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唯吟 王喆琼道德的建构是一种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复杂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持续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反省自身,帮助他们重构道德认知。
  近几年,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深度学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认同。深度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它和被动的、机械的学习相对。小学道德与法抬课程是一门涵养学生生活实践智慧的课程,强调的是学生道德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深度学习应当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学习主题,全身心地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并获得能力与道德全面发展的学习过程,它能为儿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普遍存在讲授多、体验少等浅层学习的现象。教师应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引导学生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笔者结合课例作一些浅显的策略探讨。
  一、目标深度:把脉学情,精准定位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而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有效的教学都是始于精准的教学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有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设计,而忽视了前期对教学目标的定位,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甚至有不少年轻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会直接照搬优秀范例目标或教参的建议目标。这样的目标往往是泛化的,缺少对当下自己班级儿童的关注,没有真正贴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也没有聚焦儿童真实的需求。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度学习,首先就是要做到精准定位目标。
  以五上((美丽文字民族瑰宝》的教学为例,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丰富多样的文字”,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第二个板块是“古老而优美的汉字”,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第三板块是“意蕴隽永的汉字”,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反映了中华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人们可以从中体会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第四个板块是“影响深远的汉字”,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而本班的学情是:大多数的学生虽然从小学习说汉语、写汉字,但缺少对我国文字的整体认识;且大部分学生是民工子弟,课外阅读量不大,对汉字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等相关课外知识知之甚少。笔者通过对教材的深人研读,结合学生的真实学情,将课时分为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从而精准定位目标。第一课时:1.观看视频,制作文字年代尺,了解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以及汉字发展的历史和特点。2.欣赏书法作品,了解汉字发展中不同字体的风格,学习欣赏独特的书法艺术。3.初步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对我国汉字文化产生喜爱之情。第二课时:1.通过观察、分析感受汉字的寓意,知道汉字熔铸着祖先的智慧和灵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2.查阅资料,了解汉字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从世界文化多元化和现代社会全球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汉字,懂得珍视祖国的传统文化。3.感受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树立为祖国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只有深人、细致地研读教材,关注学生真实的学情,找准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才能准确定位,确定层次分明的课时目标,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扎实成长。
  二、体验深度:关注生活,丰富认知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有句名言:“我听到了,我忘记了;我看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也就是说,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激发儿童兴趣,引导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体验,激发潜能,丰富认知。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深度学习,需要学生自己愿意学并乐于学。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小学中高段的教学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多而杂,学生学起来可能有些乏味,甚至感到困难,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以至于倦怠于学、不愿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辅助教学,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加深学习体验的同时,为进一步的深度学习作铺垫。
  以三上《安全记心中》的教学为例,在课前导入阶段,笔者创设了一个课堂上的“红绿灯路口”交通路况场景,请学生上台体验参与,感受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随机抽部分学生上台,扮演场景中的人物,分别是汽车司机、骑电瓶车的人、骑自行车的人、普通行人等。笔者还适时引导学生模仿开车、骑车的样子,让他们更具真实的参与感。
  通过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设置,将这种平时生活中学生无法切身体验的生活场景引人课堂学习,不仅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让他们在这样的直接体验中,对遵守交通规则有了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丰富了自己的认知。
  (二)课堂模拟,亲历体验
