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的网络语言汉英语码转换研究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各类语码转换在其中随处可见。本文借鉴社会语言学中关于语码转换研究的相关成果,试图在顺应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网络用语实际语料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从分类及动因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关键词:网络用语;语码转换;顺应论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4-148-03
  一、引言
   网络语言是指一种被网络交际者所采用的特殊的群体用语,是在标准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从广义上讲,网络语言指出现在网络上并为互联网常用的专业术语式的语言。但是,一般而言,其更多的指狭义上的网民在网络上使用的交际话语,包括文字、符号等多种内容。狭义的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生的符号系统,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本文中的网络语言均指狭义层面的网络交际用语。语码转换现象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在网络语言的中的使用也层出不穷。因此,本文以网络上的交际用语为语料来源,从顺应论视角出发,探究网络语言中汉英语码转换的不同结构类型及其背后的形成原因。
   二、网络用语中的中英语码转换及分类
   (一)理论基础
   语码是社会语言学家用来指语言或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包括语言、方言或一种语体。语码转换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语言接触现象,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说话者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变体的现象。[1]目前学界对语码转换的类型区分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其一,Gumperz将之分为情景语码转换和喻意型语码转换。情景语码转换,是指在交际情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而产生的语码转换;喻意型语码转换,则是在交际情景不变的情况下,信息编码者为了实现一定的交际目的而使用的语码转换。其二,Poplack从句法结构上对语码转换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将之分为在句子分界处发生的句间语码转换、在句子内部进行的句内语码转换、在一种语言作为主要表达的句子或分句中,插入另一种语言表达成分的附加语码转换。
  (二)网络语言中汉英语码转换分类
   结合Gumperz的语码转换类型的二分法和Poplack从句法结构角度对语码转换的三分法,整合近几年来大量网络语言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笔者认为网络语言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大致可以分为内插式汉英语码转换和外接式汉英语码转换两类,具体分析如下。
   1.网络语言汉英语码转换的内插式语码转换
   内插式汉英语码转换指在主体网络语言汉语中插入英语语码,其中英语语码包含单独英语记音、英语单词、英语词组、英語句子等四种情况,此种类型相当于Poplack三种分法中的句内语码转换、附加语码转换,与此相对应,这种内插式的语码转换是发生在一种语言表达内部的。据统计,在网络语言的汉英语码转换中内插式语码转换占总数的绝大部分。
   网络语言中的英语记音内插式指在主体语码汉语中插入英语记音,如“hin优秀”中的代表汉字“很”的“hin”、“也是没sei了”中代表汉字“谁”的“sei”、“duang的一下”中代表汉字几个拟声词合音的“duang”、“你们心里没点B数”中代表某汉字的“B”等等。通过上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英语记音内插语码大多以汉语谐音的方式出现,往往代表的是汉字中的一个或几个音节。
   网络语言汉英语码转换的英语单词、词组内插式指在主体语码汉语中插入英语单词、词组。这种语码转换在内插式语码转换中最受受众喜爱,所占比例最高,具有广泛性、开放性等特点。如“你有freestyle吗”、“听说你要diss我”、“我劝你skr而止”、“为你打call”、“pick我”、“hold住”、“厉害了word哥”、“get新技能”、“XX(汉语) cp(couple)”、“你out了”、“玩得很high”、“无fuck说”、“非常nice”、“臭不要face”、“简直interesting”、“状态low到极点”等等单词转换,与“we are伐木累”、“no作no die”等词组转换。英语语码在这类语码内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以表示动作状态的角色在句内出现。
   顾名思义,网络语言汉英语码转换的英语句子内插与上述两种情况及其相似,只是插入的部分是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例如最经典的“What are you弄啥嘞?”。但是这种情况在网络用语的汉英语码转换中并不常见,它更多地直接表现为两个多或多个句子的句际间的汉英语码转换。
   2.网络语言汉英语码转换的外接式语码转换
