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印清:经典人物邮票设计背后

来源 :文萃报·周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李印清”这个名字,老集邮迷们可能比较熟悉,而且脑海里很快会浮现出一连串的人物形象:列宁、孙中山、任弼时、陈毅、廖承志、郭沫若、爱因斯坦、斯诺、斯特朗、史沫特莱……这些经典人物邮票都是由原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李印清设计的。
   我曾拜访过李印清,听他讲述设计人物邮票的感受,以及艺术创作道路的往事。
  抓取爱因斯坦眼神
   1979年3月14日发行的J36《纪念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是李印清设计的第一套人物邮票,虽然仅有一枚,却意义深远。
   1979年3月,正值意义重大的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一年之际,又是改革开放不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念兴起。这一年恰逢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我国特地为其发行纪念邮票。
   这是新中国首次为外籍科学家发行专套邮票。此前的1953年12月30日,我国曾发行过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邮票,但它是与中国诗人屈原、法国作家拉伯雷、古巴作家马蒂一道,收在名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套票之中;而在1959年7月25日发行的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邮票,则收录在《世界和平运动》邮票中。这两套邮票均不是以人物名字直接命名的。
   李印清回憶,在接手爱因斯坦纪念邮票的设计任务后,可供参考的资料极为有限。在为数不多的图片中,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张黑白照片:身着毛衣的爱因斯坦坐在那里若有所思,双手交叉握举在身前,微微扬着的头注视着前方。他满头银丝,特别是那双深邃睿智的眼睛,让李印清眼睛一亮、心头一热,顿时感到这下有“戏”了。
   李印清以白色为衬底,以爱因斯坦的头像为主体,运用自己娴熟的素描技艺,紧紧抓住人物的眼神重点处理,着力刻画出科学巨匠独特的神韵;而在头像右下方标出的狭义相对论质能方程E=mc2,则堪称是画龙点睛之笔。
  “廖公就是这个样子”
   李印清说,画人物之前,一定要非常下功夫,要把这个人研究“活”了、研究“透”了,才能抓住他最典型的特征,进而画出“活生生”、有新意的“这一个”人来,让人一看便知“这就是他”!
   J153《廖承志同志诞生八十周年》邮票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廖承志是人们熟悉的带有传奇色彩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1988年,李印清阅读了大量有关廖公的材料和回忆录,动笔之前也作了反复思考。
   在绘制廖承志像时,李印清着力把握了人物的品德气质和性格特征,重点表现人物的笑。这种笑融会了廖承志的所有性格特征:诚恳热情、活跃乐观、坚毅豁达、富有朝气,同时还含有一些幽默与纯真,将这位多才多艺的社会活动家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李印清说之所以画“笑”,就因为廖公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虽然经历十分坎坷——17岁时父亲就遇害,一生中先后坐了7次牢,连长征中都是被押解着走过来的,但他从不悲观和失望。同时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通晓五国语言,作诗写字绘画样样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伴随其一生。
   邮票设计过程中,李印清曾带着画稿拜访廖承志夫人经普椿和儿子廖晖,征求意见。这一构思得到了廖公家属的赞同。
   李印清记得,当他把邮票设计图稿往那里一放,专家评审团的几位评委就“噌”地站了起来,指着图稿说:“就是这个!”“廖公就是这个样子!”“就这样!”华君武说:北平解放初期,我们同住在一个院子里,他始终就是这样一种性格。郁风也十分了解廖公,说:“他就是这个样子的。”
  陈毅:一个“头"足矣
   在自己所设计的10套人物邮票中,李印清只见过陈毅一人。陈老总喜欢文化艺术,有一年他陪同越南客人到中央美院去参观,李印清和他有过近距离的接触。李印清画陈毅形象时,他以素描淡彩画了一个精神焕发的头像,没有任何背景衬托,而且连衣领也没有。他觉得有陈毅这个“头”足矣,这样处理最有力、最得当,能够给人以活生生的力量。有邮友评价这一形象“让人足以触摸到一代元戎坚贞不渝的优秀品格和独特斗争阅历的烙印”。
   陈毅长子陈昊苏曾介绍,邮票的图片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陈毅为访问友好国家而拍摄的标准像。1972年1月6日父亲去世,母亲张茜特意选这张照片作为父亲追悼会上使用的遗照,并供全国报刊发表。5年后,《陈毅诗词选集》出版,这张照片被作为作者像用在扉页上。“我们全家很喜欢这张照片,因为它相当出色地反映了父亲坦荡、直率、豪放、乐观的性格。他含着微笑注视着前方,略略仰起头,似乎在展望着未来。”
  (摘自《纵横》 危春勇/文)
其他文献
