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中学平湖文学社佳作欣赏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81868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行的意义
  朱钰婷
  曾看到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但当我捧起书卷里,总会听到“不务正业”的斥责声,而旅行看起来更是遥不可及,繁忙的学业生活连散步的时间都不曾给予我,更别提到处走走了。
  于是只能在脑海中臆想着,在某个晴朗的早晨,橘红色的朝阳照耀着城堡式的建筑的屋顶,洒向大片的树林,直到最后,我们才看到温暖的太阳从树梢上面升起,更多的森林披上了阳光。沿着柏油路前行,两边是绵延无际的森林和隐藏于树林中的木屋别墅以及那些被孤独的烟囱所表征的林间桑拿屋,还有不时出现的湖泊,当然,还有红色的小屋,以及小屋前面整理得很平整的田地。
  这是芬兰的乡村。而我所看到的乡村,没有绵延无际的森林,也没有林间桑拿屋,路的两边是高低不一的灌木丛和二层或三层的平房,弯弯曲曲的小路上铺满了石子,田地中仅剩枯黄的庄稼茬,但空气的清新与视野的开阔使得这一切看起来自然而充满诗意。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心也开始变得轻灵,思绪也不知道飘散到和何方,向前探寻,不断前行,在旅行中寻求真实的自我,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
  一个孱弱的女子,背着她的行囊,带着她的思想,开始了她的流浪。牵着骆驼而来,合上发黄的书而去,她似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是一个夜精灵般的女子,她是三毛。她说:“我想你的时候,天上飘下一粒沙,从此就形成了撒哈拉。”带着自己的梦,她勇敢地穿梭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只为寻找那属于自己的远方。不管前途有多么迷茫,多么孤独,她只管前行,她说她是为了自己远方的理想,只想在那遥远的远方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然后做像仙人掌一样的女子,简单地生活。她走向远方,让自己的人生焕发光彩。
  很喜欢钱镠写给他的爱妃的信中的一句话:“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陌上的花已开,你可以从娘家回来了,慢慢地走,还可观赏一下沿路风景。虽说这话明是劝她“缓缓归”,暗是催促她早日回来,但“缓缓归”三字着实美妙,慢慢地走,沿途的花朵会继续开放的。缓缓行在田陇之上,沿途的鸟语花香就是自然给予的馈赠。而这,正是旅行的意义。
  (指导教师:刘本新)
  古诗中的乡村
  罗艺妍
  一桅杆,一支桨,一尾船,悠悠地荡进芦苇丛里,漾开层层水波。远方,星子低垂,夜幕如水,两三点烛光,四五点萤火,晚风扶柳,野花横阶。这是乡村的风光,也是文人心中的那一片伊甸园。
  古有隐士之道,官场不顺,命途波折,文人骚客们免不了要伤春悲秋一番,而此时,归家,回乡,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人还在路上,却远远地望见了故人,怎一个喜字了得!一番寒暄,三来四去,得作了客。看那孟浩然喜气洋洋,满面红光地唱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主人好客,客人欢喜,绿树青山相则成趣,其间略有野菊点缀,好一番和乐淳朴的乡村风光!
  山外有山,山下有村,村里人家炊烟袅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男女乡人,往来耕作,怡然自乐。山水大家王维心向隐士之道,所诵诗句中也多有乡村之景。像那暗含禅意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不知灌溉了多少“俗心”。陶渊明深谙山水之趣,他小隐于野,饮酒自乐,悠悠然来到南山之下,赏得山间野菊,披星戴月,荷锄犁田,却“草盛豆苗稀”,不能不说他实在没有农耕的天分。
  当然,乡村并不是那一片纯洁无污的世外桃源,我们固然欣赏那“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天真无邪,但似乎“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然,但惜夏日长”的辛劳与“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无奈才更是农家生活。我们向往光明,却不能无视黑暗。达官显贵游山玩水,勤劳的人们在为粮食生计而忧劳。
  乡村,不仅是大多数诗人所歌颂的伊甸园,更是一群人们的聚居地,一群生活不那么优沃的人们的家园。秀丽、悠然、闲适、美丽,这是乡村;但别忘了,勤恳、辛劳、忧烦、役苦,这同样也是乡村。
  (指导教师:刘本新)
  花中的回忆
  ——读《海棠与花的世界》有感
  李美昕
  席慕容爱花。用她的话来说,她爱的也许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時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她珍惜的记忆。一盆花,在别人看来,或许只是一盆花,但在席慕容看来,一盆花有她的青春,有她的良辰美景,还有一个古老而芬芳的故事。
  或许会在深深的院落里,和家人坐在廊前,一面赏花一面编织着美丽的梦。而春雨就这样静静地下着,秋风就这样缓缓地吹着。自己仿佛也随着桂花送来的淡淡清香而变得安静古雅,青春的记忆也随着香气出现在眼前。从小时候在路边看到的第一朵花起,心里就有了关于花的执念。我惊诧于夜里的花开到了极致,所有花瓣所有的卷须都尽全力向四周绽放,那样轻柔润洁的花朵里,却有着一种狂野的力量,一种不顾一切向外绽放的力量。如昙花,明知只有一夜的美丽,明知千里方圆都没有人烟,明知无论花开花落都是一场寂寞的演出,却仍然愿意倾尽全力绽放自己,仿佛并不知道顷刻之后,就是幕落花凋。人生也许就是这样,只要是自然的,只要是顺着天意的,就算是花落了也不一定要悲伤,甚至可以有一种淡淡的喜悦,就像风中若有若无的清香。
  喜欢席慕容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澎湃的情感,那种淡淡的,深沉的平静,在返璞归真后的朴实中,我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或许不一定要大风大浪,惊天动地,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她的文字,萦绕着缕缕灵气,透露着丝丝真情,让我从平凡中领略到伟大,像她的山茶花,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认真地去端详,你可以明白她所说的每一句话。
