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市值蒸发1200亿港元 自由现金流成硬伤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jinlin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前三季度小米业绩大幅增长,但自由现金流依然为-90多亿港元,股价也未能赢得资本市场的力挺,短短四个月市值缩水1200多亿港元,股票已跌破发行价,跌幅达13.01%
  2018年11月19日,小米集团(代码:1810.HK,以下简称“小米”)发布三季报,各项财务指标呈上涨趋势,11月20日其股价涨幅高达8.38%。尽管如此,还是无法掩盖其股价跌破发行价的事实,2018年7月9日,小米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6.60港元,而2018年11月23日收盘价为14.44港元,跌幅13.01%。同时,按2018年7月18日其股价最高点22.2港元来算,上市仅仅四个月,小米市值蒸发了1200多亿港元,折合人民币为1000多亿。
  小米股价为何会跌破发行价?它的业绩真如我们看到的那么好吗?雷军能否实现“小米将成为全球几十亿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的誓言?
  针对以上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报》致电致函小米集团对外公布的“伟达公共关系顾问”,被告知会有专人联系,但截至发稿日,并未收到相关回复。

智能电视业务助推业绩增长


  2018年前三季度,小米的营收为1400多亿港元,同比增长64.11%;净利润为110多亿港元,同比增长132.94%。其中,智能电视业务突飞猛进,全球销量达500多万部。同时,根据奥维云网、国盛证券研究所统计,2017年全球电视产品出货的企业品牌对比中,小米也以157%的增速名列第一。
  从小米产品的营收占比来看,目前,智能手机和IoL与生活消费产品成为小米的两大收入来源,根据2018年三季报,其智能手机占公司总收入比重为67.99%,IoL与生活消费产品为22.13%。

估值大幅跳水 自由现金流呈负


  然而,小米持续增长的业绩依然没有扭转自身极速下滑的股价和估值,如果按某机构投资者在小米上市时以发行价16.60港元认购1000万股,2018年11月23日收盘价为14.44港元,目前已浮亏2160万港元。同时,从Wind的数据中也能看出,小米的动态市盈率也从刚上市时的-7.01%直跌到如今的-98.62%。
  小米股价和估值为何下跌?有业内人士认为,与投资者对其未来现金盈利能力的担忧有很大关系。其中,自由现金流是衡量企业未来价值的重要指标。简而言之,自由现金流就是企业经营活动赚来的钱中,扣除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和保持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投入后剩余的钱,可供分配给企业股东和债权人的最大现金额。
  


  对此,《投资者报》研究发现,小米集团在2017年的自由现金流为-22亿港元,2018年前三季度为-90多亿港元;而同做智能手机的“苹果”和在香港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腾讯”的自由现金流一直为正,其中,2018年前三季度二者分别约552亿美元和578亿港元。相反,对于自由现金流一直呈负的小米来说,这无疑成为了投资者头上悬着的一把刀。
  另外,小米在三季报中也特别提到,其第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同比增加90.7%。《投资者报》将其与苹果数据相比较时发现,无论是从研发费用、净利润、及毛利率占比,定位中低端的小米,与定位中高端的客户市场,差距明显。

与董明珠“10亿赌约”底气在哪?


  数据胜于雄辩。以上一系列数据的对比,让人不禁想起雷军与董明珠在2013年12月12日的“10亿赌约”。当时雷军提出:“五年内,如果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明珠输我一块钱。”董明珠当场予以反击,要赌就赌10个亿。而这场赌约,不管是大佬之间茶余饭后的调侃,还是为了达到炒作效应,我们终将要通过数据回归一家企业的本质:以小米目前的业绩能力和市场对比,到底能否超过格力?
  


  首先,从市值来看,目前小米以2800多亿港元(人民币2400多亿元)高于2200多亿元的格力;其次,2018年前三季度,格力的營收领跑小米189亿元,同时,格力和小米的净利润分别为212亿元和101亿元,二者相差111亿元。这么看来,即使今年小米的营收超过格力,但小米能否像格力拥有超强的赚钱能力,还有待市场检验。
  坦率地讲,当大家还纠结于小米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时,《投资者报》认为,小米既可以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硬件公司,又可以是一只走在互联网浪尖上的“独角兽”,通过“互联网”玩法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占据消费者心智,但营销终究只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最终能否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才是一家公司的真本事。
  

