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八一羽毛球队队员”

来源 :羽毛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扬:我的“前-八一”羽毛球生涯



陈扬的运动员时光

  我的球员职业生涯是在上世纪70年代,所以我所经历的解放军羽毛球生涯和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后来的八一羽毛球队是有所区别的。
  我是在1973年2月从江苏省南京体院青训队入伍到江苏省军区通讯连的,入伍后代表省军区参加了不少羽毛球比赛。1973年4月,我参加南京军区比赛,获得女子单打第一名,随即被选拔到南京军区代表队。在紧接着5月进行的全军羽毛球比赛中,我同时获得团体和女子双打名次,就被选拔到八一队,到福州军区体工队所在地福建前线的福州市鼓楼尖兵路1号进行集训。
  当时,全军各兵种和大军区陆续组建体育工作队伍,备战1975年的第三届全军运动会。1975年上半年的全军运动会结束后,八一队又选拔了一批队员,留在了北京,就在红山口集训了一整个夏天,备战下半年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那也是我唯一一次以运动员身份参加的全运会。
  第三届全运会后,全军整合的“八一羽毛球队”正式组建,队员们从各自的部队将自己的所有关系(供给关系、党团员关系)转到八一队,由解放军体育学院代管。队伍直属北京,但训练地在广州,一直到1980年全军裁军,八一羽毛球队解散。也就是这样的机缘,我的人生就此和广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八一队在广州训练,大家都铆着一股劲,很想练出来,所以都非常自律刻苦。解放军队伍最大的特点是组织纪律性强,出早操、吃饭、去训练场全部整队集合,三人成行,二人成列,内务等都是按照连队要求具有军队特色。
  八一队注重政治思想教育,我还记得当年在福州集训时,队伍让队员到英雄的“红色尖刀连”当兵锻炼,去红色根据地莆田会议旧址参观。1976年,我们在广西参加完全国羽毛球比赛,紧接着就下广西,到中越边界的边防部队去生活、锻炼。
  从部队回来后,我们都深有感触。当时的国家环境很不容易,经济状况不是很好,队里总是教育我们说,每个羽毛球運动员的背后可是有很多农民在养着我们,每个球都是很贵的,如果不好好训练,那就是对不起为我们付出的人民和国家。所以,我们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环境,立志为军队争光做贡献。
  特殊的环境造就特殊的精神,我们深感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全军指战员,心中有着极强的信念感和荣誉感。虽然当时的解放军羽毛球队水平不是特别高,但解放军队在团体赛中是每一个对手都无法小觑的存在,因为军人有着特别英勇顽强的拼劲。后来,随着队伍成绩的不断攀升,有不少运动员被调到国家队,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还有一些人仍在省队当教练。铜盘山基地不但为国家队输送优秀羽毛球人才,还培养了一大批解放军羽毛球裁判员。
  1978年,八一队解散前夕,全国高考恢复,我考上了广州军区的军医学校,从此退役转型。虽然我在八一羽毛球队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那段时光足以影响我一生,“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成为了我待人处事的座右铭。
  我是2006年年底进入八一队的,在那之前代表的是重庆队。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2006年的全国冠军赛和全国锦标赛,我遇到的都是八一队的大姐姐们,我被“虐”得很惨。那一年正好是八一女队夺得全国锦标赛女团冠军,所以我很记得。
  可能这也是缘分吧!曾经横扫我的姐姐们竟然很快就成了我的师姐,带着我成长。
  陈导(陈伟华教练)凶,很多人都知道,但其实我只赞同一半,因为他对我算是比较温柔的。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比较晚才到队里,性格又比较内向,所以陈导在这方面还是会照顾到我的情绪。恰恰因为他对我不太凶,其他队员还说他偏心呢,哈哈!
  陈导唯一一次对我发火应该是2009年全运会的单项资格赛,我跟陈晓佳打到第三局后半段,我体力不行了,陈导在一旁干着急,很大声地训我。要不是另一位教练拉着他,说不定他都要上场踹我两脚了!幸好,我最后赢下了比赛。
  其实,陈导不是凶,也不是对谁不凶,而是把队员当成家人,因材施教。10年后,我们八一女队在合肥的全国团体锦标赛上再次登上冠军领奖台,虽然那时陈导已经不是教练,当起了比赛仲裁,还客串担任了我们女团决赛的解说嘉宾,但我们很自然地跟他分享冠军的喜悦。
  我的运动生涯主要都是以军人的身份参赛的,不管是国内赛还是国际赛,从刚开始的国际公开赛到后来的奥运会、苏杯、尤杯、世锦赛,直到最后的军运会。作为军人,作为中国队的一员,以羽毛球场为战场,以拍子为武器,站上领奖台时穿起军装,敬军礼,这都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骄傲。这辈子有幸能加入部队,穿上军装,我很自豪!

