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外国语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广外附校)坐落在南宁市仙葫开发区,创建于2001年,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是一所具有一体化、集团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办学特征的民办学校。创办之初,该校提出“留住中国魂,做好国际人”的办学理念,主打“爱与梦”的教育、绿色大课堂、外语“大视界”三大特色教育,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
立生德,树生魂
踏进广外附校的校门,首先闯入视野的是屹立在该校综合楼前的一尊巨大的孔子塑像,楼前左右两旁还安放着两块大石,石上分别刻着“梦”“爱”字样。这正是该校“大爱无疆,勇敢逐梦”办学目标的集中体现。多年来,该校提倡“大爱”教育,通过开展精彩纷呈的活动,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有爱心、懂感恩,有梦想、善追求,敢担当、能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对于“大爱”教育,广外附校学生有着深刻的理解。“我觉得‘大爱’就是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做起,最后上升到爱社会、爱国家。”该校高二文科班学生罗淋元说,“同学间能够互相友爱、互相帮助、相互礼让,也是‘大爱’的表现。”
在广外附校教师的心里,“大爱”是温暖和感动。该校教师覃建兰动情地对记者说:“对我来说,广外附校是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工作场所。刚进校的时候,因为缺乏经验,我的心里很忐忑,总怕教不好。但是同事们很无私,很有耐心,他们从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行为的养成等方面,给了我很多细致的指导,让我能很快进入教师这个角色。”
“教育当以育人为先,只有把‘人’先立起来,‘人’才能堂堂正正、挺直腰板地走下去。”广外附校总校长黄灿说。为了达成“立生德,树生魂”的目标,该校围绕“大爱”教育设计了有效可行的工作方案。首先,从景观环境入手,通过打造雕像文化、奇石文化、园林文化,让学生在环境的熏染中,养成儒雅的气质、高雅的志趣。其次,该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小学部的“亲子百家宴”“每周国学经典展示”,初中部的“跳蚤市场”,还有高中部的“辩论会”“中加文化交流活动周”等,成为该校师生每月的“狂欢节”。2014年,该校又引进了“新派国学”,为“大爱”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
“学校的活动很多,比如说感恩父母的活动,对小孩的成长非常有帮助。我的小孩在家里因为很受宠,比较娇气、自我,自从到广外附校读书之后,他不再像以前那么任性了,还懂得孝顺家里的长辈,待人接物方面也做得更好了。这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广外附校学生家长张静怡高兴地说。
打造“绿色大课堂”
广外附校八(1)班的作文课是从一个“红包”开始的。这是一节以“金钱”为话题的作文课,授课教师范婷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红包,然后让各小组以“钱”为原点发散思维。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由“钱”联想到了钱的起源、用途、材质、形式等,在此基础之上,学生们进一步拓展思维,对金钱的利弊、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等作深入探讨。
“这样上作文课非常好玩!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冒出了许多新奇有趣的点子,让我茅塞顿开。以前的作文课很闷,而且也不懂写什么,但自从学习‘新派作文’之后,大家都喜欢上作文课了。”广外附校八(1)班学生黄奕森兴奋地说。虽然课堂刚结束,但他仍然沉浸在那种自由活泼、充满张力的课堂氛围当中。
刚建校时,课堂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情绪比较低落,这曾令广外附校的领导班子颇感头疼。2015年,该校决定改变旧有的课堂教学形态,在小学部高年级、初中部分别进行“绿色趣动课堂”和“绿色解惑课堂”教学改革,“新派作文”教学正是该校课堂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绿色课堂”,是一种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从而营造一个和谐、平等、开放、愉悦的教学氛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广外附校“绿色课堂”的关键在于“一表三元素”,“一表”即将导、学、练融于一体的“绿色课堂导学简表”,“三元素”即自学提疑、探究析疑、训练解疑三个课堂教学环节。
小学阶段的“绿色课堂”重点在于趣和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鲜活生动的情境,激发、融合和陶冶学生的情趣,让课堂变得“主动、互动、灵动”。初中阶段的“绿色课堂”则偏重于解惑,通过设计层级性、梯度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提疑、合作析疑、探究解疑,让课堂变成学生迸发思想火花的园地。
