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洗衣工,挑扁担行善三十载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easehe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电信局宿舍区内,摆着6个两尺见方的大木箱子。箱子没有上锁,不时有人拎着几包衣服前来放入箱中,之后默默离开。门卫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这些衣服都是送给一位大姐的。这位大姐名叫麦琼方,30多年来,她靠着一根磨得油光发亮的扁担,为山区的困难群众送去了3万多件爱心衣物,此外还资助了几十个孩子读书,照顾了10多位老人。
  当记者见到麦琼方时,她却干脆地回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不要写我,我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你们报道我会被人笑话!”在记者的反复要求下,麦琼方终于给记者讲述了她做的“小事”。
  為了4个编织袋摔下悬崖
  今年52岁的麦琼方是百色市人民医院的一名退休洗衣工。她的父亲是老中医,5个兄弟姐妹中,她排行最小,母亲50岁时才生下她,因此特别疼爱。1979年的一个周末,麦琼方随医院小姐妹去她的老家达江乡山区。那次旅行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
  那儿的人们因为穷,大冬天只穿一件单衣,小孩子则经常饿肚子,更别提上学了。一对长期生病无人照料的老夫妇更是凄惨,“屋子里完全是黑的,那床被子盖了几十年,我用手一摸,竟然全是湿的!”麦琼方的眼眶顿时就红了,她用手捂住脸跑出屋外。回家后,她和母亲商量,想把家中不用的衣物送给这对老夫妇。母亲同意了,还拿出200元钱一并给了她。从此之后,麦琼方就时常搜集别家不用的衣物送去达江。
  1982年夏季的一天,正在医院洗衣房忙碌的麦琼方听说有一位瑶族的老妈妈独自住院无人照料,就主动为老人洗衣送饭,像女儿一样悉心尽着孝道。一个月后,老妈妈康复了,麦琼方把她送回了田林县利周瑶族乡平阳村。那家人决定做一顿好吃的招待麦琼方,只见老妈妈小心翼翼地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红布包,麦琼方接过来打开一看,竟是一小把面条——自己顿顿可以吃到的东西,在这里却是如此珍贵之物!
  于是,麦琼方送衣物的范围又多了一个地方。平阳村比达江乡还要偏远,得先坐五六个小时的汽车,再走4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那条山路,仅有半米宽,旁边就是几十米深的悬崖。
  有一年临近冬天,为了能给平阳村的瑶族村民多带点过冬的衣物,麦琼方扛了4个编织袋,先挑两个,走几十米放下,再折回去挑另外两个。这样,平时需4个小时的山路,麦琼方走了6个小时还没到。天慢慢黑下来了,麦琼方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扶着扁担继续走。挑担子的肩膀酸痛难忍,她深吸了一口气,想要换一边挑,没想到,就在换肩膀的一瞬间,疲劳过度的麦琼方失去了平衡,整个人摔到了悬崖下面!
  不知过了多久,麦琼方渐渐有了意识。她睁开眼,觉得头顶有东西流下来,用手摸了放到鼻前一闻,是血!麦琼方摸索着爬起来,首先想到的是那4袋衣服。她找到手电筒,四处搜寻,终于找齐4个编织袋,顾不得头顶的伤,继续前行。到达平阳村时,已是凌晨5点多,再也坚持不住的麦琼方昏倒在了村口。
  所幸,村里人及时发现了麦琼方,用当地草药给她止了血,至今麦琼方的头顶还留着一处一寸多长的伤疤。后来,平阳全村人省吃俭用攒下钱为麦琼方做了一身瑶族衣服,她成了真正的瑶家女儿,村民们亲切地叫她“扁担女儿”。
  家里从没换过锁
  1979年第一次去达江时,麦琼方认识了一个叫卢玉林的男孩。他的父亲瘫痪,母亲早逝,虽然学习成绩不错却不得不面临辍学的境地,麦琼方当即从不多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他。后来,卢玉林考到百色市的中学读书,麦琼方干脆给他配了一把自己宿舍的钥匙,让他有了个吃住的地方。
