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让学生走得更远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的公开课,往往采用这样的流程:导入—自读—正音(或推出教学目标)—整体感知—重点研讨—品味语言—拓展—小结。名义上多为自主探讨,实质上整堂课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依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挖掘、把握能力。而在拓展这一环节上,有的如蜻蜓点水后迅速盲目扩展;有的往往习惯于大量拓展作家言论、著述及其他人的评述而忽略与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往往以为拓得越多越深效果就越好,其实不然。以下笔者以《荷叶母亲》一文的公开课教学为例谈谈语文教学的拓展问题。
  一、案例描述
  《荷叶母亲》一文被编在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中,此单元几篇课文,都是“作者以自身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多样”,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选择此文上公开课,一来文章情感细腻,较易在课堂上调动气氛;二来学生也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教学按照预设的程序很顺利地下来了:有感情地引入—教师范读—疏通字词—重点突破—细处回眸—作者简介—手留余香—教师赠言。在“手留余香”即拓展这个环节中,笔者说:“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深受母爱的恩泽,那么,发挥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说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母亲啊,您是 ,我是 。”原文运用呼告、比喻的修辞,在文末直抒胸臆,又点明主旨。此环节的设计,表面上是拓展,其实是想让学生巩固迁移运用仿句的能力,并加深对文章主旨的进一步理解。笔者叫了几个学生来说,他们说得都不错。最后轮到女学生C回答。C是我一向钟爱的学生,她回答得很流畅:“母亲啊,您是森林,我是小树,心中的狂风来了,除了你,谁能为我遮挡满天的风沙?”笔者简单加以肯定后就转入了下一环节。
  下课后,另一女生A悄悄来告诉笔者:“老师,刚才C哭了。”“为什么?”“因为她的妈妈早死了,其他的同学在笑她。”
  我本无意如此,想不到却弄巧成拙。如果把C找来,直接向她表明我最初的意思,懂事的她肯定会说:“没事的,老师。”可转身怕又会伤心难过。如果把嘲笑她的男生找来,找几个?又能批评到什么程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关于“总目标”有这样的表述:“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如果拓展只是为了让45分钟显得充实,却在无形中失去了教育的意义,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学生,这样的拓展又有何用?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的教育契机时时可见,情感教育时时可渗透。正确看待他人的不幸,正确珍惜自己手中的幸福——何不以此作为本单元的写作契机呢?于是,在下一堂课,笔者的教学如下。
  师 上一堂公开课我们上了冰心的《荷叶母亲》,很多同学能在课堂内迅速地将课本知识灵活运用,当堂仿句练习,表明对母爱的一种认识、体会,老师听了也非常欣慰。不过公开课总是有些拘束,今天老师想让这份欣慰、满足更多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对“母亲”的认识,然后把它写成一篇大作文。
  全班学生 啊——(有学生作晕倒状)
  生1 老师,这个题目小学一年级就写了,能不能换一个?
  师 现在我们是七年级的学生了,写出来的内容与一年级相比肯定有天壤之别,让我们通过写作来表明自己的成长,好吗?
  生1 (作无奈状)
  师 确实,“母亲”“母爱”自古以来就是永恒的话题,不变的话题,如何写出新意来呢?让我们来说说第一个问题:“你妈妈和你在一起,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2 我妈妈最喜欢在我来上学的时候说:“今天乖点噢,不要在学校闯祸。”(其余学生笑,有的作赞同样)
  生3 妈妈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看看别人××,考得那么好,你在干什么啊?”(又有学生作点头状)
  师 妈妈望子成龙之心迫切啊。
  生4 我妈妈在饭桌上常常说:“青菜吃一根啊,不吃不会长高的。”(生笑)
  生5 我妈妈总是说:“今天衣服穿得够吗?天气预报说要冷了。”
  师 其实天气总不见冷,每天穿着“温暖牌”衣服啊。(生又笑)
  师 妈妈的话不多,妈妈的话也有些雷同,于是常常被我们叫做——
  生 (齐答)唠叨!
  师 那么你是如何对待妈妈的“唠叨”的?
  生6 当做没听见,有时真烦了,就应一声“噢”。
  生7 我爸爸会来救我的:“好了好了,他知道的。噢?”(生7模仿爸爸的语调,全班学生大笑)
  生8 其实我知道,妈妈说那么多遍,她自己肯定也累、也烦,但是为了让我吃得饱些、穿得暖些,总是不厌其烦,我们不应该嫌妈妈的唠叨。
  师 看来这位同学能站在母亲的立场来想了,能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很好。那么,由上面大家的发言,我们可以得出今天写作的第一个方向:选取材料要熟悉(板书),这样可以让我们在写作时有话可写,不单薄。
  师 接下来讨论第二个问题:妈妈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生9 我有一次考试考砸了,还把分数改过来,妈妈把我打了一顿,还一边打一边哭。
  师 哎,真是爱之深责之切啊,相信你以后绝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生10 有一次我半夜生病,爸爸不在家,妈妈带我到医院去。
  师 那天有没有下雨啊,妈妈有没有背你啊?
