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研究

来源 :当代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y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一直以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文章从贸易规模、贸易依存度、贸易极不平衡等角度研究了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关系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解决两岸不对称开放,尽快实现两岸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发挥福建的优势等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对策。
  【关键词】海峡两岸 经贸关系“三通” 海峡西岸经济区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腹地,而台湾又具备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两岸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阻碍两岸关系的发展的不利因素,本文对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进行分析。
  
  一、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关系发展现状
  
  1979年开始至今,海峡两岸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尤其2005年和2007年海峡两岸经贸论坛的召开发展更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发展。
  1、近年来两岸经贸新举措
  2003年成功实现了台商春节包机,务实推动两岸“三通”向前发展。台湾水果准入大陆品种从12种扩大到18种,其中15种水果实行进口零关税措施,福建、山东、黑龙江等地设立或正在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两岸农业合作营造新的平台;海峡两岸举行“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加强两岸信息技术标准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国务院台办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协议解决台资企业融资问题。2005年两岸经贸论坛的举办,更有利于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2、两岸贸易规模加速扩大,大陆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
  大陆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是大陆第二大进口市场。据商务部统计,2005年,祖国大陆批准台资项目3907项,两岸间接贸易额达912.3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165.5亿美元,大陆自台进口746.8亿美元,大陆逆差581.3亿美元。截至2005年,祖国大陆累计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68095项,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计4957.95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817.28亿美元,台湾向大陆出口4140.77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3323.49亿美元。
  3、两岸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
  伴随两岸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两岸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从1979年到2005年,台湾对祖国大陆的出口依存度从0.13%提高到约40%,进口依存度从0.38%提高到约9%,台湾经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这显示了大陆在台湾对外贸易中重要性与日俱增,也显示了在两岸相互依赖的贸易关系上,台湾处于相对劣势,若两岸贸易发生变动,对台湾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大。
  4、台湾对大陆长期出超,两岸贸易极不平衡
  以2005年度为例,台湾对大陆顺差580多亿美元,而台湾对外全部顺差只有46亿美元,可见对大陆的顺差冲销了台湾对外贸易的530多亿逆差。在台湾的10610种进口产品目录中,允许大陆进口的仅为5640项,其中工业品5163项。两岸贸易的商品构成极不合理,大陆对台湾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石化下游加工制品,化工原料等附加值低的产品上,而台湾输往大陆的产品则主要集中在机器设备、机电电子产品等附加值高的物品上。
  5、两岸经贸以间接贸易为主
  两岸间接贸易快速发展,2005年两岸间接贸易额达912.3亿美元,累计总额超过4900亿美元。两岸间的贸易要经过香港转口,造成经济、时间的重大损失。直航从台北、高雄到福州有40分钟的航程,绕道香港澳门要4个多小时。仅在运输成本上,台湾方面统计的数字显示,直航之前,台湾每年的运输成本就要损失数千亿台币,最高的统计近3000亿。
  6、对台贸易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
  长三角和珠三角凭借其政策、地域以及产业配套等优势等成为台商投资的聚集地,也成了对台贸易的主力军。2005年广东省对台进出口344亿美元,增长13.9%,占当年两岸双边贸易总值的37.7%,是对台贸易的第一大省份。江苏、上海、浙江对台进出口值分别为260.1亿美元、124.4亿美元、45.5亿美元,增幅分别为22.9%、18.3%、28.7%,分列对台贸易的第2、3、5位。2005年福建省对台进出口48.8亿美元,增长12%,低于两岸总体贸易发展水平4.5%,占两岸双边贸易总值5.3%,列广东、江苏和上海之后,排名第4位。
  
  二、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及原因分析
  
  两岸经贸关系虽取得很大发展,但台商来大陆投资主要仍以间接方式进行,台湾严格禁止大陆资金进入岛内外从事任何投资活动,造成两岸贸易不平衡。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不对称开放导致两岸贸易不平衡,台湾对大陆长期出超
  1980年单方面开放了大陆市场,台湾直到2002年8月才正式开放台商直接赴大陆投资,但仍然设置了众多障碍,主要体现在:台湾当局设置许多禁止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项目,主要涉及有利于增强大陆经济竞争力的资本产品、高技术产品等:禁止项目中农产品有236项,制成品有102项,服务业有邮政、电信、金融及其辅助业、证券及期货、集成电路设计和基础设施项目等;这导致了台湾出口高于进口,且差额日益扩大。到2005年底,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总额累计达3323.49亿美元。台湾当局提高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成本,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台湾当局奉行“不准大陆资金进入台湾”的政策,两岸间长期维持单向投资,且投资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40%在大陆,台资对大陆市场依附性很高。大陆引入台资仅占引资总额的不到8%,对台资的依附性不高。台湾当局对中国大陆企业不公平,也使台湾经济减少了增长动力,失去创造就业的机会。
  2、未实现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导致两岸以间接贸易为主
  台湾对大陆的依存度日益提高,但由于货物和人员不能自由来往,台湾经济的成本将继续扩大,台湾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将越来越低。台湾有关方面公布的数字显示,两岸直航后,海运每年可节省运输成本约8.2亿台币,可减少约一半的运输时间,每航次可节省16至27个小时;空运每年节省旅客成本约132亿台币,节省旅行时间约860万小时;货运运输成本每年可节省8.1亿台币。
  实现两岸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就是要使两岸的人员、资金、货物自由往来,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共同发展。两岸贸易主要维持通过香港转口的间接贸易,台湾当局对直接贸易设置种种限制障碍,发展较慢,交易数额也极小,主要是福建、广东、浙江沿海出现的民间海上贸易。两岸直接贸易受阻,增加贸易成本,降低出口商品竞争力,而且对两岸关系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3、未充分利用福建的优势,导致闽台经贸受阻
  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地缘相近,是两岸(台湾和大陆)和两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交汇点。大多数台湾人的祖籍在福建,血缘相亲;两地语言相通、生活习俗相同。福建成为台商最早的投资地,是台湾与大陆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但未实现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制约了福建对台经贸往来的发展。
  
