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如何敏锐地把握其间的矛盾关系,处理好课堂预设和生成间的矛盾,提高课堂实效呢?我在教学中尝试用灵活的方法化解矛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灵活调整
教学内容早已确定,教学过程也早已设计,然而,仅有预设是不够的,课堂上随时会出现意外情况。这就要求教师把原有的教学内容迅速搁下,捕捉住眼前突发情况中所蕴含的语文因素,就地取材,把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矛盾统一起来。有一次,我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刚刚讲评完上次作文,突然,外面一阵喧闹,紧接着一个家长闯进课堂,嚷嚷着要教训他上网成瘾的儿子,课堂教学被中断。我抓住时机,及时调整预设写作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如何正确上网的角度写一篇文章。学生们从第三者的角度,冷静、客观地对中学生上网的利弊进行分析,写出了一篇篇有情感、有思想的好文章。
二、灵活转化
课堂上,个别学生就语文教学的内容,有意提一些怪问,发一些怪调,把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秩序破坏殆尽,这就需要运用转化艺术。我在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一段时,一位男生发问:“老师,有没有美男蛇?”顿时,课堂上哄堂大笑。这显然是恶作剧,但是我很平静地说:“这位同学有好奇心,很好。但是,思路不对,作者的用意在美女和蛇的对比上,美女是迷人的外表,蛇是害人的本质,而不在美男和美女上。”一番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使发问的同学低下了头。这是转化矛盾的教学机智。
三、灵活回抛
课堂上的气氛正处于良好状态,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教学内容的认知难免有差异,有错位。有时学生猝不及防的一问,把认知冲突表面化,这是原来的教学设想所意料不到的。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将问题回抛给学生。有一次,《藤野先生》一文的人物分析已经结束,按照预设将进行下一环节教学。有一个学生突然提出:“我认为藤野先生并不是真正的理解和关心鲁迅先生。”“哦,提得好,能说说理由吗?”没有准备中我把问题回抛给学生。“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如果真的理解、关心,既然‘悲哀’,既然‘想说’就一定会说,但他‘竟没有说’,这说明他并不是真的理解、关心鲁迅先生。再说了,日本当时的扩张势头非常凶猛,他怎么能真正理解一个弱国子民的辛酸呢?”学生的一番话,有理有据,略一思索后,我再次把问题回抛给学生:“大家都同意这种观点吗?”短暂沉默之后,学生有的举手要求发言,有的翻阅课文查找依据……他们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被激活,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
(责 编刘波)
一、灵活调整
教学内容早已确定,教学过程也早已设计,然而,仅有预设是不够的,课堂上随时会出现意外情况。这就要求教师把原有的教学内容迅速搁下,捕捉住眼前突发情况中所蕴含的语文因素,就地取材,把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矛盾统一起来。有一次,我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刚刚讲评完上次作文,突然,外面一阵喧闹,紧接着一个家长闯进课堂,嚷嚷着要教训他上网成瘾的儿子,课堂教学被中断。我抓住时机,及时调整预设写作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如何正确上网的角度写一篇文章。学生们从第三者的角度,冷静、客观地对中学生上网的利弊进行分析,写出了一篇篇有情感、有思想的好文章。
二、灵活转化
课堂上,个别学生就语文教学的内容,有意提一些怪问,发一些怪调,把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秩序破坏殆尽,这就需要运用转化艺术。我在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一段时,一位男生发问:“老师,有没有美男蛇?”顿时,课堂上哄堂大笑。这显然是恶作剧,但是我很平静地说:“这位同学有好奇心,很好。但是,思路不对,作者的用意在美女和蛇的对比上,美女是迷人的外表,蛇是害人的本质,而不在美男和美女上。”一番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使发问的同学低下了头。这是转化矛盾的教学机智。
三、灵活回抛
课堂上的气氛正处于良好状态,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教学内容的认知难免有差异,有错位。有时学生猝不及防的一问,把认知冲突表面化,这是原来的教学设想所意料不到的。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将问题回抛给学生。有一次,《藤野先生》一文的人物分析已经结束,按照预设将进行下一环节教学。有一个学生突然提出:“我认为藤野先生并不是真正的理解和关心鲁迅先生。”“哦,提得好,能说说理由吗?”没有准备中我把问题回抛给学生。“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如果真的理解、关心,既然‘悲哀’,既然‘想说’就一定会说,但他‘竟没有说’,这说明他并不是真的理解、关心鲁迅先生。再说了,日本当时的扩张势头非常凶猛,他怎么能真正理解一个弱国子民的辛酸呢?”学生的一番话,有理有据,略一思索后,我再次把问题回抛给学生:“大家都同意这种观点吗?”短暂沉默之后,学生有的举手要求发言,有的翻阅课文查找依据……他们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被激活,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
(责 编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