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析.方法应用逆转录巢式PCR(nPCR)法检测HCV RNA,并对HCV RNA核心区部分序列克隆测序分析.结果 60例
【机 构】
:
100011,安徽省立医院,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析.方法应用逆转录巢式PCR(nPCR)法检测HCV RNA,并对HCV RNA核心区部分序列克隆测序分析.结果 60例临床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中,应用nPCR法检测有3例阳性,检出率为5%.3个HCV北京分离株与HCV Ⅱ型核苷酸同源性为94%~96%.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3个北京分离株为HCV Ⅱ型. 结论临床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中,存在少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宜昌市收到的528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有197个品种引起不良反应,涉及药品范围较广,从药物剂
患者,男,45岁,干部.因咳嗽、胸痛、气短、畏寒、发热38.8℃.于2002年12月17日来院就诊.体检: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心率74次/min,律齐、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卟罗音;X线胸
患者,女,49岁,在我院行鼻息肉手术,青霉素皮试阴性给予青霉素480万u,bid;甲硝唑100 mL,bid, ivd.用药3 d后患者面部出现少许麻疹样皮疹,压之褪色,继续给予上述药物共7 d,面部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在高龄老人的临床治疗中所致精神紊乱情况.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0月呼吸科以肺部感染住院的70岁以上患者378例,在静脉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过程中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目前多采用赖氏试管法和酮体粉法,手工加样次数多,费时费事,特别是因无偿献血者不愿长时间等待,不适应大批献血标本的检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已有6个年头,全国无偿献血宣传的方式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汉字的博学精深,有些地方在无偿献血招募宣传口号和标语等材料的用字方面不够严谨,
就采供血机构进行的血液筛检而言,血清是最佳检品,但标本处理需要1 h以上,而血清分离不好会使全自动样本处理系统工作效率下降,造成漏加或加样量不准,直接影响血液筛检质量.
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用血,保持最佳库存量,降低过期报废血液量,提高血液有效综合利用是血站的主要工作之一.笔者对血液最佳库存与选择性献血的关系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37岁,于2004年4月8日10时50分车祸后1h急诊入院。体检:T36.5℃,P72次·min^-1,R21次·min^-1,BP100/60mmHg,头部出血,呈昏迷状态,双侧瞳孔散大,面色苍白,伴恶心、呕吐胃内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的无菌洗涤方法,洗涤血小板的质量、功能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血小板采集完成后无菌接驳生理盐水1 500~2 00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