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它涉及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风景园林、雕塑浮雕设计等多个领域,在技术和理论上都需要综合提高,然而,在艺术高校,基于BIM技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建设探索,尤为重要,它为环境艺术设计在实践实训与协同设计上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和人才需求。
关键词:BIM技术;BIM创新人才;工作室教学模式
现阶段,随着各级主管部门、高校以及培训机构对BIM 人才的重视,都在大力推进BIM人才培养,而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义不容辞,这样,艺术高校就要加强对BIM 人才的培养研究和改革,以适应市场化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BIM 概念及优势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最初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数据化工具,是建筑信息化最新的技术。现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对提高环境设计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的优点。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通过AutoCAD、sketchup等设计软件进行二维的平、立、剖面图设计、然后再结合3dMax、lumion三维软件制作出效果图,这些方法的集成性并不好、不能实现设计的可视化、每一项相对来说都比较单一,其最终都不能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和精细信息化管理。而BIM技术可以为环境设计专业提供更可靠的解决方案,并来实现项目更有效的途径。因为BIM模型软件带有强大的资源库,包括各种材料、场景、设施、景观等可以随时调用。可以随时了解各项属性、信息和总体统计概预算,实现其成本的准确预算,在制图上也能随时关联信息的修改定位、正确显示以及自动更新。其实,全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在建设发展BIM技术,但是很多院校,尤其是艺术院校没有真正纳入教学体系,培养BIM专业人才有限,相对来说,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教学模式也不成熟,要想真正建设,就得从基础做起,深化教学改革,实现BIM信息化转型,提高培养BIM创新人才质量。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发展方向,艺术类高校原有的课程体系、教材需要适应相关业的发展,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BIM应用技术人才,需要艺术类高校积极调研分析,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打破原有学科体系,对课程进行整合优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 BIM 技术纳入人才培养大纲,使之进入教学课程体系内并进行。
三、环境设计类专业BIM创新人才工作室教学模式
BIM创新人才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在BIM创新人才理念指导下,由不同BIM创新人才的层面实施,由系BIM创新人才培养办公室为业务部牵头落实,成立指导、实训、创业等各设计工作室。
(一)BIM开发型——指导工作室
指导工作室是对应BIM开发型而设立的,主要由主持教师承担软件指导和教学,参与小项目和学生一起进行实训指导,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参与过程,在设计指导和探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教师对教学过程有效控制,设计恰当的练习课题,而且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作细微的观察和记录,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和创新意识,注意感悟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BIM软件操作能力及职业习惯。
(二)BIM合作型——实训工作室
實训工作室是以个人负责制和实训负责制互为依托的,主持教师全权负责工作室的运行,将课程、知识点与BIM实训设计实践融为一体,教师承接与课程紧密相关的实训,如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实训,通过实训安排,将专业课程的内容通过实训的完成而掌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BIM材料估价、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等每一个环节,使学生高等素质和高等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培养,专业理论知识由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过程中掌握。
(三)BIM集团型——创业工作室
创业工作室是由少量教师、毕业学生、校办企业和外部公司创建的小型BIM公司,并有计划的入驻文化产业园区,对教学任务没有要求,完全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接受毕业生就业和学生创业,直接面对市场,是学校依托技术和人才优势建立的公共设计服务平台。河北美术学院投资创建了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现有21个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和创业工作室所在地,学生创业活动在产业园区异常活跃,创业工作室与园区的建设对于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四、BIM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运行关键
BIM工作室正常运行一是需要充分发挥业务经理和BIM办公室的作用,工作室的课程实施主要依靠项目任务的导入,通过各种BIM合作方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合作企业或校办产业,保证工作室顺利建立。二是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室是开放的教学空间,工作室主持教师负责教学组织安排和教学日常管理,引入“双选”竞争机制,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创业工作室自负盈亏),明确责任与权利的关系,对工作室教学进行过程管理和目标考核,以及学生满意度评价。三是工作室主持教师择优聘任相关任课教师。师资聘任制是“双师”型结构和“双师”型素质调整有效的制度保证,专职为主,兼职教师达到35%—50%便可。工作室依据课程需要,还可以聘请院外知名专家、行业技师举办讲座。
总之,实践证明,基于BIM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实现整个设计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它可以从概念设计到施工设计都进行数据化的采集和整理以及输出。所以,社会需要BIM创新型人才,高校必须培养高质量BIM人才,有创新才有发展。
作者简介:葛正喜,甘肃兰州人,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讲师,河北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
