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济圣王与潮汕游神民俗文化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eng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方有庙会,粤东潮汕地区也有,只是叫法不同,潮人称其为“游神赛会”或“游老爷”。潮汕游神赛会根植于潮汕地区民间,年代久远,其仪制、规模堪比广州城隍爷巡城和黄埔“波罗诞”庙会,是岭南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朵奇葩。
  游神赛会是整个潮汕地区一项最为隆重的民俗活动,大多地方都是在农历的正月或二月间举行。这个时段,城镇商店刚好送走旧岁,喜逢新春开业;在农村,则是秋收冬种与春耕之间的间隙,属农闲季节,因此人们有足够的空闲时间来布置这些活动。
  所谓“游神”,就是把供奉在神庙的木塑神像(潮人尊称为“老爷”)请出来巡街的一种喜庆活动。具体的时间由各地自定,但形式、内容大致相同。在游神的前一天,神像先被请出庙宇集体祭祀,然后才出游。游街巡城(村)时,队伍的前面是马头锣,后面是安路牌“肃静”、“回避”,由若干壮汉抬着神像沿出游的路线行进,称为“洗安路”,期求神灵保佑、驱邪除恶、合境平安。潮乐队、旗标队紧随其后。所经过的地点,处处张灯结彩,人们高喊“兴啊,兴啊”争先迎贺,为新的一年祈愿。一路上熙熙攘攘,敲锣打鼓,欢腾雀跃,呈现一派欣欣向荣健康祥和的欢乐景象。
  旧时游神赛会,潮汕地区城邑一级以潮州府城青龙古庙的安济圣王(当地俗称为“大老爷”)出游规模最大。节日的盛况,清光绪之《海阳县志》已有记载:“正月青龙庙安济王会,自元旦后三日掷珓诹吉,郡城各社,即命工人用楮帛缯彩,制为古今人物,如俳优状,而翊以木石花卉,名曰花灯。每社若干屏。届时奉所塑神像出游,箫鼓喧阗,仪卫烜赫。大小衙门及街巷,各召梨园奏乐迎神。其花灯则各烧烛,随神驭夜游,灿若繁星。凡三夜,四远云集,靡费以千万计”。
  这里所描写的节日活动,以赛花灯为中心,辅以萧鼓仪卫,梨园戏剧。因为安济圣王必须游遍潮州府城全境,所以一共要用三个夜晚的时间。第一个晚上从神庙所在地城南开始,第二夜在城中,第三夜到城北。辛亥革命后,除了1928-1931年间被当时的民国地方政府所禁止,安济圣王出游一直是潮州府城最隆重的节日。当时民俗作家沈敏先生在《潮州年节风俗谈》一书中专门写了《安济王出游》和《青龙庙巡礼》两篇文章,对1936年潮州府城安济圣王出游的情形作了翔实的描述。尽管其时潮汕地区经济衰退,节日盛况已大不如前,但一连三夜,“游人达十余万,全城如醉如狂”,仍是一派狂欢景象。节日活动,与清代相比较,还多了燃放烟花一项节目。沈先生说:“在潮州城的游神中,主要的景物正是爆竹烟火。花灯,鼓乐,其他演剧和杂项娱乐,不过是普通的点缀”。读者如有兴趣了解70多年前安济圣王巡城的种种细节,可以找找沈先生当年的文章一观。
  在上世纪“破四旧”和“文革”中,青龙古庙也和其他名胜古迹一样,遭到人为破坏,香火被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香港潮籍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等人的倡议和捐助下,青龙古庙才作为潮州地方古迹重新得到修复。由于种种原因,以前安济圣王巡游潮州城的盛景至今仍未得到恢复。
  然而,“墙里开花墙外香”。令国内潮汕人汗颜和失语的是,一百多年前由华侨华人从家乡原汁原味复制到东南亚国家的潮汕游神赛会民俗文化,尤其是安济圣王巡城活动,年年如期在马来西亚柔佛新山隆重举办,吸引游客数十万众。从前潮州府城游神活动如醉如狂的文字写照,仿佛穿越时空,漂洋过海,竟能如此生动地再现在柔佛古庙游神中。今年2月12日,马来西亚新山的柔佛古庙游神庆典被首相纳吉宣布为马来西亚“国家文化遗产”,新山中华公会已将柔佛古庙(仿青龙古庙建造)申请成为“国家文化遗产建筑物”。
  前些年,刚从省长岗位上退下来的卢瑞华先生得悉青龙古庙历经沧桑重修,遂欣然提笔,为安济圣王庙题联:“安民济世为官崇善名千古,扶桑扬德还里思敬达当今”。对联揭示和肯定了安济圣王庙民俗活动现象所蕴涵的文化价值。
  安济圣王庙也称青龙古庙,建于何时,现在已无法考证。据《潮州府志》载,青龙古庙原为祭祀青龙而建。写志的人在按语中说:“宋代大学者沈括写有一篇《彭蠡小龙记》,其中说到在熙宁(宋神宗)年间,朝廷出兵南征,小龙(蛇)仗恃舟楫保护军用器械,官员将实情上报后,皇帝下诏书赐封它为济顺灵王并给予祭祀。小龙从天降下,是龙变成的灵物,这是明明白白的事。”考证沈括的记述,安济圣王的称号可能是从济顺灵王这个相似的称谓演化而来的。从沈括的《彭蠡小龙记》推测,它应该始建于宋代。后来供奉的神明是三国蜀汉时的永昌太守王伉,这却另有故事。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潮州城南门进士谢少苍,在云南永昌府当官。有一年,当地久旱无雨,田园失收,百姓生活在生死线上。永昌是边陲之地,交通阻隔,如依常例奏准朝廷赈济,必延迟时日,饥民必饿死。谢少苍来不及请示朝廷,私自打开官府谷仓,赈济饥民。百姓得救,他却因擅开国仓,依罪当斩。其时,云南地方处决囚犯有一很特别的方式,把死囚捆绑后吊于高山大树上三昼夜,如果不死,即可赦免。但当地瘴气重,日夜温差大,囚犯大都难免一死。他被吊上树后,民众环树跪泣,状甚凄惨,而他也自度必死。行刑期间,每当烈日当空或入夜风霜之时,在远处总会飞来一大片乌云,停留在谢少苍头上把烈日风霜挡住。谢少苍在昏迷之际,他抬头一看,原来乌云上端坐着一位老人,他铭记了老人的模样。三天之后,谢少苍居然避过了死罪这一劫。
