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笔者接手了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山东省潍坊高新双语学校。九年来,笔者一直坚持把这所学校建设成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的教育信念,让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此,九年来学校坚持打造了一种文化,并围绕文化打造了三支队伍。
一种文化是学乐文化:学乐二字看上去简单,却代表着双语人锲而不舍的精神追求。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概念。乐,是一种积极乐观、豁达快乐,而人最大的快乐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快乐。因此学校就把引领每一个双语人过一种学乐人生作为了学校的精神追求。
打造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古人很早就有“教学相长”的论述,这说明老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最大的受益是自身持续不断的学习与成长。因此,结合时代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学校认为教师角色应该由春蚕、蜡烛、人梯转变为学习者、研究者、合作者、影响者。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终生学习的实践者,乐学才能善教。当老师由一个教育者重新变成一个学习者时,广博的学习经历就能大大提高老师们的综合素养,激发老师自主学习的强烈意愿,帮助老师形成一种强大的学习力。
老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研究教育,享受教育的这一理念,学校努力让每一个课堂都是实验室,让每一名老师都是研究员。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老师也就自然而然地用研究的态度对待每天的每一项工作。
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合作者。教育过程是一个与人合作的过程。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架起的是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与教师的合作,使得项目研究、跨界学习、协同研究等有了强力保障,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应该是合作的关系,师生共同完成未知领域的探索。
教师还是一个影响者的角色。亲其师,信其道,就是例证,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不仅在当下,还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了助力教师四大角色的华丽转身,学校实施了15234教师成长工程。“1”,就是一个规划,要求老师要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做有理想,有信念的教育人。“5”,即取得五张通行证。学校颠覆了传统培训的模式,采取了通识培训的方法,让老师们像学生一般,从零开始系统地学器乐、学书法、学茶艺、学健体、学摄影,实现教师学习者角色的转变。“2”擦亮专有课程、领域专家两张名片,实现教师研究者角色的转变。“3”搭建三个台子,助力教师不同纬度、全方位、全领域的发展。“4”即以学习力、研究力、合作力、影响力四力为指标的层级评价,设立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双语名师、教育家型教师四个层级,引导老师关注自身成长,终生学习、主动发展。
家校共育,打造学校教育同盟军
为了引领家长很好地实施好自己的职责,学校要求家长的角色也要进行转变,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由监督员,变为合作者。并提出家校合作的理念为:同一颗心,另一只手。学校和家庭两只手,分工不同,但任何一只手都不能缺失。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为引导家长不缺席孩子的成长,学校实施了五共工程,即亲子共读书、共运动、共游戏、共游艺、共游历。五共工程,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而且在活动中家长很好地发挥了教育的职责。
家长是孩子的终生教师。为了让家长胜任好家长教师这一角色,学校开办家长学校,给家长开设培训课程,定期征集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采取辩论会、论坛、专家讲座等方式,全力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形成优质家庭教育,实现与优质学校教育的齐头并进。
为引领家长不置身学校教育之外,学校把家长请进来,成为学校的合作者,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甚至填补学校教育的空白。
学校积极开发家长资源,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把家长变成学校教育同盟军。
培养个性突出的综合型学生
学校采取了“两个还给”的战略,第一个就是把课堂还给孩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学校构建了“自主预习、明确目标、小组互助、分享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六环节学乐课堂,让孩子成了学习的主人。
第二个“还给”就是把热气腾腾的生活还给孩子。学校秉承“全天生活皆教育”的办学理念,将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细化在时时刻刻、点点滴滴的生活之中。学校首先是借助家长资源,共同开发出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课程,让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融于社会大教育环境之中,充分获得天然知识养分,为他们尽快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回归到校园,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校园生活,孩子们在校的八个月,学校设立了八大节日,每个都有6-8个活动版块,近七十个活动,让他们天天生活在节日氛围里。同时为了孩子爱好特长的发展,学校构建起“生活教育课程、一标多本课程、特色教育课程、民族文化课程、国际文化课程”五大课程版块,开设了80多门社团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和适合的课程,为孩子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九年求索,九年发展,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老师、家长、孩子身上都深深地烙印着“成长”“快乐”二字。可以说,如今身处高新双语的每一个人都实现了心灵的成长、能力的提升,最终走上了一条学乐人生的幸福之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高新双语实验学校)
