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防灾规划中的避震疏散规划

来源 :基层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cle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系统介绍嘉兴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探讨了乙类模式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特别是对规划编制要点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以此同抗震防灾相关人员共同探讨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
  关键词:防灾;抗震;疏散
  1、背景
  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相关规划内容深化和贯彻落实的要求,同时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也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设部在2003年颁布了117号部令《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117号部令明确了审批权限,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由单独审批改为纳入城市规划程序一并审批;调整了重点抗震城市的编制模式,明确了7度区的大城市按甲类模式编制,6度区的大城市和7度及以上中等城市按乙类模式编制;弱化了城市抗震设法区划;明确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达到的目标。在这个大背景下嘉兴市编制抗震防灾规划是贯彻政策的需要,也是保障城市安全的需要。
  嘉兴市在早期也编制过抗震防灾规划——嘉兴市抗震减灾规划(2006-2010年),但由于编制时间过长,规划没有落实到建设用地控制,特别最近几年,嘉兴城市建设用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期的规划对城市抗震防灾已基本没有指导意义,可操作性差。因此需要重新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根据规划实施相关抗震防灾措施以达到防止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2、编制要点一城市用地
  城市用地抗震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城区建筑等各类抗震防灾规划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用地抗震防灾类型分区,场地地震破坏效应及不利地形影响估计,抗震适宜性评价。
  2.1、城市用地抗震防灾分区
  根据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特点,结合地形标高和地下水埋深,以及地面附着物情况等评价指标,将城市发展用地分为三类。
  一类建设用地:地基承载力较高,硬壳层厚度超过1.5米,第一、二硬土层广布,可作为一般工业、民用建筑的天然地基,可建重、高、大型建筑物,地形标高超过2.4米(黄海高程系,下同),地下水埋深大于2米,农村居民点少。主要分布在城市东南部,海盐塘至平湖塘区域。
  二类建设用地:采取适当工程准备措施方可使用,地基承载力一般,硬壳层厚度在1—1.5米,第一硬土层顶板埋深5—7米,地面标高1.8—2.4米,地下水埋深0.8—2.0米。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东部和西南部,城市北部也有零星分布。
  三类建设用地:不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只有采取大量填土,加固等措施,才能加以利用。地基承载力差,硬壳层厚度不足1米,第一硬土层缺失,地形标高低于1.8米,地下水埋深小于0.8米。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北部及城东路两侧至湘家荡区。
  2.2、场地地震破坏效应及不利地形影响估计
  中心城区内根据场地土层结构条件、历史地震震害情况、地下水埋藏条件、粉土粘粒含量、砂土埋藏条件进行砂土液化初步判定,经有关工程实测验算证明,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均大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结果表明,在规划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时,按地质年代判别,场区砂土可判定为不液化由此可证区内地震时饱和粉土层不会产生液化现象。但由于嘉兴市区长期超采地下水,已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一系列地质问题,因此不利地形影响仍然存在。另外地震时极易引起次生灾害,而且由于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以嘉兴市区为中心的区域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导致资源渐趋衰竭,并诱发地面沉降,这是作为平原水乡的嘉兴地震破坏的严重不利影响。
  3、编制要点二一基础设施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所指的基础设施,是指维持现代城市或区域生存的功能系统以及对国计民生和城市抗震防灾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工程设施系统,包括供电、供水、供气系统的主干管线和交通系统的主干道以及供电、供水、供气、交通、指挥、通信、医疗、消防、物资供应及保障等系统的重要建筑物和构筑物。
  基础设施总体可分为节点和网段两类构成要素,如供水系统中的水厂、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交通系统中的桥梁可作为节点分析,而高压线、给水燃气管网可作为网段分析。
  基础设施抗震防灾规划重点是对节点和网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薄弱环节和进行评价,根据评价和找出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减灾规划,确定抗震防灾要求和对策。特别是交通系统中的疏散道路、重要桥梁;给水系统中水厂、管线;供电系统中的变电站、铁塔、输配电线;通讯系统的基站等基础设施的规划。
  4、编制要点三一城区建筑
  4.1、在役建筑
