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93-01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突破1.3亿,且高血压患病率仍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话题。据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具备遗传性的,父母都是高血压时,孩子患上高血压概率会达到45%;如果父母有一方是高血压,则孩子患上高血压的概率也会达到28%。
1 高血压类型及遗传特点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具备遗传性的;继发性高血压则不具备遗传性。原发性高血是较为复杂的多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后所形成,成年高血压类型基本都是原发性高血压,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则主要是采取药物控制,保障血压在正常区间,通过各种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高血压对身体多个器官的危害。继发性高血压本身不具备遗传性,由其他疾病引起所表现出的高血压症状,如果该疾病得以治愈或控制,高血压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2 高血压会遗传吗?
原发性高血压是会遗传的,但需要重视的是其具有相对性,不是父母患有高血压,子女便会一定患上高血压,只是父母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相对的子女患上原发性高血压的几率更大。不仅仅是高血压有遗传性,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也是具备一定的遗传性的,且部分糖尿病患者甚至存在家族史,而这些病症都可引发高血压。遗传基因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其只是潜在因素,真正诱发高血压疾病的还是与后天人们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和营养均衡的饮食结构是降低高血压风险的关键[1]。
3 高血压遗传原理
高血压具备遗传相关性,但在遗传性的具体表现很多人存在认知误区,即认为高血压疾病患者子女也会在某个时间点患上与其父母同样的高血压;这种认知其实是错误的,高血压遗传原理主要是指其遗传的并非高血压疾病本身,而是遗传了父母容易患上高血压疾病的体质,60%高血压患者都存在高血压家族史。
有部分父母其是在生完孩子后才患上高血压,这部分父母比较关心这样还会遗传给孩子吗?针对这类群体应明确高血压疾病发生因素主要是以基因和环境构成,基因往往是先天便决定的,因此部分父母即便生完孩子后患有高血压,生孩子前未有高血压,也无法确定其之前便没携带此类基因,因此一旦这部分父母检测有原发性高血压,即使其发病时间节点是在生育后,也仍旧有可能将易患高血压疾病基因体质遗传给孩子。
4 诱发高血压疾病机制
高血压是具备遗传相关性的,通俗点讲高血压是会遗传的,但需要重视的是高血压高发率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遗传,在实际生活中除遗传因素,大部分人后天不良习惯也是导致高血压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最为常见的饮食结构失衡,饮食不规律等便是诱发高血压疾病的重要原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在饮食选择上选择项更多,这便逐渐导致挑事、偏食问题层出不穷,部分人不管营养搭配均衡性,长期的大量的食用油炸、高脂肪食物,使得血液中甘油三脂含量不断增加,致使血管壁硬化血压增高的情况,继而引发高血压。缺乏锻炼、运动量不足也是诱发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原因,大部分人的生活工作方式基本都是静坐不动,日常很少运动使得肥胖性问题相对较为明显,肥胖一直以来作为造成高血压的重要诱因,其会导致人体内脂肪大量堆积,对血管造成严重压迫,使得心脏供输血液压力骤增。同时抽烟酗酒、长期熬夜都是诱发高血压疾病的机制之一,抽烟酗酒会刺激人体心脏加速跳动,造成血管痉挛收缩致使血压升高的情况出现;人本身血压情况是会随着昼夜变化而逐步调节变化的,通常白天的时候相对较高,夜晚时便会相对较低,如果长期处于熬夜状态,人自身血压状态在夜晚时也会处于高水平运行区间,随时间推移便会引发高血压[2]。
5 科學合理的预防高血压
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合理的预防高血压,人们必须从改善饮食、规律作息等方面出发,周期性的做好体检工作,测量血压、血脂、血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饮食结构,降低高油、高热、甜品的大量摄入,按照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的形式,少吃食盐、味精等调味品,以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生活工作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注重对自身情绪的实时调节,制定锻炼计划,坚持每天运动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心肺功能,防止超重或肥胖,同时吸烟酗酒人群还应及时戒烟戒酒,重视烟酒对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实质性风险;加强劳逸结合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等等。虽然高血压具有遗传性,但在实际生活工作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科学调节,有效规避不良习惯也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高血压疾病出现概率。
参考文献
[1]岳薇薇,胡大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高血压遗传病理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22):4440-4444.
[2]李红敏.高血压遗传易感性的候选基因法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09):1167- 1171.