“‘绿色课堂’很热闹、很活泼,小组讨论、组间讨论、全班大讨论让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同学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寡言。我们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不仅能够学到很多知识,还能锻炼胆量、口才和思辨能力。”广外附校高一学生黄婷说。
外语教育“大视界”
“在广外附校,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供我们选择学习,而我更喜欢学习小语种。”广外附校高二学生俞晴告诉记者。俞晴选学的是日语,每周三为时2个小时的日语课,是由广西外国语学院大学部的专业教师授课,这让他感到新奇且充实。“大学部的老师上课很有趣,能学到很多专业知识,还有很多口语交流的机会,我的日语能力提高得很快。”俞晴说。
小语种教育是广外附校践行“做好国际人”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目前,该校开设有法语、西班牙语、日语、越南语、泰语、印尼语、柬埔寨语等7个小语种班,覆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该校还从高二开始进行法语、西班牙语、日语三个语种的专业编班,每个学期安排13—14次课程,为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创造更好的条件。该校自2015年11月开设小语种选修课以来,报名人数逐年递增,每个学期都有近80%的学生选择相关语种。
除了开设选修课,广外附校还根据小语种专业特点,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墙报出版、外语角活动,举办小型的各语种单词默写比赛、课文朗读比赛、儿歌比赛、小诗诵读比赛等,开展师生齐参与的外语小语种节,同时利用迎新晚会、国庆晚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做好小语种教育的同时,广外附校还大力建设“第一外语”——英语专业。2016年,该校启动了“简而明”英语课堂教学改革,采用“简而明”直注音标体系进行语音教学。“简而明”英语教学法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发音和口语技能,通过20个课时的直注音标体系学习,学生基本具备“看词能读,听词能写”的能力,从而为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简而明’英语比过去的英语学习简单多了,以前要学48个国际音标,然后再一个一個单词去拼读,现在只用学9个就能学习所有单词。只要掌握好这9个音标,就算是陌生的单词也能比较准确地读出来,有时还可以大概推断该单词的意义,简单易学。”广外附校初一学生唐润萱说。
随着三大特色教育的深入实施,广外附校的办学成绩实现了稳步提升,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师》杂志社南方工作站、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慕课学院”南方分院,并获得广西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南宁市花园式单位等多项荣誉。一项又一项的成绩,昭示着这所年轻的民办学校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向前迈进。
(责编 谢宗军)
立生德,树生魂
踏进广外附校的校门,首先闯入视野的是屹立在该校综合楼前的一尊巨大的孔子塑像,楼前左右两旁还安放着两块大石,石上分别刻着“梦”“爱”字样。这正是该校“大爱无疆,勇敢逐梦”办学目标的集中体现。多年来,该校提倡“大爱”教育,通过开展精彩纷呈的活动,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有爱心、懂感恩,有梦想、善追求,敢担当、能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对于“大爱”教育,广外附校学生有着深刻的理解。“我觉得‘大爱’就是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做起,最后上升到爱社会、爱国家。”该校高二文科班学生罗淋元说,“同学间能够互相友爱、互相帮助、相互礼让,也是‘大爱’的表现。”
在广外附校教师的心里,“大爱”是温暖和感动。该校教师覃建兰动情地对记者说:“对我来说,广外附校是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工作场所。刚进校的时候,因为缺乏经验,我的心里很忐忑,总怕教不好。但是同事们很无私,很有耐心,他们从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行为的养成等方面,给了我很多细致的指导,让我能很快进入教师这个角色。”
“教育当以育人为先,只有把‘人’先立起来,‘人’才能堂堂正正、挺直腰板地走下去。”广外附校总校长黄灿说。为了达成“立生德,树生魂”的目标,该校围绕“大爱”教育设计了有效可行的工作方案。首先,从景观环境入手,通过打造雕像文化、奇石文化、园林文化,让学生在环境的熏染中,养成儒雅的气质、高雅的志趣。其次,该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小学部的“亲子百家宴”“每周国学经典展示”,初中部的“跳蚤市场”,还有高中部的“辩论会”“中加文化交流活动周”等,成为该校师生每月的“狂欢节”。2014年,该校又引进了“新派国学”,为“大爱”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
“学校的活动很多,比如说感恩父母的活动,对小孩的成长非常有帮助。我的小孩在家里因为很受宠,比较娇气、自我,自从到广外附校读书之后,他不再像以前那么任性了,还懂得孝顺家里的长辈,待人接物方面也做得更好了。这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广外附校学生家长张静怡高兴地说。
打造“绿色大课堂”