  嘉興市重要建筑市政府综合大楼、交通局大楼、燃气公司大楼、供电公司大楼、电信公司大楼、给排水公司大楼和消防大队建筑物年代相对较新,按照“6度设计7度构造措施设防”的标准建设,抗震性能较好。而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建筑近期则需进行抗震鉴定和加固。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城区现有住宅总量为2400万平方米,其中大约有60%以上为上世纪建造,由于受当时工艺材料、物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大都为预制板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较差,抗震等级均低于Ⅵ度。
  4.2、新建建筑
  嘉兴市新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工程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基本烈度6度标准设防。新建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和措施。
  5、编制要点四-地震次生灾害防御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建筑物、设备、储藏器及管道等地震时遭到破坏,引起的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物质泄漏和水灾等非地震灾害。根据现状,嘉兴市的地震次生灾害主要分为次生火灾、有毒物资扩散、次生水灾、震后流行性疾病。编制地震次生灾害防御规划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次生灾害源调查、危险性评估、防御能力评估、根据评估提出对策和措施。特别是对气罐、油罐;化工厂储罐;放射性物质仓库等次生灾害源要重点对待。   6、编制要点五一避震疏散
  避震疏散指在震情紧张时期,组织和引导人们撤离地震危险度高的住所和活动场所,集结到预定的安全地点,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目的。避震疏散规划主要分为避震疏散分区、避震疏散场所规划、疏散通道规划。
  6.1、避震疏散分区
  我们在避震疏散规划的实际操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按照人口预测对规划范围所有场地进行防灾责任分区和避震疏散分区。使得灾时疏散、救援工作得到有序进行。一般的,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为了便于城市受灾时人员疏散和管理,避震疏散分区的划分应重点考虑方便灾害发生时人员疏散、就近避震、统一管理,根据该原则将嘉兴市区划分为6个防灾分区、92个防灾疏散单元。
  6.2、避震疏散场所规划
  紧急避震疏散场所1平方米/人,固定避震疏散场所2平方米/人,防灾据点总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紧急避震疏散场所服务半径为500米,固定避震疏散场所服务半径为2公里,防灾据点服务半径为3~4公里。按嘉兴规划疏散人口计算,规划紧急避震疏散场所规模至少为80公顷,固定避震疏散场所规模至少为48公顷,防灾据点至少5处。
  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一般选择城市居民住宅附近的小公园、小花园、小广场、专业绿地以及抗震能力强的公共设施或高层建筑物中的避震层(间)。其道路宽度应不小于5米,有多个进出口,便于人员与车辆进出。规模应不小于1000平方米。场地坡度不大于30度,与发震断层距离大于15米,无具危险性的次生灾害源。
  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一般选择面积较大、人员容置较多的公园、广场、操场、体育场、停车场、空地、绿化隔离带等。其道路宽度应不小于15米,有多个进出口,便于人员与车辆进出,人员进出口与车辆进出口尽可能分开,进出口应当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和车辆的进出。规模应不小于5000平方米,宜选择短边250米以上、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场地坡度不大于30度,与发震断层距离大于15米,无具危险性的次生灾害源。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其内灾时搭建临时建筑或帐篷,是供灾民较长时间避震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重要场所。
  6.3、避震疏散通道规划
  《抗震防灾规划标准》要求:计算避震疏散通道的有效宽度时,道路两侧的建筑倒塌后瓦砾废墟影响可通过仿真分析确定;简化计算时,对于救灾主干道两侧建筑倒塌后的废墟的宽度可按建筑高度的2/3计算,其他情况可按1/2~2/3计算。
  一般的,我们要求中心城区救灾与疏散道路应保证震后两侧建筑物堆积后的道路有效宽度:救灾主干道不小于15米,疏散主干道不小于7米,疏散次干道和疏散通道不小于4米。
  城市出入口应保证地震时对外部救援和抗震救灾的要求,不应少于12个,规划期内逐步扩充到20个。根据嘉兴市的实际情况,确定嘉兴市中心城区主要救灾通道有外环路、南湖大道、桐乡大道、中环路、广益路、城东路、城北路等。主要疏散通道有东升路、城南路、南溪路、新气象路、昌盛路、东方路、中山路等。
  7、总结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一项涉及到城市规划、工程抗震、地震工程、勘察、地质、供水、供电、燃气、交通、消防等诸多专业的综合规划,编制规划时需抓住各编制要点中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对嘉兴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的介绍,希望能梳理出一些抗震防灾规划编制要点中的重点内容和相关技术方法,以此同抗震防灾从业者共同探讨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 50413-2007)
  [2]《宜昌市中心城区避震疏散规划文本》2009.09
  [3]《荊州市城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2009
  [4]《淄博新城区防震减灾规划》200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城市环境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景观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施工技术的有效性是影响城市风景园林景观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就主要对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生态风景