  从花中,席慕容听到了她自己的内心。她曾在看到海棠花时,想起母亲年轻的样子;她也曾在面对满园玫瑰,忽觉自己身在异乡,一心寻找属于中国的芬芳;她曾在一山百合前,感到一种美好易逝、心无归属的痛苦;她曾在看到毒药草花的时候,让久悬的心宁静下来。她在画羊蹄甲的时候,遇到了大麻烦,整棵树像被一层粉色的烟雾笼罩,如果近看,又是一副截然不同的样子。她不停地变换着位置,却又在羊蹄甲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本质。
其他文献
诗人敕勒川发表于《扬子江诗刊》2009年第1期的诗歌《手掌心的草原》,让读者感受到他对草原的无限深情——  多少年了,我悄悄地把草原攥在掌心  我跟着它绿,跟着它黄,我跟着它  从左手辽阔到右手  多少年了,我像一棵草一样保持沉默  多少年了,我像一匹马一样停不下脚步  多少年了,我把月光汇聚成内心的河流  多少年了,我仍紧紧攥着  这童年的草原,仿佛攥着  不可言说的命运——  没有人相信,这无
期刊
贝多芬是公认的音乐巨人,在世界音乐领域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贝多芬生于莱茵河畔,长于音乐世家,这些都注定他要与音乐伴随一生,五线谱成为了他的人生之路。但是,贝多芬的童年并不是充满浪漫和快乐,更没有甜蜜色彩,而是非常艰苦。  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想把贝多芬培养成如莫扎特一样的音乐奇才。他的父亲虽然脾气暴躁,但也让他认识了很多音乐大师,让贝多芬在音乐的环境中成长。莫扎特在10岁的时候就开始创
期刊
每年的高考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小小说,成为高考作文中的奇葩,它以篇幅短小、构思新颖、立意深远而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拂向沉闷已久的考场。  小小说,人称之“螺狮壳里做道场”,又称之“精巧记叙文”。记叙文以记人叙事为主,而小小说为记人叙事文中品位最高者;高考作文800-1000字,小小说也是千字篇幅,以少胜多,是最精悍的“美文”。可以说,小小说是考生创造才情的最好表现。况且,从作文评分
期刊
清代学者王夫之曾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足见,意是文章的主心骨,是文章的灵魂,也是写好文章的前提。  何谓立论?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那么,对于材料作文该如何确定立论角度呢?  一、多思善想,理出多种角度  一座山峰,远望、近看、正观、侧视会有不同的美;同一件事从正面思考、侧面思考、反面思考就可能获得不同的认识。对于作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人,他如荷,出淤泥而不染;如兰,独立而孤傲;如竹,挺立而不屈。他难容于俗世,金玉美质被世所弃,蒙不白之冤,遭放逐之苦,伤痕累累却依然故我,高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终在国亡之时,投江而逝。他,就是屈原,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极具悲剧内涵的伟大诗人。  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经历过众多文人都曾经历过的普遍悲剧:怀才不遇、离乡去国、知
期刊
有句很有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我今天要对大家讲的是,尽管知识确实重要,但知识也有局限性。  什么叫知识?知识是对这个世界所有事实的认知。既然世界是无限的,那么知识也是无限的,可悲剧的是,人生是有限的。庄子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世界所包含的无限知识,那我们的人生就会废掉。  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举个例子,曾有家报社搞国学
期刊
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物质的宝库,也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用心去感受自然,从自然中汲取智慧、收获灵感、感悟哲理,创作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可见,自然中蕴含的哲理与人类的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思维的角度,参照自然界中的一些物体,挖掘议论说理思维与物体性质的内在联系,抽象思维与形象物质相结合,体“物”说“理”,总结出议论说理深刻的八种思维方式:钢琴式、快板式、钟摆式、弹弓式、
期刊
【主题导语】  毕淑敏(1952.10—)女,生于新疆伊宁。1969年入伍,在部队当兵11年。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等各种奖项30余次。  毕淑敏是作家,又是医
期刊
作文的“根”在哪里?在“我的”生活里。梵·高说过,你是麦子,一定要把你种到麦田里去,才能生根发芽,不要在巴黎的人行道上枯死。要在考场上写出感人至深的记叙文,还是要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里去。只有扎根于“我的”生活,写出的记叙文才能个性飞扬,抢人眼球。  一、事——讲述“我的”经历  有的考生拿到作文题,先想到的并不是“我的”生活,而是从《读者》《微型小说选刊》和各类作文选、阅读材料中“别人的”的生活中
期刊
【作文题目】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攀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必要模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没有不被评说的事,没有不被猜测的人。  【思路点拨】  本段材料是一段充满议论性质又饱含哲理的文字,由山、水、风、云都在展示着自己不同的生命状态联想到我们人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