  后来谢少苍多方寻找这位老人报恩,但总是找不到。在他辞官回潮州的云南路上,当他准备在一座神庙歇息时,偶然发现,神殿上的塑像,正是和那位救命大恩人一模一样。经向当地百姓打听,原来这位大恩人正是三国时永昌太守王伉。诸葛亮在征服南蛮时,因为王伉守城御敌保境安民有功,死后被奉为神,当地百姓为纪念他,修了这座神庙祭祀。谢少苍听后,立即请人雕塑了王伉的神像带回潮州,并在谢氏宗祠旁边建了一间侧屋安放供奉。恰好有一年韩江发大水,情势十分危急,有乡人建议将王伉神像请上河堤挡一挡洪水。神像抬上南堤,果然,洪水很快就退下去,古城被保住了,那一年潮州也获得大丰收。乡人觉得王伉居功至伟,经与谢氏族亲商议后,确定将原青龙古庙旧址重建,奉请王伉神像在此镇水,王伉被推崇为安济灵王,青龙古庙也称为安济王庙。从此,安济王的声名也越来越大,庙里香火旺盛,所以安济王也被称为安济圣王。
  安济圣王何时被潮人奉进青龙古庙祭祀,至今仍然是个谜。《潮州府志》的记述是“前明滇人有宦于潮者,奉神像至此,……”。但在1937年沈敏所著的《潮州年节风俗谈》一书中,认为王伉像是“清初由潮人谢姓,从云南刻著木像回来,在城南的堤畔地方,立庙供奉,……”。对于是何人何时从云南带王伉神像到潮州供奉的两种说法,近年来潮州学术界争论未果。
  青龙古庙安济圣王的两侧,有着陪祀王伉神像的二位舍人,这二位舍人是谁,有的说是京城派来潮州给安济圣王授封的官员,有的说是城南谢姓的先祖。据城南谢氏宗亲会的老一辈说,明清时期,给私人官府当过吏员的人叫舍人;王伉像是他们的先祖在云南当官后要回潮州时所奉请的。虽然方志未有记载二位舍人是谁,但从庙内的敕封牌上刻着谢銮和谢少苍的名字看来,起码说明王伉神像与城南谢姓有极为密切的关联。从时间上来说,谢銮和谢少苍的生活年代是在明成化至万历年间(1465-1619),故笔者认为,王伉神像至迟应是明成化至万历年间(1465-1619)被奉请到潮州的。
其他文献
《矿业工程》系原《国外金属矿山》杂志,创刊于1963年,现由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主管、主办的全国性技术经济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公开发行。本刊的
当下,常用土木工程材料有水泥、砂石、钢材、木材、砖等,其中混凝土与钢筋的结合被认为是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材料。但随着结构服役时间的增长,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混凝土的耐久
河南能源义煤公司义海公司大煤沟矿位于青海省西部戈壁滩上,海拔3500米,气候干燥寒冷。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万T/a,其副井斜长960米,倾角19°,安装一部JK25-20E型绞车,担负着矿
为研究水力压裂时地应力对破裂压力和水力裂缝的影响规律,采用水力压裂试验系统,以相似材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并借助煤岩断面三维扫描系统、位移计提
制浆造纸行业是水消耗密集型行业,同时还会产生大量含有污染物的废水。制浆造纸废水水质组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因而废水处理成为限制制浆造纸行业发展的一个重
图书馆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图书馆及读者关注的热点。我国虽从2002年接受了“为读者保守秘密”的理念,但在实践环节仍显单薄。文章重点分析了美、英、加、
目的:测定无症状的过敏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特异性过敏原刺激后CD4+IL-10+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IL-10水平,并比较其与过敏性哮喘患者和不过敏健康人的差异。方法:选取无
旅游商品的价值体现在是否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可以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三亚具有海洋文化、爱情文化、黎苗文化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性,基于消
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采用岩石的Holmquist-Johnson-Cook(HJC)本构模型,对煤岩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进行数值模拟,再现了煤岩在冲击实验过程中的应力波形、应力波的震荡
工业遗产旅游是在传统工业区域产业衰退过程中,在工业遗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形式。辽宁号称共和国长子,曾经的工业经济繁荣发展,留下了数量庞大、门类齐全的工业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