿往外冲,这样的情节根本不合理。就算不顾火焰燃烧的高温灼热,就那些浓烟,保准你跑几步之后就趴下了。我又说这些情节都是一些火灾逃生常识里教的方式啊,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那就要看起火點距离和火势的大小了。”
  所以我一直特别注重防火意识。平时抽烟,我每次出门时都要看一遍烟灰缸,是空的才放心,连烟头烟灰都要带出去,还要检查各种电器是否关闭。因为我知道,一旦发生火灾,财产损失是小事,能否安全逃生才是考验,毕竟水火无情!
  表哥对消防题材的电影兴趣不大,但每次谈起往事,话都特别多,而且语气中总是带着感慨。因为他见证了太多生死。
  “职责”是表哥提到最多的词语。因为职责所在,面对火情的时候,必须往上冲。因为肩膀上的徽章在,自己是一名消防战士,你不知道火场中有什么,但必须第一时间进入火场,根本顾不上什么还会引燃甚至爆炸。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出任务,高楼着火,火场发生不明爆炸。中队里面有一位战友,还是个孩子,只有18岁,被气浪直接从楼梯间冲到楼外,活活摔死在表哥面前。每次说起这些,表哥都很动情,都是战友啊。我虽然没有当过兵,但真的能体会到那种心情。
  回到电影。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有的夫妻情深,有的看起来玩世不恭,但一到出任务时,就什么也不顾,冲在第一线,这也是因为职责。电影的结局,没有舍己为人、同归于尽这样常见的渲染方式。燃烧的火熊狂奔而过,队长在最初训练时说过,大火烧过来时,犹如一百列火车从身上碾过。黑暗中出现沉闷的声响,犹如列车驶过,一下接着一下。烟雾散去,直升机的螺旋桨轰鸣,他们的遗体被发现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名消防员被大火吞没,他们因为职责而牺牲。
  为什么我们形容消防队员为“战士”?就是在于此。
  在和平年代,他们是真正一直处于战斗状态的战士,他们的敌人是无情的火焰。然而,关于消防员的报道,真的不算多。电影结尾,真实照片与电影角色融合,格拉尼特山高手队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他们为英雄,亚利桑那州随后连续19天降半旗致哀。但我们的呢?至少我知道很多事迹。
  我会把这部电影推荐给表哥看,我相信他这次一定会看下去,而且会很喜欢。
其他文献
它是世界最高峰吗?    如此骈列而凝聚之七大雪山,生于名城打箭炉附近,而复逼临汉地。乃数千年来,汉人熟视若无睹也。  —任乃强:《西康图经·地文篇》山脉·木雅贡噶    1931年底,四个美国青年远涉重洋来到当时军阀割据、日寇入侵阴影下混乱不堪的中国。在经过一番波折后,四人决定将探险目标定在一座探险史语焉不详的山峰上。  他们组队来华探险的缘由是,此前,22岁的哈佛商学院研究生、青年泰里斯·穆尔
登山很苦,但那是我的生活。  ——昂瑞塔·夏尔巴  10次无氧登顶珠峰纪录保持者夏尔巴是什么  计划7个月完成14座8000米山峰的Nirmal Purja (@nimsdai) 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因为一张珠峰堵车照片而走进大众的视线。以前Nims哥(尼泊尔语里dai意为“哥”)只是登山小圈里的传说,经常因为筹不到钱而发愁。  现在Nims仍然发愁,因为有人误认为他是夏尔巴人。在大众的印象里,只有
摄影 陈超 海盗王·基德    我儿时就梦想飞天遁地,成年后便到處野,野着野着,发现自己练就了好多技能傍身,水下摄影顺理成章也在其中,并成立了现在的水下电影工作室。尽管国内的水下摄影起步较晚,近几年仍不乏有创意有想法的新锐水下摄影师出现。许多电影也开始涉足水下拍摄,大银幕上展现出水底的精彩世界,让很多潜友跃跃欲试。  水下摄影器材  无论是水肺潜水还是自由潜水,无论是拍摄水下图片还是视频,水下摄影