李雪芮:穿军装,敬军礼,很骄傲




  我的球员职业生涯是在上世纪70年代,所以我所经历的解放军羽毛球生涯和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后来的八一羽毛球队是有所区别的。
  我是在1973年2月从江苏省南京体院青训队入伍到江苏省军区通讯连的,入伍后代表省军区参加了不少羽毛球比赛。1973年4月,我参加南京军区比赛,获得女子单打第一名,随即被选拔到南京军区代表队。在紧接着5月进行的全军羽毛球比赛中,我同时获得团体和女子双打名次,就被选拔到八一队,到福州军区体工队所在地福建前线的福州市鼓楼尖兵路1号进行集训。
  当时,全军各兵种和大军区陆续组建体育工作队伍,备战1975年的第三届全军运动会。1975年上半年的全军运动会结束后,八一队又选拔了一批队员,留在了北京,就在红山口集训了一整个夏天,备战下半年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那也是我唯一一次以运动员身份参加的全运会。   第三届全运会后,全军整合的“八一羽毛球队”正式组建,队员们从各自的部队将自己的所有关系(供给关系、党团员关系)转到八一队,由解放军体育学院代管。队伍直属北京,但训练地在广州,一直到1980年全军裁军,八一羽毛球队解散。也就是这样的机缘,我的人生就此和广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八一队在广州训练,大家都铆着一股劲,很想练出来,所以都非常自律刻苦。解放军队伍最大的特点是组织纪律性强,出早操、吃饭、去训练场全部整队集合,三人成行,二人成列,内务等都是按照连队要求具有军队特色。
  八一队注重政治思想教育,我还记得当年在福州集训时,队伍让队员到英雄的“红色尖刀连”当兵锻炼,去红色根据地莆田会议旧址参观。1976年,我们在广西参加完全国羽毛球比赛,紧接着就下广西,到中越边界的边防部队去生活、锻炼。
  从部队回来后,我们都深有感触。当时的国家环境很不容易,经济状况不是很好,队里总是教育我们说,每个羽毛球运动员的背后可是有很多农民在养着我们,每个球都是很贵的,如果不好好训练,那就是对不起为我们付出的人民和国家。所以,我们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环境,立志为军队争光做贡献。
  特殊的环境造就特殊的精神,我们深感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全军指战员,心中有着极强的信念感和荣誉感。虽然当时的解放军羽毛球队水平不是特别高,但解放军队在团体赛中是每一个对手都无法小觑的存在,因为军人有着特别英勇顽强的拼劲。后来,随着队伍成绩的不断攀升,有不少运动员被调到国家队,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还有一些人仍在省队当教练。铜盘山基地不但为国家队输送优秀羽毛球人才,还培养了一大批解放军羽毛球裁判员。
  1978年,八一队解散前夕,全国高考恢复,我考上了广州军区的军医学校,从此退役转型。虽然我在八一羽毛球队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那段时光足以影响我一生,“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成为了我待人处事的座右铭。
  我是2006年年底进入八一队的,在那之前代表的是重庆队。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2006年的全国冠军赛和全国锦标赛,我遇到的都是八一队的大姐姐们,我被“虐”得很惨。那一年正好是八一女队夺得全国锦标赛女团冠军,所以我很记得。
  可能这也是缘分吧!曾经横扫我的姐姐们竟然很快就成了我的师姐,带着我成长。
  陈导(陈伟华教练)凶,很多人都知道,但其实我只赞同一半,因为他对我算是比较温柔的。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比较晚才到队里,性格又比较内向,所以陈导在这方面还是会照顾到我的情绪。恰恰因为他对我不太凶,其他队员还说他偏心呢,哈哈!
  陈导唯一一次对我发火应该是2009年全运会的单项资格赛,我跟陈晓佳打到第三局后半段,我体力不行了,陈导在一旁干着急,很大声地训我。要不是另一位教练拉着他,说不定他都要上场踹我两脚了!幸好,我最后赢下了比赛。
  其实,陈导不是凶,也不是对谁不凶,而是把队员当成家人,因材施教。10年后,我们八一女队在合肥的全国团体錦标赛上再次登上冠军领奖台,虽然那时陈导已经不是教练,当起了比赛仲裁,还客串担任了我们女团决赛的解说嘉宾,但我们很自然地跟他分享冠军的喜悦。
  我的运动生涯主要都是以军人的身份参赛的,不管是国内赛还是国际赛,从刚开始的国际公开赛到后来的奥运会、苏杯、尤杯、世锦赛,直到最后的军运会。作为军人,作为中国队的一员,以羽毛球场为战场,以拍子为武器,站上领奖台时穿起军装,敬军礼,这都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骄傲。这辈子有幸能加入部队,穿上军装,我很自豪!