一种文化是学乐文化:学乐二字看上去简单,却代表着双语人锲而不舍的精神追求。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概念。乐,是一种积极乐观、豁达快乐,而人最大的快乐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快乐。因此学校就把引领每一个双语人过一种学乐人生作为了学校的精神追求。
打造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古人很早就有“教学相长”的论述,这说明老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最大的受益是自身持续不断的学习与成长。因此,结合时代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学校认为教师角色应该由春蚕、蜡烛、人梯转变为学习者、研究者、合作者、影响者。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终生学习的实践者,乐学才能善教。当老师由一个教育者重新变成一个学习者时,广博的学习经历就能大大提高老师们的综合素养,激发老师自主学习的强烈意愿,帮助老师形成一种强大的学习力。
老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研究教育,享受教育的这一理念,学校努力让每一个课堂都是实验室,让每一名老师都是研究员。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老师也就自然而然地用研究的态度对待每天的每一项工作。
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合作者。教育过程是一个与人合作的过程。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架起的是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与教师的合作,使得项目研究、跨界学习、协同研究等有了强力保障,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应该是合作的关系,师生共同完成未知领域的探索。
教师还是一个影响者的角色。亲其师,信其道,就是例证,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不仅在当下,还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了助力教师四大角色的华丽转身,学校实施了15234教师成长工程。“1”,就是一个规划,要求老师要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做有理想,有信念的教育人。“5”,即取得五张通行证。学校颠覆了传统培训的模式,采取了通识培训的方法,让老师们像学生一般,从零开始系统地学器乐、学书法、学茶艺、学健体、学摄影,实现教师学习者角色的转变。“2”擦亮专有课程、领域专家两张名片,实现教师研究者角色的转变。“3”搭建三个台子,助力教师不同纬度、全方位、全领域的发展。“4”即以学习力、研究力、合作力、影响力四力为指标的层级评价,设立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双语名师、教育家型教师四个层级,引导老师关注自身成长,终生学习、主动发展。
家校共育,打造学校教育同盟军
为了引领家长很好地实施好自己的职责,学校要求家长的角色也要进行转变,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由监督员,变为合作者。并提出家校合作的理念为:同一颗心,另一只手。学校和家庭两只手,分工不同,但任何一只手都不能缺失。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为引导家长不缺席孩子的成长,学校实施了五共工程,即亲子共读书、共运动、共游戏、共游艺、共游历。五共工程,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而且在活动中家长很好地发挥了教育的职责。
家长是孩子的终生教师。为了让家长胜任好家长教师这一角色,学校开办家长学校,给家长开设培训课程,定期征集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采取辩论会、论坛、专家讲座等方式,全力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形成优质家庭教育,实现与优质学校教育的齐头并进。
为引领家长不置身学校教育之外,学校把家长请进来,成为学校的合作者,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甚至填补学校教育的空白。
学校积极开发家长资源,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把家长变成学校教育同盟军。
培养个性突出的综合型学生
学校采取了“两个还给”的战略,第一个就是把课堂还给孩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学校构建了“自主预习、明确目标、小组互助、分享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六环节学乐课堂,让孩子成了学习的主人。
第二个“还给”就是把热气腾腾的生活还给孩子。学校秉承“全天生活皆教育”的办学理念,将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细化在时时刻刻、点点滴滴的生活之中。学校首先是借助家长资源,共同开发出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课程,让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融于社会大教育环境之中,充分获得天然知识养分,为他们尽快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回归到校园,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校园生活,孩子们在校的八个月,学校设立了八大节日,每个都有6-8个活动版块,近七十个活动,让他们天天生活在节日氛围里。同时为了孩子爱好特长的发展,学校构建起“生活教育课程、一标多本课程、特色教育课程、民族文化课程、国际文化课程”五大课程版块,开设了80多门社团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和适合的课程,为孩子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九年求索,九年发展,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老师、家长、孩子身上都深深地烙印着“成长”“快乐”二字。可以说,如今身处高新双语的每一个人都实现了心灵的成长、能力的提升,最终走上了一条学乐人生的幸福之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高新双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