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保护视野中的个人信息权利束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on2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信息权利束指包括个人信息主体知情、决定、查询、更正、复制、删除等权能在内的一组权利集合.我国民法学界通常将权利束的性质理解为个人自主控制范式下的民事权利,并将其解释为个人信息权的具体权能.这种理解对个人信息权利束的性质和功能存在一定的误读.从权利性质看,个人信息权利束是国家履行积极保护义务、通过制度性保障对个人进行赋权的结果,本质是国家在"保护法"理念下赋予个人的保护手段和工具;从功能上看,个人信息权利束既是个人制衡信息处理者的工具,也是国家对数据处理者的规制策略.从国家保护和规制策略视角理解权利束的性质和功能,有助于更好地建构"保护法" 理念下公正、透明、理性的数据治理公法秩序,促进数据治理体系的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作为国家规制策略中的工具性权利,个人信息权利束的实践展开,首先需要注重程序正义下个体的知情、参与和双方的交涉促进,同时在分配正义下合理配置个人与信息处理者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断发展和提升国家的规制理性.
其他文献
艺术审美意识是艺术家感性和理性的思维活动.胡塞尔现象学中对艺术家的审美意识有一定的研究分析.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决定因素就在于其对感性和理性思维的准确把握.艺术家的审美追求、审美选择、审美指向均来自其审美意识的潜在“意向性”和“功能性”指令,即现象学中的“内意识”“内知觉”等因素的活动,它是艺术家审美判断中的重要“神经”.艺术家如何把控与运用好“意向性”与“功能性”作用将会直接关系到艺术家艺术创造的成败.艺术家通过对敏锐的审美意识的把控来指向其审美理想所需目标,达到艺术家审美创造的最终结果.
一直以来,社会科学家对制度做过很多精微的研究,但也容易忽视与制度相关的源初性的基本原理.单一制度总会遭遇人们不同层面上的“合理”观念和习惯的挑战,从而造成规则上的确定性与实践上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张力.制度在习俗观念上的稳定性和在多重实践的诠释和行动中的不确定性,是其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信息本身就带有将纷乱复杂的世界形式化与制度化的倾向.在这个意义上,信息与制度的作用是相似的,就是要消除随机性,而保证一定程度的确定性.制度过程中的信息机制,可以说是一种治理术.正因为有了信息的流通和沟通,信息亦可以使制度中的每个
英尼斯的“传播偏向理论”因未从哲学层面探讨媒介本质为何,使其很难解释当下微观、高速的媒介环境下互联网的传播偏向性以及媒介与文化之间的种种关系.探讨互联网传播的时空偏向性,需要对媒介的物质域、意识域、时间、空间进行“总体场论”的分析.互联网的物质域在技术层面对互联网的传播时空属性的影响达致极限;意识域则基于物质域的赋能,建构出一个一维时间主导下的“去物理空间化”的多重文化空间.单向不可逆的一维客观时间是影响互联网传播偏向性的主要矛盾,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互联网所呈现的传播偏向性是一种“空间极限下的时间偏向”
中国艺术以“古意”为崇高审美理想,这“古意”难道就是回望过去、重视传统吗?从时间角度看,中国古代有两种不同的“古意”:一是时间性的,古是与今相对的概念,过去的历史,历史中显现的权威话语,由权威话语所形成的古法,成为当下创造的范式;一是非时间性的,古不是与今相对的过去,而是超越古今所彰显的人的真实生命感觉.中国艺术强调,这非时间的“古意”有两个侧重点,一是为了打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沟通的桥梁,所谓“意与古会”;一是为了归复人的生命真性,这是另一种“复古”——让一颗朴素本真的“古心”复活.前者侧重在“同群”,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提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共服务需要的公共服务质量管理命题.基于公共服务发展的动态演进,按照公共服务的内在逻辑构建出公共服务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可以阐释由绩效问责与民众参与的混合机制和公共服务质量循环机制共同生成的公共服务质量发展机制,并从我国公共服务质量发展的政策变迁与实践演绎角度继续探寻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的可能.公共服务质量发展的目的 是为公共部门如何向民众提供符合期望标准的公共服务,并致
长期以来,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一直得益于摩尔定律的作用.然而,随着消费互联网阶段摩尔定律日益趋近极限,后摩尔时代悄然来临.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芯片的技术轨道跃迁将推动数字技术经济范式跨越转折期、进入拓展期.延续技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演进逻辑,数字经济在技术基础、创新重心、产业发轫、产权结构、组织结构、金融资本和制度支持等方面将面临新的创新方向.把握好后摩尔时代芯片的技术跃迁机遇和数字经济发展新方向,对中国实现经济总量的“变道超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作为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它诞生于工业社会和机械宇宙论的生存土壤中,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综合及新兴古典经济学三个时期,形成了以理性选择、最大化决策为主要特征的完善的理论框架.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经济人”的认知、选择、决策和互动都有了新的发展趋向,使得“经济人”假设呈现出新主体、新选择集、新要素禀赋及新决策模式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将为“经济人”假设的新发展带来机遇.
民众的分配公平感关乎国家的政治安全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国社会保障的制度构建引导了居民分配正义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偏向平等与需求原则,人们对资源分配状况的判断也越来越取决于其对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的满意度.通过分析2005年和2015年CGSS调查数据发现,民众对政府社会保障职能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评判,即对政府社会保障职能越满意的个体,越有可能认可当前社会的收入分配是公平的.相比2005年的情况,2015年民众对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感知态度更为积极.在社会保障建设投入增速更快的省份,个
以人民为中心、统筹人民长期利益与当前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财政思想与实践的主线.它贯彻于革命根据地财政建设的实践,促进了新中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确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农村完全摆脱绝对贫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财政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需要有序加大社会主义公共产品供给,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中对虚字的认识,大致呈现从训诂到修辞、从字类到文法的发展趋势.《文心雕龙》"语助余声"及"弥合文体"说的提出,推动虚字研究由经学传统向古文辞传统靠拢.唐宋以后,随着文章创作和批评的开展,文学视野下的虚字论主要从文章体用、节律和声气三个层面推进,体现出古代文章学注重文体功能、语言形式、审美形态的特征.在清代古文家、小学家围绕声音、文字的关系探讨中,虚字不仅进一步沟通语言学和文章学,也借助以文字为本位的文学观念,成为清末以降"中国文学"研究及文学史书写的知识资源.以汉语虚字为线索,揭示古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