  生11 (愕然)没有啊——
  师 那你妈妈的运气好一些。老师经常见到这样的材料:半夜里狂风暴雨我生病了,爸爸出差了,妈妈背我去看病,全身都淋湿了……(全班学生大笑)
  师 大家还真别笑,老师没有瞎编。这种材料雷同的可能实在太大,写时一定要谨慎。
  生12 有一次我的眼睛里不知怎么进了一粒沙子,一直吹不出来,后来妈妈用舌头舔出来了。(全班同学齐惊呼)
  师 对了,这样独一无二的经历写出来,肯定能写好,肯定能打动批卷老师。我这里也有一则小材料,推荐给大家。(师朗读报纸上的片段)
  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朋友的母亲亲自下厨招待客人。饭桌上外婆有了怪异的行动。每当一盘菜上桌,外婆都会警觉地向四周窥探,判断没有人在注意她,就在众目睽睽下夹上一大筷子菜,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宾主当然是大惊失色,却又彼此都装着没有看见,只有外婆露出欢畅的笑容。
  上完最后一个菜,朋友的母亲才从厨房里出来,一边问客人“吃好了没有”,一边随手从盘子里拣些剩菜吃。这时,外婆一下子起来,用力拽女儿的手,把女儿拉到门口,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就在口袋里掏啊掏,笑嘻嘻地把刚才藏在里面的菜捧了出来,往女儿手里塞:“毛毛,我特意给你留的,你吃呀,你吃呀。”
  (节选自叶倾城《母亲的心》)
  (生静静聆听)
  师 从刚才的讨论、佳作中我们是不是发现,要让熟悉的材料焕发新意,可以考虑写作的第二个方向:细节描写添新意(板书)。
  师 关于母亲的文章我们肯定看过不少,有些事情明明我们也亲身经历过,可是读来却仍感动不已,这是为什么呢?请看冰心的几首诗歌(结合课本最后名著导读):“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
  生13 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加些修辞,让语句更优美。
  生14 可以摘引些名人名言或古诗句。
  生15 修辞还是采用比喻、排比等常见的较好,读起来也好听。
  生16 开头可以运用环境的烘托。
  ……
  师 大家说了自己的体会,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上节课中的仿句,我们可不可以再来仿几句?
  ……
  师 很好,那么我们不妨说,为了让整篇文章亮丽些,可以推出第三个写作方向:巧用修辞来增色(板书)。
  师 (小结)同学们,其实身边的情谊无处不在,有时刻围绕你的亲情、友情、师生情,甚至有可能是陌生人的一句叮咛——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关键是,14岁的我们要认识、体会、理解,更要珍惜。理解他人不能拥有的幸福,珍惜自己手中拥有的温暖。现在,让我们珍惜这份温暖,并把这份温暖借助刚才的三个方法写成一篇文章吧。
  二、课后反思
  本节课其实是由仿句的意外而产生的。《标准》写道:“语文课程标准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的目的,既想教给学生写作中常见的一些技巧,同时又进行合适的情感教育。从教学结果来看,预设的目的是达到的。笔者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拓”的方向明确
  本节课始终围绕最初的两个教学目的而展开:传授写作技巧,进行情感渗透。因此在上课时笔者分别提了三个主干问题。第一问:“生活中,母亲最喜欢和你说的话是什么?”目的是引出写作要学会选取生活中最熟悉的人或事。接着,以“如何避免雷同”引出第二问:“母亲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从而得出如何在千篇一律中有新意——运用描写,而且是细节描写,于细微处打动人心。第三问:“一些好文章打动你,有什么原因?”此问有些泛,但学生能从前两问的材料选取、表达方式后想到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自然完成了三个技巧的分析。而在分析中,所有的问题都始终扣住“母爱”的主题,特别是在最后又回归到了《荷叶母亲》教学中的那个肇事之源——仿句题。学生仿得自然,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拓”的深度合适
  如今在一堂课中,常见有人把很少的时间花在对文本的分析上,却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拓展上: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同一时代的其他作品、相近风格其他作家的一些作品——只因为时间相似、年代相似、文风相似等等。我们其实并不排斥拓展,但我们应反对过度的拓展。如果“拓展的目的只是为了炫耀教师的学识渊博,或是为了课堂教学的豪华出彩”[1],那么,这样的拓展既不利于学生对文本应有知识的掌握,也容易让学生陷入云里雾里的困惑,整堂课也只会陷入“天女散花”般的美丽中。本节课中,所选的课外文章以叙事类文章为主,所结合的冰心作品也为课本中的名著推荐,通俗易懂,既拓展了学生写作的素材,又巧妙地点明了写作的一条技巧。
  (三)“拓”的梯度恰当
  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较少。现状令人担忧:没有内存,何来拓展!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教师的拓展,不是学生的拓展!是的,但这种无奈的拓展总比无源可拓要好。本节课中所给的材料都是教师事先寻找后再在课堂上朗读的,这给了学生一个“拓展”的台阶;在写作技巧的传授中,也是从学生最容易想到的人、事(材料)进而问到写作技巧的。这种内在的由浅入深的梯度符合教学规律,也符合学生学情。
  
  参考文献:
  [1] 沈建军. 谨防“误读”[J]. 语文学习,2009(3).
