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隐私权保护中手术室护士存在的问题分析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民的文明和公民权利的意思的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在现代医学护理的过程中,人们对自身的隐私尤为关注,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剧增,从而促使隐私保护成为了公众正常的心理需求,这也就是现代系统化护理的基础.但是在护理的过程中,由于很多护理人员不够自觉,不经意间触犯了患者的隐私权,导致医疗纠纷的案例逐年递增.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慢阻肺患者在使用吸入装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药师的用药指导,保证患者能完全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同时为药师探索用药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患者现场操作吸入装置,了解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由药师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结果:纳入的168例患者中联合用药47例,单一用药121例,总共使用吸入装置215例次,患者使用吸入装置过程中无错误所占比例最低3.72% (8例次),41.40% (89例次)存在3种错误,所占比例最高;对错误操作步骤进行统计,其中未呼气或呼气不充分、未屏气或屏气时间不足
目的:观察冠心病并发心律不齐老年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并发心律不齐老年患者7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美西律片)和观察组(37例、胺碘酮片).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压、心率、生活质量、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伴心律不齐,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血压和心率控制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可推广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患者在接受护理时选择护患沟通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中收入的54例呼吸内科患者的基本资料录入Excel表格中,有系统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随机分组,单组内随机挑选27名患者,系统随机对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将护患沟通应用其中,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存在不同的满意度,而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更高,两组
目的:通过对比艾草熏蒸前后重症监护室(ICU)室内空气培养研究艾草熏蒸对ICU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本院ICU两间构造一样的病房作为试验环境,其中采用常规紫外线消毒方法下空气标本为对照组,采用艾草熏蒸消毒方法下空气标本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消毒前后空气培养结果.结果:对照组消毒后符合医院II类环境标准的占70%,符合医院III类环境标准的占90%,实验组消毒后符合医院II类环境标准的占96.67%,符合医院III类环境标准的占100%;实验组消毒后细菌菌落总数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
目的:探究于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运用中医护理配合健康宣教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并将其按照入院诊治的顺序均分为2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则为中医护理配合健康宣教的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疾病健康知识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对其随访半年后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运用中医护理配合健康宣教的效果理想,可
目的:探究分析难复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利用小切口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难复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实验组应用小切口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小儿患者的肘关节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小儿患者接受了小切口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患儿的肘关节功能相关评分显著提高,且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组间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接收的80例置胃管患者临床资料,采取随机分组,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PDCA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管理在非计划性拔管中的预防作用显著,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级高职护生177人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90人,采用混合式教学;对照组87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操作考核成绩、实验组护生干预前后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化.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操作单项成绩和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高职护生学习成效和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为同类院校的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3月于本院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接受常规护理流程,研究组61例接受优化护理流程.结果:研究组分诊时间、就诊-溶栓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1).溶栓后,研究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1).结论:优化护理流程能够有效缩短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中急救时间,促使神经功能恢复,适于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标准程序化护理干预在ICU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01月-2021年01月本院ICU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标准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体征、致残率、病死率、急救反应时间.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致残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救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标准程序化护理干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