期刊
摘要:居住区的园林绿化是以多种多样的园林植物、优美的景观环境和完整的设施来改善以及美化小区生态环境。本文以住宅小区工程为例,分析了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1、概述  该住宅小区一期的绿化景观工程为中高档的公寓景观绿化工程,该工程的绿化面积为1.2万多m2。为配合整体工程的最终效果,要求施工质量必须保证良好,整体感官效果优美
期刊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包括整理山水、改造地形、辟筑道路、铺装场地、营造建筑、构筑工程设施、绿化栽植等多项内容。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园林绿化行业逐渐成为热门行业,而且其规模日趋大型化。但是笔者通过多个工程的实践,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以下本文论述了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存在问题;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深入,面对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需要考虑建筑给水系统的节能问题。建筑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直接影响到给水系统的节能。文章阐述了建筑给水系统中常用的几种供水方式的特点,论述了建筑给水系统方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的事项。  关键词:给水系统;管网水压线;变频泵;节能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面对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需要考虑建筑给水系统的节能。一套合理的建筑给水系统应该既满足用户对
期刊
摘要:本文对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事前准备工作、事中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加强施工中的管理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分析探讨  1、给排水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可根据总体工程“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首先安排给排水工程开工,其目的的是完成“三通一平”中的通水和场地平整,并使排水系统及早具备排水能力,为施工现场的防洪、排涝发挥作用,为主体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期刊
摘要: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创造园林景观,还起着塑造景观特色及个性、体现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园林建筑小品的种类和功能,并对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建筑;小品;种类;应用  引言  园林建筑小品是指园林中为游人提供服务、休息娱乐和园林管理,具有功能性、装饰性的小型建筑设施,其体量小巧、造型精美,通常没有内部使用空间,有的依附于其他景物或建筑中,有的独立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与现目前我国部分城市港口工程现浇胸墙砼结构施工向结合,对施工中出现的结构裂缝以及处理方法进行论述说明。提出自己有关防治的一些观点以及其在施工中所取得的优良效果。  关键词:现浇胸墙;砼;裂缝;防治;处理方法  就现目前我国港口工程施工所采用的混凝土材料类型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的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或者说是缺点,裂缝的产生相比较其他类型混凝土而言更加容易。工程砼结构
期刊
摘要:园林工程要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做好预防措施。这样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群众创造美观和谐的环境。文章分析风景园林的作用以及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探讨其质量管理提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质量;管理  引言  风景园林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工程施工和风景园林景观之间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存在着一
期刊
摘要:水电设备安装工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水电安装施工时,要综合考虑与工程相关的各个环节。文中对水电安装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对工程设备安装施工质量的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水电安装;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水电安装施工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当今的生活。在每一幢的建筑中,水电安装工程
期刊
摘要:为保障国家财产和人生财产安全,确保农村小电站能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各级领导、全体员工一定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切实抓好抓实。本文,结合多年来的在水电站工作经验,阐述了本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相关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水电站;安全管理  1.树立“安全就是最大的回报”的观念  安全促生产,安全出效益。投资安全前提是生产安全,经济效益取决于生产安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