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耳甲艇软骨构建鼻尖软骨支架复合体在鼻综合整形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侧自体耳甲艇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支架复合体在综合鼻整形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长沙禾丽医疗美容医院收治的521例鞍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例,女509例,年龄18~53岁,初次鼻整形患者310例,二次鼻修复患者211例,排除组织破坏严重的挛缩鼻患者。切取双侧耳甲艇软骨,将其进行切割、组合,包括鼻小柱支撑移植物、抑后旋移植物以及帽状移植物,并构建鼻尖支架复合体,塑造鼻尖形态,同时将硅胶假体或膨体聚四氟乙烯雕刻成柳叶形,抬高鼻梁。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让医生、患者和第三方对比术前和术后6个月以上照片来进行手术效果的评估,三方都满意为显著有效,两方满意为有效,一方满意为一般,都不满意为差;术后若出现感染、假体外露等并发症判为差。同时对鼻尖高度变化及鼻长度的变化进行测量。

结果

521例患者术后即刻均获得满意的外形,随访6~24个月,鼻尖外形保持良好,血液循环、色泽正常,鼻尖表现点明显,自然美观、立体挺拔。521例中显著有效471例,有效30例,效果一般15例,差5例,疗效满意度为96%(501/521)。鼻尖高度比术前抬高(3.5±0.3) mm,鼻长度比术前延长(4.9±0.4) mm。

结论

以双侧耳甲艇软骨构建鼻尖软骨支架复合体联合硅胶假体或膨体行综合鼻整形,可作为鞍鼻患者初次鼻整形及二次修复鼻整形的常规方法,效果可靠。

其他文献
期刊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指由珠蛋白基因缺陷(突变、缺失)导致的一种或多种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引起的遗传性慢性溶血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地贫基因携带者妊娠期发生与贫血相关的产科合并症与并发症的风险增加;若夫妻双方均为同型地贫基因携带者,生育重型地贫患儿的风险增加。因此在参考国内外最新指南和文献的基础上制定本共识,旨在为规范育龄夫妇地贫基因携带者的筛查、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妊娠期管理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双叶皮瓣在舌癌、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6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8~72岁。采用腓动脉穿支双叶皮瓣进行修复,一叶修复舌部,一叶修复口底,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有无肿瘤复发、转移,并评价患者的外形、张口度、吞咽功能、语言功能及下肢恢复情况等。结果6例患者中1例口底癌
目的探讨乳糜脂肪在眼睑贴骨瘢痕性凹陷萎缩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合理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眼睑贴骨性瘢痕所致的凹陷及萎缩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行腹部皮下脂肪抽吸,将获取的脂肪进一步机械细化处理获得乳糜脂肪。根据需要在眼眶区域行序列化乳糜脂肪注射,每次注射间隔时间约3个月。脂肪移植后3个月左右,对于伴发上睑下垂或眦点异位
目的探讨高速旋切刀联合多技术在成人项部脂肪垫治疗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83例项部脂肪垫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超量肿胀麻醉后,于脂肪垫正下方和(或)外下方距脂肪垫约2.0 cm处各做一长约0.5 cm的皮肤切口标识,先用叉形刀多平面、多角度分离脂肪垫,然后用旋切刀切除并彻底将其吸出,再用细吸脂管抽吸脂肪垫与正常脂肪过渡区域,直至过渡自然、平整,最后用油钉
眼睑及眶周组织发生老化的主要解剖学病因即为眶周支持韧带的逐渐衰老及松弛。眶周区域的支持韧带主要包括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外眦眶缘增厚区以及内眦区的泪槽韧带。利用眶周韧带进行下睑成形的手术方案可因其精细解剖学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更新,按照对韧带松解的范围、层次以及睑颊沟、泪沟及眼袋的严重程度对手术方案加以调整。文章介绍了眶周区域主要韧带的解剖学进展,并进一步阐述了下睑手术中对于眼轮匝肌支持韧带不同处理方式的
目的探讨游离前臂皮瓣阴茎再造术中阴茎头成形方案的选择策略。方法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收治20例行游离前臂皮瓣再造阴茎的患者,年龄19~41岁,其中易性病(女变男)14例,两性畸形3例,先天性阴茎发育不良2例,外伤后阴茎缺损1例。术中根据患者前臂皮瓣组织量及阴茎头发育情况等不同的术区条件,分别采用游离前臂皮瓣末端+山形肋软骨支架阴茎头成形、游离足背皮
目的明确年龄因素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A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比较不同年龄人ASCs辅助脂肪移植于裸鼠皮下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房整形美容中心,行腹部脂肪抽吸术的60例健康女性的剩余脂肪组织,年龄18~65岁。按供体年龄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18~29岁,B组30~49岁,C组50~65岁。各年龄组的脂肪采用胶原酶分离获得血管基质
目的比较带神经股前外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显微外科修复重建中心收治的以皮瓣修复的足踝部软组织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带神经股前外侧皮瓣组(A组)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B组)。统计2组皮瓣的一期存活率;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将皮瓣按评分设为
目的探讨基于光学追踪系统和力传感技术的吸脂针运动记录系统在吸脂术中对吸脂针运动数据的检测效果,并分析检测数据与吸脂效率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的脂肪抽吸手术患者。分别由A、B 2位术者抽吸患者吸脂区域的左侧和右侧,通过基于光学追踪系统和力传感技术的吸脂操作记录系统,采集术者250~400 s的操作轨迹数据和力数据,测量试验时间内吸出的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