作者简介:
代勇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主管护师,大学专科学历,擅长危重症的急救护理,致力于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COPD等疾病的科普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突破1.3亿,且高血压患病率仍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话题。据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具备遗传性的,父母都是高血压时,孩子患上高血压概率会达到45%;如果父母有一方是高血压,则孩子患上高血压的概率也会达到28%。
1 高血压类型及遗传特点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具备遗传性的;继发性高血压则不具备遗传性。原发性高血是较为复杂的多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后所形成,成年高血压类型基本都是原发性高血压,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则主要是采取药物控制,保障血压在正常区间,通过各种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高血压对身体多个器官的危害。继发性高血压本身不具备遗传性,由其他疾病引起所表现出的高血压症状,如果该疾病得以治愈或控制,高血压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2 高血压会遗传吗?
原发性高血压是会遗传的,但需要重视的是其具有相对性,不是父母患有高血压,子女便会一定患上高血压,只是父母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相对的子女患上原发性高血压的几率更大。不仅仅是高血压有遗传性,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也是具备一定的遗传性的,且部分糖尿病患者甚至存在家族史,而这些病症都可引发高血压。遗传基因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其只是潜在因素,真正诱发高血压疾病的还是与后天人们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和营养均衡的饮食结构是降低高血压风险的关键[1]。
3 高血压遗传原理
高血压具备遗传相关性,但在遗传性的具体表现很多人存在认知误区,即认为高血压疾病患者子女也会在某个时间点患上与其父母同样的高血压;这种认知其实是错误的,高血压遗传原理主要是指其遗传的并非高血压疾病本身,而是遗传了父母容易患上高血压疾病的体质,60%高血压患者都存在高血压家族史。
有部分父母其是在生完孩子后才患上高血压,这部分父母比较关心这样还会遗传给孩子吗?针对这类群体应明确高血压疾病发生因素主要是以基因和环境构成,基因往往是先天便决定的,因此部分父母即便生完孩子后患有高血压,生孩子前未有高血压,也无法确定其之前便没携带此类基因,因此一旦这部分父母检测有原发性高血压,即使其发病时间节点是在生育后,也仍旧有可能将易患高血压疾病基因体质遗传给孩子。
4 诱发高血压疾病机制
高血压是具备遗传相关性的,通俗点讲高血压是会遗传的,但需要重视的是高血压高发率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遗传,在实际生活中除遗传因素,大部分人后天不良习惯也是导致高血压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最为常见的饮食结构失衡,饮食不规律等便是诱发高血压疾病的重要原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在饮食选择上选择项更多,这便逐渐导致挑事、偏食问题层出不穷,部分人不管营养搭配均衡性,长期的大量的食用油炸、高脂肪食物,使得血液中甘油三脂含量不断增加,致使血管壁硬化血压增高的情况,继而引发高血压。缺乏锻炼、运动量不足也是诱发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原因,大部分人的生活工作方式基本都是静坐不动,日常很少运动使得肥胖性问题相对较为明显,肥胖一直以来作为造成高血压的重要诱因,其会导致人体内脂肪大量堆积,对血管造成严重压迫,使得心脏供输血液压力骤增。同时抽烟酗酒、长期熬夜都是诱发高血压疾病的机制之一,抽烟酗酒会刺激人体心脏加速跳动,造成血管痉挛收缩致使血压升高的情况出现;人本身血压情况是会随着昼夜变化而逐步调节变化的,通常白天的时候相对较高,夜晚时便会相对较低,如果长期处于熬夜状态,人自身血压状态在夜晚时也会处于高水平运行区间,随时间推移便会引发高血压[2]。
5 科學合理的预防高血压
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合理的预防高血压,人们必须从改善饮食、规律作息等方面出发,周期性的做好体检工作,测量血压、血脂、血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饮食结构,降低高油、高热、甜品的大量摄入,按照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的形式,少吃食盐、味精等调味品,以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生活工作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注重对自身情绪的实时调节,制定锻炼计划,坚持每天运动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心肺功能,防止超重或肥胖,同时吸烟酗酒人群还应及时戒烟戒酒,重视烟酒对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实质性风险;加强劳逸结合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等等。虽然高血压具有遗传性,但在实际生活工作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科学调节,有效规避不良习惯也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高血压疾病出现概率。
参考文献
[1]岳薇薇,胡大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高血压遗传病理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22):4440-4444.
[2]李红敏.高血压遗传易感性的候选基因法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09):1167- 1171.
作者简介:
代勇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主管护师,大学专科学历,擅长危重症的急救护理,致力于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COPD等疾病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