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课程是增加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建设 “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在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验条件等几方面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总结了近3年的实践成果及反思,并进一步提出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生态学;实课程验;应用型人才;课程改革
一、引言
在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生态学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应用生态学上,其理论和方法在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1],也使生态学成为指导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科。园林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一个的分支学科,在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和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正逐渐成为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理论支撑课程[2,3],担负着将生态学的理论、原理、方法以及技术应用于专业实践中的责任。
实验课程是增加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前人已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实践和探索[4,5,6],基于应用型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园林生态学理论课程的改革也有少量的探索[7,8],但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日标的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还相对较少。2016年我校的园林专业被学校确定为应用型专业试点之一。因此,为响应学校转型发展的需求,本课程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对该实验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系列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现存问题
园林生态学实验教学内容丰富、涉及而广,但出于传统、经费、可操作性、教师的实践能力等各种因素考虑,传统教学中,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程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担负着将生态学的理论、原理、方法以及技术应用于专业实践中的责任[9]。因此,园林生态学实验的目的应该是更晕视应用,如生态思想与园林设计实践的结合、园林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生态效益与综合服务功能等[10]。但是,园林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园林专业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园林生态学实验里很多实验项日是从生态学实验里直接借鉴过来的,而生态学实验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数据的测定和分析方法,掌握一般仪器的使用方法;因此,日前借鉴的生态学实验课程不能满足园林生态学应用性这一目标,应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调整和定位,确立以专业方向决定实验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
(二)模仿多、探索少
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实验设备不足等原因,实验课程常采取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省时省力、效率高,但由于每次实验课学生忙于操作和轮换,只是比葫芦画瓢,不能仔细观察和思考,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性,学生学习后印象不深,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師为主导”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验证性实验多、应用性实验少
实验教学的目标不是简单地理论验证,而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3]。目前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中多数实验课程是验证性实验,如,植物的遮荫效果测定、园林植物的耐阴性鉴定等,实验内容简单,常流于形式,较少有学生真正参与或J,解具体实践的内容和目的,而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试验比较少,这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也与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正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不相符。
(四)配套设施及技术陈旧
园林生态学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健康的城市人居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1]。随着全球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新的环境问题逐渐呈现。因此,实验课程应依据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新问题和需求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相应地,园林生态学实验室里的实验器材和配套设施也应逐渐地更新以适应新的课程内容。而目前,面对社会和城市环境出现的新问题,如空气质量问题、水污染问题、城市废弃物问题等,现有的实验室设备己远不能适心新课程内容的要求,亟待加以改善;另一方面,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未能及时引入到实践课程中,如面对城市无序扩张、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等新的现实问题,需要将地测资料与遥感资料相结合进行分析,但日前,实验室里有限的器材仍不适应新的教学内容。
三、课程改革内容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知识目标、能力日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活动以教学日标为导向。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作为应用型课程之一,其重要日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应对该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调整和定位,强调以园林生态实践应用为导向的教学目标,由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改变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日标而设计的。因此,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下,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也相应地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例如,在进行主题讨论式教学时,采取慕课的形式,先把要讨论的主题的背景、现状等给学生进行介绍,再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调查和讨论;在进行案例式教学和项目制教学时,结合现在的翻转课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观察、思考和操作,显著地提高了学生应用现有知识进行园林设计的能力。 (三)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实验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通常要求学生运用多个知识点和多种实验方法、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的手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中,应压缩基础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实验内容,尤其是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相联系的问题,例如,针对空气污染以及雾霾现象等社会生态问题的“城市大气污染观测及对策”实验,此外,还针对日前普遍存在的城市绿化中引种问题的“园林植物生态适应性观测”、针对城市热岛问题的“城市绿化生态效益评价”实验等,这样将会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意识。
