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剧《沂蒙山》看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的发展路径

来源 :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tiandetia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民族歌剧这一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来表现革命题材,讴歌英雄人物,讴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民族歌剧创作的优良传统.本文以近年来“现象级”民族歌剧《沂蒙山》为对象,从“继承民族歌剧的优良传统”和“探索内容和形式上的与时俱进”两方面阐述其在革命题材民族歌剧创作中所做出的有益探索,并借此管窥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的发展,以期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翻拍剧不仅是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市场较为常见的剧集类型,亦是充满话题性的行业热点,由于整体创作水准的低迷而饱受国内观众的诟病.本文基于本体和产业的双重视角,分析了翻拍剧的产生原因、自身局限以及认知误区,并依循文本选择、故事重述和视听重现这三个创作流程为国产翻拍剧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以期对当下国产电视剧的翻拍困境提供些许突围启示.
当展览空间设计与展览主题风格定位一致时,展览空间就成为了展品的一部分.如“美好生活——第五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中,竹编斗拱建筑、竹编斗笠、竹编假山石在展览空间中重新构成了新的意义上的展品,展览空间通过现场的重新表述,其自身即产生了一种文化参与的模式,并上升为文化层面的空间构成.它是时代、情感、记忆、审美观念的结晶,它使一种精神、一种寄托、一种情怀重新建立,不再陌生.
镇安渔鼓源于明末清初,最早形成于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云盖寺黑窑沟,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渔鼓最初是为当时盛行于民间的花鼓小调、道情戏等进行伴奏,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镇安渔鼓这一独特的民间曲艺形式.解放前,当地许多民间艺人走家串户,以此卖唱为生.现在每逢农忙时节、传统节日期间、操办红白喜事之时,当地群众都要请民间艺人表演渔鼓.
期刊
导演学是高度实践性的科学,每位导演在艺术实践中的记录与总结都是独一无二的第一手资料.《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之《胡芝风戏曲导演手记》一书,记录了胡芝风先生在戏曲导演实践过程中,努力探索戏曲传统美学精神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追求,是作者对戏曲舞台艺术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再认识.书中所记录的导演经历也将为今后的戏曲导演实践提供经验参考.
在戏曲研究领域内,戏曲美学范畴研究一直相对薄弱,无论是戏曲美学范畴个案,还是戏曲美学范畴体系,都有着很大的研究提升空间.2020年安葵《戏曲美学范畴论》一书的出版,扎实推进了当前的戏曲美学范畴研究.该书表现出非常突出的四个特点,即:清晰而正确的方法论意识,戏曲美学范畴的提炼与确认,对戏曲美学范畴系统的勾勒,和以实践为导向的戏曲美学范畴研究.
当代中国已进入以信息化、非物质化和消费文化为特征的后工业时代,当代国内工艺振兴实践反映出传统在后工业时代下的复活与重构,其成就显而易见.国家适时出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推进工艺振兴实践.然而,少而精的生产、手工艺者老龄化、手工艺后继乏人以及传统实用性工艺日益审美化、边缘化、娱乐化等“西化”倾向已构成当代工艺振兴发展的瓶颈和桎梏.我们必须坚守工匠精神,明确当代工艺振兴的目的、内涵与意义.当前应做的工作是:大力弘扬传统优秀的“工匠精神”,加强我国传统工艺品牌建设,促进传统工艺产业化转型,提升传统工艺的文
现代所谓先锋音乐的音响对听众的耳朵来讲无疑是一种考验,现代音乐在音响效果方面的探索已经显得离经叛道.虽某种程度上说谭盾是约翰·凯奇理念的追随者,但相较于约翰·凯奇《4分33秒》偏向行为艺术的观念上的作品来讲,谭盾的作品在整体上并没有脱离音响的本体范畴,依然是将音响中的各类声音元素实在地作为拓展音乐层次、深度、范围等的手段并进行有组织化的结构而形成他的音乐表达.谭盾的协奏曲《纸乐》用“纸”作乐,展现出了作曲家对声音素材的运用观念.
期刊
近年来国产翻拍剧的产量持续走高,却面临着口碑不佳的窘境,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基本原因是观众的心理预期使得其对于翻拍剧的要求高于IP改编剧或原创剧,但真正决定口碑的还是剧作的质量.许多翻拍剧的制作方由于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了演员与角色的匹配度,以及服化道具与时代历史的契合性,会让观众对翻拍剧制作的用心程度产生质疑;而片面追求高效率而致使的剧作表层叙事逻辑失衡和深层叙事动力不足,会动摇一部电视剧质量的根基.
期刊
如画观念流行于18—19世纪的英国,是当时英国人观看和描绘自然风光的一种审美方式,是英国审美趣味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型的缩影,见证并推动了英国审美趣味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如画并非是一个孤立的、去历史化的概念,而是一个与18世纪英国美学有着深刻渊源关系的美学观念.其一,如画的发展有其理论与现实的前提,现代美学重视感性认知,如画通过想象这一工具体现了其现代的审美特性;其二,如画概念自身的发展也有一个从古至今的过程,早在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界已有关于如画的讨论,而如画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却发生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