  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素材进行课堂模拟,将学生的日常生活搬到课堂上,实现和学生生活的对接,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模拟场景中,亲历体验,更加投入地进行课堂学习。
  如,在教学二下《传统游戏我会玩》这一课时,笔者尝试把各种游戏搬到课堂上,玩是儿童的天性,能够实际动手玩一玩带给儿童的感官刺激是远胜于听一听、看一看的。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传统游戏的乐趣与魅力,从而喜欢上传统游戏,喜欢上它所包含的传统文化,这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的关键所在。又如,进行四上《这些事我来做》这课的教学时,在学生暢聊自己曾经做过的家务活之后,笔者设计了一场“家务小能手”现场擂台赛,让学生现场参与、动手体验,在比赛的氛围中,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验做家务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这种家务活的体验学习突破了教学难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了解家务活的好处和做家务活的意义”作了良好的铺垫。
  道德不是教出来的,而应该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学习者亲历其中,获得真实的感受。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生活,丰富学生的体验和认知,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的深度体验,这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深度学习的关键。   三、思维深度:有效引领,持续深入
  孔子曾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在学习中至关重要。思维深度是小学道德与法抬课堂深度学习的核心。要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的思维深度,教师作为儿童课程学习的引路人,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巧妙设计,帮助儿童在课程学习中持续深人,重构道德认知,为学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任务前置.预热学习
  儿童的思维方式是直观的,他们在理解一些抽象问题时,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学前任务,进行适当知识的铺垫,以降低学习难度。
  以三下《四通八达的交通》的教学为例,要求学生能关注现代日常的交通方式,感受交通方.式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了解家乡交通的变化,感受家乡交通的飞速发展。交通、出行等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每天出门上学都要用到不同的交通方式,经过不同的交通路线,但学生往往只关注一些自己需要知道的,如他们的上学路,学生知道去学校的路怎么走,可是你问他经过了哪几条路,路名叫什么,他们多半是答不出来的。又如,学生知道乘飞机、汽车、轮船等这些基本的交通方式,但这些交通方式的特点、使用利弊,他们不会去思考深究。所以,学生的这种理解和认知是表层的、有局限性的。不同的交通方式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家乡交通有什么新变化?如果对这些一无所知,课堂上深度学习的展开必然也会受到限制。为了突破类似的教学难点,笔者设计了课前學习单(见表1),将一些学习任务前置,放到上课之前,以学习单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前置式学习,突破难点。
  通过学习单的设计,笔者系统地帮学生梳理了一些关于交通的间题,引导学生去关注那些以往忽视的间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他们平时经历过但没有思考过的间题。学习任务前置,为进一步开展课堂学习作了铺垫和预热。
  (二)层层设问,促进反省
  道德的建构是一种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复杂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层层设间,引导学生持续深人思考,联系生活,反省自身,帮助他们重构道德认知。
  以四上《这些事我会做》的教学为例,通过录音呈现不同孩子对家务活的不同观念后,笔者通过提问,请学生来说感受。如,问题一:你听到了什么?还有可能会听到什么?(案例反馈交流)问题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评判案例人物)问题三:你自己平时有这种行为吗?(反思自身行为)问题四:应该怎么做呢?(指导未来生活)
  在这个反馈过程中,教师层层设问,步步推进,引导学生从旁观的评价者转变为自身的审问者,主动反思自身行为,并认真思考今后应该怎么做,以此来指导他们今后的生活。
  (三)场景再现,指向生活
  通过任务前置、层层设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构建起他们的道德认知。但这些都还是纸上谈兵,缺乏真正的生活实践。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生活中常见的种种问题场景皇规在他们面前,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去思考,如果在生活中真的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已应该怎么做,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演练,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促进良好道德的发展。
  仍以《这些事我来做》的教学为例,当学生对做家务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白了做家务活的意义之后,笔者设计了一组“小鬼当家”的生活场景,配合录音介绍,依次出示脏乱的铣碗台、乱糟糟的卧室、堆着脏衣服的卫生间等图片,将一系列的生活问题场景再现,引导学生深人思考,如果在生活中面临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这一幅幅场景、一次次思考,都是在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日常生活,承担起家庭责任。
  四、情感深度:引发共鸣,沉淀情感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旨在为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公民奠定基础,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爱亲敬长、爱家乡爱祖国。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深度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上,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升华。这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深度学习特殊的价值追求。
  以四上《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教学为例:,教学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份观察记录表——爸爸/妈妈的一天,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父母的日常生活,了解父母的辛苦以及他们为家庭的付出,体谅他们的不易,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和关爱之情。在教学的过程中,这样一个小环节的设置,加深了儿童对父母的理解,升华了儿童对父母的感情。