  来自隆林县巴马乡的覃斯洁、覃疏桐姐妹也是麦琼方资助的孩子。覃斯洁4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外出打工再没回过家。2007年,还差一个学期就小学毕业的覃斯洁,为了能让妹妹上学,不得不跟随表姐南下打工。听说这件事之后,麦琼方把覃疏桐接到百色读小学,又把覃斯洁从广东叫回来读初中。如今,覃斯洁已经在重庆读中专了,麦琼方仍然定期给她汇款。
  同样受麦琼方资助的林丽艳高中毕业后,在百色市医院找了份工作,留在麦琼方身边照顾这位总是为别人操劳的“妈妈”。她告诉记者:“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兄弟姐妹,每当寒暑假家里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全是人。”麦琼方家里有两个冰箱、一张直径1.5米的大饭桌,可还是不够用。“人最多的时候,家里一星期吃了90斤大米,晚上睡觉时连阳台、厨房都铺满了席子。”
  麦琼方自己也数不清曾经资助过多少孩子,只记得在她家住过1年以上的孩子就有20多个。大部分孩子都有她家的钥匙,30多年来,麦琼方家里的锁从没换过。1983年,麦琼方结婚搬新家时,她向丈夫提出了一个要求:把医院宿舍的锁换到新家的门上。麦琼方说:“如果他们哪天回来了,就算我不在,也能打开门,这里永远是他们的家。”
  坚拒巨额遗产
  麦琼方的丈夫是她的中学同学,先在深圳当兵,后来转业到百色市电信局工作。丈夫非常支持她做的事情,时常和她一起去山区送衣物。可不幸还是袭来——2004年,麦琼方下岗了,几个月后,丈夫也因故去世。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麦琼方一个人身上,她不得不打好几份工,才能勉强维持生计和几个孩子读书生活的费用。尽管这样,她还是坚决拒绝了留给自己的一笔遗产。
  前些年,电信局宿舍区的门卫处,经常会坐着一位80多岁的老人焦急地望着外面。别人问他在做什么,他回答:“等我女儿。”这位老人姓陈,他所说的女儿就是麦琼方。
  陈老是一位退休干部,3个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但他不愿离开自己工作和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8年前,麦琼方去菜市场买菜,摊贩拜托她带菜给陈老。“他非常寂寞,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于是,每次送完菜,麦琼方都多待一会儿,陪老人说说话。慢慢地,陈老与麦琼方的感情越来越深,把她当自己的女儿看待。几年后,陈老身体越来越差,麦琼方就把他接到了自己家中住。陈老非常高兴,“尤其是假期,家里孩子多,特别热闹,他就更开心。”
  去年,陈老去世了,“他去的时候特别安详”。麦琼方像对待自己父亲一样给陈老办了丧事。直到陈老的儿女来找她时,麦琼方才知道,陈老竟然给她留了几十万元的存款和一套房子。“这钱我不能要,”麦琼方告诉陈老的家人,“如果陈老说这笔钱是给那些困难的老人和孩子用,我会帮他捐出去,但我不能要。”实际上,十几年来,麦琼方先后照顾过10多位老人,给7位老人送了终,没拿过一分钱的报酬。
  麦琼方的善举传出去后,当地很多热心人都送来自己的衣物,也有人表示愿意捐钱给那些失学的孩子,这让麦琼方感到很欣慰。然而,也有人对麦琼方冷嘲热讽,甚至称她为“痴婆”。为此,麦琼方的儿子韦晶曾跟人争吵,麦琼方知道后斥责儿子:“嘴长在别人身上,脚长在自己身上,不要理他们!”
  接受记者的采访前,麦琼方刚刚从南宁回来,去取广西军分区后勤部捐的旧棉被,这中间却遇到了一个小困难。“我不能给部队开接收的正式票据,部队走不了账,就没法捐衣捐物。”尽管最后通过当地红十字基金会解决了,但也让麦琼方开始思考怎么把个人善举发展成更大的社会公益行为。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大家都来参与就会好很多,当然也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处理,比一个人做复杂太多。”麦琼方说自己处理不了这么复杂的事情,希望有人能帮她完成这个心愿。
  编辑:李雪?美编:黄浩?图编:傅聪
  编审:张勉
其他文献
聂华苓  我没见过聂华苓先生,但我的许多朋友常会提到她和她先生安格尔,提到他们共同主持的“爱荷华写作班”。最早去写作班的是余光中,当时他才30岁,安格尔是他的班主任。那时,聂华苓还不认识安格尔。在那里,余光中拿到硕士学位。回到台湾后,东海大学教授徐复观请余光中去东海大学教“现代诗”,也请聂华苓去教“现代小说”,课程都安排在星期五晚上,他便常常和聂华苓一起搭火车结伴去上课。那时,他就向聂华苓细细描绘
