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重身份的作家奈保尔本身复杂、偏激而另类,他运用别样的叙事方式展示了殖民地社会的光怪陆离和荒诞。本文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以《游击队员》这部小说中自我与他者的镜像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女主人公的畸形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如何促使故事走向惨痛的结局。
关键词:镜像;他者;自恋
作者简介:杨婉婷(1992-),女,达斡尔族,新疆克拉玛依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欧美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1
拥有多重混合身份的作家维·苏·奈保尔,因向世人清晰而残酷展示历史现实而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本文所涉及的《游击队员》为他的重要作品之一。《游击队员》以加勒比诸国和伦敦为背景,揭示了当时长期的殖民统治导致的思想植入对当时被殖民者造成难以磨平的烙印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变异与分裂。
一、镜像阶段
拉康早期的镜像理论是他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他认为:“镜像阶段是自己第一次将自己称为‘我’的阶段,是指还不会说话、无力控制其运动的,完全是由本源的欲望的无秩序状态所支配的婴儿面对着这镜子,将映在镜中的自己成熟的整体形象理解为自己本身的阶段。”[1]人在起初以获得基本的神经系统的整合的形式诞生,此后在以自身作为媒介,在镜像中就发现了自身所具有的完整性、外貌形态等这类整体形象。通过外部景象与主体本身的认同,先于自身的成熟与之体验本源性完成合一,其形象象征着长久不变的永恒性精神,带来了暂时的整合与安定。但即便如此,镜像仍是与自身刻有差异的外来的他人形象。“幼儿要想从自身与世界的不协调中摆脱出来,从被肢解的自己的恐怖中逃出来,开辟出内在的永恒性,就必须与外在的他人想联系。如果失去这一支持就无法完成这一目的。”[2]这种镜像阶段对主体的塑造贯穿于人生的始终,特别是亲密关系,影响恋爱对象的抉择。
主体要想真正成为自身,必须依靠他者介入与外部的镜像认同的这样一种过程,他们在形象中捕捉回应他们欲望的东西,并在形象中察觉自身,主体认同他者的欲望对象,他的欲望被作为他者欲望的欲望而形成,在一定情况下,甚至被他者所取代、阉割。
二、简的形象建构与自我变异
镜像理论其中两个重要的关键词为“他者”和“反映”,即对主体自我意识的构成以及自我身份的认同。“他者”在主体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主体的实质是借由他者构建而成,主体的形成被视为与他者的关系所紧密关联。而“反映”则不仅仅是镜子的反射,也包括周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所呈现的像,不稳定的主体会受到外界事物的强烈影响,但这个像并非完全是自己之像。
小说中,简十七八岁就结了婚,并把早婚归咎于她的母亲跟一个叔叔。这种受到父权统治和不反抗的心理,使她的主体开始变异,而这种变异的开端是镜像阶段中幼儿最初接触到的——母亲以及缺失的父亲。这时候没有反抗并接受了所嫁的男人“听她的语气,好像这一切都不是她的选择。事件、社会、男人的本性,以及她作为女人的需求把她推进了性的丛林,让她在未知中危险地摸索。”[3]这是她所遇见的第二个作为镜像的他者,婚姻失败自我变异后的简迫切地想成为主导者。此后她拥有众多情人,并试图从他们身上寻找使主体感受到整合与安定的感觉,使其深深地浸入到自己的内部。主体失去自身的存在,作为缺失者寻找其存在,以期与外物相互认同,便要想方设法维持自身。
简在英国给予的形象与殖民者带来的形象之中徘徊不定,导致最终混淆了自己与自己的镜像,迷失了本质。简并没有发现自己的悲剧,反而沉迷于镜像,这个镜像刚好给予了她整合主体的强烈感受,开始从关注自我转向迷恋自我。这种自恋自我会向自身之外的因素寻求认可和自我价值感,更感兴趣的其实是社会对异性的吸引力或成就的认可程度,而非异性本身。因为这些外在东西也反映了自恋者的“成功”。第一次简与罗奇见面并不算愉快,她的表现令他惊奇不已。在罗奇看来,她的无知令人咋舌,“简为讨论罗奇书而安排的午餐变成了她观点的展示。不管说道什么总会回归到英国,回到自己所属的阶级观点,她似乎急于教诲给罗奇。”[4]他这样漏洞百出的简并不算美女,也不算博学多识,但罗奇却依旧迷恋上了简。这种迷恋带有简身上的“标签”,来自宗主国。简的自恋与优越感同样源于这里,这是一种独有的优越感与自豪感,是她所变相表现出的自恋倾向,也是殖民主义、以欧洲为中心的文化主义自恋形象文化的表达。
三、结语
对于简来说,她在小说中不仅仅只饰演着欺压者的身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简同时也是一名被欺压者。开始因为婚姻失败受到家庭的驱逐,成为父权强权制下的受害者,受到帝国文化与殖民文化的双重排挤,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其实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她们接受了优越而现今的西方文化,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整天“惶惶不可终日”。这些人实际上都是缺失者,都是流散者。他们往往挣扎在几种环境之中,却始终无法归属其中的任何一种。
注释:
[1][2][日]福原泰平著.拉康—鏡像阶段[M].三小峰.李濯凡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3.45.53.122.
[3][4]V.S.奈保尔著.游击队员[M].张晓意译.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13.93.P96.91.15.
