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购港湾看华为战略布局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引外部人才、乃至“人才团队”将成为华为国际化战略的关键,收购港湾仅仅是个开始。
  市场经济中的每一起收购,起主导作用的是用户和市场需求变化,以及资本所带来的利益驱动。2006年6月6日,华为、港湾、西门子扑朔迷离的“三角”关系终于有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华为科技和港湾网络联合宣布,二者达成有关收购的意向性协议,并正式签订谅解备忘录,华为将收购港湾宽带产品线的全部资产、人员、业务以及相关的全部知识产权。华为出价17亿元人民币,远高于西门子1.1亿美元的报价。由于两家公司在产品线方面高度重叠,很多人将这起收购事件看作个人情仇或是非恩怨的了结。其实我们要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这起收购,得出华为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华为收购港湾,与2006年全球电信设备厂商的疯狂并购相比,还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并购。从阿尔卡特并购朗讯,到诺基亚联手西门子,无不是导演着上百亿美元的重头戏,并购的特点更多地体现在全球固定移动融合背景下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表面看来,华为收购港湾,只是在华为企业市场增加了一枚棋子,不能期望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华为相比,港湾的销售额不及其零头,年收入不过10亿元人民币,而2005年,华为合同销售额达到80亿美金,60倍的收入差距,使这起收购对华为未来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毕竟在企业通信市场上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华为市场份额将有所提升,根据计世资讯数据显示,2005年,华为占据了国内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39.2%份额,港湾作为第四大厂商,占据了3.396的份额。收购后,华为的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并超越思科的市场份额42.1:6,跃居首位。但这不足以支撑华为花如此高的代价并购港湾的理由。
  事实上,华为收购港湾更为本质的的理由是,港湾有很多核心技术和优秀人才(尤其是港湾的领军人物,有传言可能成为任正非的接班人),华为并购港湾不过是为了吸纳人才以应对越来越艰巨的挑战和实施华为既定的战略。
  挑战之一:国内国际市场二线作战的资源配置问题。2005年,华为海外市场收入约占其全部收入的一半,为了加大对国际市场的投入,华为逐步将公司营销系统的精兵强将抽调到国际市场,原来非常强大的国内市场部的力量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使得华为与其他竞争对手在国内市场上争夺客户能力的差距逐渐缩小,同时我们看到,国际厂商在中国加大本地化步伐,也将对华为的资源配置提出挑战。
  挑战之二:华为国际品牌的建立。虽然在国内,华为的品牌具有极大优势,但是在开拓国际市场时,他的品牌价值却非常有限。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品牌,越是经营高端产品,国际影响力就越低。同样,国内一流企业的核心能力,不论是市场运作、核心技术,还是人才储备,在国际化环境中基本上都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华为在全球运行的也是“第三世界包围第一世界”的策略,华为销售额的30%集中在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少部分的欧洲国家,在北美的地区销售额不过是1%,第一世界市场还需要大力突破。
  挑战之三:华为营销人才与营销网络的建立。国际化初期,华为利用国内派出的销售队伍,采取与国内相同的直接与电信运营商洽谈的直销模式冲击海外市场,希望将国内市场的成功经验,延伸到更广阔的国际市场领域。但实践证明,这套经验在南美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市场运用比较有效,而在发达国家巿场根本行不通。从根本上解决发达地区市场拓展问题,还有两条路径可以选择:一是加大投入,采取类似海尔开拓北美市场的方式,实现制造与研发的本地化二是与国际著名企业达成深度合作。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实力,华为还需要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华为面对的这些挑战,也代表着中国新兴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所面临的巨大阻力。那么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呢?华为过去灵活运用了农村包围城市、集中优势打歼灭战、运动战等一系列战略战术,那么面临全球电信设备大鳄的竞争,一方面需要加紧在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资源布局。国内移动通信市场主要被跨国企业所垄断,国内厂商占有串非常低,随着3G的即将启动,中国电信设备市场将成为全球争夺的焦点,能不能在中国3G设备市场建立优势,将关系到华为未来能不能跻身成为世界一流的电信设备商;另一方面,继续扩大公司在全球市场地位与影响力,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摆脱对国内市场的过多依赖。
  华为在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开拓,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竞争的核心是人才,人才决定了华为的末来发展空间,特别是国际化规模。国际化是一个人才、市场、研发及服务全球化的复杂过程,这都需要人来完成,人才将成为华为发展的关键。
