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活力 吸引学生关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紧张的高中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变得忙碌而又焦急,他们一方面拼命地学习知识,一方面却又被繁忙枯燥的课程压得抬不起头来,盼望着有得当的方法,既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又能减少学习的时间。在实际中,大多数人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小学阶段,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并且在很多人的眼里是比较枯燥的,认为只要死记硬背一些要点就完事大吉。其实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学生的一些情感表达,没能倾听学生的呼声,导致我行我素、缺乏客观实际的一些教学方式制约了他们的思维,使课堂变得了无生气。如何激发学生的活力,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地理教学焕发异彩,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面对和重视的课题。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贴近现实生活,享受学习地理的乐趣
  任何脱离了生活实际的学习,都不会引起学生太多的关注,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因此,将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让地理知识为生活服务,让学生能用地理知识合理地解释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现象,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会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地理学科的乐趣所在。
  将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例跟地理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从书本中跳跃出来,通过自己的双眼去观察这个世界,会让他们的视野一下子就变得开阔起来。无论是城市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路桥交通,还是乡村的农田水利,自然界的雨露阳光,都是触手可及的地理素材,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些问题,既能巩固知识,让学生的基础变得更加牢固,还能够使学生活学活用,将虚无的问题具体化,将问题的答案形象化。此外,我们还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我提出了“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呢?怎样能使城市变得宜居起来呢”等问题,启发学生根据现有的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实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目的。又如,在《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态的认识和对湿地的了解,结合自己的想法写出环保倡议书,从而实现我们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又能保护这些珍贵的资源。这样的联系不仅启发了学生的心智,也唤起了他们的热情,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二、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每一个学生都对知识有着无尽的渴望,同时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充满期待和探索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心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设出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由此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由被动学习逐渐走向自主学习的良好态势;使他们怀着积极的心态,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人类的生产活动》这一单元的时候,学生对于工业区与地域联系,以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虽然有所了解,但是仅限于媒体的介绍和少许的书本内容,无法真正地联系身边的生活。于是,我就以本地为例,模拟一家即将兴办的化工厂,让学生分别代表自己所居住的乡镇街道来进行阐述,指出化工厂是否适宜在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兴建,兴建后会有哪些问题需要面对。而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我也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辩论,让学生分别代表动物、植物、海洋生物来叙述当前所面临的种种污染,很多生物已经销声匿迹的事实,以及人类该怎样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场景模拟和情境创设,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不断的思索中寻找辩论的知识和素材;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地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促使他们产生探究心理,去思考、去交流、去激辩,来完善自己的认知。
  三、电化多媒体教学,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电化教学是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利用其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等优势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粉笔、黑板、挂图为主的局面,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电化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并形成概念,突破重点、难点,让地理教学不再枯燥无味,而是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高中生会根据课堂的精彩程度表现出自己的关注程度。传统教学中,教师枯燥的说讲、单调的灌输、乏味的挂图,早已不能满足现代高中生的需求,也让他们觉得没有新意,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投影机、电脑等设备服务于课堂教学,会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还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尤其是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化虚为实,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而对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以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师的讲解,会让重点、难点一目了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大气环境这一单元的时候,学生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仅限于书本上的介绍,没有直观的了解。这个时候我们利用多媒体制作动态图片,演示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进行移动,随之天气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将深奥的地理过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让难以理解的知识直观地再现,从而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他们牢牢记住了这些内容。又如,在学习北美工业区的时候,制作美国工业的地形图,将行政区划、矿产资源、工业中心、农业地带等图文进行复合,可强化学生对地图的感受,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填图技巧,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讲解,使学生的知识记忆更加牢固。
  四、倾听学生感受,多渠道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学生都很在意教师对自己的感受,即使是一些学困生,他们也并非真的讨厌学习,有的时候调皮只是他们想要引起别人注意的一种方式,然而在他们眼中的一些做法未必能引起别人的欢迎,这就需要教师能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沟通。与学生平等对话,坐下来倾听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热情,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激励和赞扬,对学生是一种积极的促动。因此,我们要多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呼声和感受,关注学生每一次细微的进步,也许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能有力推动他们自信心和上进心的形成。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其实,教师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次付出,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最终一定会被教师的辛勤耕耘所打动,从而转变观念,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反思一:数学应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传统教材过分强调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而对数学概念与结论的来龙去脉和数学的应用不够重视。很多教师不愿在概念的引入及数学结论的形式与发现过程等内容上花时间,以致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脱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薄弱。  2.对数学应用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近几年高考中对应用题的考查不突出,教师对应用题教学的标准把握不透,教科
期刊
《石榴》是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被苏教版、语文版等多家选作初中教材。作者“纵情抒写,无拘无束,似不讲究锤炼,正如万斛泉源,奔涌而出,似滔滔不绝,亦能止于所当止,那潇洒之态表现了作者的富赡才情。”(黄修己先生语)但对于刚涉及散文的初中生来说,想很好地理解这篇散文,难度是很大的。很多学生读后却并不知先生所云。因此,这“石榴”也就变成了生涩的石榴了。  记得我第一次吃石榴的時候也闹出了笑话:那是70年代末期
期刊
在2011届高三生物的复习过程中,生物备课组依据“3+理科综合”高考命题指导思想,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生物科部分,结合我校高中生物学教学及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取得了较理想的复习效果。在市质检、省质检与外校对比中取得了较优秀的成绩。我们制定的复习计划和采取的复习方法,处处都体现了“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  一、脚踏实地地夯实基础 
期刊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很多中学教师都采用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问题教学法关键是如何设置问题。问题一般依据教材设置,依据学生知识水平设置。  然而
期刊
摘要:当代青少年要想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  关键词:学习 实践 修身内省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须借助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当代青少年要想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发展的“四有”新人,就必须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这是中学思想品德学科对青少年
期刊
“复习课难教,复习课难上”是广大数学教师共同的心声。在讲授复习课时,教师往往没有了新课的激情,学生也不如听新课那么感兴趣。他们觉着“这些我都会了,没有必要再听了”。如何才能打破复习课“老师不愿意講,学生不乐意听”的僵局?怎么才能上好复习课?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三点体会。  一、教学设计要生动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应以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愿望为目的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动力的强制性学习
期刊
“运动产生变化,变化检测能力。”近年各地的中考题中,越来越多考查学生能力的动态题目不断涌现,甚至成为中考压轴题。动态型问题的解决几乎涉及初中数学的全部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动态理解和深刻把握。对于动态型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深入理解运动图形所在的条件与环境,然后化“动”为“静”,采用以静制动的策略,分析找出题中各种图形的结合点,再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认真、迅速、准确的解答。  例1:(南通)如图,在
期刊
一、案例背景  在新课程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已获得了教师的共识。《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找准切入口,从而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参
期刊
农村学校边边角角的空闲处很多,如何发挥利用这一优势,创建一个人文校园、绿色校园,打造一个大力实施创新教育的广阔空间呢?这就要找准合乎校情的切入点,提倡“人本教育”,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营造个性发展的空间,在广泛听取学校教师建议的前提下,确定学校的新目标,做好校园经济与育人结合的文章,抓好校园经济建设。  一、从管理入手,有章可循  成功的组织和管理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校园苗木经济,
期刊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优质课评选活动,八位优秀教师各自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真是五花八门,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也有人把良好的开端比作“凤头”。可见,一堂课良好的开头是多么重要。的确,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良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人人联想,积极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例如,第一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