其他文献
陆炳荣,现任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全国陶行知研究学会理事,浙江省创新教育学会理事,嘉兴市中语会副会长;浙江省首批“5522”名师培养对象中学语文名师班班长,浙江省首批中小学名师高级访问学者,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百佳校长,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春蚕奖”获得者。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陆炳荣校长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他把科学的理论应用于工作中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也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师生关系问题成为教育内外的热门话题。从教育的自身角度而言,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今后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为学生
期刊
课例研究是当前教研活动的重要模式,它是基于真实课堂中学生表现的研究。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本研究小组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科学教材(八年级下册)《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寻找促进学生高认知水平的教学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 第一次上课:在尝试中摸索  (一) 观察发现与问题
期刊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好习惯,并且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中有疑难的、生活中观察到的而难以解释的问题。培养学生在众多的问题中对照条件进行分析、甄别、梳理、归纳,培养学生去伪存真、弃虚求实的思想方法和能力,筛选出一个能转化为研究课题的问题,是研究性学习能否顺利开展的首要任务,也被认为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难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期刊
在一个星期的课例研究活动中,笔者一共三次执教了高二选修教材中的《都江堰》一课。过程是比较痛苦的,但是过后觉得非常充实和快乐,因为感觉自己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会和收获。在这里,笔者主要借这次课例研究谈谈有关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 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  《都江堰》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中的一篇课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笔者考虑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1)
期刊
一、 一次课例研究活动的过程描述  2011年4月,安吉县特级教师后备人选培养办班的24名教师,在上海教科院王洁、沈兰、杨玉东、胡庆芳等博士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了一次课例研究活动。笔者参与了整个活动,感受到了一次课例研究的过程与课例研究的价值。  (一) 研究前的准备:分组确定研究主题,规划活动方案  1. 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主题  课例研究是一种集群体智慧的教学行动研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集
期刊
选定《〈论语〉选读》作为浙江高中新课程选修教材,确实是眼光独到。因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论语》,对滋养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心灵的发育意义重大。同时,浙江的会考和高考,将其列入了必考范围,这就意味着《〈论语〉选读》由选修演变成为必修。在《〈论语〉选读》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一些问题十分纠结。(1) 教材的编排打乱原来的章节,按照一个基本的主题大致排列,章与章间的连接不明显,导致阅读不畅达。(2)
期刊
创新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引发创造性成果,它是人类智慧的核心。要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我们这次课题研究的专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要解决的问题是:以问题为中心和纽带,为整个教学设计合理的思维流程。  这次课例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深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目的是通过设计课堂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
期刊
读了张孔义和董承理合著的《语文课程的实践回归——董承理语文教学探索实录评析》(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评析》),对其写作教学案例及评析的突出感觉,不是新奇,而是深刻和中肯。近年来,对写作教学现状的批评不绝于耳,各种改革主张纷见于专业杂志,发表的教学案例也不乏新意。但是,林林总总的意见和教学尝试,鲜有从写作教学现状的源头进行反思,少有从现行教学写作方式的本质上系统地寻找问题的根
期刊
在上海教科所王洁博士的带领下,我们理科综合组共9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课例研究。经组长安排,笔者作为课例的主要实践者执教了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科学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课,供组内教师研讨。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即将学习的“电和磁”现象的基础,学生能否正确而系统认识磁体及其性质,对今后进一步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教材通过3个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感知磁体的性质(能够吸引含铁、镍的物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