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哲学还没有变成“物质决定意识”,“屁股决定脑袋”的时候,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爱智慧”。当时的哲人就是智者,通晓天下,答疑解惑。比如苏格拉底先生。但博学睿智的苏格拉底先生却对一门学问敬而远之,绝少谈及,那便是美学。在他有限的关于美的论述中常是与“善”连在一起,从不“单挑”。盖因为他有一个命题,就是“美是难的”。
与此相关,世间之难何止仅美?丑到雨果的“笑面人”、“卡西莫多”或左拉的“陪衬人”难道不难?我们知道审美是人正常的取向,比较自然。而审丑则需要更多些的个性与认知,甚至勇气。好在我们处在一个多元而宽容的时代,并不因杨丽萍的存在而将芙蓉姐姐打入冷宫。但过去不是这样的,过去的芙蓉姐姐甚至连冷宫也不会有,她只能呆在冷眼与唾液里。
由此便引出了另一个范畴,就是“雅”与“俗”以及极端些的“媚雅”与“媚俗”。前者只是一个相对的评价,而后者则成为了一种现象。
我们清楚,“雅”与“俗”其实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它只是一个标签,方便人们划分阵营或说明问题。但有一个道理却是通用的,就是一味标榜自己的“雅”往往倒俗;相反亦然。
以《MIDI音乐制作》为媒介认识了许多做音乐的年轻朋友。他们执著亦优秀,但不知为什么,感觉快乐的少,沉重的多。生活的压力固然存在,但也有人常要求自己做出“触及灵魂”的音乐,要让更多的人感到震撼。这固然是一种好的想法,但我总觉得他们是在说刀子或催泪弹之类,而非美妙的音乐。
当下,传统音乐已被彩铃等等冲击得狼狈不堪。没有办法,他们中有许多人只好改弦更张,但又是一副不平、屈尊的样子,说:“好,我就做个俗的吧”,或“我就尽量往俗里做吧”。
其实倒并非是那样的。想俗到位,俗到被大多数俗人一致认可的程度绝不是件唾手可得的事情。《回来我的爱》俗吧?《你到底爱谁》俗吧?就不是“就做个...”或“尽量往...”能做到的。其中一定也有她的灵感与技巧托着。
音乐其实并没有许多从业者理解得那样僵固促狭,好像非要分出个三六九等,雅俗高下不可。在音乐包容的目光里,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萨拉萨蒂的《吉普赛之歌》固然可以登堂入室;而杨臣刚、刘嘉亮等也有他们自己的位子;甚至俗到极致,就连令母牛下奶、花儿开放的那些悦音也并不排斥。
所以所谓雅俗之争并无太多意义,如先有音乐还是先有耳朵并不重要。音乐应该首先关照人们的耳朵,然后才能知道她究竟是去向心灵,还是会变成耳垢。当然,耳朵也是需要好的音乐来培养的。
以近来上演的诸多“音乐秀”为例,“我型我秀”似乎更贴近音乐的本意。它使许多年轻人从此爱上音乐与歌唱,体现了积极活跃的造化意义;而央视的“梦想中国”走的则是“秦始皇”路线,是要更多的人知道唱歌是件多么残酷艰辛的苦役。它倒是不“俗”,但这样的“雅”却让人避之不及——即便趋之若骛,也不是朝着音乐,而是朝着名利去的。
回到音乐创作,“雅”是简单的,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等着伟大的“触及心灵”的作品问世。“俗”却很难,一是因为它要照顾到最多的耳朵,二是它要挣到更多的钱。就这两点便足以要了大多数音乐人的命。当然,这里绝不是鼓动大家都“俗”起来,而是善意地提醒:如果谁想要趋“俗”,也要有足够的本领与准备,绝不是向下滑行那样简单愉悦。在更多时候,由“雅”变“俗”都是一次攀登,一次飞跃。
与此相关,世间之难何止仅美?丑到雨果的“笑面人”、“卡西莫多”或左拉的“陪衬人”难道不难?我们知道审美是人正常的取向,比较自然。而审丑则需要更多些的个性与认知,甚至勇气。好在我们处在一个多元而宽容的时代,并不因杨丽萍的存在而将芙蓉姐姐打入冷宫。但过去不是这样的,过去的芙蓉姐姐甚至连冷宫也不会有,她只能呆在冷眼与唾液里。
由此便引出了另一个范畴,就是“雅”与“俗”以及极端些的“媚雅”与“媚俗”。前者只是一个相对的评价,而后者则成为了一种现象。
我们清楚,“雅”与“俗”其实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它只是一个标签,方便人们划分阵营或说明问题。但有一个道理却是通用的,就是一味标榜自己的“雅”往往倒俗;相反亦然。
以《MIDI音乐制作》为媒介认识了许多做音乐的年轻朋友。他们执著亦优秀,但不知为什么,感觉快乐的少,沉重的多。生活的压力固然存在,但也有人常要求自己做出“触及灵魂”的音乐,要让更多的人感到震撼。这固然是一种好的想法,但我总觉得他们是在说刀子或催泪弹之类,而非美妙的音乐。
当下,传统音乐已被彩铃等等冲击得狼狈不堪。没有办法,他们中有许多人只好改弦更张,但又是一副不平、屈尊的样子,说:“好,我就做个俗的吧”,或“我就尽量往俗里做吧”。
其实倒并非是那样的。想俗到位,俗到被大多数俗人一致认可的程度绝不是件唾手可得的事情。《回来我的爱》俗吧?《你到底爱谁》俗吧?就不是“就做个...”或“尽量往...”能做到的。其中一定也有她的灵感与技巧托着。
音乐其实并没有许多从业者理解得那样僵固促狭,好像非要分出个三六九等,雅俗高下不可。在音乐包容的目光里,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萨拉萨蒂的《吉普赛之歌》固然可以登堂入室;而杨臣刚、刘嘉亮等也有他们自己的位子;甚至俗到极致,就连令母牛下奶、花儿开放的那些悦音也并不排斥。
所以所谓雅俗之争并无太多意义,如先有音乐还是先有耳朵并不重要。音乐应该首先关照人们的耳朵,然后才能知道她究竟是去向心灵,还是会变成耳垢。当然,耳朵也是需要好的音乐来培养的。
以近来上演的诸多“音乐秀”为例,“我型我秀”似乎更贴近音乐的本意。它使许多年轻人从此爱上音乐与歌唱,体现了积极活跃的造化意义;而央视的“梦想中国”走的则是“秦始皇”路线,是要更多的人知道唱歌是件多么残酷艰辛的苦役。它倒是不“俗”,但这样的“雅”却让人避之不及——即便趋之若骛,也不是朝着音乐,而是朝着名利去的。
回到音乐创作,“雅”是简单的,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等着伟大的“触及心灵”的作品问世。“俗”却很难,一是因为它要照顾到最多的耳朵,二是它要挣到更多的钱。就这两点便足以要了大多数音乐人的命。当然,这里绝不是鼓动大家都“俗”起来,而是善意地提醒:如果谁想要趋“俗”,也要有足够的本领与准备,绝不是向下滑行那样简单愉悦。在更多时候,由“雅”变“俗”都是一次攀登,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