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个叫科珀斯—克里斯蒂的小地方,住了不少伊朗移民。其中有位56岁的中年汉子,名叫阿巴布希尔。此人平时头发蓬乱,两只袜子常常不是一对儿,还丢三落四。他说话粗声粗气,经常一手夹着根烟,一手握着手机,在院子里边走边大声用邻居们听不懂的语言打着电话。邻居们觉得他有点神秘兮兮,他家里也总有很多年轻人进进出出。“这老兄说不定是贩毒的。”  阿巴布希尔没事儿确实爱吸两口大麻。不久前,他真被抓了,不
最近这几年,大家说到“情绪”,都有一种回避的趋势。尤其是生气,一说起来这个词就有一种“犯错误”的印象,好像只有随和的、理智的、不温不火的沟通才是唯一可取的互动方式。如果把这种偏好推向极致,任何冲撞都不敢发生,那些本来存在的矛盾就会被掩盖,也就失去了某种真诚。  其实,生气是必不可少的。  我做过大学老师,这就是一个被要求情绪正确的典型职业。以至于如今愿意在课堂上发火的老师,已经算珍稀物种了,动不动
从地铁站下车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下起了小雨。路灯那边一圈光把周围的雨丝都照亮了,像毛茸茸会发光的蒲公英。空气是潮湿的。这种天气让我想起一个人。   高中时,我妈有一段时间要去离家很远的地方出差,我家离学校很远,没人接送不行,所以她就托同小区一个她以前的同事捎我一程。同事的女儿和我同校,是低我一届的学妹,明显精心打扮过的那种漂亮,初中时候就自己染了褐色的头发,在学校有男友,带手机上学,成绩稳定在全
听说,鲁迅先生年轻那会,曾加入光复会,后被安排刺杀某滿清大员。本来他答应了,后来却变卦,给出的理由是:我死了,谁来照顾我的老母亲?   年少那会,读到这段小典故,曾一度失望,对鲁迅先生失望,先生是何等的高人!却居然找了这么个不正大的理由!就为惜命么?   及至成年,成家,做了父亲,慢慢终能体会。   突然接到通知,周末有新任务,要求在岗,不能回家。我算了一下,上周末没回,本周末没回,下两周周
一部戲片酬1.6亿、平均日赚208万、涉嫌利用“阴阳合同”逃税……4月底,随着前男友兼经纪人张恒的爆料,演员郑爽成为舆论场上的焦点人物。  在社交媒体上,“爽”迅速被建构为一种新的计量单位。人们赫然发现,如果按照“1爽=1.6亿”来计算,一直被认为多金的互联网大厂们,年利润也“不过如此”:2020年排名前三位的阿里、腾讯、京东,净利润分别相当于“896爽”“767爽”“309爽”。  “我愿意接受
尼科尔·帕希尼扬  大家好,我是身在朝阳,心系大咖的朝阳咖。  进入2020年后半年,政坛大佬们轮番进入水逆期。有感染新冠的,有遭遇战乱的。还有一个人这两样都摊上了,他就是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  说起帕希尼扬的晋升,一路靠的都是高智商操作。  2018年4月,刚刚结束总统任期的萨尔基相转任总理职务。民众认为他想让任期无限延长,反对派领袖帕希尼扬于是挑起游行大梁,没流血、没暴力,用行动有序占领舆论
英国广播公司(下文称BBC)驻华记者沙磊(本名约翰·萨德沃思)跑了,跑得似乎很慌张。美联社在报道沙磊离开北京的消息时说:“一位资深BBC记者的报道激怒了中国。他因担心自己的安全而离开。BBC周三(3月31日)表示,沙磊已移居(中国)台湾。”  “他跑什么?”这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发出的质疑。她形容这出闹剧“堪称黑白颠倒、以偏概全、倒打一耙的经典案例”。临走演一出“逃跑戏”  3月18日,外交部
1908年,德国钟表匠菲尔德发明了一块可以戴在手腕上的表,比以前的钟和怀表方便多了。他兴奋不已,邀请同行前来鉴赏。钟表商汉斯认为这块表市场前景不错,于是对菲尔德说:“我的公司在进行手表研发,你来作技术总监,给你开高薪。”菲尔德摇摇头。汉斯又说:“那我买你的技术,开个价吧。”菲尔德又摇了头:“这可是世界上最好的手表,给多少钱我也不卖!”  就在这时,有同行说:“这表好是好,可如果它显示出星相和潮汐,
有一回,在江南乡下,走过河边埠头,见一个年轻女子在刷洗几幅木屏。走近一看,便看出这几幅屏就是床栏上的围屏,镂空的花格子做底,镶有人物、器皿、山水、花卉的浮雕。漆色已旧,褪成淡红色,想来原先也当是油红油亮。不知传了多少代,才传到这女子手里。看她洗刷得十分仔细又泼辣,将几扇屏横躺进浅水里浸着,用牙刷剔缝和镂空里的垢,然后,用板刷顺木纹哗哗地刷洗,最后,是大抹布在屏面上大把大把地拖水。正面洗了再洗反面,