  三、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对策
  
  两岸存在明显的资源互补优势和血缘、地缘优势,在经济利益和市场原则导向下,两岸应互补互利、相互依存进行交流发展。
  1、解决两岸不对称开放
  大陆对台湾商品、资本、人员开放程度甚高,对台湾履行了对其他所有世贸组织成员方的全部义务,而且台湾商人在大陆还一直享受着同等优先的待遇;相反,台湾当局对大陆商品、资本、劳动力实行了严厉的市场准入限制,违背了WTO的基本原则,台湾方面必须取消不合理的人为限制,使两岸经贸能够在公平、合理的条件下发展。台湾当局要以行动来支持两岸相互投资,支持大陆企业在台湾发展,改变不公平、不对称的发展局面。
  2、尽快实现两岸直接、双向、全面“三通”
  直接、双向、全面“三通”,是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之所在,也是两岸交往不断扩大的必然要求。两岸“三通”属于经济问题,两岸之间的政治分歧不应成为阻挠“三通”的借口和障碍。台湾当局对“三通”采取的间接、单向、局部等限制性政策,破坏了两岸正常的贸易和投资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侵害了大陆和台湾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希望从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出发,实现两岸直接、双向、全面“三通”,按WTO原则规划,以非政府组织出面规划两岸产业分工;加速民间往来,与台各界建立更紧密的经贸联系;推动地方政府与地方经济部门进行各种实质性的合作;发挥跨国公司在两岸交往中的作用,特别是在连接两岸资金流、技术流、物资流和人员流方面的作用。
  3、发挥福建的优势
  发挥福建和台湾的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语缘相通,文缘相似,俗缘相同的优势,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向前发展。
  第一,努力做大“小额贸易”。取消对小额贸易的种种限制,做好对台小额贸易,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密切两岸关系,加强民间交往,为两岸同胞的小额贸易实现“双赢”和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开路。第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与珠三角、北与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依托,推进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及社会文明化进程,实现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
  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整体意识,减少行政区划阻隔,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增强协作意识,推动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发展互动、市场开拓互利,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密切经济联系,共同发展繁荣。整合福建岸线港口资源,建设现代化程度高的海峡西岸港口群和海峡西岸城镇群;发挥出海口优势,加强与内陆地区的联系和港口的辐射能力;推动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整合产业优势,培育具有主导性、支撑性、技术性的战略产业,形成和壮大产业集群;加强与区域外产业的分工协作,主动接受外部辐射,承接先进地区的生产力转移,切实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中部相关省份的对接度,形成既分工又协作的产业关联体系,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发展。
  台湾与大陆只有一水之隔,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例在提高,通过两岸共同努力,交融、发展和合作,经济关系会更加密切,良性互动,共同建设一个强大的经济体,促进两岸经济和生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小衡:影响台湾经济发展主要因素与两岸经济关系前瞻[J],中国经贸,2005(5).
  [2]陈其林、韩晓婷: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台湾结构调整[J],厦门大学学报,2004(3).
  [3]吴仪:两岸“三通”对两岸经济发展的影响[J],统一论坛,2004(5).
  [4]吴庆春、舒均治: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现状及未来展望[J],河南社会科学,2005(8).
  [5]陈玲: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问题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5(8).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及其实施,与旧的企业会计相比,不仅数量上、结构上、内容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在理念上、会计实务操作上、会计信息的披露上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改变必将最终影响到会计人员会计实务。  【关键词】会计准则 差异 影响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个具体会计准则;2006年10财政部又颁布了《企业会计
本文不仅概要阐述了美、日等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供给方面的先进经验,而且也引用吸收了印、韩等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供给方面的成熟做法,以期探究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有益启示。
在改革发展中,建行内蒙古分行坚持稳健经营,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自治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自身的经营实力也在发展中不断壮大
【中国新闻网】马来西亚副总理兼教育部部长慕尤丁,近日在吉隆坡出席国会会议时表示,为落实马来西亚政府推出的未来13年《教育发展大蓝图》总体规划,马来西亚需要对现有的教育体
朝鲜古籍《三国史记》卷三五《地理志》存录大量高句丽郡县名,对于其所在地中国学者少有研究。该文试结合朝鲜古籍中记载的行政区划沿革,对这些高句丽郡县的所在地做初步研究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动态的概念,是宏观经济发展链条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有前期合理的投资结构,才会有后期合理的产业结构;保持产业结构合理,又要求下一阶段有良
由于存贷款利率未能完全放开,利率水平无法反映真实的资金供求,银行间高息揽储已经显现,居民实际存款负利率的格局已经形成,从而导致居民的储蓄财富缩水,迫使资金从银行流入
南昌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的最佳"结合"部,是中国内陆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战略要地和重要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京九线和浙赣线在此构
曲面基体熔覆层内部孔隙与成形效率的预测与控制是曲面类零部件大面积修复与再制造的前提。本文研究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气流量、圆柱基体半径对“曲面轨迹”成形内部质量(
在喜迎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我们走访了十六大代表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俊怀。他介绍,经北京中天华正会计师事务所审计,2001年伊利集团实现主营业收入27.0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