   与内插式的汉英语码转换相反,外接式汉英语码转换指发生在句子间的不同语码的转换,它是发生在句子外部的,大致等同于Poplack三分法中的句际语码转换。可示意为例如“Baby give me five,每天都要正能量。”、“XXX(汉语),by the way(BTW),XXX(汉语)。”、“Come on,just 捉 it。”、“OK,no趴笨。”、“No 作 no die,why you try?”等等。综上并结合整理得知,网络语言上的此种汉英语码转换中部分是单纯的句际间转换,但是还有个别的句际转换和句内转换杂糅的现象,其在句际间发生转换的同时,句内也相应地发生内插式的转换。这两种情况都增加了网络语言的汉英语码转换的灵活性与多变性。
   三、从顺应论角度看网络用语汉英语码转换动因
   (一)Verschueren 的语言顺应论
   顺应理论是 Verschueren 提出的语用学理论模式。按照 Verschueren的观点,语言使用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且在不同意识水平上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顺应”可具体地理解为,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面对复杂的语言环境所做出的选择,目的是通过顺应与对方交际者达成一致或分离的关系。由此可见,人际交往具有顺应性,说话人不仅被动接受社会指派的角色,而且还试图主动去理解自己和他人,并根据社会规范修正自己的言语行为。[2]在顺应论的基础上,于国栋提出了顺应语言现实、顺应社会规约和顺应心理动机这三种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3]    (二)网络语言汉英语码转换动因
   网络语言汉英语码转换动因也可以从于国栋顺应三论展开说明,具体如下:
   1.顺应语言现实
   在于国栋看来,语言事实指的是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语言成分和语言结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对语言事实顺应的语码转换指那些由于纯粹的语言因素引起的交际者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此语码转换是完全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而发生的。综合网络语言汉英语码转换,顺应语言现实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 每种语言的词汇都不可能一一对应,在某种语言中很难找到另一语言的对应词汇,便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语码转换,从而填补语言空白。例如,在网络语言中,“duang一下”中“duang”这个拟声词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语素,如若非要有答案的话,也是两三个拟声词的合音,而将语码转换为“duang”不仅可以减少赘余,还使得该网络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 如果某种词汇翻译之后意义不够生动,形式不够简洁。这时就需要语码转换,便于使用和传播。例如“no 作no die,why you try?”这一语言现象,前后两句分别采用英语语码,用中文式结构的英语表达,结构整齐划一,听感有趣,吸人眼球。与此相似的,还有“XXX(汉语),BTW,XXX(汉语)。”等等。
   2.顺应社会规约
   社会规约是指在某个社会中被绝大多数成员接受的行为和思想方式。对社会文化习俗顺应的语码转换指交际者由于对某个特定社会的文化、习俗和规约等的考虑和尊重而出现的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它是由社会客观因素决定的。
   在中国社会,含蓄、内敛、和气是人们强调的重点,隐私两性类词语通常不被人所提及。网络用语中的“无fuck说”、“心里没点儿B数”、“我要go die”等在国人看来是极其不文雅、不吉利的表述方式,在社会规约的约束下,实际并不被大多数网民接受。涉及两性方面的话语更不必说,常常被语码转换为“sex”之类的英语语码,这样不但有效地规避了社会禁忌,缓解了社会尴尬,又实现了传达信息的告知意图。
   3.顺应心理动机
   顺应心理动机而形成的语码转换指为了实现创造幽默、标示身份等动机而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语码转换。这里的顺应不同于对社会规约的顺应的客观牵制,它完全是自发的。网络语言汉英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表现多样,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出于标识身份、同中求异的语码转换
   从网络使用者的背景特征来看,年轻人是网民中的主体,热衷于追逐时尚。他们喜欢用新奇有趣的语言来张显个性,吸人眼球。他们在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际时,经常进行语码转换,来表明自己的不落伍和张扬的个性。例如网络语中的“状态low到了极点”这一语码转换现象,“low”这一英语语码的本意是“低的、矮的”,通过“low”既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自己心情很差,欠佳的情绪状态,但又不缺乏活泼生动,标新立异的特点,使说话者可以充分表达、抒发自己的负面情绪,但又不至于让这种负面情绪一直持续下去,而“听众”也不至于受到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反之这种新奇的表达而眼前一亮,可谓一举两得。
   (2)出于追求幽默心理的语码转换
