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萨马阁 与滇金丝猴做邻居

来源 :云南画报·云南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umonnoko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西塔城萨马阁自然保护区处于“三江并流”的腹地,与德钦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连为一体,绵亘数百里,是金沙江上游西岸的主要水源林和野生动物栖息地。这里林海莽莽、遮天蔽日,树种繁多,树形高大。大森林为众多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也是它们最佳的栖息和繁殖场所。近千只国家一级珍稀动物滇金丝猴就生活在这里,99’世博会前夕,抢救成活的小猴“灵灵”就来自维西的萨马阁。因此萨马阁被誉为“灵灵”的故乡,滇金丝猴的乐园。
  若只是绿色,未免脱不开些许的干涩,可有了大大小小的生灵就不同了。绿色的生气和精灵的灵气交织出一片人间仙境。
  萨马阁,傈僳语地名,意为最高最好的放牧场。虽名不见经传,但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滇金丝猴的信息都与这神秘的区域相联系。滇金丝猴,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最高贵的猴子,它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带,是猴类栖息地海拔最高的种类。由于臀部白色,在它栖息的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们把滇金丝猴称为“穿白短裤的猴子”。
  如今,护林员成为了滇金丝猴的守护神,它们悉心地留意那些“穿白短裤的猴子”的动向和生活,努力不让它们被天敌云豹和鹰伤害。渐渐的那些精灵就把护林员当作了“一家人”。谁是谁家的,哪一家的金丝猴又添了猴宝宝,护林员们一清二楚。要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一种心灵交流,我很是惊讶。
  村里的人也很喜爱这些美丽的生灵。每到春天它们就成群结对的下山觅食,地里耕作的村民常常可以看见它们灵动可人的身影。金丝猴不吃人类种植的任何作物,村里的傈僳族人就专门在它们经常出没的地方放上点它们喜欢吃的箭竹笋、刺梨嫩芽及刚刚破土的羊肚子菌。人们总是习惯在远处关注它们,不主动靠近,“因为它们不自在、不高兴”,一位傈僳老人对我说。
  短短几年的时间,萨马阁的滇金丝猴数量已经增长了几倍,成为“三江并流”地区乃至地球上最大的种群。
  走出萨马阁,我不停地回头,凝望着猴群消失的那片绿色,满怀着另一种美和爱的心境。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遥望的美!
  TIPS: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是当年茶马古道上德重镇,也是现今冬季进入梅里雪山的唯一道路。县内有其宗达摩祖师洞、叶枝古镇、同乐傈僳民族村、碧罗雪山、小维西教堂、康普寿国寺、世界最高海拔水稻产区攀天阁等景区景点。
  横断山脉中的绿宝石——维西县被誉为“兰花之乡”、“药材之乡”、“天然杜鹃花园”和“滇金丝猴的大乐园”。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维西至昆明694公里,从长江第一湾石鼓沿江而上就到达维西塔城镇,之后沿咏春河到达县城保和镇。从维西沿澜沧江而上,经叶枝可直达德钦县。
其他文献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州府康定因一曲《康定情歌》而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情歌的故乡。甘孜州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核心区。原始古朴的生态环境,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博大精深的康巴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是甘孜州旅游资源主要特色,川藏“茶马互市”形成的锅庄文化等都是康巴文化最亮丽、最耀眼的闪光点。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更是将这里作为中国西部旅游、特别是四川旅游发展的后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支持: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执行:何新闻 李雨霖 仲 凯  电影《泰坦尼克号3D》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热映,重燃人们对海洋旅行的向往。2013年是“中国海洋旅游年”,“山海互动”旅游模式,则是海洋旅游的创意延伸。“山海互动”的两大主角:云南和海南,也随之开始了频繁“互动”。曾有一句话叫做:山脉是凝固的海浪,海浪是跃动的山峰。身为一个来自春城昆明的地道云南山里人,我曾在三亚