  人才培养是发展的一个方面,但还远远不够,而外部人才、乃至“人才团队”的吸引将成为华为国际化战略的关键,在未来,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收购一些在某专一领域‘聚焦’、具有技术‘创新’性的中型或者小型公司,来壮大自己的技术研发内涵,这不能不说是一条捷径。
  华为收购港湾仅仅是开始。
  责编/张诚
其他文献
渠道连锁机构成败的根本就在于紧紧咬住自己的核心盈利模式不放松,以特色产品为载体,以培训管理为手段,以市场策略为保证。  2002年如家成立之初,国内酒店业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房间平均出租率只有50%多;2004年,启动资金只有1000万元的如家酒店连锁公司营业额已达1.3亿元,利润1600万元;其酒店数量也从5家迅速发展到55家,平均出租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如家快捷连锁在酒店业竞争激烈的缝隙中找
期刊
在辣酱方面是专家,在其他方面可能什么都不是,“老干妈”非常务实地看到了这一点。  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的影子。这一点无从考证。但“老干妈”销往美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超市货架上,总有“老干妈”排在非常显眼的地方,这些却是有据可查。“老干妈”渗透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但“老干妈”的成功很神奇,却不是神话。    不经意间的成功    “老干妈”的诞生
期刊
真正的关键是专注于自己的目标顾客和竞争领域,通过不断的创新来获取以产品力为核心与基础的竞争力。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开始蔓延,用华尔街的话来说,这是一次百年难遇的大危机。作为全球经济重要一环的中国未能幸免。从各种公开的统计数据分析,2009年也可能是中国市场化变革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度冬”也就成为中国企业2009年的核心话题。  面对一波接一波的寒潮,对习惯于在暖春
期刊
薪酬制度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企业的职位体系、员工的绩效管理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相互支撑的,是衡量企业激励机制是否有效的关键。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从企业薪酬制度的内部进行调查改善,而且还需要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诊断企业在制度上存在的弊端阻碍,使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真正地起到激励的效果。以建构职位薪酬制度为例,对其设计流程进行分析,提出三大方面的注意事项如下:    基于职位体系的薪酬调整  
期刊
产品力过硬,销售网络却不健全,专业营销团队缺失,如何突破瓶颈?  武汉同济现代医药有限公司前身是同济医科大学制药厂,以研发与临床见长,便乃通茶是该厂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市场反馈疗效很好。上市16年,没有自己的营销队伍和网络,靠代理商单一推力,靠良好口碑,每年回款2000万。这对于由同济医科大学师生为主组建的校办厂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看到卖得火爆的XX茶在武汉6000万元的销售,总感觉心有不
期刊
渠道本身就是要满足消费者的服务需求,服务需求变化了,渠道也要跟着变革  产品除了常规通路之外,还有其他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相关的下货或传播渠道,这些渠道就是关联通路。关联通路包括关联传播通路和关联销售通路。相对而言关联通路在传播上没有竞品或者很少品竞品干扰,销售上也没有可选择的产品,从而达到一种相对情况下的竞争优势。对于中小型企业或者品牌力不太强的产品,更是可以避实就虚,获得低成本下的相对竞争优势,
期刊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危机总是在没有防备时到来。在危机突然降临的时候,公关经理的角色至关重要,是体现其职位价值和工作能力,赢得企业上下支持的最好机会。而众人惊慌失措、忙乱不堪的前三天更是重中之重。  笔者认为公关经理需要在危机到来的前三天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才能为接下来的转机打下基础,让品   告诉同事把所有询问的电话全部转给公关团队    在危机发生后,媒体记者通常会快速跟进,把电话打给各个相关部
期刊
从事人力资源的人如果能够对这个迅速变化的社会有所关注,或许能够更好的管理“80后”员工。  在美国,曾经有baby buster——婴儿潮的说法,这批人特指1965年以后出生的一代,相对而言,那个时期的人口要少一些,但是在价值观上与以前年代出生的人相比有很大的改变,他们深刻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企业管理和职业形态。  而在中国,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人力资源经理们也在面临一个重大的
期刊
近期,统一频频重磅出击,跑马圈地——收购健力宝、联手华龙、参股完达山以及半途流产的入股汇源果汁,这一系列的举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统一缘何一改以往稳健、谨慎的作风而变得如此疯狂扩张呢?  饮料行业发展趋势日渐明朗:中国饮料市场未来发展的格局将是五大饮料系列并存(碳酸饮料、纯净水和矿泉水、茶饮料、果汁饮料和功能性饮料)以及相互之间的不断组合、细分创新,革命性新饮料诞生的可能性不大,而一般的新品类则
期刊
2005年Interbrand举行了一个为期两周的在线调查。243名执行层的品牌专家完成了该项调查,他们的地理分布如下:北美41%、欧洲32%、亚太地区15%、拉美9%、其他3%。  考虑到简洁和针对性,该调查提了4个问题:  1您认为“中国制造”的标签对中国品牌是一种帮助还是一种损害?  结果既在预料之中,也令人吃惊。绝大多数被访对象(79%)认为“中国制造”的标签对中国品牌不利。海尔集团首席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