  再以五上《神圣的国土》的教学为例,教学这一课时,笔者在课前播放音乐《我和我的祖国》,以耳熟能详的歌曲激起他们的爱国之心。然后,通过对比中国与欧洲的领土面积,让学生感受祖国的辽阔与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播放视频《守边疆的战士》,让学生感受祖国海‘陆疆域的辽阔;通过了解我国的行政区,了解香港和台湾的历史,让学生知道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神圣不可侵犯,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笔者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国家领土主权教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情感价值观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关注生活能力提升,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期待这样的深度学习,更多地发生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以“深度”润泽儿童的心灵。
  【赵唯吟,浙江省慈溪市蓝天小学;王喆琼,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孙格格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9年度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课题“三维共生:道德与法治绘本资源重整与教学应用研究”(JDNNU20190315)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没有权威的教育,几乎就是无效的。教师权威是角色赋予的,也来自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法定地位,对这群难以管束的学生来说,奈娜的权威更多的来自人格魅力,具体地说是奈娜的接纳包容、深沉的师爱、执着的信念感染了他们。  电影《嗝嗝老师》讲的是:患有妥瑞氏症的女主人公奈娜,读书时饱受同学的嘲笑,还被12所学校拒之门外。后来可汗校长包容接纳了她,可汗校长的做法,点燃了奈娜理想的火苗,给了她人生的启迪。从此,她立志要
奖励和竞争都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产生副作用对学生的伤害会更大。建议少一些竞争性奖励,多一些“达标式”奖励,也就是少一些极少数优秀同学通过竞争才能获得的奖励,多一些学生只要达到了自己应该达到的标准就可以获得的奖励。  下课回到办公室,李大姐正在跟同事抱怨:“我女儿上初中,非要一部5G手机才同意努力学习。小时候只要买个棒棒糖就很开心,后来是各种洋娃娃也能满足,现在胃口越来越大了,我自己这个破手机用了好多
摘要 教师生活在“泛制度化”的学校环境中,学校制度对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职业道德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现实地看,当前学校制度在价值层面和实践层面存在双重困境,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改善。应从学校制度入手,理性分析制度与师德的关系,审慎剖析当前师德建设的制度困境,提出破解策略,为教师职业道德提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师德;教师道德;制度;学校制度  作者简介 刘志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
对不同月龄宝宝担心事儿的建议    本月值班专家  李建茹(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主管心理师,著有《解读宝宝心——给年轻父母》一书。)汪荃(北京市早期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在亲子班里……  为宝宝精心挑选了亲子班,宝宝却不会和老师配合,真让人失望。(10个月)  说到配合,我想10个月的小宝宝只可能和照料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有一些默契。可能是源于天性,更多的是在宝宝出生之后,母亲迎合孩子的需
就像很多医生和研究者总在试图测量、调查人的快乐和幸福一样,《父母必读》杂志也用2个月的时间进行了这样一个“妈妈幸福感”的调查。调查结果和专家们的分析都登在了这期杂志的《特别策划》里面了。也正像以往的调查从来都没有取得所谓的正确答案一样,我们的这次调查和分析也不太可能开出一个让每个人都满意的幸福药方。因为幸福是一个复杂而又常常自相矛盾的状态,因此要把幸福固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比如有专家调查得出结论:
在智能时代,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及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去陶冶学生的能力,将仍然是教师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素养。要防止人利用人工智能去奴役他人,我们必须在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来临之时成功地将人类的道德水平普遍提高到一個新高度,以适应智能时代的新要求。正如前文所述,人工智能在其本质上不过是人的一种工具,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延伸,它本身无所谓道德或不道德,只不过这种特殊的工具是人类智能这一看家本领的延伸,具有此
我校践行“交往教育”三十年,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教育目标的设计、教育内容的组织、教育方法的优化,促使他们学会交往,掌握必要的交往规范,形成正确的交往观念,培养初步的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学校的“五蕴”课程就是在“交往教育”的“尊重、理解、合作、对话、共生”的内涵基础上建立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包括自治力系列课程、博爱力系列课程、凝聚力系列课程、适应力系列课程和成长力系列课程。“五蕴”课
据《布里斯班时报》(BrisbaneTimes)报道,随着学校与校园暴力的斗争加剧,被退学的学生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在麦高文政府采取新措施解决新澳大利亚州公立学校校园暴力问题之后,今年已经有7名学生因为身体攻击行为被学校“排除在外”,另外还有3名学生被要求开除,919名学生因为有攻击性行为被要求停学。这些是2019学年前四周的统计数据。据悉,去年这个时间段里,没有学生被开除,但仍有799名学生因人身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阿兰    婆媳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经。拥有了良好的婆媳关系,某种程度上就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不过,就像“幸福”一词随着时代的变迁正在被赋予新的意义一样,良好的婆媳关系也正在突破传统的“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单一模式。我们可以亲如母女,也可以相敬如宾、甚至可以淡淡如水,只要能够保持家庭的和谐,那么一切OK!    和婆婆“划清界限”  师颖:我们和婆婆没有住在一
你的小宝贝酷爱吃甜食,动不动就要喝甜饮料?在超市购物时,小家伙一到糖果区眼睛就发亮,买回家没多久就将它们一扫而光了?看看下面的内容,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甜蜜蜜”生活小记      才4岁就有2颗蛀牙  讲述人:方可婷,  女儿蒋方仪4岁半  经典表情:极度焦虑  小女是个超级的“甜蜜蜜”宝宝。奶奶因为爱孙女心切,更是每天小甜点、巧克力、口香糖地伺候着。虽然我也经常教育她要少吃些甜食,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