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期受限情况下面板堆石坝垫层料固坡方法选择及质量控制要点r——以方溪水库为例

来源 :浙江水利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s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对方溪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料挤压边墙和砂浆固坡2种固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推荐使用砂浆固坡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砂浆固坡法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实践证明,选择砂浆固坡法取得了预期的进度目标.
其他文献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年份,今年将注定不凡.但是造纸行业正在经历价格暴涨与原料短缺的双重考验,在2035远景目标的指引下,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要求下,造纸行业和企业如何顺势而为,抓住未来10年的发展关键期、窗口期,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期刊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绿色食品包装材料,纸质材料基于其良好降解性、环境友好,因而抗茵食品包装纸受到重视,成为研发热点.对抗菌食品包装纸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分析,从中国、全球的专利申请量分布、重点申请人等方面,阐述了抗茵食品包装纸领域的专利申请发展趋势,并追踪了抗菌食品包装纸领域的重点发展技术.通过分析抗菌食品包装纸的国内外专利申请现状,指出了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的区别以及重点申请人的技术发展概况,以期揭示抗茵食品包装纸的技术发展趋势.
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公共事件影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外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一方面,广东省造纸企业在能源、环保、废纸进口政策变化下面临生产成本增加、原料供应受限的压力;另一方面,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下半年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外部需求减弱等新问题,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整个行业承受巨大压力.面对困境,广东省造纸企业乘风破浪,迎难而上,在逆境中寻求新的突破口,积极开拓原料新来源,抓好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打造绿色、高质量、高品质发展的广东造纸产业,在“十三五”收官之年提交一份满意答卷
期刊
本刊讯 2021年4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21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3项国家标准修改单(2021年第5号),其中涉及1项造纸领域国家标准,即GB/T 39998-2021《纸、纸板和纸制品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类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实施日期为2021年11月1日.
期刊
1 行业概况rn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经历了巨大挑战,湖北省造纸行业克服了企业停工、市场萎缩、原料短缺、招工困难等重重困难,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及省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的领导和带领下,组织全省造纸企业复工复产、积极参与“稳链补链强链”产销对接会,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停产2~3个月的情况下,湖北省造纸行业生产量仍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长.
期刊
为进一步规范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活动,保护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参与方合法权益,我部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制定了《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rn一、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成立前,由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承担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期刊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海关总署2021年第12号关于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公告》日前发布.为支持加工贸易发展,稳定加工贸易产业链供应链,自2021年6月15日起,加工贸易企业进口纸制品(税目4801-4816)加工出口纸制品(税目4801-4816)不再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期刊
在湿热加速条件下,考察再造烟叶化学指标、挥发性成分和感官指标的变化.结果 显示:再造烟叶化学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水分降至一定值后,维持一个状态;挥发性成分占比较大的20种挥发性成分总量由84.48%下降至79.88%,其香气损失了5.45%;感官质量评价对照样,其烤甜香足,烟气细腻,杂气弱,口腔回甜、干净、舒适等,湿热条件下贮存28天后,样品烟气香气量减弱,口腔微有热刺感,鼻腔刺激感,口舒适性等感指标均有下降.
在蒸汽热网实际运行中往往采用定压控制的方案,然而这种方案并不能根据现场复杂工况的变化进行相应的优化调节,进而造成管网整体压力较高,蒸汽凝结性倾向增加.在此基于浙江某热电厂所属的工业蒸汽热网的实际运行数据,采用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蒸汽热网压力阻力特性.并且提出一种可以满足末端用户压力需求同时尽量减少热网损失的蒸汽热网压力优化控制方法.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了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责无旁贷,各企业纷纷将“助力碳中和”列入计划表,“碳中和”已成为社会经济各领域的热议话题.可以预见,碳中和必将带来一场影响社会经济环境的重大变革,尤其是对于企业而言,新目标意味着新任务,必须做好经济效益与环保之间的兼顾与平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