亚洲东方列车  舒适程度:★★★★★  风光指数:★★★★★  时间:3天亚洲东方列车  欧洲东方列车亚洲版,1993年开通,为全球十大顶级火车之一。当你坐上这列火车,茂密的丛林、蜿蜒的河流、唯美的寺庙教堂……如画的南洋美景都可以透过车厢那大大的侧窗盡收眼底。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有点厌倦飞机这种绝对便捷的交通工具,总觉得在方便的同时少了那么一份旅行的情趣。也不知因为节省了那几个小时的时间而错过了
绘图 田震琼  田震琼:网名花老道,定居大理的生态画家,田野学校自然观察、自然笔记课程导师。  “花老道”这个词,其实是北京人对一种常见蝴蝶的俗称,  这种蝴蝶遍布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而这种俗称却仅见于北京地区,  或许是通达的北京人见这种蝴蝶图案如花,翩翩飞舞如道家之逍遥?  田震琼痴迷花草,羡慕道家之道,以花老道的名字混迹植物江湖,  如果要在前面加个定语,那必须是—苍山 · 花老道。    
提起北海道,令我想起无垠雪景的白色世界;想起甜蜜诱人的“白色恋人”巧克力:想起氤氲缭绕的天然露天温泉……日本北海道途玛都TOMAMU滑雪天堂给了我梦境般的浪漫之旅,那是2008-2009年雪季,我参加了“第二届南山业余猫跳比赛”并幸运夺魁,获得了赴北海道途玛都滑雪场爽滑的免费旅程。最初进入深雪还有些不适应,偶尔会一头扎进白雪的“怀抱”。当体内的运动细胞完全苏醒之时,驾驭双板纵身于树林间,飞身从雪坡
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间,George Stephenson和他的火箭号蒸汽机车改写了人类运输和出行的历史,从此,这种高效的转换空间的发展脚步便从未停止。如今列车的设计时速已经剑指400公里大关,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选择慢下来看世界。铁轨能引发对远方的憧憬与愿望,车厢为旅行者设定了一种节奏,让旅行不再那么匆忙。车轮在轨道上鸣响,韵律流畅。车窗外,是流动的时光,车窗内,是静思的想象。也许每个热爱户外的人心中都
序列摄影作品赏析  这组作品来自2016红牛极限运动摄影大赛“Sequence by Sony”组的Top 5。该组别对于序列摄影的定义是:能够在一张图像中讲述完整的故事,而且捕捉到一组动作的每个步骤,展现一个连续的过程。这样的序列摄影,让我们欣赏到世界上最极限最完美的运动轨迹。  摄影师:Daniel Vojtěch  运动员:Miroslav Krejci, Jan Rudzinskyj, S
提名:蚂蜂窝旅行网  提名理由  蚂蜂窝旅行网是一个专注于实用旅行信息的整合性社交平台,从2006年成立之初的默默无闻到2012年的人气暴涨,蚂蜂窝以它低调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在积聚着越来越多的旅行爱好者。极富亲和力的页面版式、自主自由的交流平台和各地的分舵活动,给用户以强烈的归属感;根据主题、季节、地域分类的智能版块,尤其是蚂蜂窝的核心产品“旅游攻略”目前已覆盖全球95%以上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使得蚂
细数人类8000米攀登的历史,是否使用氧气,是一个难以避开的话题。  1922年,英国派出第二支珠峰探险队,乔治·芬奇(George Finch)和杰弗里·布鲁斯(Geoffrey Bruce)在吸氧情况下攀登到8320米,这是人类第一次使用氧气攀登珠峰。  1924年,英国探险队第三次尝试攀登珠峰,诺顿(Noraton)和萨默维尔(Somervell)创造新的纪录,无氧抵达8573米。此时他们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