   网络语言灵动多样,追求轻松的使用感受。在网络语言的汉英语码转换的心理动因中,追求幽默的心理常受重视。在网络语言中,像“we are 伐木累”、“what are you弄啥嘞”等出自综艺节目的汉英语码转换本来就具有极强的综艺效果,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后,其原本的娱乐性又得到了提高。此外,“Baby give me five,每天需要正能量”等网络语,同样包含幽默的韵味,形象上生动,不禁引人发笑。
   (3)出于避免尴尬心理的语码转换
   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制造幽默是心理动机的一种。例如“臭不要face”、“也是没sei了”、“我劝你skr止”等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均多适用于较尴尬的氛围中,用“face”、“sei”、“skr”等英语语码代替汉语语码,使得本来略显严肃的话语,变得轻松随意,也缓解了对话双方在具体交际过程中的尴尬。同时,让旁观者看来也不那么严肃。
   (4)出于方便省力心理的语码转换
   网络语言中的汉英语码转换有的归因于对语言省力、简洁表达的方便心理的追求,通常使用简单的英语语码来代替繁琐的汉语表达。例如“为你打call”,汉语译来原指“为你打电话”,实指“对某人热烈的支持、鼓励”等义。它作为“粉丝”对“偶像”经常挂在嘴边的词,已經成为他们词汇系统中固定词汇的部分了,在他们的大脑中检索英语语码比汉语语码来得更直接,因此不需要经过一个英翻汉的过程。同时又因简洁省力、方便整齐等结构特点,在网络中被广泛使用。
   四、结语
   网络语言身处具有极高开放度的网络环境中,其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层出不穷,其分类没有确定的唯一标准。顺应论视角下的网络语言汉英语码转换的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心理动机三动因彼此并不互相孤立,而是共同制约引导着网络语言的多样变化。面对网络语言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我们应当广泛涉猎、合理规划,从而促成网络语言研究的新动向。
  参考文献:
  [1]祝婉瑾.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成燕.微博、微信中的语码转换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3]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01):77-87.
  [4]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朱金玉.顺应论视角下语码转换成因分析[J].现代交际,2018(08):90-91.
其他文献
近年来,海曙区作为"中提升"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城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中提升"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克难攻坚,"中提升"战略各重大项目开发建设扎实推进,同时较好地实现了
期刊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不仅包括物质的和谐发展,而且包括精神的和谐发展。而现实中人们更多地关注物质上的发展,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忽略了人自身的和谐,导致人们精
方方的小说文本中有着独特的意象体系,就其主旨意象来看,大致有两个不同的体系,一是世俗人生的诗意营造,一是琐碎日常的恒久坚韧。这种主旨意象在影视改编时也会作为一个凸显
<正>微型课,顾名思义,就是比正常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的课。教师讲微型课考查的重点都是教学基本功,一般包括语言表达、板书艺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等。教
跨界旅游景区是指自然地理单元完整却由于行政边界的存在而被相对割裂的旅游目的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景区。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围绕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开
我国"九五"计划就己提出经济转型问题,但至今仍未取得理想效果,原因之一是观念未能转型。转型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但企业是经济转型的主体,企业家必须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
陈白露是曹禺在《日出》中塑造的悲剧女性。她接受过良好教育,却因生活所迫成为了高级交际花,她內心厌恶上层人士之间的虚伪,但又禁不起奢靡的生活的诱惑。陈白露挣扎反抗过
讨论了信息安全的目标、策略以及信息系统的不安全因素和预防措施。
英语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在小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英语学科的特点和教学方法的单调,现阶段小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并不好,英语课堂逐渐呈现出沉闷的现象。游戏教
冯文炳,笔名废名,是现代著名作家.目前国内对冯文炳的研究综述并不多. 本文梳理了冯文炳小说创作受到的评价,将其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1925-1949年,主要 研究者有周作人、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