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大学概念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一些国家在经济社会变革的驱使下,试图为每个公民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适应社会的变革,且有能力参与社会的变革。这一理念得以真正落实,技术进步的驱动功不可没,以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为代表的电子通讯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普及催生了一些国家的开放大学,如英国的开放大学(1969年)。我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有以广播电视为载体的开放性城市电大,如北京电大(1960年),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中央电大和省市电大。
新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办好开放大学”,按照中央电大杨志坚校长的解读,“建设这样一所国家开放大学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因为它有一个经过30年积淀的现实基础”,即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一所开放性高校,其毕业生和目前的在校生人数,均占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和在校生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公平以及高等教育的广泛分布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杨志坚认为,从电大到开放大学,既不是更名,也不是一所大学的新建,而是一种战略转型,建设这样一所新型大学必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为主要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要,促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理想目标实现。
双核是指“心” “芯”。双核驱动是以“心”探求国际开放大学建设的创新之路,改革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学习模式、评价模式、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大学支持联盟、行业支持联盟、企业支持联盟和城市支持联盟等多种途径,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以“芯”搭建网络时代的新型大学,将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等技术应用到虚拟校园环境创设、网络教学资源共建、教与学方式重构和学习效果测评等教学全过程中来,保证教育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国家开放大学从构想进入到了筹建阶段。国办发(2010)48号文件,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中,将中央电大和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一起确定为“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今年5月26日,教育部党组通过了《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标志着国家开放大学正式进入了筹建阶段。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国家开放大学,笼统讲,是要建设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及丰富的教学资源,且成为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骨干网络平台;要建设以国家开放大学为主体,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终身教育学习网络和服务体系,实现国开总部和分部、行业学院、地方学院、学习中心以及各院校等教育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包括学习资源共享、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转换等。
在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中将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是以社会需求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导向性原则;二是追踪先进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技术应用,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开放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和经济性的技术性原则;三是继承已有成果,注重资源整合,发挥整体效益的互补性原则;四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的统一性原则;五是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迭代开发的滚动性原则。
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已经在需求调研、整体设计、服务模型、管理架构、功能路径设计、技术路线选择、应用系统研发和集成、基础设施建设、人员保障及工作量测算、制度和方案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总之,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并非追求能用信息技术去做什么,而是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目的价值对实现开放教育价值追求所做出的贡献,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为国家开放大学,一种新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提供支撑,以技术来真正推进学习的革命,最终实现人的价值。
(根据现场录音及PPT整理)
新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办好开放大学”,按照中央电大杨志坚校长的解读,“建设这样一所国家开放大学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因为它有一个经过30年积淀的现实基础”,即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一所开放性高校,其毕业生和目前的在校生人数,均占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和在校生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公平以及高等教育的广泛分布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杨志坚认为,从电大到开放大学,既不是更名,也不是一所大学的新建,而是一种战略转型,建设这样一所新型大学必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为主要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要,促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理想目标实现。
双核是指“心” “芯”。双核驱动是以“心”探求国际开放大学建设的创新之路,改革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学习模式、评价模式、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大学支持联盟、行业支持联盟、企业支持联盟和城市支持联盟等多种途径,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以“芯”搭建网络时代的新型大学,将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等技术应用到虚拟校园环境创设、网络教学资源共建、教与学方式重构和学习效果测评等教学全过程中来,保证教育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国家开放大学从构想进入到了筹建阶段。国办发(2010)48号文件,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中,将中央电大和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一起确定为“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今年5月26日,教育部党组通过了《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标志着国家开放大学正式进入了筹建阶段。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国家开放大学,笼统讲,是要建设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及丰富的教学资源,且成为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骨干网络平台;要建设以国家开放大学为主体,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终身教育学习网络和服务体系,实现国开总部和分部、行业学院、地方学院、学习中心以及各院校等教育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包括学习资源共享、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转换等。
在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中将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是以社会需求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导向性原则;二是追踪先进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技术应用,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开放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和经济性的技术性原则;三是继承已有成果,注重资源整合,发挥整体效益的互补性原则;四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的统一性原则;五是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迭代开发的滚动性原则。
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已经在需求调研、整体设计、服务模型、管理架构、功能路径设计、技术路线选择、应用系统研发和集成、基础设施建设、人员保障及工作量测算、制度和方案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总之,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并非追求能用信息技术去做什么,而是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目的价值对实现开放教育价值追求所做出的贡献,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为国家开放大学,一种新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提供支撑,以技术来真正推进学习的革命,最终实现人的价值。
(根据现场录音及PPT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