参考文献:
[1]周小仪.拉康的早期思想及其“镜象理论”[J].国外文学.1996.
[2]邵文硕.拉康镜像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其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
关键词:镜像;他者;自恋
作者简介:杨婉婷(1992-),女,达斡尔族,新疆克拉玛依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欧美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1
拥有多重混合身份的作家维·苏·奈保尔,因向世人清晰而残酷展示历史现实而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本文所涉及的《游击队员》为他的重要作品之一。《游击队员》以加勒比诸国和伦敦为背景,揭示了当时长期的殖民统治导致的思想植入对当时被殖民者造成难以磨平的烙印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变异与分裂。
一、镜像阶段
拉康早期的镜像理论是他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他认为:“镜像阶段是自己第一次将自己称为‘我’的阶段,是指还不会说话、无力控制其运动的,完全是由本源的欲望的无秩序状态所支配的婴儿面对着这镜子,将映在镜中的自己成熟的整体形象理解为自己本身的阶段。”[1]人在起初以获得基本的神经系统的整合的形式诞生,此后在以自身作为媒介,在镜像中就发现了自身所具有的完整性、外貌形态等这类整体形象。通过外部景象与主体本身的认同,先于自身的成熟与之体验本源性完成合一,其形象象征着长久不变的永恒性精神,带来了暂时的整合与安定。但即便如此,镜像仍是与自身刻有差异的外来的他人形象。“幼儿要想从自身与世界的不协调中摆脱出来,从被肢解的自己的恐怖中逃出来,开辟出内在的永恒性,就必须与外在的他人想联系。如果失去这一支持就无法完成这一目的。”[2]这种镜像阶段对主体的塑造贯穿于人生的始终,特别是亲密关系,影响恋爱对象的抉择。
主体要想真正成为自身,必须依靠他者介入与外部的镜像认同的这样一种过程,他们在形象中捕捉回应他们欲望的东西,并在形象中察觉自身,主体认同他者的欲望对象,他的欲望被作为他者欲望的欲望而形成,在一定情况下,甚至被他者所取代、阉割。
二、简的形象建构与自我变异
镜像理论其中两个重要的关键词为“他者”和“反映”,即对主体自我意识的构成以及自我身份的认同。“他者”在主体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主体的实质是借由他者构建而成,主体的形成被视为与他者的关系所紧密关联。而“反映”则不仅仅是镜子的反射,也包括周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所呈现的像,不稳定的主体会受到外界事物的强烈影响,但这个像并非完全是自己之像。
小说中,简十七八岁就结了婚,并把早婚归咎于她的母亲跟一个叔叔。这种受到父权统治和不反抗的心理,使她的主体开始变异,而这种变异的开端是镜像阶段中幼儿最初接触到的——母亲以及缺失的父亲。这时候没有反抗并接受了所嫁的男人“听她的语气,好像这一切都不是她的选择。事件、社会、男人的本性,以及她作为女人的需求把她推进了性的丛林,让她在未知中危险地摸索。”[3]这是她所遇见的第二个作为镜像的他者,婚姻失败自我变异后的简迫切地想成为主导者。此后她拥有众多情人,并试图从他们身上寻找使主体感受到整合与安定的感觉,使其深深地浸入到自己的内部。主体失去自身的存在,作为缺失者寻找其存在,以期与外物相互认同,便要想方设法维持自身。
简在英国给予的形象与殖民者带来的形象之中徘徊不定,导致最终混淆了自己与自己的镜像,迷失了本质。简并没有发现自己的悲剧,反而沉迷于镜像,这个镜像刚好给予了她整合主体的强烈感受,开始从关注自我转向迷恋自我。这种自恋自我会向自身之外的因素寻求认可和自我价值感,更感兴趣的其实是社会对异性的吸引力或成就的认可程度,而非异性本身。因为这些外在东西也反映了自恋者的“成功”。第一次简与罗奇见面并不算愉快,她的表现令他惊奇不已。在罗奇看来,她的无知令人咋舌,“简为讨论罗奇书而安排的午餐变成了她观点的展示。不管说道什么总会回归到英国,回到自己所属的阶级观点,她似乎急于教诲给罗奇。”[4]他这样漏洞百出的简并不算美女,也不算博学多识,但罗奇却依旧迷恋上了简。这种迷恋带有简身上的“标签”,来自宗主国。简的自恋与优越感同样源于这里,这是一种独有的优越感与自豪感,是她所变相表现出的自恋倾向,也是殖民主义、以欧洲为中心的文化主义自恋形象文化的表达。
三、结语
对于简来说,她在小说中不仅仅只饰演着欺压者的身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简同时也是一名被欺压者。开始因为婚姻失败受到家庭的驱逐,成为父权强权制下的受害者,受到帝国文化与殖民文化的双重排挤,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其实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她们接受了优越而现今的西方文化,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整天“惶惶不可终日”。这些人实际上都是缺失者,都是流散者。他们往往挣扎在几种环境之中,却始终无法归属其中的任何一种。
注释:
[1][2][日]福原泰平著.拉康—鏡像阶段[M].三小峰.李濯凡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3.45.53.122.
[3][4]V.S.奈保尔著.游击队员[M].张晓意译.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13.93.P96.91.15.
参考文献:
[1]周小仪.拉康的早期思想及其“镜象理论”[J].国外文学.1996.
[2]邵文硕.拉康镜像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其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