郑雨:难舍难分,不说再见




  小时候我在镇江练球,可能是缘分吧,陈(伟华)导刚好到镇江开会,看到了我。也不知道我当初是因为什么让陈导相中的,他问我要不要到队里练,我就义无反顾地答应了。我记得当时我先在深圳练了半年,北京奥运会后正式到福州铜盘山训练。
  第一次接触专业队的我对一切都很好奇,可能也是因为当时山上只有羽毛球一个队伍。我住在两人合住的宿舍,每天到球馆训练只需要走几十米路,我感觉挺幸福的。去年年底我没有参加全国锦标赛,特意回了一趟福州。走在铜盘山头上的每一步都仿佛会有背景音乐,脑海里浮现出当年的画面,过电影一般。回到球馆时,我真的忍不住了,放肆大哭。亲爱的八一队,我不想离开!亲爱的队友们,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是八一羽毛球队最闪耀的星星!
  1999年,我曾经在八一队集训,同批的还有蒋燕皎,当时江西队和八一队一直有共同培养的传统。或许这就是缘分,兜兜转转,我在2007年正式入伍。入伍后,我基本都在国家队训练,很少回到铜盘山,但在退役后学习当教练的日子,同样是八一队给了我继续成长的土壤。
  2009年和2013年这两届全运会是我为八一队发热最多的,2009年赛前,我只和赵婷婷合练了两堂课就比赛了,没想到最后能夺冠。加上我在男双上又和弟弟何汉青搭档,每天都双线双赛,成为我对山东全运会印象最深的一点。到了2013年,最后的男团铜牌战是我们每个人会记一辈子的情景,那种感觉跟四年前自己在单项上夺冠是完全不一样的。