(四)改善实验条件
实验室建设应与学科专业及课程紧密结合,因此,实验设备及设施要随着学科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以适应新的教学内容、满足新的教学目标。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背景下,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所需实验条件也发生了改变,需要更多与现代环境问题相关的设备和设施。例如,室内空气测定、大气颗粒物及气体污染物榆测系统、遥感技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生通过实地测定和对宏观数据的分析,对城市环境问题会有更真实的了解和宏观的认识。
四、改革实践效果
自2016年园林专业被学校确定为应用型试点专业起,我们对园林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其中,园林生态学课程作为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均做了较大调整,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经过3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教学日标更加明确,确立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要求;(2)为适应新的教学习目标,并借助于学校的“综合实验室平台建设”项日,对园林生态学实验室进行了改造,一是增加了部分常用仪器的数量,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设备和时间进行操作;二是新进一些与当代环境问题和热点问题相关的设备,如,空气质量榆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但是,从近3年的运行来看,实验条件的改进,同时也要求实验室管理的合理调整及教师知识的与时俱进; (3)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主题讨论式、案例式等、项目式教学方法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满足学生观察和分析新问题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在面对新的实践问题时能独立的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设计心用能力;但是,新的教学方式如慕课等的应用还不够,仍需进一步加大探索,另一方面,學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有实战经验的积累,建议在此基础上能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如,本校校园的设计、甚至部分施工让学生来做;(4)提升了学生的生态意识水平,学生在实测和分析环境问题时,亲身体会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形成的原因,这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促进他们将生态思想与园林设计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冷平生,王树栋,窦得泉.风景园林类专业生态教育分析与课程建设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8,5:11-14
[2]付晓云.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园艺,2018,1:129-130
[3]徐斌,郑宏兵,张利萍.以“双创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5):5-8
[4]解盼,龙岳林,王仁才,甘灿,甘德欣.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15,(8):135-137
[5]寇文华.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J].花卉,2018,11:304-305
[6]王亚锋.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35:84-85
[7]刘常富,赵桂玲.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3):38-40
[8]周小梅,余红兵,文彤.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J].福建建筑,2016,22 (10):123-124
[9]琚淑明,张翠英,徐德兰.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 016,26 (2):139-142
[10]刘效东,苏艳,李吉跃.面向本科生的“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8,36 (2):52-55
[11]冷平生.园林生态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
关键词:园林生态学;实课程验;应用型人才;课程改革
一、引言
在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生态学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应用生态学上,其理论和方法在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1],也使生态学成为指导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科。园林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一个的分支学科,在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和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正逐渐成为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理论支撑课程[2,3],担负着将生态学的理论、原理、方法以及技术应用于专业实践中的责任。
实验课程是增加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前人已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实践和探索[4,5,6],基于应用型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园林生态学理论课程的改革也有少量的探索[7,8],但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日标的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还相对较少。2016年我校的园林专业被学校确定为应用型专业试点之一。因此,为响应学校转型发展的需求,本课程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对该实验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系列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现存问题
园林生态学实验教学内容丰富、涉及而广,但出于传统、经费、可操作性、教师的实践能力等各种因素考虑,传统教学中,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程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担负着将生态学的理论、原理、方法以及技术应用于专业实践中的责任[9]。因此,园林生态学实验的目的应该是更晕视应用,如生态思想与园林设计实践的结合、园林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生态效益与综合服务功能等[10]。但是,园林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园林专业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园林生态学实验里很多实验项日是从生态学实验里直接借鉴过来的,而生态学实验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数据的测定和分析方法,掌握一般仪器的使用方法;因此,日前借鉴的生态学实验课程不能满足园林生态学应用性这一目标,应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调整和定位,确立以专业方向决定实验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
(二)模仿多、探索少
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实验设备不足等原因,实验课程常采取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省时省力、效率高,但由于每次实验课学生忙于操作和轮换,只是比葫芦画瓢,不能仔细观察和思考,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性,学生学习后印象不深,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師为主导”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验证性实验多、应用性实验少
