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ba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蓄、迫”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宁、要”。
  2.能说清楚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并串联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梅兰芳蓄须的故事。(读课题,找题眼。)
  2.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呢?
  【设计意图:紧扣课题,直切内核问题,让学生直面梅兰芳蓄须的原因。】
  一、概括说,梳理拒演的各种办法
  任务单一:
  默读课文,想想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可以圈画文中的关键词概括。
  1.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点拨纠偏。
  (1)预设:藏身租界
其他文献
作为母语的中文,是一种美的存在。鲁迅先生说:“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的确,母语之美,美在字形,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仍在广泛使用的象形文字,横竖撇捺、字形结构尽显“天生丽质”。母语之美,美在音韵,“平、起、洼、落”四声调形成轻重有序、错落有致的抑扬之美,妙不可言。母语之美,美在意蕴,从《诗经》、《楚辞》、汉赋、乐府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五千年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时间匆匆过去,却不会重来了。我往讲台上一站,五年就过去了。回首这五年的教学成长之路,或是无知,或是煎熬,或是豁然开朗……  一、初建:摸着“石头过河”  特级教师李镇西说:“你不能够把课上得精彩,但至少你要把教案背下来。”就是这句话,激励刚刚站上讲台的我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工作。记得开学第一个月就接到通知,国庆节回来要上全
2017年5月25、26两日对于我来讲,很重要;“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颁奖典礼暨观摩课活动”,对我来讲,很重要;贾志敏老师的一个短片,对我来讲,很重要;吴忠豪教授的报告,对我来讲,很重要;那10节语文课,对我来讲,很重要;甚至那两日弥漫在会场的气氛,对我来讲,也很重要。因为,在这两日我又一次寻到了幸福的气息——幸福,来自专业。你,也可以!  “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在台下听课时,一直在揣摩
从1997年跨入教坛的那天起,我就与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23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我的语文学科教学生涯前后20余年。静下心来,细细思量,语文究竟是什么呢?我的语文教学主张又是什么呢?  一  语文,是一个诗意的五彩世界;语文教学,是言语和人文同生共长的艺术天堂;语文课堂,是“有思想的技术 有技术的思想”。于是,我主张:语文教学,在内容上要基于不同文体,切实展开学生言语实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和儿童在一起,似乎是一件既简单又再普通不过的事。然而,我们有时看起来和儿童朝夕相处,近在咫尺,实际却是远隔天涯的身心两分离。  一、“和儿童在一起”的内涵  “和儿童在一起”不是一种表面的场域关系,也不只是一种形而下的看见,它是一种形而上的心灵相通。即,和儿童的心在一起,想儿童所想,课堂上师生能达到的心心相印的境界。也许嘴里从不念叨儿童,但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能感受到儿童的存在;也
记者:王校长,您好!作为山东省十大教育科研名校长,您在许多学校担任过校长一职,您能讲一讲您的办学理  念吗?  王希锋: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学生有选择教育的自由,有追求成功的权利。学校应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为学生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提供更多公平的参与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亮点,从而激发兴趣。因此,我提出并践行了“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这一办学理念。“适合”就是适合教育规律,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近日,在一节四年级语文课堂上,我看到了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师:同学们,这段文字中有一组关联词,“如果……就……”,你会用上这组关联词造句吗?  (举手的学生不多)  师:老师先来,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有好前途。  (举手的学生一下子多了起来)  生:如果我中午不吃饭,下午就会饿。  生:如果我不完成作业,爸爸就不会给我零花钱。  ……  这本是一段常见的课堂教学片段,也是一次无可厚非的使
2020年11月26日,学校举办“新基础教育”研讨课活动,我执教了四年级“1 N 1”读写一体化课型中的作文教学课,课题是“写心情”。  “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在阅读中边读书边画出文章中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等句子,再在旁边批注体会到的心情,这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难,学生很快就能明白不仅能够
我有一个梦想,一个关于母语教学的梦想。  我梦想有一个真正能称得上是学汉语的课室:除了窗明,还真的能看到几净。课室里至少能容得下那么三五条几案——纯粹的中国的“几案”,简约而厚重。松木或更好的什么木质的几案上,能容得下很纯正的中国味:古色的线装版,或是清漆漆过的几卷竹简,再配上或灵巧或拙朴的紫砂壶和淡雅暖眼的青花杯。博古架上,当然少不了几样青铜物件,有张力的宣纸、笔管粗细不一的狼毫羊毫、各种造型玲
一次又一次地翻阅金波老师的儿童诗集《让太阳长上翅膀》,心中总会涌起许多感慨:这个自称为“70后”的老诗人,一直怀着一颗真挚的童心,把单纯、简洁、优美、深情的儿童诗带给孩子。而这些能歌善舞的文字,就像一朵朵智慧之花,暗香浮动,摇曳生姿。  我常常喜欢出声地去诵读这本诗集里的诗,觉得它们可以让自己返回童年,感受美好与童真。为了让班里的孩子们也和我一起享受儿童诗带来的快乐,我让每个孩子手执一卷,与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