期刊
我曾经憧憬过,如果一个地方有银白雪山,不远处就是无边大海,中间隔着密林,穿插着河流,林中鸟兽奔走,空中白云轻慢,飞鸟云集,这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致?海子的名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了大海,却未交代背靠的是否一座山峰。如果非要考究,理论上那就必须是一座山峰,“喂马劈柴”的场面,符合山野生活的逻辑。  这世界上,有山有海的地方不少,但因此成名的地方却不多见。原因或许在于,山非名山,海水不碧,即便组合起
期刊
小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电影是《甲午风云》,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的强国梦从此陨落,直到祖国的不能统一,似乎都是大海这个罪魁祸首造成的。作为一个高原上长大的孩子,见过的最大水面就是五百里滇池,但并不妨碍我有一颗海洋之心,在一本《血与火的海洋》的引领下,我最大的梦想就是率领一支强大的舰队,去解放台湾,与美帝国主义决战于太平洋之上。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也许都有这个梦想,海洋似乎与休闲、浪漫无关,
期刊
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2009年12月30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明确提出将海南建设成为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渡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3月24日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在海南开展境外旅客购物离境
期刊
这是个让世界着迷的地方,人们把生命中最乐观的状态刻进了石头,方圆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密布着各种寺庙神塔,无数张微笑的面孔贯穿其中,叹为观止。  台湾美学家蒋勋,三番五次到吴哥,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文明所在,埃及、希腊、印度、中国,但没有一个地方像吴哥窟,使我陷在一种茫然中,好像触碰到内在最本质的生命底层,美的震撼竟然变成一种心痛,美竟成了不忍。”
期刊
生命如河流,无论是在细草闲花清风朗日之间潺潺,还是在乱石险滩狂风骤雨中跌宕,都是它的本色。“让生命如夏花般绚烂,让死亡如秋叶般静美。”这是泰戈尔的一句话。生命的短暂总让我们无法回味,待回味时已到了终点。生命是什么?古往今来,每当提及这个问题,就会引起人们深深的叹息,静静的思索,幽幽的感慨。  师宗不是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地方,但师宗能让你在凝固的时光中获得第二次生命。生命如河般流淌过师宗的大地——生
期刊
去年不经意中在央视九套发现正在播出的六集纪录片《望海南》,当即大呼精品,一集不落看完。看完又不由得叹了一下:原以为自己数次海南之行,各地景点,应该已“搜刮”得差不多了,却没想到天南一隅,一岛之上,竟然还有如此深邃人文、迷藏景观?海南,究竟还有多少魅力去处等着去发现呢?  十年前游海南,大抵走的是传统旅行社路线。传统上,多数云南游客,往往不顾海口,直奔三亚,向海而去——这也在所难免,云南是多山之地,
期刊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法国摄影师杨·拉玛先生数度深入哈尼梯田,精心拍摄了名为《大地的雕塑》的纪录片,使元阳哈尼梯田在国外首次亮相,梯田之神奇壮美一出场便震惊和征服了世人。从此,元阳再也没有沉寂过,这块土地是被最多摄影发烧友所熟知的地方之一。再华丽的词藻,用来形容元阳的那片土地,都显得苍白无力,再伟大的摄影师,置身于这片大地,思维都会犯困。而新街就是元阳的老县城,现在的哈尼梯田旅游的中心。 
期刊
苏利耶跋摩二世当初建造小吴哥(吴哥窟)时,只有一个目的——献给至高无上的湿婆神。石料是从荔枝山过来的,人们将巨大的石块放在竹筏上漂流到这里,长年累月地雕刻、建造,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这工程真让人咂舌。  浮雕回廊,长达800米,一系列复杂、神奇的浅浮雕,讲述着伟大的故事,从神到人,从天到地。幽深的长廊,如时光隧道,诱惑着脚步不断跨过一道道门框。过去,曾经存放着几百尊佛像,如今许多只留下残损的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