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主题情境线”贯穿教学始终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皮蛋说开去,复习中考化学微专题“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整节课以“皮蛋”制作原理一“皮蛋”浸出液的分析一“皮蛋”的吃法为主题情境线组织教学,学生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角度全方位认识复分解反应,效果佳、课堂达成度高。
  关键词:皮蛋;复分解反应;应用
  文章编号:1008-0546( 2019)07-0068-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 .issn.1008-0546.2019.07.020
  一、教学设计思想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这本书中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1]”。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课堂的高效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直接经验的情境作为一节课的主题来设计教学。教学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案例是教学主题的载体,因此,案例编选要有针对性、真实性和典型性[2],中考大题目中如工艺流程题、实验探究题等都需要用到复分解反应的相关知识,而复分解反应往往也是以生活、生产中的情境为背景来被命题,因此本节课选择以“皮蛋”制作原理一“皮蛋”浸出液的分析一“皮蛋”的吃法为情境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流程,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认知度和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二、学习目的
  1.复习巩固复分解反应,初步建立物质微粒观。
  2.学会应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解决:离子共存、物质鉴别、物质推断、除杂等问题。
  三、教学过程
  1.第一部分:情境激学(利用皮蛋制作为情境引入复分解反应)
  [课件展示]展示“皮蛋”的三幅图片,带灰料的皮蛋、皮蛋豆腐、凉拌皮蛋。让学生猜是什么蛋?
  设计意图:选择这三幅图片主要是考虑到有些学生光看带灰料的皮蛋可能不认识,导致可能会在这儿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展示灰料制作的配方:生石灰(Ca0) 50g、纯碱(Na2C03)3g、草木灰(主要成分:K2C03)1g、食盐(NaCl)2g、水(H20)20g、茶叶微量。
  [教师]你知道这些物质之间会发生哪些反应吗?
  [学生](l)CaO H20=Ca(OH)2
  (2)Ca( OH)2 Na2C03=CaC03↓ 2NaOH
  (3)Ca(OH)2 K2C03=CaC03↓ 2KOH
  [教师]上述反应分别是什么反应类型?
  [学生](1)是化合反应;(2)、(3)是复分解反应。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中考题,学生在这些物质间发现原来皮蛋制作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而这些反应自己还能写出来,而且还能知道反应类型,顿时感觉到成就感。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从皮蛋说开去,复习复分解反应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通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还学过哪些基本反应类型?它们的通式是什么?
  设计意图:因为是中考微專题复习,所以相关知识也要复习到位,把反应类型的知识整体复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复习回顾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2.第二部分:问题导学
  本部分通过设计:(1)你能发现老师的错误吗?(2)为什么有水或有气体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这两个问题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突破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这一难点。以下是部分教学实录。
  从宏观角度:
  [教师]请回忆我们初中阶段学过哪些类型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举一个例子。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老师也分别举例,大家看从生成物的角度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生成物生成气体、沉淀、水三者之一。
  [教师]老师写的方程式,能不能找到错误?
  [学生]盐碱、盐盐反应时反应物都要可溶,最后两个是错误的。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错误方程式,引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因为是找老师的错误,所以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了更深的记忆和认识,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错误的能力。
  [教师]学以致用,我们一起看学案上的几个反应能不能发生?
  [学生]完成学案,碳酸钠和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碳酸氢钠和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硝酸钾和氯化钠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因为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沉淀、水。
  从微观和符号角度:
  [教师]为什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要满足生成水、气体、沉淀三者之一就可以呢?这就要从微观角度来分析,我们来看上面四个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学生1]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CO2- H →H2O CO2↑。
  [学生2]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HC03 H →H2O CO2↑。
  [学生3]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OH- H →H20。
  [学生4]硝酸钾和氯化钠不能反应,因为各离子之间结合不会生成气体、沉淀、水三者之一。各离子能够共存。
  设计意图:这四个反应在之前是让学生判断能不能发生的,可能有些学生还不能接受,通过这一环节微观模拟图的观看,学生很清晰看到反应的本质,加深对复分解反应条件的理解。
  3.第三部分:回归情境
  [课件展示]回归情境一:“松花”是怎么形成的?播放资料说明。
  [教师]这里面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教师]说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下面我们一起来画关于离子共存的思维导图。   [学生]画图。
  [教师]根据这个图,我们完成以下题目。
  [课件展示]1.下列各组物质中,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OH)2
  NaCl
  CuCl2
  B.NaOH
  KCl
  HN03
  C.BaCl2
  HCl
  Na2C03
  D.KCl
  Na2S04
  NaOH
  [学生]选D。
  [教师]回归情境二:皮蛋灰料反应后的浸液是什么呢?以Ca (OH)2 Na2C03=CaC03 ↓ 2NaOH为例。
  [学生]进行猜想,可能有三种情况。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Ca(OH)2;猜想三:NaOH和Na2C03。
  [教师]如何验证猜想三成立?
  设计意图:用皮蛋灰料浸出液来分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同时也引出复分解反应的又一题型:鉴别题。
  [教师]还是NaOH和Na2C03这一组物质,如何将NaOH中的Na2C03除去呢?
  [学生]可以选用适量Ba(OH)2或者Ca(OH)2。
  [教师]能不能选用BaCl2或者CaCl2?
  [学生]不能。
  设计意图:问题驱动引入除杂题,使学生发现除杂要遵循的原则: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教师]回归情境三:我们知道吃皮蛋要蘸醋,从化学知识的角度能不能解释?