广外附校八(1)班的作文课是从一个“红包”开始的。这是一节以“金钱”为话题的作文课,授课教师范婷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红包,然后让各小组以“钱”为原点发散思维。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由“钱”联想到了钱的起源、用途、材质、形式等,在此基础之上,学生们进一步拓展思维,对金钱的利弊、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等作深入探讨。
“这样上作文课非常好玩!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冒出了许多新奇有趣的点子,让我茅塞顿开。以前的作文课很闷,而且也不懂写什么,但自从学习‘新派作文’之后,大家都喜欢上作文课了。”广外附校八(1)班学生黄奕森兴奋地说。虽然课堂刚结束,但他仍然沉浸在那种自由活泼、充满张力的课堂氛围当中。
刚建校时,课堂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情绪比较低落,这曾令广外附校的领导班子颇感头疼。2015年,该校决定改变旧有的课堂教学形态,在小学部高年级、初中部分别进行“绿色趣动课堂”和“绿色解惑课堂”教学改革,“新派作文”教学正是该校课堂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绿色课堂”,是一种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从而营造一个和谐、平等、开放、愉悦的教学氛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广外附校“绿色课堂”的关键在于“一表三元素”,“一表”即将导、学、练融于一体的“绿色课堂导学简表”,“三元素”即自学提疑、探究析疑、训练解疑三个课堂教学环节。
小学阶段的“绿色课堂”重点在于趣和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鲜活生动的情境,激发、融合和陶冶学生的情趣,让课堂变得“主动、互动、灵动”。初中阶段的“绿色课堂”则偏重于解惑,通过设计层级性、梯度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提疑、合作析疑、探究解疑,让课堂变成学生迸发思想火花的园地。
“‘绿色课堂’很热闹、很活泼,小组讨论、组间讨论、全班大讨论让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同学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寡言。我们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不仅能够学到很多知识,还能锻炼胆量、口才和思辨能力。”广外附校高一学生黄婷说。
外语教育“大视界”
“在广外附校,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供我们选择学习,而我更喜欢学习小语种。”广外附校高二学生俞晴告诉记者。俞晴选学的是日语,每周三为时2个小时的日语课,是由广西外国语学院大学部的专业教师授课,这让他感到新奇且充实。“大学部的老师上课很有趣,能学到很多专业知识,还有很多口语交流的机会,我的日语能力提高得很快。”俞晴说。
小语种教育是广外附校践行“做好国际人”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目前,该校开设有法语、西班牙语、日语、越南语、泰语、印尼语、柬埔寨语等7个小语种班,覆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该校还从高二开始进行法语、西班牙语、日语三个语种的专业编班,每个学期安排13—14次课程,为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创造更好的条件。该校自2015年11月开设小语种选修课以来,报名人数逐年递增,每个学期都有近80%的学生选择相关语种。
除了开设选修课,广外附校还根据小语种专业特点,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墙报出版、外语角活动,举办小型的各语种单词默写比赛、课文朗读比赛、儿歌比赛、小诗诵读比赛等,开展师生齐参与的外语小语种节,同时利用迎新晚会、国庆晚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做好小语种教育的同时,广外附校还大力建设“第一外语”——英语专业。2016年,该校启动了“简而明”英语课堂教学改革,采用“简而明”直注音标体系进行语音教学。“简而明”英语教学法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发音和口语技能,通过20个课时的直注音标体系学习,学生基本具备“看词能读,听词能写”的能力,从而为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简而明’英语比过去的英语学习简单多了,以前要学48个国际音标,然后再一个一個单词去拼读,现在只用学9个就能学习所有单词。只要掌握好这9个音标,就算是陌生的单词也能比较准确地读出来,有时还可以大概推断该单词的意义,简单易学。”广外附校初一学生唐润萱说。
随着三大特色教育的深入实施,广外附校的办学成绩实现了稳步提升,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师》杂志社南方工作站、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慕课学院”南方分院,并获得广西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南宁市花园式单位等多项荣誉。一项又一项的成绩,昭示着这所年轻的民办学校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向前迈进。
(责编 谢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