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维《竹里馆》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诗中,幽深的竹子阻绝了尘嚣,深深的森林隔离了人迹,琴声悠悠,长啸声声。谁知幽人意?唯有天上月。明亮洁净的月色,就是摩诘的禅心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圆融无碍。一个“幽”,道尽幽寂。
柳宗元的《江雪》也是经典名篇,“千山鸟飞绝”,空旷,孤寂;“万径人踪灭”,寥廓,死寂。二句互文见义,一个极为宽广的背景呈现出来。然后由大到小,由孤舟到钓翁。钓什么?钓的是孤寂。冰天雪地,没有鸟影,阒然无人。除了雪,就是舟;雪是冷的,舟是孤的。除了冷寂,恐怕难以找到词语可以更好地概括柳诗的意境了吧。
苏轼的《卜算子》脍炙人口。残缺的月亮,谁咬掉一块?心痛;桐而言疏,是桐本来就少,还是落木萧萧而见稀疏?无论如何,都是天冷木落。人而言幽,幽在静谧的月夜,疏落的秋桐;幽在无人见无人知无人解,幽在心中有恨。在寒冷的沙洲上品味孤独,沉湎孤独,但又被无端惊动而更恨更冷更寂寞。可不可以说,孤鸿就是孤寂的学士?
写景为言志;另一方面,在意境的营造上,心态又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物态。“寂”是一个,但又“寂”得不尽相同。还可以说,“孤”是一个,但王维是孤高的明月,柳宗元是孤独的冷雪,苏轼是孤寂的悲鸿。
再看时间的选择。王诗写的是春季深夜,明月照幽篁,人坐深林,弹琴长啸,更衬托出寂静超凡脱俗、自得其乐。寂静的春夜,诗人心安。春夜,没有骚动,没有虫声新透、红湿花重,“禅心已不起”。柳诗,明明白白是冬日,时间呢?应是隆冬傍晚最宜,好让孤独的人饱尝一天的孤寂,更冷的冷清。苏词,是深秋深夜,冷啊。
再来揣摩一下热度。王维是脱离红尘的微冷,让人冷静,让人安静,让人安逸,而不会令人打颤。苏词呢?是秋夜水边的寒冷,冻手,冻脚,心也冷,但冷而未凝。柳诗套用《小石潭记》中的词——凄神寒骨。极寒,酷寒,滴水成冰,甚至冰冻三尺。天极冷,人心也拔凉拔凉的,冷透了,没有一点热度。
清冷的景色,在不同作者的笔下,何异有这么多的区别呢?诗言志,志不同,当然“寂”“冷”“孤”得不同。王维已由儒转佛,由入世到出世,在终南山中得到宁静,心心向佛,念念出尘,无怨无悔,自由自在,独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寂,让他安适。苏轼出入三教,一鸣惊人后宦海沉浮,最后以黄老为皈依,在孤寂中咀嚼木秀于林的苦楚,在孤寂中回味惊涛骇浪的凶险,也在孤寂中祈盼春暖花开,鸟语花香。而刘柳州,由儒转道,绝意仕途,心中无春只有秋冬,冷透了,一遍遍地说寒道寂。在此可见,心支配诗;广而言之,心支配词,曲,赋,文……似乎可以说,心即景。
诗言志,志何言?我们聪慧的古人更倾向于间接的方式,融情入境,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景,是手段,是方式;景中的情,才是旨归,是核心,是灵魂。因而,春花秋月,高山流水,夭桃红枫,黄鸟孤鸿,无不让人喜,让人怒,让人忧,让人思,引落百行泪,染白千丈发。
景,其实是环境,也是境界。境界的冷暖明暗高低广狭,决定于心的冷暖明暗高低广狭。“无边落木萧萧下”,天冷,由于心冷;“春江水暖鸭先知”,温暖,因为学生春心荡漾;“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暗得揪心,亮得炫目,正因战场形势多变,更因诗鬼心中忧喜。“孤高几百寻”,是荆公孤高的自喻;江上清风山间月,是子瞻旷达的自诉。所以,我大胆地说,环境是心灵的外化!简而言之,境即心。
境即心。境由心造,故有李白梦游天姥,李贺梦天;境传心声,故风云含悲,草木关情;境随心转,同是青莲,贺铸垂泪,杨万里欢欣,周敦颐仰慕。
为什么是这样呢?是因为天人合一吗?是因为人是自然的产儿吗?是因为人总是在追求心中的境界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是境,养人的身,更养人的心。反过来,心又反映境,影响境。水生夫妇最适宜荷花淀,翠翠的心事只宜付诸碧溪古城端午明月蓝天流云。阳明先生说,心外无物;佛祖云,佛可以成就佛国,因其愿力宏深。因而,林黛玉就是幽雅的潇湘馆,贾宝玉就是华美的怡红院,悠远的稻香村就是李纨,幽美的拢翠庵就是妙玉。屈子的悲伤与高洁借助洞庭木叶江离辟芷很恰当,而陶令的简淡与孤傲融入东皋舒啸归鸟白云很妥帖。他们追求的,他们去找,找日月天地,与其同寿齐光;找世外桃源,寄托疲惫的身心;找万间广厦,遮挡风刀霜剑。于是,马致远在古道上累了痛了,刘禹锡在陋室内弹了阅了,唐伯虎在桃花中睡了醉了……他们在现实中找不到,就从笔锋的风雨中找,从砚海的波涛中找。最终,他们找到了,留下了,留下了境,留下了心。
自己的花自己最喜爱,自己的鸟自己最宠爱,自己的树自己最钟爱。爱是一种梦想,爱是一种坚守。坚守自己的心,必然坚守自己的境,因为,境即心。
★作者单位: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
柳宗元的《江雪》也是经典名篇,“千山鸟飞绝”,空旷,孤寂;“万径人踪灭”,寥廓,死寂。二句互文见义,一个极为宽广的背景呈现出来。然后由大到小,由孤舟到钓翁。钓什么?钓的是孤寂。冰天雪地,没有鸟影,阒然无人。除了雪,就是舟;雪是冷的,舟是孤的。除了冷寂,恐怕难以找到词语可以更好地概括柳诗的意境了吧。
苏轼的《卜算子》脍炙人口。残缺的月亮,谁咬掉一块?心痛;桐而言疏,是桐本来就少,还是落木萧萧而见稀疏?无论如何,都是天冷木落。人而言幽,幽在静谧的月夜,疏落的秋桐;幽在无人见无人知无人解,幽在心中有恨。在寒冷的沙洲上品味孤独,沉湎孤独,但又被无端惊动而更恨更冷更寂寞。可不可以说,孤鸿就是孤寂的学士?