  [教师]看来我们同学个个都能做福尔摩斯,下面就用所学知识解决一道推断题。
  [课件展示]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有CaC03、Na2S04、FeCl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果:①将这些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②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从实验可以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____。
  [学生]作答,一定含有Na2SO4和BaCl2;一定不含有FeCl3和CaC03。
  设计意图:可能之前学生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并不难,但是通过这个问题的設计,学生一方面能够推断出答案,引入复分解反应另一题型:推断题;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接着老师说你们个个都能做福尔摩斯,学生对自己更加有信心完成下面的推断题,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复习课不枯燥。
  四、教学反思
  1.课堂是生成的。不能按照预设正常进行的时候,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智慧让课堂正常进行。
  本节课设计的一道共存题如下:
  下列各组物质中,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OH)2
  NaCl
  CuCl2
  B.NaOH
  KCl
  HN03
  C.BaCl2
  HCl
  Na2C03
  D.KCl
  Na2S04
  NaOH
  分析:学生很容易得到D项,但在请学生回答的时候,学生提出来BaCl2和Na2C03反应生成BaC03,BaC03和HCl反应不又生成BaCl2了吗?这时候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提问作出最快的反应,很明显这位同学没有考虑到碳酸钠先和谁反应的问题,根据他的提问,可以得到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若碳酸钠还有剩余再和氯化钡反应。
  2.如果学生整体素质高,可以在除去NaOH中的Na2CO,这道题目后再拓展一道计算题,设计如下:lOgNaOH样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03,加水配成溶液质量为100g,加入适量Ba(OH)2除去Na2CO3,得到沉淀1.97g,试计算反应后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这道题设计的用意:利用同一情境既复习了复分解反应,又复习了计算题。中考命题往往就是在真实情境中产生题目。
  参考文献
  [l]凌锋.地理课堂区域主题式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8(7):70-71
  [2]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297-298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方程式是简洁且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专用符号。作为表示化学反应的工具,化学方程式是九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内容适时地开展专题复习,通过引导学生从宏观变化、微观本质和符号表征三个方面进行深度学习,帮助理解和形成“三重表征”的思想方法,变化学用语的“死记硬背”为“活学活用”。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三重表征  文章编号:1008-0546
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中,秦岭被称为终南山,它包括今日的昆仑山,并延伸到今天中国和巴基斯坦边境线上的乔戈里峰,长达3500公里。远古的中国人把终南山视为天神和地祇的家,认为太阳和月亮住在昆仑—终南这座山脉中,那里是人们接近日月神德和力量源泉的地方。在这座山的北麓,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西魏、隋、唐等13个朝代建立都城,似乎在遥遥回应这个古老的传说。  君山龙脉  公元前202年,刘
北京,东城,沙滩北街。沿着窄窄的街口向北,走过斑驳的门楼、虚掩的店铺门、靠墙的扫帚、慵懒的大猫……这些再平实不过的胡同景观,在这条350米长的市井小街尽头,便是嵩祝寺的山门。  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近旁的嵩祝寺,清代时声名煊赫,后来经过诸多变迁,民国时变为大杂院,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了国有电视机厂(牡丹牌黑白电视机)的车间。5年前,几个对北京古建颇有热忱的投资人偶然发现了这座已经残破不堪的古寺,将其修缮
摘要:德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中有诸多德育素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也是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作者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多处文字与图表之间的转化,以学生阅读、整理资料、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展示成果为主线,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
从南极回来以后,总有人问我:“南极好玩吗?”我会反问他们:“什么是好玩?”南极旅游是个十足的知性之旅而不是度假。去南极既不是探险也不是去享受,更多的是一种感悟,一种对自然的感悟。只有当你看见那些造型各异、重达几万吨乃至几千万吨的浮冰漂在碧绿清澈的海平面上,轮船开过发出碰撞的声响时,你才能明白这是真正的大自然奇观。   ——孙马艺    小艇驶入冰海,在一群群浮冰中,面对一大片淡蓝色的冰川。引擎停下
摘要:“实验探究”是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最基本的内容构成,是化学学科最具特色的学习方式。文章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活动单的设计为例,重点探讨化学学科核心素養中“实验探究”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实验探究;核心素养;活动单;溶解性;影响因素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7-003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 .issn.10
Your body is like a little furnace3. It puts out heat all the time. It comes from your body doing the work that keeps you alive4. When it puts out a lot more or a lot less heat than usual, it is tryin
法兰克福不仅是欧洲著名的金融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大文豪歌德的故乡,博物馆数量(34座)在德国名列第二位,仅次于首都柏林。横穿法兰克福的美茵河两岸,是德国乃至欧洲最宏伟的博物馆区之一,河畔高楼林立,博物馆众多,艺术气息浓厚,描绘出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美茵河(Main River)由东向西流淌,将法兰克福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北岸以罗默贝格区(Romerberg)为中心,分布着一些15和16世纪的哥
羚牛,是秦岭山中最大的食草动物,也是秦岭四大国宝之一。威风凛凛地屹立在山脊上、沐浴着天光云影的羚牛,是秦岭山脉灵异奇特的象征;秦岭,因为拥有这些自由奔走在悬崖峭壁上的生命,而变得神采飞扬。  睥睨众生的奇兽  在秦岭的高海拔区域,山脊线上,或者冷杉林中,有一些弯弯曲曲的小路,给登山者提供了许多方便。许多人以为这是前面的登山客踩出来的,其实,这些小路都是羚牛群踩出来的,学者们称之为“兽径”。这些兽径
摘要:在科学取向教学论的指导下,针对人教版选修5“卤代烃”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起点、教学目标(终点)等进行任务分析,力图帮助学生在获取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等知识的同时建立系统学习元素化合物(有机物)课型的认知图式,通过类比、迁移等训练优化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模式。  关键词:科学取向教学论;元素化合物;课型研究;卤代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