实验教学的目标不是简单地理论验证,而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3]。目前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中多数实验课程是验证性实验,如,植物的遮荫效果测定、园林植物的耐阴性鉴定等,实验内容简单,常流于形式,较少有学生真正参与或J,解具体实践的内容和目的,而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试验比较少,这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也与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正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不相符。
(四)配套设施及技术陈旧
园林生态学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健康的城市人居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1]。随着全球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新的环境问题逐渐呈现。因此,实验课程应依据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新问题和需求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相应地,园林生态学实验室里的实验器材和配套设施也应逐渐地更新以适应新的课程内容。而目前,面对社会和城市环境出现的新问题,如空气质量问题、水污染问题、城市废弃物问题等,现有的实验室设备己远不能适心新课程内容的要求,亟待加以改善;另一方面,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未能及时引入到实践课程中,如面对城市无序扩张、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等新的现实问题,需要将地测资料与遥感资料相结合进行分析,但日前,实验室里有限的器材仍不适应新的教学内容。
三、课程改革内容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知识目标、能力日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活动以教学日标为导向。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作为应用型课程之一,其重要日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应对该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调整和定位,强调以园林生态实践应用为导向的教学目标,由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改变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日标而设计的。因此,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下,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也相应地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例如,在进行主题讨论式教学时,采取慕课的形式,先把要讨论的主题的背景、现状等给学生进行介绍,再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调查和讨论;在进行案例式教学和项目制教学时,结合现在的翻转课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观察、思考和操作,显著地提高了学生应用现有知识进行园林设计的能力。 (三)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实验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通常要求学生运用多个知识点和多种实验方法、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的手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中,应压缩基础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实验内容,尤其是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相联系的问题,例如,针对空气污染以及雾霾现象等社会生态问题的“城市大气污染观测及对策”实验,此外,还针对日前普遍存在的城市绿化中引种问题的“园林植物生态适应性观测”、针对城市热岛问题的“城市绿化生态效益评价”实验等,这样将会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意识。
(四)改善实验条件
实验室建设应与学科专业及课程紧密结合,因此,实验设备及设施要随着学科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以适应新的教学内容、满足新的教学目标。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背景下,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所需实验条件也发生了改变,需要更多与现代环境问题相关的设备和设施。例如,室内空气测定、大气颗粒物及气体污染物榆测系统、遥感技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生通过实地测定和对宏观数据的分析,对城市环境问题会有更真实的了解和宏观的认识。
四、改革实践效果
自2016年园林专业被学校确定为应用型试点专业起,我们对园林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其中,园林生态学课程作为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均做了较大调整,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经过3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教学日标更加明确,确立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要求;(2)为适应新的教学习目标,并借助于学校的“综合实验室平台建设”项日,对园林生态学实验室进行了改造,一是增加了部分常用仪器的数量,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设备和时间进行操作;二是新进一些与当代环境问题和热点问题相关的设备,如,空气质量榆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但是,从近3年的运行来看,实验条件的改进,同时也要求实验室管理的合理调整及教师知识的与时俱进; (3)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主题讨论式、案例式等、项目式教学方法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满足学生观察和分析新问题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在面对新的实践问题时能独立的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设计心用能力;但是,新的教学方式如慕课等的应用还不够,仍需进一步加大探索,另一方面,學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有实战经验的积累,建议在此基础上能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如,本校校园的设计、甚至部分施工让学生来做;(4)提升了学生的生态意识水平,学生在实测和分析环境问题时,亲身体会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形成的原因,这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促进他们将生态思想与园林设计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冷平生,王树栋,窦得泉.风景园林类专业生态教育分析与课程建设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8,5:11-14
[2]付晓云.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园艺,2018,1:129-130
[3]徐斌,郑宏兵,张利萍.以“双创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5):5-8
[4]解盼,龙岳林,王仁才,甘灿,甘德欣.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15,(8):135-137
[5]寇文华.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J].花卉,2018,11:304-305
[6]王亚锋.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35:84-85
[7]刘常富,赵桂玲.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3):38-40
[8]周小梅,余红兵,文彤.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J].福建建筑,2016,22 (10):123-124
[9]琚淑明,张翠英,徐德兰.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 016,26 (2):139-142
[10]刘效东,苏艳,李吉跃.面向本科生的“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8,36 (2):52-55
[11]冷平生.园林生态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