写景为言志;另一方面,在意境的营造上,心态又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物态。“寂”是一个,但又“寂”得不尽相同。还可以说,“孤”是一个,但王维是孤高的明月,柳宗元是孤独的冷雪,苏轼是孤寂的悲鸿。
再看时间的选择。王诗写的是春季深夜,明月照幽篁,人坐深林,弹琴长啸,更衬托出寂静超凡脱俗、自得其乐。寂静的春夜,诗人心安。春夜,没有骚动,没有虫声新透、红湿花重,“禅心已不起”。柳诗,明明白白是冬日,时间呢?应是隆冬傍晚最宜,好让孤独的人饱尝一天的孤寂,更冷的冷清。苏词,是深秋深夜,冷啊。
再来揣摩一下热度。王维是脱离红尘的微冷,让人冷静,让人安静,让人安逸,而不会令人打颤。苏词呢?是秋夜水边的寒冷,冻手,冻脚,心也冷,但冷而未凝。柳诗套用《小石潭记》中的词——凄神寒骨。极寒,酷寒,滴水成冰,甚至冰冻三尺。天极冷,人心也拔凉拔凉的,冷透了,没有一点热度。
清冷的景色,在不同作者的笔下,何异有这么多的区别呢?诗言志,志不同,当然“寂”“冷”“孤”得不同。王维已由儒转佛,由入世到出世,在终南山中得到宁静,心心向佛,念念出尘,无怨无悔,自由自在,独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寂,让他安适。苏轼出入三教,一鸣惊人后宦海沉浮,最后以黄老为皈依,在孤寂中咀嚼木秀于林的苦楚,在孤寂中回味惊涛骇浪的凶险,也在孤寂中祈盼春暖花开,鸟语花香。而刘柳州,由儒转道,绝意仕途,心中无春只有秋冬,冷透了,一遍遍地说寒道寂。在此可见,心支配诗;广而言之,心支配词,曲,赋,文……似乎可以说,心即景。
诗言志,志何言?我们聪慧的古人更倾向于间接的方式,融情入境,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景,是手段,是方式;景中的情,才是旨归,是核心,是灵魂。因而,春花秋月,高山流水,夭桃红枫,黄鸟孤鸿,无不让人喜,让人怒,让人忧,让人思,引落百行泪,染白千丈发。
景,其实是环境,也是境界。境界的冷暖明暗高低广狭,决定于心的冷暖明暗高低广狭。“无边落木萧萧下”,天冷,由于心冷;“春江水暖鸭先知”,温暖,因为学生春心荡漾;“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暗得揪心,亮得炫目,正因战场形势多变,更因诗鬼心中忧喜。“孤高几百寻”,是荆公孤高的自喻;江上清风山间月,是子瞻旷达的自诉。所以,我大胆地说,环境是心灵的外化!简而言之,境即心。
境即心。境由心造,故有李白梦游天姥,李贺梦天;境传心声,故风云含悲,草木关情;境随心转,同是青莲,贺铸垂泪,杨万里欢欣,周敦颐仰慕。
为什么是这样呢?是因为天人合一吗?是因为人是自然的产儿吗?是因为人总是在追求心中的境界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是境,养人的身,更养人的心。反过来,心又反映境,影响境。水生夫妇最适宜荷花淀,翠翠的心事只宜付诸碧溪古城端午明月蓝天流云。阳明先生说,心外无物;佛祖云,佛可以成就佛国,因其愿力宏深。因而,林黛玉就是幽雅的潇湘馆,贾宝玉就是华美的怡红院,悠远的稻香村就是李纨,幽美的拢翠庵就是妙玉。屈子的悲伤与高洁借助洞庭木叶江离辟芷很恰当,而陶令的简淡与孤傲融入东皋舒啸归鸟白云很妥帖。他们追求的,他们去找,找日月天地,与其同寿齐光;找世外桃源,寄托疲惫的身心;找万间广厦,遮挡风刀霜剑。于是,马致远在古道上累了痛了,刘禹锡在陋室内弹了阅了,唐伯虎在桃花中睡了醉了……他们在现实中找不到,就从笔锋的风雨中找,从砚海的波涛中找。最终,他们找到了,留下了,留下了境,留下了心。
自己的花自己最喜爱,自己的鸟自己最宠爱,自己的树自己最钟爱。爱是一种梦想,爱是一种坚守。坚守自己的心,必然坚守自己的境,因为,境即心。
★作者单位: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