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如在”是第三届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的特别展。为了更有力地回应“艺术·家书”这一主题,主办方特别邀请了比利时双年展策展人乔·本泽康为策展人,来自中国、法国、德国、英国、美国、韩国、比利时等国的十三位国际知名艺术家带来了五十余件作品。这些艺术家中有国际重要的艺术家,像安尼施卡普尔、丹尼尔·布伦、尼奥·劳赫和蒂姆·艾特尔以及目前在国际享有盛名的中青年艺术家,同时也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东方艺术家代表李禹焕、许江等,他们共同进行了一个关于国际境遇下的东西方艺术精神共同性的阐述。
东方是一个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概念,一个从地域到人群乃至文化逐渐具体化的群体认同。这一过程首先是西方社会系统和话语体系中血统意义上的东方人,继而是逐步进入国际平台的东方个体,最终是被渐次构建出的相对宏观的东方印象。而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伴随着一种西方原有的知识系统应对东方的出现、启发与影响而自身发展、变化的过程,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文化艺术领域,这种影响不但在一些创作者的作品中得到明显的显现,而且在更多的创作者的观念中形成了或多或少的“东方认知”与“应对策略”,于是“西方中的‘东方”也就成了“东方”观照自身的叉一个有益的借鉴。从以“禅”为核心的东方思维到以书法与书写性表现为特征的东方形式,都在20世纪以来的艺术中留下痕迹,这也是“东方如在”会特意邀请海外的知名艺术家参展的原因,这绝非一种简单的时髦。
卡普尔作为印度裔的英国人,他的作品影响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直到今天,形成了一套具有东方性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李禹焕是前卫派“物派”(Mono--ha)的代表人物和理论奠基者之一。而许江作为中国关注社会和历史的当代艺术家,他的人文思想更加着眼于绘画东方性的开拓精神与创造性的活动与力量。陈箴的装置艺术草图具有深厚的历史记忆。尼奥·劳赫将作为绘画形象的初始的素描的本质形象性与抽象形式结合在一起,来概括和建立出日常生活的信仰。同时,也包括了菜比锡画派的年轻艺术家蒂姆对图像的思考。还有法国当代艺术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丹尼尔布伦,其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尖锐地批判和介入当代问题。同样来自法国的莱诺·艾斯提夫,这位艺术家以科学研究者的身份来发展他的作品,通过揭示一个可触及的、几乎全是触觉的空间,唤醒我们对无限现实的感知。本次特别展唯一的女性艺术家露西亚一布鲁的艺术作品利用了多元的媒介,以简单形式之间的张力来呈现,不断把我们带回到作品本体的中心问题。来自比利时的艺术家米歇尔·弗朗索瓦的作品的意义总是与时间性有关,并且根据其在空间或环境中的排列而有所不同。南非荷兰裔艺术家肯德尔·戈尔斯的作品结合了非洲艺术传统和前卫风格,展现了南非与暴力和禁闭的典型关系,同时散发着无限的美感和冷静。美国艺术家索尔·勒维特被认为是当代艺术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其关于极简艺术和概念艺术的艺术观点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而当这个展览将这种互相“观望”并置的时候,在这个探讨“如在”,进而“何在”的现场里,有一种交叉的视域尤其值得关注。一方面,展览的主办方,更多关注的是在这种互相观看的多元视角下,“东方”得到了怎样的立体呈现,以及作为“东方”主体意识下的绘画,能开发出多少可能。因此,此次特展,被强调的是不同“他者”的眼光对于开拓“东方”的启示与借鉴。因此,如米歇尔·弗朗索瓦这样的知名艺术家,当他绘画中成名的“时间性”与带有东方意味的书写笔触相结合,并放大为一面墙的炭块痕迹的装置时,这样的作品无疑是会被放在展厅门口的。而莱诺·艾斯提夫的作品《滴下来,溅起来》,则用很细的铁丝做成水滴式的图形悬在空中。这既是一种非常私密的东西,稍远几乎看不到,但是又能因为观众的无意闯入而被感受到,从而在随后的凝视中成为切实的存在。对于艺术家而言,这些图像就像是水,而他用黑色染了铁丝,让它有一种液体滴落的感觉,则是受到水墨影响的结果。
另一方面,对于策展人而言,乔-本泽康作为资深的绘画研究者与策展人,更看重的是展览在“东方”的名义下,那些打开了绘画本身观念壁垒的因素,并探讨它们是如何改变绘画本身的。正如本泽康自己所说:在西方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直至19世纪,“绘画”概念均源于对于表现形式的综述,无论是油画、雕塑、素描或是版画,因此,“绘画”概念以“技术词汇”呈现,其含义也不难理解。但自20世纪以来,这一传统概念被彻底颠覆,在各种艺术思潮及艺术运动中,艺术表现形式如宇宙爆炸—般生长,并至今未能有一个确定的词义能全景式地阐述这个丰富的形态。而对于此次展览中呈现的特征,本泽康则认为:参展艺术家都表现出某种以“线条”(或笔触)为艺术表现形式的共性,但又各具特點,从媒介或展现上充分诠释其多元文化的特性。而单一作品变成了整个展览空间的一个部分,作品间的对话,在保存其独立价值观的同时,共同形成一个全局语境。我们将其称之为“正向的全局”,因它提供了一个多元创作或多元文化生长的可能性,并超越了所谓的范例或品位。
