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画之意境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意境是文学和艺术作品探求的最高境界,诗追求辞藻中包含的意境,画讲求形象外的意境空间。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之意境悠长。
  关键词:意境;诗境;画境;詩情画意
  谈论诗与画之意境,首先必须了解何为意境?唐代大画家张璪论画中有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和心源的凝合,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结晶体,“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这就是“意境”,一切文学艺术的中心之中心。
  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简单地说,就是客观的自然景物和主观的生命情调的交融渗化。曾经的中学课本中有元朝马致远的一首著名的《天净沙·秋思》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中前四句完全写景,到了最末一句写情,抒发胸臆。全篇结尾化成一片寂寞、哀愁,宇宙荒凉以及无边的诗境。
  那么,意境的准确概念又是怎样的呢?意境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且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偕,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中国古典文论独标境界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优秀的文学艺术往往是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塑造鲜明生动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①
  唐代王昌龄《诗格》中写道,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王昌龄把诗境分为 “物境”、“情境”与“意境”三大层次,相当于是说诗境有三品。“物境”之品最低,可以说,无论从诗境的审美创作与审美接受角度看,这种诗品的境界,仅以“形似”之“物象”,构成主体内心的韵律与氛围。“情境”之品为次,这一诗境品格,因跨越于“物”而高于“物境”,可是仍为“娱乐愁怨”所碍,虽具“驰思”,但仍“处于身体束缚之中”。“娱乐愁怨”者,情。至于诗的“意境”,品格最高。高在何处?
  第一,诗之“物境”、“情境”,都滞累于“身”或是偏执于“情”。第二,“意境”则不然。此诗的“意境”之“意”,是消解了“物境”、“情境”之余的一种诗境。此“意”,已从“物境”与“情境”中解脱出来,它一尘不染,趋于空灵。就诗境的接受而言,召唤接受者基于人性,人格深处之宇宙精神的一种心灵的极度自由状态,即渗透融合佛禅之“意境”观的艺术审美意境。第三,诗中简短的三句话,概括出诗中所包含的三种境界,即物境——情境——意境。看似三者无褒贬,而实际称“意境”独得其真矣。这三个层次的“境”相互关联,逐一深化,道出“意境”这一最高层次。
  谈到诗的意境不得不提到山水田园诗,而在中国文学史上,自王维、孟浩然所创的山水田园诗盛行以来,便有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意境,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诗情画意。这种诗情画意,说明了诗与画有着很多相似的审美特征,这是人们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审美的结果。记得念初中时,我曾在床头书架上贴过一首诗,是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是较早描写若耶溪的名篇。诗中有两个名句至今仍会在我脑海中萦绕。“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一联颇得谢灵运诗风的神韵。这诗句中的娴静、悠远、意趣,正是我所向往的自然状态。诗句中的意境就有如画境般让人产生通感,仿佛置身于仙境中,得到片刻的神游,难怪被后世传为绝唱。王籍此联句,是他踏访若耶溪时,感受山中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统一之神出妙语。王籍以“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独具匠心的文学构思与充满哲理的人生思辨——统贯一体。同时,在幽深的山林之中,“蝉噪”、“鸟鸣”,可令人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和谐与深远;鸟语清脆啁啾的音韵和鸣唱,正是大自然幽深性格的真实展现。
  中国的山水诗,其有“意”,谓其有写景诗的“诗意”,但未必都有“境”。至此不得不提一位伟大的诗人——李白,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李白着重于山水的画意和神韵,他的一首首山水诗便是一副副别有意境的山水画。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中之“辞”字、“下”字、“孤”字、“尽”字、“惟”字和“流”字,诗人举重若轻的几个字从不同的角度和时间顺序上把楚地吴天的阔大的空间尽收到一个长河画景里,其艺术形式犹如电影的长镜头,其神韵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李白由于终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的山水诗的最为独到之处,就是利用神游的方式,既写眼前的山水,也写心中的山水,更写天上神仙世界的山水,用李白的话来说就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水意境。李白山水诗的意境便是画境,即李白山水诗既能展现动态美,又能展现静态美,还善于描绘山水的朦胧美;既能从时空角度展示山水美,又能突破时空,使所展示的山水更加雄伟瑰丽。