何汉斌:队伍给了我成长的土壤




  小时候我在镇江练球,可能是缘分吧,陈(伟华)导刚好到镇江开会,看到了我。也不知道我当初是因为什么让陈导相中的,他问我要不要到队里练,我就义无反顾地答应了。我记得当时我先在深圳练了半年,北京奥运会后正式到福州铜盘山训练。
  第一次接触专业队的我对一切都很好奇,可能也是因为当时山上只有羽毛球一个队伍。我住在两人合住的宿舍,每天到球馆训练只需要走几十米路,我感觉挺幸福的。去年年底我没有参加全国锦标赛,特意回了一趟福州。走在铜盘山头上的每一步都仿佛会有背景音乐,脑海里浮现出当年的画面,过电影一般。回到球馆时,我真的忍不住了,放肆大哭。亲爱的八一队,我不想离开!亲爱的队友们,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是八一羽毛球队最闪耀的星星!
  1999年,我曾经在八一队集训,同批的还有蒋燕皎,当时江西队和八一队一直有共同培养的传统。或许这就是缘分,兜兜转转,我在2007年正式入伍。入伍后,我基本都在国家队训练,很少回到铜盘山,但在退役后学习当教练的日子,同样是八一队给了我继续成长的土壤。
  2009年和2013年这两届全运会是我为八一队发热最多的,2009年赛前,我只和赵婷婷合练了两堂课就比赛了,没想到最后能夺冠。加上我在男双上又和弟弟何汉青搭档,每天都双线双赛,成为我对山东全运会印象最深的一点。到了2013年,最后的男团铜牌战是我们每个人会记一辈子的情景,那种感觉跟四年前自己在单项上夺冠是完全不一样的。