其他文献
截至10月26日,华夏基金共有23只成立超过10年,其中22只基金净值回报战胜上证综指表现,15只权益类基金净值回报超越上证综指幅度达30%以上  我们相信在若干年之后回望2018年的A股市场,投资者一定会有更多的感悟。  在这一年里,A股相继被纳入了MSCI指数和富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同样是在2018年,截至11月5日,A股市场上诞生了首家权益类ETF规模超1000亿元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 
期刊
11月22日,金融界2018中国上市公司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围绕“重构竞争优势 推动产业变革”主题,近300位专家与产业实践者、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媒体高管亲临现场,就如何发挥创新、资本、并购重组等效率,共同推动上市公司重构竞争优势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享。产业中创新的新逻辑、新环境与新要点  “雨果奖”得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一部副主任郝景芳则对当前国内创新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与分
期刊
中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指标仍在下滑,为了在年底达到商业银行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近期,中原银行通过发行境外优先股、银行间债券的方式募集资金近200亿元  近期,中原银行(01216.HK)因“将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转入股市”被罚。对此,一位小贷公司业务员告诉记者,贷款炒股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但我们有渠道,和银行有关系,通过我们来做贷后管理及贷款用途,能够帮你申请贷款炒股。个人的贷款用途多为教育、旅游等
期刊
投对了ETF基金,可谓一举两得,既能赚到指数,又能赚到钱。眼下,当A股市场个股尚在踌躇不决时,ETF规模却较年初相比增加38%、份额增加80%。其规模和份额双双激增预示,ETF已经先于大市场“入春”  华夏不但是国内ETF的先驱,亦是ETF规模最大的公司,远远领先于同行。其最早推出的ETF50,现今规模已达480亿元,仅一只基金就堪比一家中型基金公司规模  易方达是全市场非货基规模最大的公司, E
期刊
与腾讯、京东的战略合作,对唯品会寻求新增量有重要意义。唯品会微信小程序累计访客超1.4亿,钱包新客占微信端45%,10月,日均UV比年初增加3倍  10年前,唯品会靠特卖起家。彼时,四周强敌环视,不被看好的特卖模式却创下了百亿奇迹。到了2015年,面对全品类电商的竞争,唯品会却开始试图淡化“特卖”这一定位。  10年后,中国经济面临增长放缓的局面,唯品会在今年年中重新回归特卖市场,并提交了回归后的
期刊
养老目标基金将成为帮助投资者解决养老难题的重要力量。“中低风险,稳中求进”的广发养老FOF将采取目标风险策略,为风险偏好明确为稳健地投资者提供良好的资产配置工具  养老目标基金已犹如离弦之箭,个人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力量正在凝聚。11月16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第二届“养老金与投资”论坛上指出,截至目前,已先后批设26只养老目标基金,其中,5只已经结束募集并开始投资运作,吸引投资者超过18万户。  
期刊
尽管齐齐哈尔市商务局工作人员再三强调“北方畜产品直到今天都未正式上线经营”,但事实却是,这家公司早就在全国范围招商了,并跟投资者产生了重大矛盾  早在今年8月初,对于一家名为北方畜产品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畜产品”)的公司,《投资者报》刊发过《挂牛肉卖指数?北方畜产品花式规避监管》一文。时隔3个多月后,据《投资者报》记者获悉,部分投资者跟北方畜产品的矛盾进一步升级,一边是投资者不断投
期刊
日前,富华国际旗下的地产公司被指将文化创意用途的地块挪做商品房建设销售,这也将富华国际的实控人、昔日女首富陈丽华身陷舆论漩涡  富华国际在官网上表示,“横琴紫檀文化中心是富华集团进军粤港澳地区的首个项目。项目位于横琴新区的‘文化创意区’,是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重点打造的文化标杆项目。” 2018年11月1日,有媒体曝出由富华国际旗下公司控制并开发的广东珠海横琴富华紫檀文化创意园1栋艺术体验中心并未用
期刊
企业上市本是为了融资,以扩大规模或提升技术等方式做大做强,但振静股份IPO上市近一年后,募集资金仍未投入计划募投项目,反倒开始从上市公司花式“拿钱”  A股有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融资,其中有不少确实是需要为上市公司增加流动资金,但也有不少大股东通过股权质押曲线套现。特别是在近段时间A股整体处于下跌趋势时,那些高比例质押股权的公司自然引起了广泛关注,振静股份就是其中之一。  10月31日
期刊
在千亿销售目标的愿景之下,荣盛发展似乎并未受到行业转冷的影响,近年仍在大举拿地,由此也推高了债务。如今的质押股权融资,可以看出其资金链绷紧的程度  日前,素有“小万科”之称的荣盛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盛发展”,002146.SZ)。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荣盛控股在11月14日将9118万股质押给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占所持股份的5.88%。据统计,截至目前,荣盛控股持有荣盛发展总计3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