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变性甲状腺癌的诊治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jma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变性甲状腺癌由于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初次就诊时多伴有侵犯周围组织或/和远处转移,相较于其他甲状腺肿瘤患者,其生存预后较差.同时,间变性甲状腺癌临床较为少见,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小,缺乏前瞻性、大样本的治疗方案总结.文章选取国内外近几年关于间变性甲状腺癌相关文献及诊疗指南,对间变性甲状腺癌目前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缺乏有效治疗药物,部分病例预后不良。肠道菌群失调在AS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内在机制极为复杂,涉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免疫系统及迷走神经系统途径,这些途径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存在密切联系。ASD患者上述3个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提示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影响脑-肠-微生物轴导致ASD的发生发展。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在AS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关分子机制可为ASD的临床治疗和后续研究提供新思路。
炎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发生与环境、遗传、免疫相关,肠道菌群的改变不同程度影响了宿主与肠道细菌间的共生关系。而色氨酸作为哺乳动物必需的一种氨基酸,参与了包括神经元功能、免疫力和肠道稳态等多种生理过程。微生物群分解色氨酸产生的代谢物包括芳香烃受体配体、犬尿氨酸及血清素(5-羟色胺),3种代谢途径相关产物均与肠道炎症的发生及发展相关。因此,未来通过改变色氨酸代谢途径或代谢产物可能成为治疗IBD的新靶点。
目的以血管生成为靶点治疗肿瘤的假说验证后,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因其明显的优势而受到关注,与化疗联合,既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亦杀灭肿瘤细胞,协同增强抗肿瘤效应。文中探讨了共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小型干扰RNA(siRNA)与化疗药物(EPI)的双层纳米粒的负载基因能力和体内外抑制乳腺癌初步效应。方法将合成的mPEG-g-CS与PLGA纳米粒通过超声透析法制备成双层纳米粒(DL NPs),外层为mPEG-g-CS,负载siRNA,内层为PLGA纳米粒,包载化疗药物EPI,研究双层纳米粒的理化性质
食管腺癌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种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明确其发病机制和生物学特征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食管腺癌模型构建方法主要有手术模拟构建法、化学致癌剂诱导法、原位移植构建法等,应用不同的肿瘤建模方法研究食管腺癌的发生机制和病理机制,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疗和预后评估。可视化原位人源肿瘤模型能高度还原肿瘤生长的微环境,有效避免肿瘤患者个体间的差异,在耐药机制研究和临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食管腺癌的动物模型构建较少,因此构建一个理想的肿瘤动物模型至关重要。
目的目前LncRNA人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LncRNA-PVT1)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自噬的相关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探讨LncRNA-PVT1介导miR-148b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自噬的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LPS刺激并分别转染PVT1 siRNA、miR-148b mimics、PVT1,分为LPS组(细胞不进行转染)、LPS+si-NC组(转染PVT1质粒阴性对照)、LPS+PVT1 siRNA转染组(转染PVT1 siRNA质粒)、LPS+miR-N
钙黏蛋白中的多个成员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其中上皮钙黏素通过Wnt/β联蛋白等通路影响食管鳞癌的进展和预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对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转移有显著影响,可作为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整合素家族的α5、α6、α7、α11、β1等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可作为侵袭指标;选择素主要参与食管鳞癌细胞的血行转移;其他细胞黏附分子,如CD44、闭合蛋白、上皮细胞黏附分子也可影响食管鳞癌的侵
目的分析本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3月本院住院患者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3591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筛选出的CRE菌株采用E-test法或K-B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的复核;分析CRE菌株的标本来源、人群分布、科室、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结果共501例CRE菌株感染患者,其中男性354例;不同性别患者的CRE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的C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于育龄期妇女的疑难病,可导致疼痛、不孕、月经不调等,是具有恶性肿瘤行为特征的良性病变。目前公认的EMS发病机制是在位内膜发生异地黏附-侵袭-血管生成。而水通道蛋白(AQP)在细胞内外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泛参与肿瘤的病理过程。EMS存在AQP的异常表达,AQP参与EMS的发病机制,并与EMS免疫系统的异常密切相关。但目前AQP是否为EMS发病的调控因素尚不明确,深入研究AQP在EMS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明确EMS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目的观察五味解毒药酒对豚鼠皮肤过敏反应。方法采用健康豚鼠进行实验,取豚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记为赋形剂组、药酒组、阳性组以及空白组,于豚鼠背部左侧脱毛区约3 cm×3 cm涂布赋形剂、0.2 ml五味解毒药酒、1%2,4-二硝基氯苯、0.9%氯化钠进行致敏试验,重复三次试验。在末次给受试物致敏后第14天,将赋形剂、0.2 ml五味解毒药酒、0.1%2,4-二硝基氯苯、NS分别涂于豚鼠右侧脱毛区进行激发,6 h后清洗干净,立即观察给药区皮肤情况,并于24、48、72 h观察脱毛区皮肤红斑、水肿和其他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是近期兴起的微创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患者一侧建立两个通道,一处置入高倍率内窥镜提供视野,另一处通道则置入传统器械进行手术操作.该技术巧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