谭强:八一精神,终身受益




  我是2015年从安徽队转入八一队的,虽然当时在国青队集训,但每次全国比赛时看到八一队队友的比赛气质都令我非常敬佩,大家会抱团拧成一股绳,齐心往上走,特别有军队的气氛。
  虽然没有在铜盘山长时间训练的经历,但每次到那边我都会深受感染,特别是每每想到丹哥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就会感觉榜样在身边,时常反问自己:他做到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早上6点半集合,晚上9点点名,我相信在八一队练就的精神不管到哪里都会受益。
其他文献
2021年苏迪曼杯举办城市从中国苏州移师芬兰万塔  翻看新鲜出炉的赛程不难发现,最大的意外是芬兰的万塔从苏州手中接过2021年苏迪曼杯的承办权。在世界羽坛的地理版图中,万塔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每年承办的赛事不过100级别的国际挑战赛,只能吸引来一些急于赚取积分的年轻选手,比如泰国天才少年昆拉武特和马来西亚人梁峻豪,其他名将鲜有踏足于此。  万塔是芬兰的第四大城市,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北部,
期刊
全运会上,受伤归来的汪鑫既当兵又当帅  相比起林丹在八一男队中的一枝独秀,八一女队前有赵婷婷、蒋燕皎,后有汪鑫、李雪芮,到如今的鄭雨、张艺曼,年龄段基本以等差数列呈现的八一女队可谓是人才辈出。  从接手队伍起,主教练陈伟华就在选材上下了大功夫。他从江苏选来蒋燕皎,从川渝队接到李雪芮。他一边说队员是“别人没选上的苗子”,一边却对这群爱徒珍爱至极。对着这群“女儿”,陈伟华可以说是既当爹又当妈,一边凶着
期刊
最近,我的朋友圈被叫作《动森》的游戏刷屏了,就连社交平台上,铺天盖地的话题、问题、标签等全是关于它,这导致我时常感觉不玩《动森》,就会被世界遗弃。但讲实话,最初仔细端详了一圈,并没有弄懂它的精髓所在。看来看去,就是一群画质不算精细的虚拟卡通,穿着略显粗糙的衣服,在屏幕上跑来跑去。不华丽、不激烈,也勾不起人的胜负欲。然而,它却偏偏风靡世界,吸引到成群搬砖岛民簇拥而来。  作为杂志编辑部唯一的《动森》
期刊
1996年春节,高路江带着弟子去公园游玩,右起第四为当时12岁的林丹  小时候,林丹跟随启蒙教练陈伟华学球,逐渐走上羽毛球专业道路。1995年,他被八一羽毛球队总教练高路江相中,进驻铜盘山,到2015年转业时整二十年,这一路都有高路江的陪伴。  据高路江回忆,刚进队时林丹个子很矮,已经12岁了却还只有1米42,进队大半年了,个子也才长了一点点。虽然如此,高路江却很看好林丹在场上的灵活和打球的灵气。
期刊
李宗伟属于技术流的“控制+突击”打法,是偏重进攻的“拉吊突击打法”的典型。他网前技术细腻,大多运用高质量搓放和快推创造进攻,同时拥有极其敏锐的抢攻和突击意识,两边快劈快吊威胁极大。李宗伟的技术流派整体偏向于“印尼流”,即注重抢近网和高点搓放,逼迫对手高挑,然后伺机进攻。  事实上,这种打法流派与李宗伟的技术特点匹配得不是特别完美。“抢近网”的打法风格,一般需要底线凶狠的强攻能力为呼应,形成经典的“
期刊
7月9日,YONEX2022春夏新品发布合作伙伴会议在上海隆重召开。这是自今年3月YONEX宣布与中国羽毛球队签约后的合作伙伴会议,又正逢奥运大赛前夕,现场洋溢着浓烈的为国羽喝彩的大赛氛围。  伴随着音乐的旋律,首先惊喜登场的是林丹。作为离开国家队不久的选手,林丹再次身着全新的国家队战袍出场,引来全场阵阵掌声。在林丹之后出场的是来自国羽的年轻选手们,他们与林丹并肩站立,让人看到了国羽新老两代的交替
期刊
随着羽毛球成为不少地区体育中考的选项之一,学校和家长对羽毛球运动日趋重视。在校园羽毛球运动方兴未艾之际,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的运动成为家长们的不二关注点,红双喜可水洗羽拍即是一款为校园羽球而生的独特产品。  我们知道,传统的羽毛球拍手柄采用木材制作,外缠手胶。在训练过程中长时间握持,汗水的浸透会使手柄疏松,细菌的沾染会让手胶脆化霉变,产生难闻的异味,即便频繁的更换手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旦细菌
期刊
随着史上首次延期的奥运会的临近,一切都有了鲜活的样子。在中国羽毛球队驻扎成都集训的最后时刻,全队上下提前体验了一把大型“东京情景”沉浸式奥运会模拟赛。  从双流基地到凤凰山体育馆的漫长车程,从赛场设计到观众欢呼声的模拟还原,从教练上阵陪练到挑选新势力尖兵给主力制造冲击波的实战演练……这场为期3天的模拟演练,让人有了“空降”东京大考现场的真实感,也让即将踏上征程的国羽将士在出战前夕,望见了奥运延期尽
期刊
四年前在天津,全运会历史性地首次设置群众组比赛,羽毛球项目产生了全运会历史上首批群众组的13枚金牌。四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群众羽毛球项目决赛将于今年9月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举行,广大羽毛球爱好者又迎来了难得的全运舞台。组别设置更细致  本届全运会群众组羽毛球比赛设置七个组别,一共十四个项目,将于9月17日至26日在西安赛区决出冠军归属。  这7个组别包括:A组(25至34周岁)、B组
期刊
头号种子桃田贤斗在上半区一览众山小,只是状态未知男单:桃田就像被“保送”  男单自古以来都是奥运会含金量最高的单项,在桃田贤斗经历了车祸、手术、新冠等一系列变故之后,这枚日本人志在必得的金牌已经开始变得悬念丛生。不过,运气似乎还是和世界第一站在了一起。同组的许侊熙、美国的蒂莫西显然不是能够给桃田贤斗制造麻烦的人,由于处在A组,使得桃田贤斗在小组赛出线后的淘汰赛首轮轮空,潜在的八强对手伍家朗过往六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