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泊三醇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常性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鳞屑性红斑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制不清,治疗较为困难.紫外线光疗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线治疗手段,特别是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的广泛应用,极大推进了银屑病的治疗[1-2].外用疗法也是治疗银屑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维生素D类似物被认为是治疗轻中度银屑病的一线用药[3-7].部分研究表明,与单用NB-UVB光疗相比,NB-UVB与卡泊三醇软膏联合使用具有疗效好、照射总剂量低的优势.但其他一些回顾性研究分析发现,联合使用的总体疗效并不优于单用NB-UVB,仅仅可以降低紫外线的照射剂量[8-9].本研究拟通过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观察在同等照射剂量下,NB-UVB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血清钙水平、瘙痒程度等指标变化,以尿素软膏作为安慰剂对照药物,分析比较联合治疗与单用NB-UVB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

其他文献
患者女,77岁,双手指甲下及甲周红斑、脓疱51年伴远端指间关节畸形7年于2011年12月4日就诊.患者51年前左手拇指尺侧外伤后致甲沟部红肿,后出现甲周小脓疱,约10d后小脓疱自行结痂,未治疗.之后,左手拇指甲周及甲下开始陆续出现新的小脓疱.1年后,全部指甲及甲周均受累,以甲周及甲下反复出现小脓疱及指甲浑浊、增厚脱落为特点,持续至今。
期刊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控制局的指导和安排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讨论制定了《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与防治指南》,供皮肤科医师、妇产科医师、泌尿科医师、预防医学医师和其他相关学科医师在性病临床诊疗实践及预防控制工作中参考.现将4种性传播疾病的诊疗指南公布如下。
期刊
患者女,73岁,因全身出现皮损伴瘙痒半年余,于2012年6月10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躯干瘙痒,发现腰背部出现黑褐色斑片及丘疹,曾就诊于外院,未明确诊断,予外用青鹏软膏及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瘙痒可稍减轻.但皮损仍逐渐增多,渐发展至面颈部、前胸、四肢,伴轻度瘙痒.3个月前黑色皮损中间隔出现点状及片状白斑,致全身皮肤黑白相间呈花斑状表现.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其他不适.否认家族中有类
期刊
目的 探讨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相关性;探讨白芍总苷在寻常性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IL-17、IL-23 mRNA的表达量;对42例银屑病患者应用白芍总苷4周后及23例应用8周后外周血I
患儿男,2岁6个月.全身多发黄色结节半年.半年前患儿双手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伸侧各出现2~5个花生米大黄红色结节,无不适.近半年上述皮损逐渐扩大、增多,发疹至臀部、躯干,就诊于当地医院,未明确诊断.患儿足月顺产,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童无明显差异,智力发育正常;有黄疸病史,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后黄疸消退.父母非近亲结婚,患儿胞妹身体健康,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皮疹,其母亲有高血脂病史。
期刊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刘承煌教授因病抢救无效,于2013年11月23日凌晨2时20分在华山医院不幸逝世,享年88岁.刘承煌教授1925年12月出生,浙江镇海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9年6月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疗系,1954年9月至1958年9月在苏联列宁格勒第一医学院读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5-9月在解放军二十七军卫生部从事防治血吸虫病工作,荣立三等功.1950年12月到上海医科大学附
期刊
目的 探讨miR-21抑制物和miR-494模拟物转染A375细胞的最佳有效转染浓度及其对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取6个浓度梯度的miR-21抑制物和miR-494模拟物转染A375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相应的miRNA.继而用Cy5标记的miRNA模拟物阴性对照转染A375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 从A375细胞中成功提出mi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敷料促进BALB/c小鼠皮肤激光损伤后皮肤屏障修复的作用.方法 36只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均分为3组,每只小鼠用脱毛膏两侧背部脱毛后,用Q开关1064激光机,频率5 Hz,光斑3 mm,能量6J的激光照射脱毛区后,每组分别外用基质、基质+胶原蛋白、基质+透明质酸于小鼠一侧背部,另一侧不做处理(阴性对照).分别于6h,24 h,7d,21 d测试每只小鼠背部皮肤生理功能,并取
人类的老化是由基因(内源性)和环境(外源性)共同决定的复杂过程,影响着皮肤和其他器官.其中,皮肤的改变是人类老化最明显的特征.慢性日光照射是最重要的外源性老化因素之一,因此定期比较曝光部位与非曝光部位的皮肤特征,能够了解日光对皮肤的影响(光老化).该研究旨在评估结合了特殊3D图像处理工具的多光子显微镜能否为观察皮肤不同组织结构及其老化相关性改变提供新的方法。
期刊
淋球菌(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引起的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新发的4.98亿可治愈性病中淋球菌感染占1.06亿[1].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淋病病例95 263例,位于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病第5位[2].淋病是可以通过抗菌药物治愈的性病,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淋球菌已经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等抗生素产生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