  体味过了诗中的意境,那画中的意境又是如何呢?宋朝大画家米芾曰:“大略人物牛马,一模便似,山水摹皆不成。山水心匠自得处高也。”山水变化无定形,可供心中意境的独创,所以中国画家偏爱山水题材。石涛说:“山水真趣,须是入野看山时,见他或真或幻,是我笔头灵气,下笔时他人寻起止不可得。”
  李日华说:“凡画有三层次:一曰身之所容;凡置身处非邃密,即旷朗水边林下,多景所凑处是也。(按:此为身边近景。)二曰目之所瞩;或奇胜,或渺迷,泉落云生,帆移鸟去是也。(按:此为无尽空间之远景。)然又有意有所忽处,如写一树一石,必有草草点染取态处。(按:此为有限中见取无限,传神写生之境。)写长景必有意到笔不到,为神气所吞处,是非有心于忽,盖不得不忽也。(按:此为借有限以表现无限,造化与心源合一,一切形象都形成了象征境界。)其于佛法相宗所云极迥色极略色之谓也。”于是绘画成了最高的禅境表现了。而禅是中国人性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
  那么艺术意境之表现于绘画作品,就是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蒙之理闪闪发光。这秩序的网幕,是由各个艺术家的意匠组织点、线、面、形体、光、色等,使其成为有机和谐的艺术形式,以表现画之意境。因为这意境是艺术的独创,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的领悟和震动中诞生的,它不是一味客观的描绘,像照相机的拍摄。所以画家要能把握住灵感的闪光,运用其娴熟的笔法,发挥其坚实的画工,通过画面传情达意,做到画中有诗。也就是用形象说话,抒发胸臆。
  举例说来,画面的色调可以营造一种气氛,也就是说要有境。色彩也是最直接和最快速传达信息的介质。不同的色调让人感受和联想到不同情境。色调对于作者更能表现当时的感受和情绪,从观者角度更能使观赏者身临其境,感受画作的整体魅力,体味到画中所传达的意境。
  结语:意境是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融合的结晶,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它有时又是琢磨不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绝高境界。需要我们这些从事文学与艺术创作的工作者不断修炼,用毕生的精力孜孜以求。
  注释:①夏征农主编,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正】 近年来,罗山县始终把发展林业生产作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积极调整林种结构,狠抓了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全县板栗已发展
公 共娱乐场所是文艺节目演出 ,以及各种联欢、聚会等群众性活动的场所 ,具有人员群体多、密度大、流动性和随意性大的特点 ,因此 ,提高公共娱乐场所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 ,
【正】 在一望无际林木参天的森林深处拥有一座小屋,看苍翠满目,听松涛阵阵如潮拍击岩岸,或者听秋夜雨滴打芭蕉;
现代的大学教育不但教给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注重的是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素质,人文素质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大学语文》课以古典文学为教授的主要内容,以传授中国
【正】 濮阳市公路管理总段管养着辖区内404公里的国、省道主干线及重要县级公路。1996年以来,濮阳市公路总段根据公路发展的新形势,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建设以及城乡
【正】 我区以平原绿化和山区灭荒为标志的林业第一次创业,开始于1989年,完成于1994年。一次创业成绩的取得倾注了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也凝聚着上
从产学合作教育的由来出发,从实体性、互利性、主导性、主体性几个方面论述了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属性及学校、企业、学生在产学合作教育中的相互关系.
放眼世界,现代化的艺术殿堂,如美国新大都会歌剧院、法国巴士底歌剧院、日本新国立剧场、英国千禧宫等等,无一不是充分应用了现代科技;《歌剧幽灵》一类的百老汇音乐剧、《泰
我们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和有关单位联合组团,于7月8日至7月23日对澳大利亚及韩国汉城进行了为期16天的参观考察活动.这是我院第26次出国工作、考察.
【正】 在众多的飞禽中,雨燕是很特别的一种。它们长得和家燕差不多,个体娇小,翅膀尖长,嘴短宽而平扁,但是它们从不落在树上,也不会像家燕那样落在电线上或地上。它们几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