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与你我同行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o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代方阅读答题指导
  
  一是审清题目是正确答题的第一步。审清题目的关键是读题。读题既要读出题目的内容指向,又要读出答题的方式限制,既要读出题目的明确要求,又要读出题目的隐含信息。不然就会造成答题要点遗漏,所答不合所问。若是题目长的,学生还会顾此失彼,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是找准解答问题的思维途径。“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是解答阅读题的三个关键问题。从这三个问题入手阅读文章,是准确快速解答问答题的有效方法。不能盲目地读,也不能边看题边读,那样不仅会影响速度,还会割裂文章内容,要学生带着“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三个问题去读,因为问题一般都是围绕这三个问题设置的。
  三是做到全面,简洁地表达。答题语言做到准确、全面、简洁是得分的关键。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文体意识:首先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掌握相应的文体知识,了解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没有相应的文体知识做基础,就会出现表达不清、表意不明的毛病,如明明问说明文中举例的作用是什么,有考生偏用“论证了……”或“证明了……”。其次还要求学生要有文本意识。所说的文本就是所阅读的文章本身。要答好阅读题,得把文本真正读懂,这是准确、全面简洁回答问题的大前提。如果对文本不熟悉的话,心中没有文章,在解答时就会出现片面、考虑不周的毛病,影响表达的准确性。
  四是答题时合理地发表个性见解。个性化阅读就是要从文本出发,既求同,又存异,就是要依托文本,结合个性的情感体验,多角度、有创意地发表个性见解。注意:个性化不是自由化,真正的个性化阅读是以准确理解文本含义为基础的,并不是脱离文本的任意发挥。并且答案中不能出现消极的人生态度和不健康的价值观。个性化阅读试题(也就是开放性试题)往往无标准答案,但决不等于无答案标准。
  
  二、出奇制胜,如何让考场作文独显魅力
  
  写作,被称为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马虎不得,对于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写作能力及考场应试能力,需要讲究策略。
  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考查,在课标的引导下,写作主题更多是表现对生命的思考,对自然的环境的关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倡,对美好情感的体味。
  鉴于此,我认为写作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积累,丰富写作内容,以精选取胜
  中考作文越来越注重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所以中考作文复习的第一步是积累(积累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并进行思考、体会;同时收集一些典型事例、人物、名人名言等,这样就只可以丰富写作内容。平淡作文内容难以吸引“考官”的眼球,考场作文想取胜,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这就要从平时积累中精选属于自己的、熟悉的、典型的材料,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认识。写一兵一卒,反映千军万马;描一峰一水,展现的是万里河山,但千军万马中写哪一兵哪一卒,在万里山河中写哪一峰哪一水,就要看所选的题材是否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了。
  2、“我手写我心”以真情取胜
  考场作文触动“考官”情感的,莫过于文章中感情的凝结,真情的流露。发自真情的文章,自然会因情真意切而感人。常有考生随意选取多则素材浮光掠影、一笔带过,最后只能落入无病呻吟、泛泛而淡的俗套。文章内容充实的“窍门”说千道万,最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我手写我心”,围绕主题,理清思路,把笔触伸向心灵深处,让所写之事是自己从心灵深处剜出来的肉,所抒之情是自己血管里流出来的血,读来感人至深,这种发自心灵的声音,其感染力是任何巧妙的手法都无法比拟的。“考官”不给你高分都难了。
  3、强化训练,技巧取胜
  中考迫在眉睫,在短时间内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应试能力就必须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强化系列作文训练:立意(尤其是材料作文如何立意)审题、选材、表达、结构等专项训练。同时还要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如考场作文凤头六法(因为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话题和材料作文标题“出彩”八法(有一说叫题好一半文),精心“包装”,使文章线索清晰,详略得当,照应紧密,过渡自然,行文兴波,作文前写“题记”。作文中分列小标题。还可以采用实验报告式,证明题式,故事集锦式,书信式,日记式等来使文章结构合理清晰,巧妙新奇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其他文献
●打造品牌赛事:分设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组。  中国校园文学之星:奖品价值3000元,奖金2000元(含辅导教师奖金500元)。  中国校园小作家:奖品,奖金500元(含辅导教师奖金200元)。  ●权威主办:全国中语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河北省作协、河北省教科所等9单位。  ●不设主题,提倡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表真意;每篇作品8元通联评审费;参赛者均将获赠《获奖作品选》(估价9元)。  ●
期刊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源于思,它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引线,进步的向导。思维活动始于发现问题。它是对一些问题产生了渴望了解、或解决的需要后才开始的。要是学生认识深入,就要启发学生多疑多问。  怎样让学生学会质疑呢?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的发问能体现学习语文得“个性”特点,比如,可以从课题发问;从标点符号和词语的特别用法或句子作用以及特殊含义方面发问;从句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创立以唱、动结合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在唱中感知,在动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同时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采用游戏活动,使学生乐学。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感受、想象、创造音乐,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精
期刊
培养想象力,奠定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习作能  力的重要指标,《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它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当然学生的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老师的精心培养。  由于语言艺术具有形象的意象性、概括性、模糊性的特点,使文学作品突破写实的局限,而更多地介入了作家的主观创
期刊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1.养成预习习惯,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它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对学生的行为起导向、调节、标准等功能。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遵循教材编排特点,让学生通过预习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如:课始时,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按课文前的“预习”部分的要求,预习课文,发现课文的趣点、情点、重点、难
期刊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六项具体目标之一。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课堂教学的变化为前提的。因此,如何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理应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研究课题。围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目标,近年来我对初中政治课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实践。经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开展有益的探索。   1 调动学习主体,激
期刊
一、融洽课堂——搭“心灵对话”之台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权威”角色,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共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互教互学的关系,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  1.乐于倾听,把握语感意蕴  教师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表达想法的空间,要以极大的热忱和耐心去倾听学生的见解,敏锐地把握学生表述的语感意蕴,及时转化为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  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学生把“一句一句”读成“
期刊
最近,我又一次教授了陆蠡的散文《囚绿记》,与其说是教授文章,不让说是在与学生共同享受这篇文章,老师喜欢它,学生也喜欢它,究其原因,《囚绿记》写得实在是很美,凡读过这篇文章的人没有不被它的美所征服的。我以为,《囚绿记》的美应从以下方面去挖掘。  《囚绿记》有如诗如歌的语言美。毋庸置疑,语言美是是一篇好文章的必备要素,是一篇文章直接呈现给读者的第一感受。当然,人们对文章语言美的欣赏标准是不一样的,《离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造就新人。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在备好课、上好课前提下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在课前预习时,引导发现,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二、积极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建立和完善激励性评价机制,不断提升学生
期刊
京剧,有很多国人喜欢,甚至一些老外也喜欢。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叶公好龙。京剧是国粹,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于是乎,今天京剧按教育部的要求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小学的课堂。  乍一看报道,还很乐观的:感觉中,课堂上,一片摇头晃脑,京腔悠扬,国粹味十足。看来,我们离素质教育真的不远喽——连京剧也进入课堂了!但细一想:京剧是国粹,就一定进入课堂吗?  国家教育部为实施素质教育而改革课程久矣,着实取得不少成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