梁美亚,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讲师,河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教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关键词:BIM技术;BIM创新人才;工作室教学模式
现阶段,随着各级主管部门、高校以及培训机构对BIM 人才的重视,都在大力推进BIM人才培养,而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义不容辞,这样,艺术高校就要加强对BIM 人才的培养研究和改革,以适应市场化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BIM 概念及优势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最初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数据化工具,是建筑信息化最新的技术。现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对提高环境设计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的优点。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通过AutoCAD、sketchup等设计软件进行二维的平、立、剖面图设计、然后再结合3dMax、lumion三维软件制作出效果图,这些方法的集成性并不好、不能实现设计的可视化、每一项相对来说都比较单一,其最终都不能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和精细信息化管理。而BIM技术可以为环境设计专业提供更可靠的解决方案,并来实现项目更有效的途径。因为BIM模型软件带有强大的资源库,包括各种材料、场景、设施、景观等可以随时调用。可以随时了解各项属性、信息和总体统计概预算,实现其成本的准确预算,在制图上也能随时关联信息的修改定位、正确显示以及自动更新。其实,全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在建设发展BIM技术,但是很多院校,尤其是艺术院校没有真正纳入教学体系,培养BIM专业人才有限,相对来说,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教学模式也不成熟,要想真正建设,就得从基础做起,深化教学改革,实现BIM信息化转型,提高培养BIM创新人才质量。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发展方向,艺术类高校原有的课程体系、教材需要适应相关业的发展,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BIM应用技术人才,需要艺术类高校积极调研分析,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打破原有学科体系,对课程进行整合优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 BIM 技术纳入人才培养大纲,使之进入教学课程体系内并进行。
三、环境设计类专业BIM创新人才工作室教学模式
BIM创新人才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在BIM创新人才理念指导下,由不同BIM创新人才的层面实施,由系BIM创新人才培养办公室为业务部牵头落实,成立指导、实训、创业等各设计工作室。
(一)BIM开发型——指导工作室
指导工作室是对应BIM开发型而设立的,主要由主持教师承担软件指导和教学,参与小项目和学生一起进行实训指导,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参与过程,在设计指导和探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教师对教学过程有效控制,设计恰当的练习课题,而且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作细微的观察和记录,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和创新意识,注意感悟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BIM软件操作能力及职业习惯。
(二)BIM合作型——实训工作室
實训工作室是以个人负责制和实训负责制互为依托的,主持教师全权负责工作室的运行,将课程、知识点与BIM实训设计实践融为一体,教师承接与课程紧密相关的实训,如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实训,通过实训安排,将专业课程的内容通过实训的完成而掌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BIM材料估价、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等每一个环节,使学生高等素质和高等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培养,专业理论知识由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过程中掌握。
(三)BIM集团型——创业工作室
创业工作室是由少量教师、毕业学生、校办企业和外部公司创建的小型BIM公司,并有计划的入驻文化产业园区,对教学任务没有要求,完全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接受毕业生就业和学生创业,直接面对市场,是学校依托技术和人才优势建立的公共设计服务平台。河北美术学院投资创建了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现有21个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和创业工作室所在地,学生创业活动在产业园区异常活跃,创业工作室与园区的建设对于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四、BIM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运行关键
BIM工作室正常运行一是需要充分发挥业务经理和BIM办公室的作用,工作室的课程实施主要依靠项目任务的导入,通过各种BIM合作方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合作企业或校办产业,保证工作室顺利建立。二是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室是开放的教学空间,工作室主持教师负责教学组织安排和教学日常管理,引入“双选”竞争机制,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创业工作室自负盈亏),明确责任与权利的关系,对工作室教学进行过程管理和目标考核,以及学生满意度评价。三是工作室主持教师择优聘任相关任课教师。师资聘任制是“双师”型结构和“双师”型素质调整有效的制度保证,专职为主,兼职教师达到35%—50%便可。工作室依据课程需要,还可以聘请院外知名专家、行业技师举办讲座。
总之,实践证明,基于BIM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实现整个设计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它可以从概念设计到施工设计都进行数据化的采集和整理以及输出。所以,社会需要BIM创新型人才,高校必须培养高质量BIM人才,有创新才有发展。
作者简介:葛正喜,甘肃兰州人,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讲师,河北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
梁美亚,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讲师,河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教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