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ys-C、β2-MG、Fetuin-A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胎球蛋白A(Fetuin-A)与老年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究随机抽取2017年9月—2020年9收治的112例老年DKD患者为DKD组,同时选取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单纯糖尿病(DM)患者为DM组,另选取100例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血清Cys-C、β2-MG、Fetuin-A表达,分析Cys-C、β2-MG、Fetuin-A与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ACR)的相关性.结果:3组的Cys-C、β2-MG、Fetuin-A和ACR各项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DKD组和DM组患者的Cys-C、β2-MG、Fetuin-A和ACR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DKD组的Cys-C、β2-MG、Fetuin-A和ACR高于DM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β2-MG和Fetuin-A分别与ACR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性系数r值分别为0.819、0.928和0.867(P<0.05);Cys-C、β2-MG、Fetuin-A和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8、0.922、0.828和0.982,联合检测的AUC明显高于其他指标的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Cys-C、β2-MG、Fetuin-A与DK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相较于各指标的单独检测,Cys-C、β2-MG、Fetuin-A的联合检测有效实现对老年DKD的早期诊断和筛查.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左房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心房颤动首次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进行双侧肺静脉电隔离后、窦性心律时绘制左房电压图,若局部双极信号<0.5 mV,则定义为低电压区(LVAS).根据LVAS面积占左心房总面积的范围,将患者分为<10%组(57例)与≥10%组(51例).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SUA、左心房
目的:比较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合并中、重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患者经导管消融或常规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导管消融治疗对该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F合并中、重度功能性MR的患者151例,根据其住院期间治疗方案分为导管消融组与药物治疗组.为避免两组基线差异对结果的影响,采用倾向性匹配方法,校正年龄、CHA2DS2-VASc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
目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左心房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4月于华西医院就诊的LVEF值正常的MM患者48例(分为室壁正常组20例及室壁增厚组20例)及正常对照组32例.对所有受检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RT-3DE及3D-STI分析.结果:①MM患者中室壁增厚组β2微球蛋白及游离轻链水平较高(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MM患者室壁增厚组及室壁正常组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类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uto-HSCT)在部分AML中疗效优于联合化疗且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的总生存(OS)率和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等疗效相近,尤其是对于首次完全缓解(CR1)低危
目的:探讨多次输血者,TRALI疑似患者,正常献血者等三类人群机体内与免疫性TRALI相关的HLA抗体和HNA抗体种类及其水平的概况.方法:利用HLA和HNA检测试剂盒对100例三组人群进行HLA抗体和HNA抗体检测以及特异性的鉴定.结果:多次输血者中检出HLAⅠ类抗体24例(72.73%),检出HLAⅡ类抗体21例(63.64%);TRALI疑似患者检出HLAⅠ类抗体7例(15.56%),检出HLAⅡ类抗体12例(26.67%);正常献血者检出HLAⅠ类抗体4例(18.18%),检出HLAⅡ类抗体2例(
终末期心力衰竭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脏移植仍然是其最佳治疗方案.然而,供体心脏短缺、离体心脏保存和移植后免疫排斥等仍是心脏移植技术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因此,以双心室辅助装置和全人工心脏为代表的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成为心脏移植过渡期的首选方法,甚至逐渐成为长期治疗的替代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双心室辅助装置与全人工心脏的相关研究进展,对双心室辅助和全人工心脏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预后作一综述,旨在总结技术要求、血流动力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优缺点,为更全面深入的研究提供思路.
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紊乱患者的夜间脉氧下降率与昼夜血压变异的相关性及其形成非杓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本院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66例睡眠呼吸紊乱相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PER),分为杓型高血压组和非杓型高血压组.夜间呼吸暂停事件发生后,氧减事件中每秒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的百分比作为脉氧下降率,比较两组睡眠呼吸相关指标、昼夜血压水平及临床各项数据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脉氧下降率与昼夜血压变异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非杓型高
1病例资料rn患者,男,60岁.因“间断胸闷、咳嗽10年,加重伴呼吸困难半年”就诊于我院.10年前受凉后出现胸闷、咳嗽,伴心慌、出汗、乏力,伴咳白色黏痰,偶有双下肢水肿,无心前区疼痛,无头晕头痛、关节酸痛及恶心厌食,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期间胸闷反复发作,性质同前,住院给予纠正心力衰竭(心衰)等治疗后可好转.近半年发病次数增多,胸闷程度较前加重,伴乏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双下肢水肿,夜间高枕卧位休息,转至我院.既往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10年
目的:探讨降低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剂量应用于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标准剂量预防性血小板输注,观察组接受低剂量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对比2组血小板输注相关指标、输血后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输血后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输注总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后2次输血间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每例患者血小板输注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目的:研究血常规检测指标对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分期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初诊MM患者94例,根据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Durie-Salmon(DS)分期系统将MM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并收集患者血常规结果,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分析2种分期方法结果差异,比较不同临床分期血常规指标差异以及血常规指标与临床分期相关性,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血常规指标对MM预后的影响.结果:DS分期与R-ISS分期一致性K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