一群女士参加了一个研讨会,主题是如何与丈夫维系爱的关系。   主持人问:“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爱自己的丈夫?”所有的女士都举起了手。   主持人又问:“你上次告诉丈夫你爱他是在什么时候?”有些女士回答今天,有些回答昨天,有些则回答不记得。   主持人请这些女士拿出手机,给丈夫发条短信,内容是:“亲爱的,我爱你!”然后,主持人让她们交换手机,并大声读出手机上的短信回复。   其中一些回复如下:   1
期刊
曾经有一件发生在日本的考古学丑闻。日本的一个考古学者藤村新一,在30年里以极高的效率频繁创造日本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惊人发现。凡是他带队到某一个考古点去,都必有重大发现,他将日本的旧石器时代从一万年前提到了几十万年前。   日本學界、政府、老百姓都兴奋异常,藤村新一的新发现被写进了历史教科书。   2000年11月,藤村新一又要率队到某一个考古点去,日本媒体《每日新闻》去采访,他们在考古点安装了红外线
期刊
都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好好干活,可哈尔滨市木兰县56岁的朱先生却不同。最近两年他开始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症状,每当饱餐一顿后,胸口就会出现一阵不适,休息后才能逐渐缓解。平日里家务活更是一样干不了,一活動就觉得心跳得厉害。起初,妻子以为他是在为自己懒惰找借口,常打趣嘲讽他是“吃饱了撑的”。可前些日子,朱先生胸闷心慌的症状加重,这才去了医院。检查后发现出现这些不适的原因正是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   原来,朱先
期刊
2019年,王景春凭借电影《地久天长》中饰演刘耀军一角,获得了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在剧中饰演机械厂工人的王景春,有很多焊工戏份,很多看过电影的观众都担心他会因此而受伤。实际上王景春不仅专业学过电焊,还取得了电工五级的证书,他把过去学到的那些技术全用上了。用王景春自己的话说就是:“这戏是给我写的。”   王景春年輕时叛逆,不愿读书,自己跑到技校学了电焊专业,他觉得电焊可以控制在手
期刊
假如让孩子投票什么让自己对父母产生反感和不满,那么唠叨肯定榜上有名。曾听一个孩子说:“我妈真的很烦,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放假我都不想回家了!”   所谓“杯满则溢”,在一件事情上,如果你说得越多,孩子往往做得越差,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心理学上被称作“超限效应”,指的是外来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使人感覺不耐烦。   简单来说,想让孩子听你怎么说,就告别唠叨,教你三招,“事半功倍”。
期刊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气候专家再次发出警告:“在核战争之后,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变暖是对地球生命的最大威胁。”这份由澳大利亚墨尔本智库——国家气候恢复中心发表的报告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报告称,如果人类不立即采取行动缓解全球变暖,那么人类文明“将在2050年崩溃”。   这份题为“目前气候相关安全风险:一种基于场景的方法”的报告,作者是澳大利亚国家气候恢复中心研究主管斯普拉特和澳煤炭协会前主席邓洛普
期刊
有人说,洗手液中含有害化学物质三氯生,会伤害甲状腺甚至致癌,为了健康,最好不要用洗手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三氯生的学名是二氯苯氧氯酚,它是一种广谱抗菌剂,人类已经使用了超过40年,是大众消费品中的常见成分,广泛存在于抗菌肥皂、沐浴露、牙膏和一些化妆品中,人们也能在服装、厨房用具、家具和玩具中发现它的身影。   三氯生对人体有害的说法,目前证据不足。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调查
期刊
发型师的发廊开在一家高级酒店里,但他收费并不高,我一直担心他赚不到钱。   有一天早上我去得很早,却发现他的发廊挤满了人。我说:“原来你的生意这么好啊。”   他笑着说:“也是一时的,今天恰好发型师都回来了。”   我惊异道:“什么叫发型师都回来了,他们不都是你雇的吗?”   他笑着说:“没有,我只雇了几个洗头阿姨。我们发廊的发型师跟我不是主雇关系,工资是按日结算的。”   “我的发型师都是自带客
期刊
端午刚过,热搜上出现了粽子新品——酸奶粽子,甚至还有大V帮它打call。大V的介紹是这样的:“白白嫩嫩的糯米粽子,浇上一勺酸奶……实在是解暑消夏之佳品。营养专家认为,酸奶与粽子同食,不但口味更佳,而且还可以减轻肠胃负担,消除因多吃粽子引发的消化不良、胃胀等。”   加了酸奶的粽子真的有如此“奇效”吗?酸奶与粽子到底是不是完美的搭档?咱们来说道说道。   粽子一定不好消化吗?答案并非必然。   粽子
期刊
前段时间,云南多地开启近40°C的“烧烤模式”,和高温天气一样火的还有一张图,有媒体报道称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田里的玉米被晒成了“爆米花”,引发网友热议。这张图片显示,原本深红色的玉米粒大部分已炸开,呈现出白色或金黄色的爆米花形状,尾部还连着绿色的玉米苞叶,和刚摘下来的一样。   对此网友纷纷评论:“这是真的吗,温度高就变成爆米花,打个鸡蛋是不是变成荷包蛋了。”“我很没文化,能百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