因此,无论是“Drawing as Art,Art as Drawing”,将绘画外化为艺术自身,还是“东方如在”,将“东方”外化为某种共性的艺术特征,这种“修辞的游戏”或者说“艺术的游戏”,都在描述同一种可能,即不断打破自身概念壁垒,不断重塑、丰富自身核心价值的进程。
东方是一个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概念,一个从地域到人群乃至文化逐渐具体化的群体认同。这一过程首先是西方社会系统和话语体系中血统意义上的东方人,继而是逐步进入国际平台的东方个体,最终是被渐次构建出的相对宏观的东方印象。而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伴随着一种西方原有的知识系统应对东方的出现、启发与影响而自身发展、变化的过程,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文化艺术领域,这种影响不但在一些创作者的作品中得到明显的显现,而且在更多的创作者的观念中形成了或多或少的“东方认知”与“应对策略”,于是“西方中的‘东方”也就成了“东方”观照自身的叉一个有益的借鉴。从以“禅”为核心的东方思维到以书法与书写性表现为特征的东方形式,都在20世纪以来的艺术中留下痕迹,这也是“东方如在”会特意邀请海外的知名艺术家参展的原因,这绝非一种简单的时髦。
卡普尔作为印度裔的英国人,他的作品影响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直到今天,形成了一套具有东方性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李禹焕是前卫派“物派”(Mono--ha)的代表人物和理论奠基者之一。而许江作为中国关注社会和历史的当代艺术家,他的人文思想更加着眼于绘画东方性的开拓精神与创造性的活动与力量。陈箴的装置艺术草图具有深厚的历史记忆。尼奥·劳赫将作为绘画形象的初始的素描的本质形象性与抽象形式结合在一起,来概括和建立出日常生活的信仰。同时,也包括了菜比锡画派的年轻艺术家蒂姆对图像的思考。还有法国当代艺术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丹尼尔布伦,其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尖锐地批判和介入当代问题。同样来自法国的莱诺·艾斯提夫,这位艺术家以科学研究者的身份来发展他的作品,通过揭示一个可触及的、几乎全是触觉的空间,唤醒我们对无限现实的感知。本次特别展唯一的女性艺术家露西亚一布鲁的艺术作品利用了多元的媒介,以简单形式之间的张力来呈现,不断把我们带回到作品本体的中心问题。来自比利时的艺术家米歇尔·弗朗索瓦的作品的意义总是与时间性有关,并且根据其在空间或环境中的排列而有所不同。南非荷兰裔艺术家肯德尔·戈尔斯的作品结合了非洲艺术传统和前卫风格,展现了南非与暴力和禁闭的典型关系,同时散发着无限的美感和冷静。美国艺术家索尔·勒维特被认为是当代艺术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其关于极简艺术和概念艺术的艺术观点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而当这个展览将这种互相“观望”并置的时候,在这个探讨“如在”,进而“何在”的现场里,有一种交叉的视域尤其值得关注。一方面,展览的主办方,更多关注的是在这种互相观看的多元视角下,“东方”得到了怎样的立体呈现,以及作为“东方”主体意识下的绘画,能开发出多少可能。因此,此次特展,被强调的是不同“他者”的眼光对于开拓“东方”的启示与借鉴。因此,如米歇尔·弗朗索瓦这样的知名艺术家,当他绘画中成名的“时间性”与带有东方意味的书写笔触相结合,并放大为一面墙的炭块痕迹的装置时,这样的作品无疑是会被放在展厅门口的。而莱诺·艾斯提夫的作品《滴下来,溅起来》,则用很细的铁丝做成水滴式的图形悬在空中。这既是一种非常私密的东西,稍远几乎看不到,但是又能因为观众的无意闯入而被感受到,从而在随后的凝视中成为切实的存在。对于艺术家而言,这些图像就像是水,而他用黑色染了铁丝,让它有一种液体滴落的感觉,则是受到水墨影响的结果。
另一方面,对于策展人而言,乔-本泽康作为资深的绘画研究者与策展人,更看重的是展览在“东方”的名义下,那些打开了绘画本身观念壁垒的因素,并探讨它们是如何改变绘画本身的。正如本泽康自己所说:在西方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直至19世纪,“绘画”概念均源于对于表现形式的综述,无论是油画、雕塑、素描或是版画,因此,“绘画”概念以“技术词汇”呈现,其含义也不难理解。但自20世纪以来,这一传统概念被彻底颠覆,在各种艺术思潮及艺术运动中,艺术表现形式如宇宙爆炸—般生长,并至今未能有一个确定的词义能全景式地阐述这个丰富的形态。而对于此次展览中呈现的特征,本泽康则认为:参展艺术家都表现出某种以“线条”(或笔触)为艺术表现形式的共性,但又各具特點,从媒介或展现上充分诠释其多元文化的特性。而单一作品变成了整个展览空间的一个部分,作品间的对话,在保存其独立价值观的同时,共同形成一个全局语境。我们将其称之为“正向的全局”,因它提供了一个多元创作或多元文化生长的可能性,并超越了所谓的范例或品位。
因此,无论是“Drawing as Art,Art as Drawing”,将绘画外化为艺术自身,还是“东方如在”,将“东方”外化为某种共性的艺术特征,这种“修辞的游戏”或者说“艺术的游戏”,都在描述同一种可能,即不断打破自身概念壁垒,不断重塑、丰富自身核心价值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